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用中药塞鼻法治疗鼻窦炎,屡获捷效。简介于后: 处方:辛荑花15克、白芷、苍耳子各10克,桂枝5克。用法:将上药烘干炕焦,碾末过筛,装瓶备用。每日晚饭后取药末1克,一寸见方双层纱布两块,将药末分包成两个药球,以棉线扎紧,并留线头一寸左右。先塞一个药球于剧侧鼻孔,用另一鼻孔呼吸,一小时后将药球拉出;将另一药球塞入对侧鼻孔。一般五日左右即见  相似文献   

2.
药用川芎12克延胡索白芷各10克细辛5克冰片2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以消毒纱布包药末少许塞入鼻孔,得嚏而愈。本法简  相似文献   

3.
方药与治法:硫黄5~10克,炒川椒2~3克,白面适量.将硫黄乳末,加入川椒共研成粉末,装于碗内.加适量白面,用温开水搅拌为丸,如蚕豆大小即可使用.使用时将药丸塞入鼻孔内,左侧头痛塞右鼻孔,右侧头痛塞左鼻孔. 病例介绍:谭××,男,45岁,干部.患者自1973年起患左侧头痛,每年发作二三  相似文献   

4.
治鼻衄验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及制法:枯矾一味。(将生白矾若干,置适当器皿中,放火上加热。待器皿中白矾全部沸腾后,即移离火源。取出枯矾研为细末,贮瓶中备用。) 用法:当鼻出血时,取脱脂棉球(大小以能塞住鼻孔为度)蘸清水湿透,再蘸枯矾末少许,塞入鼻孔,鼻衄即止。  相似文献   

5.
<正>组成:川芎、白芷、远志各20g,冰片3g。用法:将川芎、白芷、远志、冰片研细,备用。取药末少许,用纱布包裹塞入鼻孔。每日1次,每次0.5g。  相似文献   

6.
塞鼻散外用治偏头痛福建省永泰县岭路卫生所(350700)兰友明笔者用自拟“塞鼻散”治疗偏头痛30余例,疗效较佳。现简介如下:取川芎炙远志白芷各30g(均焙干研末)冰片12g麝香0.1g。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治疗时用纱布包少许塞鼻散塞入鼻孔,右侧头痛塞...  相似文献   

7.
药物组成:苍耳子、冰片。制用方法:苍耳子烧炭存性,与冰片按5:1的比例研末,装入棕色瓶内密封,放阴凉处备用。用时取药末1g,以适量麻油拌泥,用消毒棉球沾药泥塞入患侧鼻孔内,每日抹药1次,1周为1个疗程。若患者为双侧鼻孔患病,可先塞治一侧,待此侧治愈后再治另一侧。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治疗效果:1991年8月~1994年8月,笔者用自拟消藁散治疗萎缩性鼻炎40例,经1个~3个疗程治疗,结果治愈(鼻粘膜潮红、湿润,无鼻痂,鼻甲无肿大,通气良好,嗅觉正常)35例,占87%;有效(鼻粘膜转红润,余症好转)3例,占7.5%;无效(用…  相似文献   

8.
中药塞鼻治头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十年来,笔者以蒋立基老中医验方“定痛散”塞鼻治疗各种头痛,经临床反复验证,疗效满意,简介如下: 治疗方法:细辛、徐长卿、川芎各9克,蜈蚣、山柰各6克,冰片0.5克。上药分别研细末,装瓶备用。以涤确良或绸布一小块,包药末少许,塞入鼻孔中,左右交替塞用,每日更换1~2次。偏头痛者左塞右,或右塞左。上药用完为一疗程,间隔3~5日再进行第二疗程。  相似文献   

9.
三辛栓塞鼻治疗乳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辛栓塞鼻治疗乳痈湖北省三峡学院医学院(443003)谭德福1方药组成生半夏15克,斑螫3克,葱白适量.2制用方法将生半夏、斑蜜共研细末,瓶装密封备用.用时取药末1克,与鲜葱白1~2根捣烂如泥,捏成枣核状栓子,塞入患乳对侧的鼻孔中(若病在双侧,则左右...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急、慢性鼻炎处方: “垣衣”(即生长在背阴渐湿处古老砖墙上的青苔)适量。用法:每日刮取新“垣衣”适量,用干净薄纱布包裹后塞入鼻孔(两鼻孔交替),鼻塞解除,流涕及其它伴随症状完全消失后,再继续应用3-4天。  相似文献   

11.
验方初编     
验方两则陕西省神木县中医院刘长天治血崩不止:灯芯一根蘸香油点燃,烤大敦穴(两足大趾外侧甲缝内,中间不上不下即是)各十下,即止。止而又崩,可继施此法。注意防止烫伤后感染。治鼻衄:用药棉蘸清水,再蘸枯矾末少许,塞入鼻孔,鼻衄即止。  相似文献   

12.
笔者常用药物塞鼻法治疗乳痈,取效简捷,现介绍于下:药物组成及用法;取生半夏半粒、白芥子5粒、王不留行15粒、生姜少许,捣烂。用两层纱布包成椭圆形,塞入患乳对侧鼻孔,每天一次,每次2~3小时。一般1天内症状减轻,3~5天可愈。若两侧乳房同病,则双侧鼻孔转换塞之为宜。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四川省衛生防疫站介紹万縣周美礼中医師公開治療瘧疾的中葯秘方,瘧疾粉經过各种实驗証实了此項中葯对瘧疾的療效甚高,为了学習这一經驗,茲摘要轉介如下: 一瘧疾粉的制法:用中葯川芎、蒼术、桂枝、白芷四种中葯洗淨切片陰干,等量合研为末。二、瘧疾粉的用量及用法:將此項葯粉包于小塊綢布內,兩端用綫扎緊,使成橢圆状,塞入任何一側鼻孔內,使鼻粘膜吸收,以達治療作用的“鼻塞  相似文献   

14.
笔者采用民间验方“化疸散”通过鼻孔吸入治疗黄疸 ,临床观察说明其疗效确切 ,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化疸散制法 :珍珠 4粒塞入豆腐块内 ,用水煮3~ 4沸取出 ,抛去豆腐。另取苦丁香 2 4 0 g置炒锅中炒黄加入珍珠共研细末 ,再用皂荚 (去籽 ) 2 4 0 g另研细末。治疗时根据患者身体强弱 ,身体强壮者用珍珠丁香末与皂荚等份调匀 ,体弱者酌减皂荚末。每份约如西瓜子大小分别塞入两侧鼻孔吸入。每隔 3日用药 1次。用药后若再用茵陈、白糖代茶饮奏效更快用药后 2~ 3h内 ,患者即感觉胸中与头部稍有不适 ,鼻流黄涕 ,无需处理。一般 2~ 4次可愈。典型…  相似文献   

15.
生葱洗净,取葱白捣烂,放几小团指甲盖大小的药棉浸葱汁备用。治疗时先用棉签沾取生理盐水清洁鼻孔,然后将浸透葱汁的棉团塞入鼻孔内,保持数分钟。初始患者会感到刺鼻,但渐渐失去刺激性,此时再换新棉团。每次塞30min~1h左右,每天2~3次。为方便使用可一次多备些葱汁,用保鲜纸密封。  相似文献   

16.
中药鼻吸治痛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方:川乌、草乌、香附各0.5克。用法:将上述三味共研为末,以小块纱布或药棉包好药末塞入患者两侧鼻腔10~20分钟即可止  相似文献   

17.
葱白外用,治疗冬日感冒引起的长时间鼻流清涕,方法简便,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取与鼻孔适合的葱白约3厘米许一节,去外边老皮,以中心有黄茎者为佳,稍加搓揉,待有汁欲出但辛味大散时,清除鼻内余涕,塞入鼻孔,单流单塞,双流双塞,约半小时换一次,数次清涕可止,奇痒能绝。初塞时觉辛味  相似文献   

18.
一瘧疾药粉的配制和用药方法步骤1.药粉制备:从中药铺买等量的苍术、白芷、川芎、桂枝分另碾成细粉末,各用玻璃瓶密装(以免气味挥发),临用时每种取出等份(共1公分)用普通纱布(四层)包裹成长形(约二公分)。2.用药方法:在患者发瘧前二、三或半小时不等,塞入任何一个鼻孔,令患者卧床休息,闻药时间不等(6小时或1天,主要看病人与我们合作情况)。若闻药时症状仍发作者,勿将药取出,待症状发作后再取出,这样同样会发生疗效(有的次日就不发作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芍药汤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临床80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i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4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应用柳氮磺胺嘧啶口服联合柳氮磺胺嘧啶栓于每晚临睡前塞入肛门;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芍药汤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结果:在腹泻、腹痛、粘液样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临床相关症状改善所需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均较对照组少,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临床结肠镜检查所提示的粘膜病变改善时间方面,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临床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约为92.5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约为77.5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应用柳氮磺胺嘧啶口服联合柳氮磺胺嘧啶栓于每晚临睡前塞入肛门治疗方法而言,中药芍药汤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20.
皮肤病食疗     
蝉蜕糯米粥治→荨麻疹 蝉蜕15g,糯米60g,黄酒60mL。将蝉蜕焙酥或晒干研末,糯米炒至焦黄,加水150mL,文火煎15分钟,加入蝉蜕末和黄酒,用武火煎1~2分钟即可。每晚临睡前1次服,服后盖被取微汗更佳。轻者1~2次,重者3~4次即可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