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观察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地高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其对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月贵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43例。常规组予以地高辛片,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富马酸比索洛尔片,2组均治疗10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0周后心功能指标[心排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能量代谢指标[游离脂肪酸(FFA)、心肌能量消耗(MEE)、左心室收缩末期圆周室壁应力(cESS)]、氧化应激反应指标[髓过氧化酶(M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3.02%vs. 76.74%,χ2=4.440,P=0.035)。治疗10周后,2组CO、LVEF、SV升高,LVEDD缩小,且试验组CO、LVEF、SV较常规组更高,LVEDD较常规组更小(P<0.01);2组FFA水平、MEE、...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用比索洛尔联合地高辛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5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比索洛尔+地高辛+常规治疗,75例)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地高辛,75例),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心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房颤动率(最大心室率、最小心室率、平均心室率)、心力衰竭相关指标[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CK)]、心肌能量代谢状态[心肌能量消耗(MEE)];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头晕、嗜睡、胃肠道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心功能、心房颤动率、心力衰竭指标、心肌能量代谢状态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高于对照组,心房颤动率、心力衰竭指标、心肌能量代谢状态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比索洛尔联合地高辛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治疗中,能显著提高心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永久性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行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永久性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地高辛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RWT数、LVMI数、LVID、LVM、NT-proBNP以及LVEF指标比较,均较治疗前提升,两组治疗前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MESS/sys、MEE/min、Tei以及LVEF指标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1.25±0.20、82.48±20.50、0.60±0.33以及263.5±3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美托洛尔能够对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的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随机纳入的102例老年慢性心衰病例,均于2022年1月~2023年3月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组别的划分依据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比索洛尔单独治疗,观察组采用比索洛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两组的心室重构指标、心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心室重构指标、心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指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室重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方面,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炎症因子指标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7.84%和13.73%,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应用比索洛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分为比索洛尔组与维地洛组。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均能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邓国兰  贺代成  冯静  秦俭 《中国药房》2007,18(11):848-850
目的:比较比索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已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彩超仪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40%)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比索洛尔或卡维地洛治疗,渐增至最大剂量后,维持6mo。结果:治疗后,心功能、血压、心率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比索洛尔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较卡维地洛组改善更明显(P<0.05);卡维地洛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比索洛尔组改善更明显(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索洛尔组为35%,卡维地洛组为60%,有统计学差异(P<0.01);无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者。结论:比索洛尔与卡维地洛均可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但不同的β受体阻滞药改善的程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绞痛及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2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常规+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E波与A波峰值速度比值、室壁运动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变化,并对两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生情况及心功能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但常规+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室壁运动评分、6 min步行距离等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亦明显改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可明显减少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改善其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116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用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用比索洛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7.83±0.79)%高于对照组的(43.32±0.97)%,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43.83±0.28)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5.37±0.60)mm小于对照组的(47.42±0.57)、(52.49±0.8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28%高于对照组的8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治疗工作中应用比索洛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能够改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并获得更为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给临床中心脏类疾病的治疗更多的参照,可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参桂胶囊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3月在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7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参桂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共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心衰计分系统(LEE)评分和血清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房压力(LAP)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PW、L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LEE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LE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B型钠尿肽(BNP)、半乳糖凝集素3(Gal-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BNP、Gal-3、CTG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桂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能改善心功能、控制心衰病情,调节BNP、Gal-3、CTGT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慢性心衰行比索洛尔+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各47例.对照组服用比索洛尔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厄贝沙坦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心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72.34%),实验组各项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心衰行比索洛尔+厄贝沙坦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改善各项心功能,还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周平安 《北方药学》2019,16(2):83-84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4例风心病合并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62例与对照组(常规治疗)62例,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心率、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不良反应发生和远期预后。结果:治疗后5个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5个月,两组心率、LVESD、LVEDD均显著降低(P<0.05),LVEF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提高和降低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4%与对照组的3.23%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3年,治疗组因病情恶化的再住院率、死亡率总和为17.74%,远低于对照组的33.87%(P<0.05)。结论:比索洛尔在改善风心病合并CHF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远期效果上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60例CHF合并COPD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强心、扩冠、抗凝、营养心肌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片治疗,初始剂量为1.25 mg,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每1~2周增加1.25 mg,直至10 mg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前后的心肺功能及临床疗效、药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联合常规治疗对CHF合并COPD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且对患者肺功能不良影响甚微,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比索洛尔和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4月在延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86例,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低分子肝素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吸氧、阿司匹林、硝酸甘油治疗,比索洛尔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比索洛尔片,5 mg/次,1次/d;低分子肝素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液,皮下注射,0.6 mL/次,2次/d。3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治疗后,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比索洛尔组、低分子肝素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及心电图改善优良率均较对照组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索洛尔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和心电图改善优良率均高于低分子肝素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索洛尔组、低分子肝素组的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索洛尔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种降压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对左心室重塑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MHD患者87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长效钙离子阻滞剂组(CCB,苯磺酸氨氯地平)20例、CCB+β受体阻滞剂组(CCB+β-RB,倍他乐克)22例、CCB+血管紧张素阻滞剂组(CCB+ACEI,洛汀新)23例、CCB+联合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组(CCB+ARB,伊贝沙坦)22例分别口服12个月,并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0,6,12个月,左房收缩期内径(LAD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及其指数(LVMI)。结果 12个月时,CCB+β-RB组、CCB+ACEI组、CCB+ARB组的LVM、LVMI较实验开始时(0个月)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且CCB+ACEI组、CCB+ARB组的LVM、LVMI比CCB+β-RB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并且CCB+ACEI组、CCB+ARB组6个月时已经有统计学差异(P<0.01);CCB+ACEI组、CCB+ARB组的LVEDD、LVDS、IVST、LPVWT较实验开始时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EF和FS较实验开始时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开始时CCB+ACEI组、CCB+ARB组的LVH发生率分别为86.95%和86.36%,12个月结束时为56.52%和54.54%,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左心室重塑无效果,联合ACEI或ARB比联合β-RB更有效的改善MHD患者左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15.
邢红云  徐新娟  王伟 《中国现代医药》2009,26(Z1):1188-1191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原发性高血压(EH)伴焦虑抑郁(AD)患者降压疗效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83例EH伴AD情绪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降压 +抗AD剂:帕罗西汀)和对照组(常规降压+安慰剂), 并随访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定(SAS、SDS)、动态心电图、坐位血压、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情况,并对两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HRV时域指标明显提高(P<0.05),但实验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实验组降压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24 h平均血压、白昼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实验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并且尤以实验组夜间平均血压降低更为明显(P<0.001);两组治疗后非勺型的血压昼夜节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但实验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抗AD剂帕罗西汀有利于EH伴AD患者AD情绪、血压及HRV的控制,提高降压疗效,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改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在三明市第二医院(2021年01月—2022年01月)收治的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174例,诺欣妥联合比索洛尔治疗为研究组(87例),比索洛尔治疗为对照组(87例)。比较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心脏结构指标,判定疗效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心脏结构指标与生化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改善,研究组比对照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诺欣妥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及结构指标,降低血清生化指标水平,提升临床对于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尚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CHF)伴室性早搏(PVC)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CHF伴PVC患者,应用单双号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对照组予以比索洛尔,治疗组加服厄贝沙坦,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心肌酶谱指标和心电图指标变化情况,并监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SD、LVEDD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DH、CK、CK-MB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QRS时限值、QTc间期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3.64%vs 5.46%)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采用比索洛尔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CHF伴PVC疗效显著,可调节患者心功能,改善心肌酶与心电图异...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5,(32):4532-4534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对老年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心型脂肪结合蛋白(H-FABP)、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CHF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卡维地洛组和比索洛尔组,各55例。卡维地洛组患者给予卡维地洛3.125 mg,bid,每2周剂量加倍,直至达目标靶剂量25 mg或耐受最大剂量;比索洛尔组患者给予比索洛尔1.25 mg,qd,每2周剂量加倍,直至达目标靶剂量10 mg或耐受最大剂量。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应用心脏超声测量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变化;结合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中BNP和H-FABP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后,卡维地洛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4%)高于比索洛尔组(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F、BNP、H-FABP、SBP和DB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且卡维地洛组显著低于比索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均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卡维地洛疗效更为显著,同时H-FABP治疗前后的明显下降提示H-FABP也可以作为判断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另一个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益心舒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盐喂养建立舒张功能不全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将24只舒张性心力衰竭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蒸馏水、比索洛尔水溶液、比索洛尔-益心舒胶囊水溶液治疗,共6周,观察左心室压力、左心室充盈时间、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上升的最大速率。结果 益心舒联合比索洛尔组大鼠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比索洛尔组,但对左心室血压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益心舒联合比索洛尔组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上升的最大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等容舒张期左心室压力下降的最大速率和左心室充盈时间(t-dp/dtmax)在3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益心舒胶囊联合比索洛尔可有效改善舒张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左心室舒张功能,而不影响左心室血压。  相似文献   

20.
比索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联合卡托普利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DC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卡托普利治疗组(每组32例),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左心室缩短分数、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后壁厚度.结果 治疗4个月后,两组心功能明显改善.比索洛尔、卡托普利组、常规治疗组各项指标分别为LVDD(61.5±6.6)mm与(67.3±6.2)mm、射血分数(48.0±9.7)%与(40.3±6.2)%、LVDD与室壁厚度之比(4.1±0.7)与(4.6±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均为P<0.05).结论 比索洛尔、卡托普利能明显改善DCM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