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谵妄是一种急性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尤其是ICU患者谵妄的发生率比较高。本文对ICU谵妄患者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对谵妄评估量表的临床应用情况及ICU谵妄患者的预防及护理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ICU谵妄患者的管理与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ICU护士面临的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护士职业性安全的防护已引起国内外同行的普遍关注。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高新仪器设备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得临床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更加复杂多样。而ICU正是危重患者集中、高新仪器设备集中的医疗场所,作为ICU的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相对特殊性,护士一刻也不离患者,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之中。因此,加强ICU护士的职业防护,保证其健康非常重要。现将ICU护士的职业危害现状、影响因素及防护对策的进展综述如下。1 ICU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1·1物理因素1·1·1针刺伤我国是乙肝高发国,乙肝总感染率约60%[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 分析儿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结果 危险因素主要有针具、刀片、玻璃碎片损伤以及血液、分泌物污染等.结论 强化儿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是有效防止职业感染发生的关键,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冬敏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0):1507-1508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方法通过对2009年1月~2009年6月我院ICU院内感染状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出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结果 ICU属于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ICU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其收治的患者属于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其次是泌尿道、创口、胃肠道和血液。危险因素中内在因素为: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因其特殊的自身因素,如年龄、患有各种基础疾病、长期卧床;外在因素为:外环境因素,侵入性诊疗护理操作,医护人员的感染监控意识,医疗仪器、物品的消毒等均成为发生ICU的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我们采用如下控制措施:1.加强病区环境管理。2.建立和完善院内感染管理制度,重视工勤人员的培训。3.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与护理。4.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5.合理安排ICU护士的工作量。结论针对现状,采取控制措施:强化护理工作,优化护理流程等,将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的院内感染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依据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影响手术室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风险因素,应加强防范。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来自生理、物理、化学及工作压力。通过科学管理、规范操作加强自我防范措施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主要讨论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防范危险因素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6月~11月接受的23例患者,分析患者资料,了解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统计防范对策。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危险因素包括: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对患者的态度,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患者自身的较大期望值、医院的环境等。结论要求护理人员遵守护理章程,转变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定期对护理人员实行岗位培训,对护理人员开展人文关怀,这些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心血管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存在。  相似文献   

7.
ICU深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鲍康身  文玉明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1184-1185
目的分析我院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控制对策。方法对我院ICU近2年确诊的52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深部真菌感染仍好发于肺部,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居第三位。危险因素导致深部真菌感染机会增加。结论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应减少或避免可能导致真菌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导致急危重症孕产妇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延长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收治的38例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在ICU治疗时间将其分为ICU治疗时间延长组(≥3d)及不延长组(<3d),分析急危重症孕产妇ICU治疗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果:20例患者(占52.6%)ICU治疗时间延长,4例患者死亡(占1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行规律产前检查、急诊剖宫产、SCr增高、机械通气是ICU治疗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危重症孕产妇ICU治疗时间延长的发生率高。加强危险因素管理可有助于缩短ICU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
谵妄是一种严重的急性意识和认知功能紊乱。据统计,高达80%的重症患者会出现谵妄的症状。谵妄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包括患者潜在的内科或外科疾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各种环境刺激(如噪音、光线和机械通气等)。谵妄的出现往往预示着患者将面临一系列不良后果,包括死亡率增加、ICU住院时间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及出院后认知功能受损等。因此,对谵妄危险因素的准确识别,有助于早期发现高危患者,进而提高其在ICU、康复和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ICU中收治的多是急危重症患者,死亡率高,医疗护理风险大,同时,由于患者和家属的法律意识和经济意识不断增强,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就会涉及法律责任和赔偿问题,因此,分析和防范ICU护理工作中的潜在法律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旨在提高护理管理者和ICU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防范风险的能力。1ICU的环境因素ICU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特殊护理单元,有特殊的设施和治疗仪器。患者入ICU后无人陪伴,心理上承受着痛苦、恐惧、孤独,并且体表常常连接众多导线、引流管、治疗性管道,可多达10余根。有时因疾病须将四肢约束制动,感到的是一种捆绑感,听到的是各种仪器的报警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ICU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以期为VAP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6月我院ICU行人工机械通气患者300例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果 80例患者发生VAP,发生率为26.6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误吸、机械通气时间3 d、抗生素联用是发生VAP的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32、0.033、0.015)。结论 ICU发生VAP的危险因素为误吸、机械通气时间3 d及抗生素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并发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治的患者621例,调查患者基线资料、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并对样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29.79%;共分离出病原菌198株,其中真菌61株(30.81%)、革兰阳性菌45株(22.73%),革兰阴性菌92株(46.46%);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中以下呼吸道最常见(70.27%),其次为泌尿道(10.81%)、胃肠道(8.11%)及血管内导管感染(7.0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住院时间、有无侵袭性操作、有无使用抗菌药物与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关(P<0.05),性别、合并疾病与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11 d、接受侵袭性操作是ICU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年龄>60岁、住院时间>11 d及接受侵袭性操作是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刘淑玉  罗梅丹 《山东医药》2008,48(28):114-115
手术室护理人员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性质,发生各种职业性危害的风险很大.自2006年以来,我们从生物、化学、物理及生理、心理、社会性因素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性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构建ICU老年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淞医院ICU共61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同归模型,分析ICU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ICU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发生阶段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防护策略。方法 收集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全麻术后转入ICU监护的184例患者,将发生术后阶段性高血压的患者纳入高血压组,未发生术后阶段性高血压的患者纳入非高血压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sitic回归模型分析ICU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发生阶段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184例全麻术后患者中,35例(19.02%)发生术后阶段性高血压;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患者在年龄、术前SBP、术后VAS评分、术后SAS评分及是否发生低温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VAS评分≥3分、术后SAS评分≥50分以及术后低温是ICU全麻术后发生阶段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全麻术后阶段性高血压发生率高,术后VAS评分≥3分、术后SAS评分≥50分以及术后低温是ICU全麻术后发生阶段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针对以上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以减少全麻术后阶段性高血压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与职业健康促进研究进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临床科室的100名护理人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进行调查,以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人员中针刺伤的发生率最高,为82%,而针刺伤后处理的患者仅有63例,占76.8%,还存在以下几种:净化台使用率低、护理人员操作前后洗手,接触化疗药物佩戴手套以及接触患者体液等。结论护理人员作为医院中特殊的一个职业,因此要保证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以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内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抽取ICU内老年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74例为感染组,抽取同期于ICU接受治疗但未发生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及其他院内获得性感染疾病的老年患者70例为对照组,详细记录并对比两组ICU相关情况,纳入可能的因素,找出可能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比两组存活率及死亡率。结果将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自变量中,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证实,高龄、入住ICU时间长、伴多器官功能障碍、大量使用激素、入住ICU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系统(APACHE)Ⅱ评分高可能是导致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血液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以入住ICU前APACHEⅡ评分高的影响最为突出(OR1,P0.05);感染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内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风险高,患者感染后病死率高,临床应重视感染的预防,减少感染发生,改善ICU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某地区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延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延迟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的77例患者研究,住ICU时间延迟(术后ICU时间>5 d)患者作为住ICU延迟组,以住ICU时间无延迟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共收治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77例,其中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延迟患者1 1例,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延迟发生率为14.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液透析、术前肾功能损害、术后呼吸衰竭为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延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是术后呼吸衰竭(OR =27.481,95% CI:2.477~304.89);血液透析(OR =8.438,95% CI:1.020~69.816).结论 术后呼吸衰竭、血液透析是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时间延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ICU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的对策。方法对本院感染鲍曼氏不动杆菌的ICU患者38例以及普通病房患者64例,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的危险因素有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插管,导管留置,激素、免疫抑制剂使用以及三代头孢、氟喹诺酮类的使用等。结论应针对ICU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实施早期干预,是有效预防和控制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张巍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8):1501-1502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调查ICU接受呼吸机通气治疗患者中VAP发生率、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特点。结果 362例患者中确诊为VAP 114例,发生率为31.5%;机械通气时间>5 d,年龄>65岁,既往曾使用抑酸剂治疗,抗菌素联合应用≥2种,神志不清等均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VAP的病原菌主要是乙酸钙鲍氏复合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菌。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ICU导致VAP的主要病原菌,对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实行重点监控并积极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