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异位妊娠通常称为宫外孕。我院收治46例早期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2008年2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46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  相似文献   

2.
异位妊娠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妊娠是妇科较常见的急腹症 ,由于人流 ,妇科炎症及放环的增加 ,异位妊娠的发病率逐渐增加。随着医学的发展 ,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也明显提高。针对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方法很多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选择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我院共收治异位妊娠 198例 ,其中 6 2例应用保守治疗 ,占同期异位妊娠的 31 31%。年龄 2 0~ 4 2岁 ,停经 5~ 8周 ,也有少数无停经史。 6 2例病人均根据典型病史、体征、B超及β HCG等确诊为异位妊娠未破裂者。1 2 用药指征 :①盆腔包块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临床护理。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2010年6月以来收治的33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结果:33例异位妊娠患者成功31例,占93.9%。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配合密切的观察和细心的护理,是解决异位妊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异位妊娠是妇科急症中最常见的一种 ,也是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及健康的重症。正确处理好第 1次异位妊娠 ,避免或减少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是每一位妇科医师必须探讨的问题 ,现将我院近 9年来 3 2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92年 4月— 2 0 0 1年 4月我院共收治异位妊娠患者 687例 ,重复异位妊娠患者 3 2例占 4.66% ,其中 2次异位妊娠 2 8例占 4.0 7% ;3次异位妊娠 4例占0 .5 8%。3 2例中年龄最大 44岁 ,最小 2 0岁 ,平均 3 2 .4岁 ;1 1例未生育过 ,6例有剖腹产史 ,1 3例有盆腔炎史。1 2 上次异位妊娠…  相似文献   

5.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异位妊娠保守性治疗患者的随访治疗记录,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因异位妊娠住院行药物保守性治疗患者452例,年龄19~42岁,平均29.8岁;未婚112例,已婚未育168例,已婚已育172例,其中有2次以上异位妊娠史85例.所有患者均经妇科检查、阴道超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测定确诊,排除宫内妊娠或宫内妊娠流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异位妊娠患者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1月共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41例,采用甲氨蝶呤(MTX)结合中医方剂的联合治疗方法治疗和护理异位妊娠患者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的24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声像图诊断,并对声像图结果进行观察对照.结果:在对24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进行的阴道超声诊断中,有22例患者确诊为异位妊娠,且手术检查中确诊22例患者均为异位妊娠,准确率高达91.7%.结论:对疑似异位妊娠进行诊断是使用阴道超声诊断仪能够取得较好显著的结果.阴道超声诊断值得异位妊娠诊断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进行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与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以往我院的异位妊娠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异位妊娠患者的病历,同时分析行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与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异位妊娠患者中,多数患者进行过计划生育手术。结论:由于计划生育手术的操作不当或手术感染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异位妊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2月临床拟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90例,均进行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检查,并以病人手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结果:90例患者中,经阴道彩超诊断异位妊娠78例,而手术病理诊断异位妊娠80例,因此经阴道彩超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83.3%。结论: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经阴道彩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有很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49例异位妊娠患者。结果观察组24例,21例治愈,成功率为87.5%;对照组,25例,15例治愈,成功率6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可靠、副作用小,且应用方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常见的发生部位为输卵管。近年来手术切除输卵管已不再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而药物或保守性手术方法已较普遍地运用,对其再次异位妊娠及宫内妊娠的观察也见诸报道。笔者对我院382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了分组治疗并追踪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2年6月—2005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有生育要求的异位妊娠患者,共38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42岁,有妊娠史344例,占90.1%。根据患者入院时的情况及B超显示的包块大小、腹腔内积血多少、血HCG-β值进行分类,分别归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逐年升高,是早孕期间孕妇死亡的首要原因,腹腔镜手术为异位妊娠的诊治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 现将2002年5月-2004年12月我院应用腹腔镜治疗的65例异位妊娠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26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异位妊娠发病率的增加与盆腔炎、流产、IUD、输卵管病理改变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异位妊娠发生率逐年上升与近年来人工流产、剖宫产及盆腔炎患者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明显增加,我院运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对本院1998年6月~2000年6月住院确诊异位妊娠并符合药物保守疗法条件的患者81例,按治疗先后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41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重复异位妊娠病例逐渐增多,我院自1993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异位妊娠患者764例,行保守疗97例,保守性手术治疗128例,行患侧输卵管切除5例,另2例因卵巢妊娠行卵巢楔形切除术。共发生重复异妊娠25例,占3.3%。为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病因及与首异位妊娠的关系,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中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水平正常患者的发生率、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12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水平正常的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彩超均提示附件区包块,5例为盆腔包块剖腹探查后病理切片证实,3例发生腹腔内大出血,3例为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后发生流产,1例为诊刮后病理切片提示。结论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测定在异位妊娠诊断中有重大意义,在附件包块的诊治中不能因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测定正常而排除异位妊娠。  相似文献   

17.
谭环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6):158-159
异位妊娠腹腔内严重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急需补充大量血液。我院自2007年11月-2008年1月共收治异位妊娠腹腔内出血患者手术141例,其中伴失血性休克65例,自体输血96例,经抢救全部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误诊的主要原因以及降低异位妊娠误诊率的方法。方法:对我院异位妊娠误诊的24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异位妊娠患者误诊为宫内妊娠13例,误诊为急腹症3例,误诊为外科疾病4例,误诊为内科急性肠胃炎4例。结论:客观、仔细、全面的分析判断病情,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才能将异位妊娠的误诊降低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中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水平正常患者的发生率、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12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水平正常的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彩超均提示附件区包块。5例为盆腔包块剖腹探查后病理切片证实,3例发生腹腔内大出血,3例为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后发生流产,1例为诊刮后病理切片提示。结论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测定在异位妊娠诊断中有重大意义,在附件包块的诊治中不能因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测定正常而排除异位妊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7例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复异位妊娠发病率为5.88%,术中发现盆腔粘连者为64%。结论:重复异位妊娠发病与盆腔炎症及前次异位妊娠有关。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生育要求,患侧及对侧输卵管情况及腹腔内出血情况等决定采取药物保守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