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4月至8月间我科采用局部划切手术治疗30例黎氏区出血,经临床观察2年,疗效确切,总有效率达93.3%。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2~4o(平均19.5)岁。病史1月~10年,平均2.6年。体查:黎氏区粘膜充血(出血时局部可见渗血或是搏动性出血)。按鼻腔手术常规消毒、铺巾,以2%利多卡因(含少量1%。肾上腺素液)行局部浸润麻醉,以整个黎氏区粘膜变白为准。用尖刀片在黎氏区粘膜上行“ ”型划切,范围达整个区域,深度达粘膜全层。术毕用凡士林油纱条局部填塞止血,48小时…  相似文献   

2.
杨荣  魏运军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5):1671-1671
我们1998-2003年对160例鼻腔黎氏区出血患者采用划痕加硝酸银烧灼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60例患者均确诊为鼻腔黎氏区出血,排除其它因素,包括鼻中隔偏曲等。其中男87例,女73例。年龄3~50岁,平均32.1岁。病程1周至10余年。其中一侧出血者132例...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回顾性总结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NSAID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病人50例临床资料。结果,50例均发生不同程度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以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居多,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伴出血。显示NSAID可诱发或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应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9岁。以“右上腹不适感半年,黑便7d”就诊。查体未见异常体征。大便潜血(++)。胃肠钡餐检查见胃窦狭窄并向右上腹肝区方向弯曲,后壁隐约充盈缺损,提示:胃窦后壁可疑占位(不排除胰头部占位挤压)。电子胃镜检查见胃窦部胃壁微隆起,黏膜面充血部分糜烂,边界欠清晰,未见活动性出血,诊断;胃窦部微隆起性病变伴糜烂。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下治疗隐匿性鼻出血2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出血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常见出血部位为黎氏区,治疗较易,而部分出血部位不明者,治疗则困难,文献对这类出血的命名有:后鼻孔出血、顽固性鼻出血、难治性鼻出血、隐匿性鼻出血[1-2].我们觉得隐匿性鼻出血更确切.它指的是出血部位在黎氏区外,位置深,在前鼻镜下不能发现出血部位的原发性鼻出血.  相似文献   

6.
我科近年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36例鼻出血,其中黎氏区出血19例,鼻中隔中后端出血8例,下鼻甲血管瘤4例,鼻中隔血管瘤5例。全部病人经1-4次微波手术治愈。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痛苦小,方法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鼻中隔糜烂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鼻中隔粘膜局限性炎症性病变,是引起鼻出血的常见原因,对青少年患者尤其如此。既往常采用硝酸银烧灼。凡士林纱条填塞或油质药物外用等局部治疗方法,效果不尽满意。从1991年6月起作者采用洗必泰口腔溃疡膜局部贴敷治疗收到良好疗效.现将临床初步观察的30例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及病例选择 患者年龄4—60岁,其中40岁以下28例,40岁以上2例,男16例,女14例。所有病例都有鼻衄史,经止血后均可见鼻中隔易出血区(黎氏区)有糜烂,其中仅6例为单侧,其余均为双侧。单侧中隔糜烂者尚有1例中隔偏曲且下鼻甲与中隔粘连。鼻中隔糜烂多为局部病变,能除外鼻腔特殊感染,肿瘤及全身性疾病(包括药物)所致的鼻粘膜损害。  相似文献   

8.
Dieulafoy病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ieulafoy病由Gallad1884年首先报道。1903年Dieulafoy做了系统描述,故文献将本病称为Dieulafoy病,亦称为Dieulafoy血管畸形,胃小动脉出血,黏膜下动脉畸形或孤立性十二指肠黏膜糜烂,其实质是胃壁血管先天畸形,胃供血动脉进入胃黏膜下后,不是逐渐变细形成毛细血管,而是一直保持管径不变;由于胃肠黏膜动脉先天或后天畸形、迂曲、扩张或行走异常,  相似文献   

9.
《护士进修杂志》2014,(18):1645-1645
答:其镜下表现有3种。 (1)炎性改变:黏膜色泽的变化,黏膜可呈白色、灰白或灰黄色(如萎缩性胃炎),黏膜可肥厚皱褶肥大(如肥厚性胃炎等),黏膜可水肿充血呈红色、白色相间,伴有点状、片状糜烂;血管可呈显露、隐约可见或消失;黏膜糜烂伴点状出血或渗血(如出血性胃炎)。  相似文献   

10.
自从内镜发明以来,胃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进入最新的时代,胃肠介入技术微创治疗新概念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2007年6月以来采用内镜热极摘除息肉126例,治疗胃溃疡、糜烂性胃炎、胃肠黏膜出血4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系使用重组技术构建的大肠杆菌表达生产的,是由5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能促进创面修复,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我科使用外用rhEGF治疗鼻中隔Little's区出血、黏膜糜烂3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血管病常引起胃肠黏膜急性糜烂出血溃疡,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对危重病人有着潜在的致命性威胁,直接影响着救治效果和临床预后.长期以来多采用早期应用降低胃酸和改善黏膜微循环的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近年来,随着对胃肠道在创伤应激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中作用的深入认识,胃肠营养的优点和早期应用的重要性逐渐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消化道出血是其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静脉回流不畅及肺动脉高压、缺氧、高碳酸血症及高血黏度等综合因素,使消化道黏膜静脉扩张、淤血、水肿、营养不良及糜烂,加之药物刺激、进食不当而损伤胃肠黏膜引起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肺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不能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容易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我们收治的20例肺心病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微波治疗鼻出血108 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严重者可引起休克.简便、迅速有效地控制鼻出血,是治疗鼻出血的重要原则.2000年4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对108例鼻腔黎氏区出血患者采用微波局部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许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7982-7983
应激性溃疡是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特别是在严重创伤、大手术、休克等情况下发生的急性上消化道黏膜的损害。颅脑损伤患者可继发胃十二指肠黏膜糜烂、溃疡,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病情越严重,发病率越高。因此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有效止血及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对宫颈的病理变化与处理方法介绍如下。1 宫颈的良性病变 1.1宫颈非真性糜烂是妇科临床很常见的一种改变,肉眼见宫颈外口周围呈红色,粗糙;镜下见糜烂区表面为完整的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因柱状上皮菲薄,上皮下间质透出呈红色。此种糜烂称宫颈非真性糜烂,是由于受雌激素的影响而发生的。如新生儿,由于母体雌激素的影响,宫颈间质水肿,致官颈黏膜上皮移位到外口以外;出生后,当来自母体的雌激索减少后,宫颈间质肿胀消失而缩小,使移位的黏膜退回官颈管内。直到青春期,当卵巢具有产生雌激素功能时,颈管内膜又伸展到宫颈外口以外。绝经后官颈萎缩,移位的黏膜又退回到颈管内。在不同年龄,因激索水平改变而引起宫颈管黏膜外移导致的宫颈非真性糜烂,属生理性,临床上不需处理。  相似文献   

17.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病人在遭受重度颅脑损伤及脑出血术后应激情况下发生的一种并发症,以胃粘膜糜烂和急性溃疡为特征,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黏膜病变。临床表现为急性呕血和黑便,多在发病3~5天发生,亦可在数小时发生大量呕血,甚至死亡,在护理工作中应引起重视。2002年5月~2004年8月我院收治的此类病人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45例,进行分析后,针对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应激性溃疡(stressulcer,su)是指病人在遭受各类重伤(包括大手术)、重病和其他应激情况下,由于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兴奋,引起胃壁痉挛,血管收缩,致原发性胃黏膜损害,以及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分泌明显增强,造成黏膜损伤致出血等后果^[1]。脑卒中时出现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黏膜糜烂、  相似文献   

19.
苏小英 《护理研究》2009,(12):3163-3163
百草枯又名克无踪,是吡啶类除草剂,对人畜有很强的毒性作用,易溶于水、猎蚀性强,属高毒类农药。本农药若口服后,除引起消化道黏膜糜烂、出血外,还可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20.
脑科患者应激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科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出血、麻醉.加上中枢神经损伤后血清胃泌素含量增加.刺激胃酸分泌,导致胃黏膜屏障防御机能降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加之自身一些活性物质大量释放,导致机体内环境的紊乱,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胃肠黏膜的血管收缩,局部血流量锐减,使胃肠黏膜缺血、缺氧,胃黏膜屏障作用受到损害,发生胃黏膜的糜烂、溃疡及出血;加之术后激素的应用,使胃肠黏膜出血的机会增加。严重影响有效的循环血量及血液携带氧的能力,使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加重,进一步加剧颅内高压。本文总结48例脑科患者出现应激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