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与CT表现及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相似,CT平扫10例患者中共发生11处病变,均可见典型CT表现。结论:CT平扫是诊断腰椎体后缘离断症较直观可靠的影像检查方法,CT表现典型,具有较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分级与分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是一种常见病,但现有的术前诊断方法缺乏以组织密度分型和实用性强的定量分级诊断。本文428例术前CT诊断分析,总结出CT的分型、分级方法并与70例手术所见对比。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文选择4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CT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外科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行术前CT诊断与术后诊断的对比。同时对其中358例采用保守治疗3个月或半年的病人进行随访,对疗效进行分析。428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年龄41.5岁。男性274例,女性154例。对一个病例中有多个间盘突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评估CT对肺隔离症的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37例肺隔离症(PS)患者在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或手术前行CT检查。以DSA为标准,从患者和血管两个层面评价CT对肺PS的诊断性能。以CTA为基础,评价其术前治疗策略的可靠性。结果 DSA和(或)手术显示37例患者为PS。从患者层面评估,CTA诊断PS的准确性为97.3%,从血管层面评估,CTA诊断PS的准确性为97.8%。从患者、血管两方面比较,CTA的诊断效能与DS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CTA为基础制定的治疗计划与实际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术前准确诊断PS,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以CTA为基础制定治疗方案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05-08~2011-05就诊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和CT所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L4/5和L5/S1两个节段.其主要分型:①中央型;②外侧型;③远外侧型.结论:CT是诊断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能清晰显示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及其对侧硬膜囊、脊神经压迫的情况,对了解CT分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急性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急症,而CT是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检查,它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依据。现将我院经CT检查诊断的875例急性颅脑损伤的CT征象作一回顾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田毅  柳林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5,(4):M004-M004,F0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向年轻化。目前CT检查能确定腰椎间盘突出的方向、程度、部位及类型,为临床制定治疗和手术方案提供有效的依据。现将我院经CT检查诊断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一简要的回顾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腰椎退变尤其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中老年人慢性腰腿痛的主要原因。检查、治疗方法众多,随着CT的广泛普及和应用,而目前腰椎CT检查已成为腰椎退变的重要检查方法,在CT引导下的微创椎间盘穿刺造影检查及其后溶核术的治疗,给大部分腰腿痛患者以精确诊断和快速治疗,深受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8.
由于支气管扩张的CT表现有高度的特异性以及CT的分辨率提高能够准确的显示病变范围,CT扫描诊断支气管扩张症因其无痛苦、无刺激的检查特点,所以基本取代了支气管造影对支扩的诊断。现将支气管扩张症的CT诊断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肾上腺病变的临床和CT表现,探讨CT对该类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作者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3例肾上腺占位病例回顾性的从临床和CT表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63例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3例,皮质醇增多症18例,嗜铬细胞瘤16例,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7例,肾上腺囊肿3例,转移瘤3例,肾上腺结核3例。结论:CT对肾上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HRCT在支气管扩张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星君 《西南军医》2008,10(3):37-39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CT(HR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价值。方法对经胸科手术或呼吸科随访观察确诊支气管扩张症的38例患者的8mm层厚的螺旋CT扫描及1.5mm~2mm层厚的螺旋CT薄层扫描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螺旋CT常规扫描(8mm层厚)诊断支气管扩张症20例43个肺段,2mm层厚薄层扫描诊断支气管扩张症38例78个肺段。结论螺旋CT薄层扫描对支气管扩张的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可作为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高分辨力扫描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有咯血病史,临床高度怀疑支气管扩张症病人65例,作胸片后进行螺旋CT常规扫描和高分辨力扫描。结果:螺旋盯高分辨力扫描病变检出率为100%,常规扫描病变检出率为70%,平片病变检出率仅为11%。结论:螺旋CT高分辨力扫描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CT,前者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采用平片和CT两种检查手段,并结合手术前后与影像诊断对照分析,深入研究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多种影像学表现,体现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以咯血为主要表现的肺隔离症,以提高对肺隔离症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以咯血为主要表现的肺隔离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并对肺隔离症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51岁,主因间断咳嗽、咯血入院,入院查螺旋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示异常供血动脉来源于胸主动脉。诊断肺隔离症,建议患者行手术治疗,患者拒绝,经莫西沙星抗感染。云南白药止血等治疗未再咯血并出院。结论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疾病,临床易于忽视,诊断有赖于螺旋CT增强扫描三维血管重建。手术是本病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前间隙注射皎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得到广泛临床应用。影像学检查对本病术前诊断和病例选择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收集513例资料完整的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年随访结果,回顾性分析疗效与术前CT表现的关系,为胶原酶溶核术适应症的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肺血栓栓塞症(简称VIE)血管造影中的扫描技术及其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6例临床疑诊为肺血栓栓寒症的患者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其中有4例在溶栓治疗后进行血管造影复查,患者常规先进行螺旋CT平扫,然后经肘正中静脉由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120ml,扫描延迟时间为20-25秒,注射速度为3ml/s,由膈顶上扫描至主动脉弓下,扫描范围约12—16cm,层厚为2—4mm,果:26例患者中6例血管造影显示肺动脉正常,16例均显示有肺血栓典型症状,呈条状或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影像表现,4例经溶栓治疗后,肺血栓有不同程度的吸收。结论:一应用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能够对肺动脉血栓栓塞症进行较精确的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6.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自无创性影像学CT、MRI检查应用以来,该症诊断更为明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俯卧过屈位腰椎CT、MR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仰卧位和俯卧过屈位腰椎CT、MRI配对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1200例,根据包容型、粘连型及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诊断标准,分别对2种体位CT、MR检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分型,并比较分型的改变.以俯卧过屈位腰椎CT、MR检查为术前选择...  相似文献   

18.
非离子型造影剂脊髓造影与CT在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上比较研究国外文献论述较多,国内对CT与脊髓造影在同一组病例的比较研究甚少。本文通过一组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和腰椎管狭窄症(LSS)的非离子型造影剂脊髓造影与CT在诊断上的比较,着重讨论它们在这两种病变诊断上价值及其间的互补性。l材料和方法选择手术为LDH或/和LSS术前有非离子型造影剂脊髓造影者142例,术前兼有腰CT扫描82例,在本院做的CT扫描52例,另30例住院前在外院做腰CT扫描,自带CT片及诊断结果。男性94例,女性48例。年龄周岁~71岁。平均45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椎间盘突出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及治疗手段的日趋多样,对该病的诊断和评估也愈加重要。与此同时,能谱成像技术逐渐兴起及成熟,临床应用愈发普及,在椎间盘突出症的潜在用途亦日渐显现。利用能谱CT改善椎间盘突出的成像质量及进行量化分析现己成为可能。从能谱CT临床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检查手段及多层螺旋CT应用、能谱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提供更详尽的量化指标及客观、科学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T平扫诊断颈椎间盘膨或突出症的限度。方法 收集75例做颈椎间盘平扫的病例,根据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T平扫诊断颈椎间盘膨或突出症阳性率仅为8%(6/75),诊断骨质增生45.33%(34/75)。结论 当CT平扫异常警诊断与临床表现不符时,CTM也许会提高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