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脊椎滑脱的CT表现并讨论其检查方法、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13例患者先行腰椎侧位扫描定位图像,采用与椎间盘平行的角度,自病变椎体的上一椎体下缘扫描至下一椎体上缘,层厚5mm,间隔5mm。结果:13例中真性滑脱9例,假性滑脱4例;发生在腰5者8例,腰4者5例;Ⅰ^。滑脱7例,Ⅱ^。滑脱6便;CT表现为“双边征”和椎体后下缘椎间盘对称性突出;伴峡部裂7例,椎弓发育不良2例,椎小关节增生  相似文献   

2.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CT对腰椎弓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48例腰椎弓峡部裂的CT表现。根据腰椎定位像 ,采用与椎间盘前后缘中点连线平行角度 ,扫描范围包括病变椎体的椎弓平面至下一椎体上缘 ,层厚、层距 5 .0mm ,必要时 2 .0mm ,骨窗和脊髓窗双窗位观察。结果 :48例均显示脊椎椎弓峡部层面关节突间部低密度裂隙 ,断面呈锯齿状 ,即“裂隙征”。裂隙周缘骨硬化和 /或出现碎骨片 ,呈现“假肥大小关节”。脊椎滑脱则呈现“假性椎间盘突出征”及”阶梯征”。结论 :椎弓峡部CT薄层扫描对于峡部裂的清晰显示率较X线平片高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腰椎峡部裂平行椎弓CT扫描的技术探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平行于椎弓CT扫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采用与椎弓平行扫描,包括整个椎弓,层厚3—5mm、层距3—5mm,以骨窗观察为主;对照正常CT表现,分析51例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结果:51例均显示腰椎峡部透光裂隙,边缘呈锯齿状并有增生硬化,密度增高,裂隙周围有大小不一,数目不等的碎骨块。当有脊椎滑脱时,椎管矢状径被拉长,呈长椭圆型或葫芦型。结论:平行于椎弓CT扫描诊断腰椎峡部裂简便易行,图像直观,解剖关系明确,是目前诊断腰椎峡部裂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脊椎滑脱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回顾性分析脊椎滑脱的CT表现并讨论其检查方法、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13例患者先行腰椎侧位扫描定位图像 ,采用与椎间盘平行的角度 ,自病变椎体的上一椎体下缘扫描至下一椎体上缘 ,层厚 5mm ,间隔 5mm。结果 :13例中真性滑脱 9例 ,假性滑脱 4例 ;发生在腰 5者 8例 ,腰 4者 5例 ;Ⅰ°滑脱 7例 ,Ⅱ°滑脱 6例 ;CT表现为“双边征”和椎体后下缘椎间盘对称性突出 ;伴峡部裂 7例 ,椎弓发育不良 2例 ,椎小关节增生 10例 ,椎管变形 8例 ,侧隐窝狭窄 2例 ,相邻椎间盘退变 10例。结论 :CT对诊断脊椎滑脱及评价脊椎滑脱的病因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腰椎椎弓崩裂并滑脱的CT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笔者报告25例腰椎椎弓崩裂并滑脱的CT表现,发现椎弓崩裂表现为椎弓峡部的裂隙状低密度。滑椎下缘相邻间盘的相对性前、后膨是CT诊断腰椎滑脱的主要线索和依据。滑椎下缘相邻间盘的相对后膨和向后上方的突出可推压硬膜囊和滑椎相对应的神经根。  相似文献   

6.
脊髓栓系综合症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脊髓栓系综合症的 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材料与方法 11例病人行脊髓腰骶段轴位及矢状位的T1及T2加权像扫描(自旋回波),4例病人曾行CT轴位扫描,10例病人行X线平片检查。结果11例病人中,5例脊髓末端平L3椎体下缘水平,3例平L4椎体水平,1例平L5椎体水平,2例终丝增粗(直径3mm)。结论MRI可确诊本病并显示病变程度,为本病的及时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退行性腰椎滑脱的CT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退行性腰椎滑脱是腰椎管狭窄的重要类型之一[1]。笔者对CT扫描中发现的6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病因和CT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本组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41~80岁,平均51.2岁。60例均有腰痛症状。42例有坐骨神经痛,26例为单侧,16例为双侧。使用日立W950SRCT机,平行于椎间隙扫描3层,层厚5mm,层距5mm。据Ednonson法将滑脱分4度:Ⅰ度:上位椎体前移下位椎体前后径的25%以内;Ⅱ度:前移25%~50%;Ⅲ度:前移50%~75%;Ⅳ度:前移75%以上。2 结果2.1 病变分布本组60例中,单发病变56…  相似文献   

8.
腰椎滑脱的CT诊断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的:研究腰椎滑脱的CT特征。方法:对20例的CT资料作回顾性分析。CT扫描范围包括椎间盘和椎弓根下缘层面,扫描线与椎间隙平行。结果:CT扫描显示以下特征:①双侧关节突间部不规则骨性缺损伴骨质增生。②椎管前后径延长。③终板呈双重轮廓征。④于相邻椎体层面,椎间盘呈相反方向突出椎体边缘。结论:腰椎滑脱具有特征性CT征象。CT能发挥重要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报道了16例颅内殖细胞瘤,着重探讨其CT表现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合理使用CT。16例颅内生殖细胞瘤,分别行脑CT平扫和增强扫描,还采用冠状位及轴位扫描,轴位扫描层厚为10mm,冠状位扫描层厚3mm。结果:8例肿瘤位于松果体区,4例肿瘤同时位于区和松果体区,1例位于松果体风和胼胝体膝部,2例位于鞍区,1例位于基底节区。  相似文献   

10.
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的CT诊断(附70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研究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的CT表现和椎体后缘的后移碎骨片引起椎管狭窄与神经损伤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72个椎体爆裂骨折的CT表现,其中有2例为2个脊椎爆裂骨折。所有患者CT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结果 脊椎胸腰段爆裂骨折的CT表现如下:(1)椎体向心性爆裂;(2)碎骨片向后移位导致椎管狭窄;(3)椎基静脉孔垂直矢状向骨折;(4)单侧或双侧椎板骨折;(5)部分伴随横突、棘突、关节突和/或椎体骨折。椎管狭窄和程度与神经损伤有关。结论 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脊椎爆裂骨折和椎管狭窄的程度,是诊断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重要方法,并对帮助制订治疗方案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