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6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26眼术后3月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平均眼压为18.25mmHg,视力≥0.4者18眼,占69.2%。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具有视力恢复好,降眼压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在青光眼病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33例(33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或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 33例术后3月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平均眼压为14.2mmHg,视力≥0.5者17眼,51.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青光眼病人的治疗中具有安全、视力恢复较好,降眼压效果确实,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不同术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不同手术方式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分析66只眼的临床资料,甲组36只眼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乙组30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眼压控制成功率相似,甲组术后视力提高人数百分比高于乙组,甲组视力提高0.394±0.31175,乙组视力提高0.295±0.3084;乙组术后并发症重于甲组。结论:对合并青光眼的白内障当眼压低于30 mmHg时,应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与先行小梁切除再行超声乳化分期手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32例应用药物治疗不能降低眼压(I>35 mmHg)~J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2眼,其中16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16眼采用小梁切除术后择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视力提高及眼压降低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择期手术组面临小梁切除术后人工晶体度教计算不确定,术后散光以及晶体膨胀加重浅前房问题.结论 对于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但需结合患者情况、眼压情况、手术熟练程度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6例(9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48眼)。观察组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眼压、视力情况、中央前房深度、周围前房深度、术后降压药物种数、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周围前房深度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增加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降压药使用种数、并发症数量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对85例103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在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麻醉效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和眼压及视野情况。结果术中麻醉效果Ⅰ级、Ⅱ级者88.3%;术后出现轻度胀痛者73.8%,未处理,可自行缓解;术后视力提高〉0.3者94眼(81%),眼压控制理想,〈21mmHg者96眼(93%),视野缺损无加重。结论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可避免球周、球后麻醉对视野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的复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失控同时合并白内障的的8例8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平均眼压由术前的32.3 mmHg降至术后的15.6 mmHg,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合并白内障的复发性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联合小梁切除术1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12例(12眼)青光眼白内障患者在我院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方法及疗效。结果 术后眼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平均眼压为13.25mmHg。均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且获得了良好的视力,在0.1~0.6之间。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可安全有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改良小梁切除与经典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新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10例(110只眼),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行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行经典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两组视力、眼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视力及眼压情况均较术前改善,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及眼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61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眼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加虹膜周边切除术,观察组32眼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水平、眼压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并发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过程简便且术后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21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眼底改变。结果:术后6月视力达0.3及以上者18眼(85.71%),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20.55mmHg)者19眼(90.48%),功能性滤过泡19眼(90.4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结果,评价其疗效。方法:对20例24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上方角膜缘切口行小梁切除术。向两侧扩剪切口摘除白内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随访7~24个月,眼压控制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术后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是青光眼所致神经损害。结论:对青光眼、白内障患者施行联合手术,可有效控制眼压,改善视力、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韦玉玲 《华夏医学》2012,25(2):207-209
目的:探讨颞侧反眉状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在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57例(65眼)白内障患者,采用颞侧反眉状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并发症、眼压、滤过泡等进行分析。结果:术后7d视力(含矫正视力)小于0.3者11眼(16.92%),0.3~0.5者43眼(66.15%),0.5以上者11眼(16.92%);在并发症中,发生角膜水肿13眼(20.00%),虹膜损伤14眼(21.54%),后囊破裂3眼(4.62%);所有病例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滤过泡均能有效保留。结论:颞侧反眉状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8例30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总结和分析患者的视力、眼压、滤过泡、手术并发症以及医疗费用情况,并与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3~4周再行自内障手术的27例28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B组)进行比较.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A、B组术后1周和1、6个月的眼压下降值及最佳矫正视力≥0.5的眼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术后滤过泡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A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0.4±1.6)d,显著少于B组的(15.8±1.6)d(P<0.01).A组平均医疗费用为(7 603.57±215.97)元,显著低于B组的(9 671.75±268.60)元(P<0.01).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并发症少,可便捷、安全、有效、经济地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相似文献   

15.
詹田兰  万芬 《中外医疗》2012,31(22):11-1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26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术后随访的3~36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18眼(69.20%),0.1~0.4者8眼(30.8%)。术后眼压24眼控制在21mmHg以下,其中20眼在15mmHg以下,术后随访期内2眼短期使用降眼压药。术后6个月功能性滤过泡23眼(88.46%)。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葡萄膜反应和短暂角膜水肿。结论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时,能够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赵莉莉 《中外医疗》2016,(13):72-74
目的:研究分析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所选对象均是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病例诊治时间2013年1月—2015年3月,征得患者和其家属同意后,按照随机表数字法将整群选取的82例患者划分成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前组患者联合应用小梁切除术、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后组患者联合应用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两组视力矫正情况比较,研究组视力≥0.1所占比重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白内障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有利于患者视力矫正,疗效显著,在临床中具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以及单纯小梁切除术在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背景: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控制来说,小梁切除术是主流手术方式,而对合并有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不仅可以控制眼压,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视力。本文旨在对两种手术方式在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研究。 方法:本文为病例对照系列研究。共纳入31例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17例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14名患者单行小梁切除术。对于术后的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进行对比。手术完全成功定义为术后不用降眼压药物时眼压低于21mmHg. 结果:术后共随访10个月,青白联合及单纯小梁切除组在降眼压方面没有显著差异(20.597.94 vs. 24.8514.39 mmHg, P=0.614),完全成功率分别为88.2% 及 71.4%, (P=0.37),滤过泡形成比例分别为64.7% [11/17] vs. 92.9% [13/14](P=0.094),并发症发生的比例分别为41.2% [7/17] vs. 57.1% [8/14],(P=0.38)。两组患者中绝大多数术后停用降眼压药物;单纯行小梁切除组部分患者需要进一步的手术干预,包括前房形成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等。 结论:虽然单纯小梁切除术组术后有几例因白内障及并发症的存在需进一步手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及小梁切除术在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相当。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梁切除术;白内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双切口三联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2例(80眼),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40眼)予以双切口三联术治疗;对照组31例(40眼)予以单切口三联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视力、眼压、术后过滤泡、散光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视力和眼压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功能滤过泡眼数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对照组患者散光较观察组增大(P<0.05),术后6个月,两组散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合并症发生率为17.50%(7/40),与对照组的20.00%相当(8/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给予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与单切口术式治疗疗效相当,其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和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粘弹剂小管扩张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9例(21只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行上方粘弹剂小管扩张术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粘弹剂小管扩张联合手术组(P-C组)平均眼压(14.80±2.63)mmHg,较术前降低9.73 mmHg,差异有显著性(P=0.000);与小梁切除联合手术组(P-T组)相比,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6个月差异均无显著性(P=0.853、0.338、0.970、0.725).P-C组术后1周和3~6个月,视力≥0.5者分别为16只眼(76.2%)和17只眼(80.95%),与P-T组相比,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777、0.807).P-C组术中并发症包括小梁网Descemet膜穿破2只眼和Schlemm管刺破2只眼;术后24 h一过性眼压升高3只眼.P-T组术后并发症包括炎症反应较明显3只眼,少量前房出血1只眼和脉络膜脱离1只眼.结论:粘弹剂小管扩张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可重复的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69-75
目的观察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白内障患者行透明角膜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32例(48眼),行颞上象限角膜遂道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3~6个月,观察视力、前房深度、眼压等情况。结果患者32例(48眼)术后视力恢复较满意,48眼术后随访矫正视力为0.3~0.8,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压稳定,平均眼压(14.13±3.42)mmHg(1 mmHg=0.133 kPa)。术后前房深度(3.4±0.6)mm,高于术前(2.5±0.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效果良好,可提高视力,同时保持滤过泡功能,眼压维持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