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大量研究说明中医、中西医综合治疗可使一些肿瘤尤其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提高5~15%。根据辨证与辨病、扶正与祛邪、整体与局部结合防治的原则,探讨行之有效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癌症的不同方案,总结其有效的防治规律,将为研究恶性肿瘤开创更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经诱导治疗达完全缓解的病例,使用相似化疗方案,分两组观察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化疗一般毒副反应、骨髓抑制情况、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参芪扶正注射液加化疗组在化疗后生存质量、化疗一般毒副反应、骨髓抑制情况、细胞免疫功能等多方面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明显减轻白血病化疗的毒副作用,有效保护骨髓造血功能,缩短骨髓受抑时间,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白血病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类克隆性恶性血液病,是成人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近年来,大于60岁的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治疗棘手。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由于耐药、重要器官功能不全、对化疗反应差,易转化为难治性、复发性的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我院2007年1月~2011年3月间采用HAG方案联合中药制剂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21例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的中医治疗思路及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医药的治疗可以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各个环节,辨病与辨证结合,扶正与祛邪结合,中西互补是中医治疗乳腺癌的基本指导思想。辨证施治使用中药,可减轻毒副反应,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我科从1978年3月至1994年3月,根据中医理论,对恶性淋巴瘤(ML)进行“辨证与辨病”、“扶正与祛邪”,同时兼用化疗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临床治疗30例住院病人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按恶性淋巴瘤的国际分期的修正方案进行临床分期,按国际疗效标准进行疗效  相似文献   

6.
阙华发教授对乳腺癌及其术后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在重视分析病因病机的基础上,治疗上主张扶正兼顾祛邪,重视健脾补肾,调摄冲任,辨病与辨证结合。文章附验案一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完全缓解期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探讨其调节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1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CD4 CD25 T细胞,并在IL-2作用下与不同浓度参芪扶正注射液共同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计数细胞,AnnexinⅤ法检测其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分泌IL-10的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参芪扶正注射液对CD4 CD25 T细胞表达FOXP3的影响。结果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急性白血病患者CD4 CD25 T细胞的生长和凋亡率无明显影响。加入参芪扶正注射液后CD4 CD25 T细胞分泌IL-10明显减少,表达FOXP3的水平亦减少,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作用于化疗后完全缓解白血病患者的调节性T细胞,通过减少其分泌IL-10及表达FOXP3的水平,从而抑制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减弱它对机体免疫的抑制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髓外复发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分析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及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行allo-HSCT后髓外复发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并结合文献分析白血病allo-HSCT后髓外复发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及临床转归。结果 白血病allo-HSCT后髓外复发部位不一,髓外复发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发生骨髓复发,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白血病/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程度、白血病分型、移植时疾病状态、移植前髓外浸润、细胞遗传学的改变、白血病细胞的抗原表达等因素与移植后髓外复发有一定关系。对于白血病移植后髓外复发的治疗目前主张联合治疗,但疗效欠佳。结论 急性白血病allo-HSCT后髓外复发的发生率虽低,但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联合治疗有望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后继续治疗疗效观察汪涟明,孙酬经,钱美华,黄强目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目标在于提高完全缓解率与长期生存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已取得良好疗效,为探讨ATRA诱...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对急性白血病治疗的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对急性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尚缺乏较好的方法。我们应用MEA、MDA方案加几丁聚糖治疗急性难治性白血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自噬在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抑制疾病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对白血病细胞产生保护作用而维持细胞生存,以及抵抗化疗药物诱导的凋亡。目前已有研究发现通过调控自噬可增强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药物敏感性,促进白血病细胞死亡。因此,通过调控自噬有望为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文章对近年来自噬与急性白血病治疗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小剂量MAE方案治疗难治与复发急性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托蒽醌(MTZ)、阿糖胞苷 (Arc)联合依托泊甙(VP-16)治疗难治与复发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难治与复发急性白血病52 例,应用小剂量MAE方案化疗,完全缓解后应用中剂量阿糖胞苷或预激方案巩固.结果:2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10例(45.5%)达完全缓解(CR),2例(9.1%)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为54.5%;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9例(30.0%)CR,2例(6.6%)PR, 总有效率为36.6%.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结论:小剂量MAE 方案治疗难治与复发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轻.  相似文献   

13.
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仍然依靠足量、足疗程、联合化疗,经典方案仍然为DA、HA,疗效肯定,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耐药,导致白血病难治或复发。近年来,吡柔比星(THP)作为一种新型的蒽环类抗癌药物,以其抗癌活性强和抗癌谱广、与其他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无交叉耐药、毒副作用低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近4年来,我院使用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31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近4年来用THP治疗初治急性白血病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16~72岁,中位年龄43岁。其中ANLL 16例,ALL …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认为肿瘤的产生与发展,侵袭与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多环节、多步骤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而中医药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因而在中晚期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应当拥有一席之地。近年来,随着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进一步结合,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已初步形成了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的基本模式,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结合、中医药与放化疗相结合、中医药与手术相结合、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在上述治疗模式的框架内,对于早期肿瘤多采用西医手  相似文献   

15.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的初治、复发以及难治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急性白血病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辅以其它药物的联合化疗,分为初治组、复发组和难治组三组进行疗效观察比较.结果总有效率达70.6%,初治组与复发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初治组与难治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去甲氧柔红霉素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MOAP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内外报道米托蒽醌应用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缓解后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们试用MOAP方案治疗初治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在缓解后用此方案巩固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方法:对4例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6个月~8个月内的患者行ABMT治疗。结果:治疗后骨髓重建时间为34d~46d,平均38d仍处于完全缓解,生活正常。结论:ABMT是治疗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及部分实体瘤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急性白血病化疗药敏试验与疗效的关系郭春红1周卫东2曹月兰2韩艳荣2于海燕3为了使急性白血病治疗个体化,提高疗效,我们应用MTT法对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了体外化疗药物的敏感试验。观察体外化疗方案的药敏试验结果与体内疗效的关系,结果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  相似文献   

19.
MLLT3是识别组蛋白共价修饰的染色质结合蛋白模块和超伸长复合物的关键组分,通过组蛋白修饰在调节染色质重塑和许多重要原癌基因的表达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且,MLLT3易位产生MLL-MLLT3融合基因导致急性白血病。在本综述中,我们总结了MLLT3分子的结构和功能、MLLT3的生理作用、MLLT3在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病理作用,以及MLLT3作为急性白血病表观遗传治疗靶标的进展,以期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前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以外的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疗效堪忧,急需研发新的治疗药物。采用基因工程抗体技术制备的双特异性单链抗体能同时结合两个特异性抗原,与其他抗体药物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是一种有很好临床应用前景的免疫治疗药物,本文对双特异性单链抗体靶向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