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干预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后,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12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干预。对照组61例,采用常规治疗。通过血清维生素D水平、血气分析、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测定、外周嗜酸粒细胞(EOS)计数判断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干预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干预后3个月、6个月后,两组血清25-羟基维他命D水平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3个月与6个月后比较,两组6个月后比较,pH值、PaO2、PaCO2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P〈0.001)。两组FEV1测定值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P〈0.001)。结论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是一种重要的的免疫调节剂,对呼吸器官有保护作用,有助于呼吸顺畅,对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呼吸功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生素D滴剂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因骨质疏松症来河南省荣军医院接受治疗的1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口服阿法骨化醇软胶囊,2粒/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滴剂,400 IU/次,1次/d。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骨代谢指标、疼痛情况、行走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6%、94.0%,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均降低,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BGP、PTH、AKP水平均降低,25-OH-D水平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恢复行走率(80.6%)相比,治疗组恢复行走率(97.0%)明显较高(P<0.05)。结论维生素D滴剂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骨代谢、疼痛情况,有效恢复患者行走功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3.
孙定人  张石革 《中国药房》2003,14(9):575-576
<正> 1 维生素D的由来 维生素D是几种具有固醇结构的化合物的总称,为脂溶性维生素,可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的生长,临床用于对抗软骨病和佝偻病。常见的维生素D有2种,包括维生素D_2(钙化醇)和维生素D_3(胆骨化醇),两者结构十分相似,前者仅比后者多1个甲基和双键。吸收进入体内后,维生素D经肝、肾脏代谢,生成的代谢物有骨化二醇(25-羟胆骨化醇)、骨化三醇(1,25-双羟骨化醇)等。 维生素D的天然品存在于动物的肝脏、鱼子、酵母、乳汁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D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调节钙磷代谢。维生素D在体内经肝肾两步羟化后形成活性最强的维生素D代谢物[1,25(OH)_2D,骨化三醇]。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在肾移植受者中很常见。肾移植受者维生素D的水平与移植后感染、肿瘤、心血管疾病、矿物质与骨代谢紊乱、移植物功能障碍、糖尿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主要总结了维生素D在肾移植患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提高对肾移植后相关疾病的认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充维生素D对终末期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于该院肾内科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15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维生素D组(n=76)和对照组(n=76)。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维生素D组患者服用骨化三醇软胶囊,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维生素D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维生素D状态及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治疗前后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氧化应激指标,治疗前后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量表(SGA)评分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MDA、CAT、GSH-Px和SO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维生素D组中维生素D缺乏患者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χ2=16.473,P<0.001),维生素D正常患者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χ2=26.621,P<0.001),血清25(OH)D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4.580,P...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D是一类脂溶性维生素,有众多天然的“同胞兄弟”,如维生素D2、维生素D3、阿法骨化醇、活性维生素D,以及人工合成的“兄弟”。那么它们有没有区别,是不是可以任意选一种来吃呢?维生素D的种类天然的维生素D维生素D是一类脂溶性维生素,其在结构上与固醇有关,最主要的是维生素D2与D3,这两类维生素D的合成都需要太阳光照射。此外,某些食物中也含有维生素D,如海鱼、动物肝、蛋黄、奶油中,而鱼肝油中的维生素D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长沙市某医院孕妇维生素D水平,为该地区孕妇人群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在长沙市某三级综合医院产科门诊产检的孕妇1 141例,采集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外周血25(OH)D浓度。将数据分别按照孕期和年龄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孕期和不同年龄的孕妇维生素D水平及等级分布情况。结果 本组孕妇的维生素D总体水平为51.98(36.08~70.18)nmol/L。孕中、晚期维生素D水平均高于孕早期(P<0.05),维生素D等级分布随孕期增长呈现增高趋势。不同年龄孕妇的维生素D水平及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岁组孕妇维生素D水平低于其他年龄组(P<0.05),维生素D缺乏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不同年龄组孕早、中、晚期维生素D水平比较中,仅孕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院孕妇孕早期维生素D水平偏低,进行维生素D水平的早期筛选和干预对于改善维生素D缺乏现状有重要意义,应重点关注≤25岁的孕妇群体。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D主要包括维生素D2(麦角骨化醇)和维生素D3胆骨化醇。人体内维生素D主要来源是紫外线照射皮肤,由皮肤基底层的7-脱氢胆骨化醇转化为胆骨化醇,也可以通过食物获取一部分。其生化作用通过肝脏和肾脏羟化形成活性代谢产物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实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血清维生素D及IgA的变化,为防治RRI提供依据。方法我院儿科门诊确诊为RRI患者50例,设为RRI组;选取同期同龄健康儿童50人设为对照组。检测其维生素D和IgA水平。将RRI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26例和维生素D组24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维生素D组加用阿法骨化醇,分别治疗3个月后复查血清维生素D及IgA水平,并记录随访结果。结果RRI组血清维生素D及Ig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维生素D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常规组,随访期间维生素D组呼吸道感染平均复发次数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RI患儿维生素D、IgA水平明显下降,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后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  相似文献   

10.
活性维生素D3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D3(阿法骨化醇胶丸1α-oH-D3)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60岁以上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口服活性维生素D30.5ug每日一次,共30d为一疗程,同时适量补充钙剂,在服药前,服药后2周,4周分别进行腰背痛,膝关节痛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分观察疗效。计算有效率。结果:腰背痛及下肢痛缓解有效率70%,日常活动功能改善有效率66.7%,仅有2例患者有轻度胃肠道反应,口服胃肠动力药物后不影响继续服药。结论:活性维生素D3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的药物。对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缓解腰背及下肢痛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日本厚生省于2011年1月21日批准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艾尔骨化醇上市,其有效物质艾尔骨化醇是继阿法骨化醇后又一新的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活性维生素D3衍生物。一项由105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参加的历时3年的III期临床数据显示,艾尔骨化醇疗效优于阿法骨化醇,且安全性与阿法骨化醇相似,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口服1α—羟基维生素D3对尿毒症钙磷代谢异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秀芬  李英 《河北医药》2000,22(1):49-50
我院观察了40例终末期肾病并尿毒症病人应用1α羟基维生素D3(以下简称阿法骨化醇)前后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骨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阿法骨化醇确能纠正病人的低钙高磷血症,部分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和骨密度,使骨密度下降改善。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我科1997年5月~1998年3月住院的终末期肾病并尿毒症病人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502±146)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慢性肾盂肾炎6例,高血压肾动脉硬化5例,糖尿病肾病6例,多囊肾2例,梗阻性肾病1例。12 方法 对确诊为尿毒症的病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法骨化醇(上海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维生素D2软胶囊溶出度曲线测定的方法,评价国内维生素D2软胶囊与原研之间的体外溶出行为。方法 采用桨法(沉降篮),转速100r/min,以高效液相法测定维生素D2软胶囊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并绘制溶出曲线。结果 在0.5mol/L NaOH-10%曲拉通X-100介质中国产维生素D2软胶囊与原研在90min溶出度均可达到80%以上。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维生素D2软胶囊的溶出度测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45(10):1044-1048
目的 建立维生素D2软胶囊溶出度曲线测定的方法,评价国内维生素D2软胶囊与原研之间的体外溶出行为。方法 采用桨法(沉降篮),转速100r/min,以高效液相法测定维生素D2软胶囊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并绘制溶出曲线。结果 在0.5mol/L NaOH-10%曲拉通X-100介质中国产维生素D2软胶囊与原研在90min溶出度均可达到80%以上。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维生素D2软胶囊的溶出度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骨化三醇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3个月~3岁的未服用过维生素AD制剂的婴幼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40例。治疗组服用骨化三醇胶丸,对照组服用普通维生素AD胶丸。对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观察各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骨化三醇是维生素D的代谢产物1,25-(OH)2D3,具有最强的活性,直接促进胃肠对钙磷的吸收,促进肾脏对钙磷的重吸收,临床症状消失快。口服后迅速达到稳态,其半衰期短,降低了在体内蓄积中毒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D2又称骨化醇、麦角钙化醇.为一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产品。现已被收入中国药典(2005年版),还被收入美国、英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的药典以及欧洲药典等。近年来,国内外维生素D2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产销两旺,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D抵抗是一类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由于维生素D活化过程障碍或维生素D受体(VDR)功能异常所致,其发病与基因突变有关,1α-羟化酶基因突变所致的称为HVDRR-Ⅰ型,维生素D受体基因突变所致的称为HVDRR-Ⅱ型,两型的临床表现相类似,均有严重的低血钙、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功能亢进以及早发的严重佝偻病等。HVDRR-Ⅰ型对活性维生素D治疗反应较好, HVDRR-Ⅱ型需较大剂量骨化三醇治疗,同时补充钙剂,可改善某些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结果。如果活性维生素D治疗效果欠佳,可考虑给予大剂量钙剂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某院2012年-2013年抗骨质疏松药的临床使用现状与特点,加强临床用药监护,促进药物合理应用。方法由计算机管理系统调出抗骨质疏松药的数据库,回顾分析某院2012年-2013年期间全院抗骨质疏松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将抗骨质疏松药分为钙制剂、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类、双膦酸盐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5大类别,统计分析各类别药物及各个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并进行排序。结果 1不同类别抗骨质疏松药的使用金额排序为降钙素类〉活性维生素D〉双膦酸盐类〉钙制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2抗骨质疏松药销售金额的排序分别为骨化三醇胶丸〉鲑鱼降钙素注射液〉阿伦磷酸钠片〉鲑鱼降钙素喷鼻剂〉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盐酸雷洛昔芬片〉依降钙素注射液〉维D钙咀嚼片。3抗骨质疏松药用药频度的排序分别为骨化三醇胶丸〉碳酸钙D3片〉阿伦磷酸钠片〉维D钙咀嚼片〉鲑鱼降钙素喷鼻剂〉阿法骨化醇软胶囊〉鲑鱼降钙素注射液〉盐酸雷洛昔芬片〉依降钙素注射液。4抗骨质疏松药的限定日费用排序分别为鲑鱼降钙素注射液〉鲑鱼降钙素喷鼻剂〉盐酸雷洛昔芬片〉阿伦磷酸钠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骨化三醇胶丸〉依降钙素注射液〉维D钙咀嚼片〉碳酸钙D3片。结论某院抗骨质疏松药使用基本合理,降钙素类、活性维生素D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应用中占主导地位,其次是双膦酸盐和钙剂,临床医师应在药物疗效和经济性上进行合理选择,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肠内营养途径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对脓毒症患者器官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共收集入住ICU预计生存期超过7 d的脓毒症患者88例,按照25羟维生素D (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30 nmol·L~(-1))和维生素D不足(30~49.9 nmol·L~(-1))组。再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法骨化醇软胶囊0.5μg·d~(-1))和安慰剂组(淀粉胶囊0.5μg·d~(-1)),口服或经胃管、肠内营养管给药,疗程均为7 d。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25OHD、钙、磷水平,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序贯性脏器衰竭评估(SOFA)评分,28 d预后等。结果共80例患者完成试验,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者各40例,其中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各20例。干预后治疗组25OHD水平均有所上升,安慰剂组则下降,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干预后治疗组血钙和血磷水平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 <0.05)。干预后患者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下降,治疗组和安慰剂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患者28 d病死率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组间比较亦无显著差异(P> 0.05)。试验中未出现过敏、高钙或高磷血症等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ICU脓毒症患者维生素D水平不足或缺乏现象严重,给予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可提高患者体内钙、磷水平,但对器官功能及28 d预后无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深圳市宝安区儿童维生素D的营养现状,了解该地区儿童维生素D补充剂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0~14岁)10 214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比较不同年龄组、季节儿童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从中选取650例进行家长问卷,比较不同喂养方式下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结果:维生素D总体缺乏率为1.41%(144/10 214),其中春季8.20%(94/1 147),夏季1.16%(25/2 153),秋季0.16%(5/3 080),冬季0.52%(20/3 834);年龄0~6个月1.96%(16/818),>6~12个月0.60%(5/839),>1~3岁0.47%(17/3 603),>3~6岁2.62%(81/3 094),>6~14岁1.34%(25/1 860)。0~3岁儿童维生素D补充剂使用率为99.43%(348/350),>3~14岁为40.00%(120/300)。结论:虽然深圳市宝安区0~3岁儿童维生素D补充剂使用率较高,但是仍然存在维生素D缺乏情况;>3~14岁儿童的维生素D缺乏率高于0~3岁组,与>3~14岁组维生素D补充剂使用率较低有关。因此,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特别是生长发育旺盛儿童的家长的宣传教育,以及对各年龄段维生素D补充剂应用及维生素D水平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