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养生》2011,(8):54-55
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集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民间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  相似文献   

2.
陶弘景(456—536)是道教史上一位极其伟大的学者,又是文化、科技、艺术、学术等众多领域里的奇才。当代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斯特里克曼认为,陶弘景“在中国的文明、科技和宗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推崇他是“道、术兼备的道士之典型代表人物。”这一评价很富有代表性。尽管过去各种讨论已对陶弘景学术成就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然而,与他实际的成就相比,还远没有臻于全面与深入。这里,仅就陶弘景同佛教有关的若干史实进行  相似文献   

3.
<养性延命录>二卷,题"华阳陶隐居集",乃是梁代著名药学家陶弘景所集.陶弘景(公元451-536年),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即江苏句容县)人.陶氏经历了宋、齐、梁三朝,在宋、齐时期为官,后归隐茅山(江苏).他在梁武帝时与帝萧衍私交甚厚,武帝曾经常派人往茅山向陶弘景问政朝廷之事,故有"山中宰相"之称.陶氏是个道家,在茅山边给人治病,边采药炼丹,他在摄生保健、修身养性方面有其独到的建树.所著<养性延命录>前有一序,自称"上自农黄以来,下及魏晋之际……略取要法,删弃繁芜,类聚篇题"而成养生专著.其中<食诫篇>很符合现代养生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茯苓,既是药材又是食材.茯苓的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淮南子》中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丝"的记载.到了魏晋时期,服用茯苓以求长寿已蔚然成风,《梁书·陶弘景传》记载,当年陶弘景辞官隐退时,梁武帝即令"每月赐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以供服饵".慈禧亦常命御膳房做茯苓饼吃,并赏赐大臣.  相似文献   

5.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死后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附近)人。一生经历宋、齐、梁三朝,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关于他的年寿,史书上有两种说法,《南史》说他卒年81岁(公元456~536年),而《梁书》说他活了85岁。两书对其卒年(梁大同二年即公元536年)的记载完全相同,唯《梁书》对其生年未作具体交代。但不论怎么说,陶弘景已经年逾八十,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社会里,要算是高寿者。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古代人民为了争取长寿,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讲求养生术,以求健康、延长寿命。叩齿养生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早在1600年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养生学家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就提到:"清晨叩齿三百过者,永不动摇。"意即每晨叩齿三百以上,可使牙齿坚牢,不致掉落。南朝名医陶弘景认为"齿为筋骨之余",叩齿则会筋骨健壮,精神爽快。唐代名医孙思邈也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陶弘景、孙思邈都是比较著名的擅长养生的医家。虽说生活的朝代不  相似文献   

7.
宁静     
南北朝齐梁时期医学家陶弘景说:"静者寿,躁者天."静,心静,即心境的宁静.为什么说"静者寿"呢?<黄帝内经>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相似文献   

8.
芝麻,又称胡麻,不仅是食品,还可榨油,更具药用功能。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对芝麻的评价是"八谷之中,惟此为良"。芝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群□维生素E与镁□钾□锌等  相似文献   

9.
在中药里,有一味强阳补肾的中药——淫羊藿。相传,这个名字的得来和入药还颇有一番不同寻常的经历呢!据记载,南北朝时的著名医学家陶弘景是个业精于勤、对中医药具有执着追求的人。一日采药途中,他忽听一位老羊倌对旁人说:  相似文献   

10.
樊超 《现代养生》2010,(12):5-5
<正>梳头用梳头的方法来养生健身,是我国古老而独特的传统疗法。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习惯以梳头健身,曾有诗云:"羽虫见月争翩翩,我亦散发虚明轩,千梳决快肌骨醒,风露气人霜蓬根。"南北朝时著名医学家陶弘景认为:"头当数栉,血流  相似文献   

11.
国老与甘草     
甘草作为药物使用,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有很多别名,美草、密甘、密草、粉草、甜草、甜根子等,这些别名都与甘草的性状有关,很好理解.然而甘草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别名,叫国老.这个别名要从南朝时候说起. 南朝有一个名医,叫陶弘景.他不仅是著名的医药学家,还是有名的道士,思想家,文学家.他从小聪明过人,学识渊博,早年便入宫为官.他36岁时,因想回归大自然,过田园生活,便辞官入茅山隐居.其间,他不时收到梁武帝让人传来的国家时事动态,为朝廷出谋划策,被人称为"山中宰相".  相似文献   

12.
南北朝时期的名医陶弘景,医术高超、医理娴熟,著有《本草经集注》等重要药物学著作。他对淫羊藿的发现与研究颇具传奇色彩。当时一些牧羊人观察到,羊啃吃一种小草之后,发情的次数特别多,公羊的阳具勃起不软,与母羊交配的次数增多、时间也延长。陶弘景无意中听牧羊人谈及此事后,即开始实地考察,最终认定该小草有壮阳作用。由于此草能使羊的淫性增加,故命名为淫羊藿。淫羊藿又名仙灵碑,中医认为其味辛甘,性温,入肝肾二经,具有补肾壮阳、  相似文献   

13.
全紫苏,即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三味中药,因它们均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紫苏,且在临床上经常一起使用,故有时将其简称为"全紫苏"。紫苏始载于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原名为"苏",是一年生草本,有特异香气。《本草纲目》引苏颂说:"苏,紫苏也,处处有之,以背面皆紫色为佳。夏采茎  相似文献   

14.
陆江 《现代养生》2008,(1):28-28
1992年世界卫生大会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健康的四大基石.在这四大基石中,合理膳食位居首位.人的饮食既是生长、生活之源,又是致病之因.南梁名医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教诫篇>中说:"百病横夭,多由饮食.  相似文献   

15.
平衡点     
闻慧  樱子 《家庭育儿》2008,(8):83-85
正是因为他的这份"诚实",导致我总是爬不出那个畸恋的泥潭。因为他不像其他花心人那样,对所有的女人都说:"你是我心里最重要的。"相比之下,他更能令女人动真心。  相似文献   

16.
陶弘景是我国南北朝时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学家、文学家,著述颇丰。《养性延命录》是他记录、整理的一本养生专著,其中“闲心劳形”一说颇有见地,为后人所称颂。所谓“闲心”,是说人应当寡欲少思,勿汲汲于名利;所谓“劳形”,则是要多动,常使小劳。  相似文献   

17.
他洗完澡总喜欢把脏衣服扔在浴室地板上,他总指责你新买的衣服是一种奢侈浪费……几乎所有的夫妻都在为这样的小事发生争吵。没有一对夫妻不吵架,这是所有"过来人"的经验,可有的夫妻吵到两败俱伤时,  相似文献   

18.
怀牛膝、川牛膝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治民 《职业与健康》2004,20(10):127-128
牛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陶弘景释名为"其茎有节似牛膝",即药名相形之义.牛膝常用品种有二,即苋科牛膝属植物(Achyeanthes bidentata BI)和怀苋属的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亦将牛膝分为怀牛膝和川牛膝2种.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吸收了各家养生学说的精华,荟萃了各家养生学说的特点,包括儒家以德为养、释家以性(心)为养、道家以体为养的特点,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科学养生观.历史上既是医家、又是道家的陶弘景在其《养性延命录·序》中的一段话,基本概括了养生观的全部.他说:"若能游心虚静,息虑无为,服元气于子后,时导引于闲室,摄养无亏,兼饵良药,则百年耆老是常分也."  相似文献   

20.
电脑一族,由于整天面对屏幕,不免会有眼睛干涩,视物疲劳等现象。其实,只要在生活中多吃点炒熟的芝麻,就能得到较好的改善。芝麻自古以来就被益为是健壮益寿的食物,古籍《名医别录》就有"坚筋骨,明耳目,耐饥渴,延年益寿"之说。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评价是"八谷之中,惟此为良"。中医认为,久视伤血,称眼睛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