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CIN)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宫颈疾病专科门诊就诊的妇女5584例,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进行高危型HPVDNA的半定量检测,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 高危型HPV检测阳性1590例,阳性率28.47%,各种病理类型的宫颈病变中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宫颈鳞癌88.89%,宫颈腺癌66.67%,CINⅢ92.77%,CINⅡ86.30%,CINⅠ44.58%,宫颈扁平型湿疣86.69%,慢性宫颈炎9.59%。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高危型HPV的病毒负荷量也增高,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有显著意义(H=1984.714,P〈0.01),其中慢性宫颈炎与宫颈癌及CIN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INⅠ与宫颈腺癌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宫颈扁平型湿疣、CINⅡ、CINⅢ及宫颈鳞癌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宫颈扁平型湿疣、CINⅡ、CINⅢ与宫颈鳞癌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用ROC曲线分析HC-Ⅱ检测宫颈高度病变,最能平衡敏感度和特异度的阳性分界点是3.7pg/mL,Youden指数为0.72,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80%。结论 高危型HPV的病毒负荷量增高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密切相关;合理设置阳性分界点,可提高HC-Ⅱ检测宫颈高度病变的特异度。  相似文献   

2.
高危型HPV负荷量与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负荷量与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于本院行宫颈癌筛查的122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高危型HPV负荷量和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的关系,并用ROC曲线分析,确定HC-Ⅱ法检测高危型HPV-DNA判断宫颈病变≥CINⅡ理想的RLU/CO界值。结果:1221例患者组织学诊断为慢性宫颈粘膜炎667例,CIN407例(其中CINⅠ109例、CINⅡ~Ⅲ298例),宫颈癌147例。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Ⅲ和宫颈癌患者高危HPV-DNA负荷量的中位数分别为32.58,58.16,103.83和173.68。根据ROC曲线,统计结果中各可能切点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发现确定预测≥CINⅡ宫颈病变最佳RLU/CO值为3.155,该点灵敏度88%,特异度57%,Youden指数0.446。结论:高危型HPV负荷量与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存在明显相关性,预测≥CINⅡ宫颈病变高危HPV负荷量最佳值为3.15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女性HPV感染率和基因亚型分布,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妇科就诊29832例女性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对2398例同时具有宫颈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结果的患者进行分组,包括慢性宫颈炎症组599例;CIN Ⅰ组437例;CINⅡ/Ⅲ组906例(CINⅡ338例,CINⅢ568例);宫颈癌组456例.结果:HPV感染率为25.20%(7518/29832),其中高危型HPV、低危型HPV、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21.03%(6275/29832)、4.17%(1243/29832)、5.94%(1772/29832).常见的高危型HPV为HPV16、58、33、52、18.随着年龄增加,HPV感染率呈现增高趋势.随着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HPV感染率增高.所有宫颈病变中,常见的高危型HPV由高至低依次为HPV16、58、33、18、52;在宫颈癌组中为HPV16、18、58、33、52;在CINⅡ/Ⅲ组为16、58、33、52、18.在HPV阳性的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均以单一感染为主,除慢性宫颈炎组外,单一感染的比例随宫颈病变程度增加而增加.结论:本研究最常见的高危型HPV为16、58、33、52、18,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HPV感染率随年龄增加呈现增高趋势.在不同宫颈病变中,HPV的型别分布有所不同,单一感染可能更易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多重感染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分布情况及多重感染亚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人乳头状瘤基因分型技术对300例(慢性宫颈炎症组121例、CIN158例、CIN2 42例、CIN3 20例、宫颈鳞癌组SCC 8例、正常对照组51例)就诊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运用?2趋势检验比较HPV在不同病变中的总感染率、多重感染率,分析HPV亚型在多重感染中的分布及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SCC组的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3.92%、9.92%、15.52%、19.05%、15.00%、12.50%。不同宫颈病变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多重感染率明显升高(P0.05),宫颈癌组多重感染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最常见,二重感染最常见的HPV亚型组合是HPV16+51型。结论 CIN1、CIN2、CIN3及宫颈癌中HPV的感染率均高于正常和宫颈慢性炎症组,高危型HPV多重感染(高危与高危)增加宫颈上皮内病变风险,但与宫颈癌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妇科门诊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和基因亚型分布与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576例接受HPV检测、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的女性病例,针对检查异常者开展阴道镜活检确诊,统计HPV感染率,对HPV亚型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高危型HPV分布与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576例患者中确定存在HPV感染者共计123例,HPV感染率为21.35%;HPV感染者的基因亚型分布中HPV 52、HPV 16、HPV 58的感染率占前3位。患者中存在宫颈病变者共计28例,占比4.86%,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病例10例,CINⅡ病例9例,CINⅢ病例6例,鳞状细胞癌(SCC)病例3例;相比CINⅠ而言,CINⅡ、CINⅢ、宫颈癌的HPV感染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门诊女性HPV感染率相对较高,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等级存在密切关系,临床加强HPV感染人群的早期宫颈病变筛查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青岛市崂山区妇女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况,探讨HPV DNA检测(HC2)与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L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以崂山区35~64岁妇女为研究对象,8000例行LCT检测,对LCT≥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的女性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体组织检查;3633例行HPV联合LCT检测,对HPV(+)且LCT≥ASC-US,以及LCT(-)但HPV高负荷量(HPV≥1000pg/ml且年龄40岁或HPV≥100pg/ml且年龄≥40岁)的女性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体组织检查。两组均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最终诊断。结果:LCT组中133例行病理检查:18例CINⅠ、18例CINⅡ、19例CINⅢ、19例宫颈癌,CINⅡ+检出率为0.7%。HPV联合LCT组中,HPV阳性检出率为13.16%;98例行病理检查,其中HPV(+)且LCT≥ASC-US的病理检查67例,LCT(-)但HPV高负荷量者病理检查31例。病理结果:22例CINⅠ、6例CINⅡ、17例CINⅢ、10例宫颈癌,CINⅡ+检出率为0.9%。HPV联合LCT组的病理阳性检出率(1.51%)明显高于LCT组(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联合LCT法进行宫颈癌筛查有助于发现宫颈病变高危人群,降低单独采用细胞学进行筛查的漏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 RNA检测在女性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HPV阳性感染者287例,其中宫颈疾病患者267例[包括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宫颈癌],阳性感染者中体检无疾病表现及病理学检查无宫颈病变者20例。取患者宫颈脱落细胞用支链DNA技术(简称b-DNA技术)检测高危HPV E6/E7 m RNA,患者同时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和HPV分型检测,对不同年龄、HPV分型、阴道细胞学分型(简称TBS分型)及疾病分级的HPV E6/E7 m RNA的诊断价值进行效能分析。结果在不同年龄段内E6/E7阳性和阴性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组≤30岁组和50~60岁组,E6/E7阳性者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85.40%和84.40%;而HPV E6/E7m RNA拷贝数在不同年龄组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E6/E7结果在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以及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感染型别中,只有HPV 16型随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其感染率呈递增趋势(P0.05),其余HPV型与病变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疾病分组间,E6/E7阳性率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无宫颈病变组(0)宫颈炎(15.60%)CINⅠ(86.20%)CINⅡ(93.00%)CINⅢ(96.50%)宫颈癌(100.00%),P0.05;E6/E7拷贝数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宫颈炎1773.89(936.54)CINⅠ4997.74(10 439.75)CINⅡ52 655.02(38 495.10)CINⅢ72 300.12(38 298.57)宫颈癌121 616.68(34 348.59),P0.05。结论在宫颈疾病中检测高危型HPVE6/E7 m RNA的转录对女性宫颈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和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或可作为进一步分流HPV阳性病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广西妇女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方法: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C2)或HPV基因分型检测技术,对4874例妇女进行HPV检测,高危型HPV感染者进行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①两种方法检测后,HPV阳性率为27.00%(1316/4874),其中高危型HPV阳性率为23.78%(1159/4874),低危型HPV阳性率为3.22%(157/4874)。高危型HPV阳性者CIN57例,占4.92%(57/1159),CINⅡ~Ⅲ29例,占2.50%(29/1159)。②HC2检测结果:检测2260例,其中高危型HPV阳性率24.96%(564/2260)。高危型HPV阳性者CIN29例,占5.14%(29/564),CINⅡ~Ⅲ15例,占2.66%(15/564)。并且,病毒负荷量<100ng/L的CINⅠ、CINⅡ~Ⅲ与病毒负荷量>100ng/L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1.098,P=0.000)。③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检测2614例,HPV阳性率28.77%(752/2614),其中高危型HPV阳性率为22.76%(595/2614)...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负向调控因子p21WAF1/Cip1和p27Kip1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CIN)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选择妇科门诊宫颈疾病专科就诊患者163例,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负荷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确诊,并用活检组织行p21WAF1/Cip1和p27Kip1免疫组化检测,比较慢性宫颈炎、CINⅠ-Ⅲ及宫颈癌各组间HR-HPV负荷量和p21WAF1/Cip1、p27Kip1表达差异。结果:各病理类型病变(共5组)的HR-HPV阳性率分别为:慢性宫颈炎38.46%(15/39),CINⅠ80%(12/15),CINⅡ81.82%(18/22),CINⅢ93.33%(56/60),宫颈鳞癌88.89%(24/27)。慢性宫颈炎HR-HPV DNA负荷量明显低于其他4组(M=0.56pg/ml,P<0.01),CINⅠ~Ⅲ及宫颈癌4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p21WAF1/Cip1和p27Kip1阳性表达率在CINⅠ~Ⅲ及宫颈癌4组间无显著差异(CINⅠ40.00%、60.00%,CINⅡ54.55%、54.55%,CINⅢ56.67%、70.00%,宫颈癌51.85%、77.78%,P>0.05),但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5.13%、17.95%,P<0.01);p21WAF1/Cip1和p27Kip1表达增强与HR-HPV DNA负荷量升高和宫颈病变进展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s)分别为:p21WAF1/Cip1:0.27、0.34,P<0.01;p27Kip1:0.30、0.46,P<0.01。结论:p21WAF1/Cip1和p27Kip1表达增强与宫颈病变进展密切相关,对宫颈HR-HPV持续感染及高负荷量患者可行p21WAF1/Cip1和p27Kip1检测以预测细胞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行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后随访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因宫颈病变行宫颈病理检查的患者1280例(包括宫颈炎症870例,CINⅠ115例,CINⅡ102例,CINⅢ109例,宫颈癌84例),均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行HPV分型检测。对其中304例行LEEP治疗后的CIN患者于术后6个月、1~2年行HPV分型检测。结果:(1)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增高,HPV感染率、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HPV单一感染率均呈增高趋势,而多重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级别无关。(2)本组中304例CIN患者在我院行LEEP治疗后6个月和1~2年定期随访。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年HR-HPV感染率(81.3%、22.4%、5.6%)逐渐降低(P<0.05)。CINⅠ、CINⅡ、CINⅢ患者术后6个月HPV感染率分别为16.8%、21.9%、28.0%(P>0.05),术后1~2年HPV感染率分别为3.0%、5.2%、8.4%(P>0.05)。(3)术后1~2年HPV阴性组、HR-HPV阳性组、低危型HPV(LR-HPV)阳性组复发率分别为0.7%(2/281)、41.2%(7/17)、16.7%(1/6)(P<0.05)。结论:HPV分型检测为早期发现和预测宫颈病变转归提供了可靠警示,可作为CIN患者LEEP术后监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