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之微机化固位力测试系统,系运用电阻应变片-金属应变理论对叫义齿进行垂直向脱位力测试。测试结果除最大峰值外,还可提供力量-时间动态变化曲线,显示整个脱位力变化过程,通过对20例正常修复固定良好的上颌总义齿及15例固位欠佳的上颌总义齿重衬前后垂地脱位力测试,得出相应数值和图形曲线,为今后更深入地研究了各种因素对义齿固位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2.
无牙颌固有条件的定量测定及对总义齿固位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无牙颌固有条件对总义齿固位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31名无牙颌患者进行口腔混合唾液量及黏度测定,黏膜厚度测量,承托面积、牙槽嵴高度及总义齿固位力测定,并对影响下颌总义齿固位力的相关因素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上颌总义齿的固位力约为下颌的5.7倍以上。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自变量黏膜厚度被收入回归方程,在未收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中,唾液黏度与固位力相关性最大。结论:上颌总义齿固位力远大于下颌总义齿。黏膜厚度、唾液黏度是影响下颌总义齿固位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义齿附着剂增强上下颌总义齿固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对义齿附着剂增加总义齿固位的持久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临床复诊的总义齿病例12例,在使用biotene义齿附着剂前、使用后即刻和使用后4小时分别用改良Hz-1型固位力测试仪测量上下颌总义齿的固位力。结果:上颌总义齿使用义齿着剂即后即刻的的固位力明显增加,使用4小时后的固位力较即刻时增加明显;下颌总义齿使用义齿附着剂后即的固位力明显增加,但是4小时后较即刻无显著性变化,结论:义齿附着剂可明显增加上下总义齿固位力,上颌总义齿增强效果在4小时后比使用后即刻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Magfit磁性附着体下颌全口覆盖义齿的固位力测定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Magfit磁性附着体下颌全口覆盖义齿的口内固位力及附着体分布与义齿固位力间的关系。方法 以Magfit EX600、MD800磁性附着体作为固位装置,选择5名患者制作下颌全口覆盖义齿,采用电阻应变式修复体固位力测试仪测试粘固磁体前后义齿前、中、后3点垂直向及前斜上方60°的固位力。结果 粘固磁体后义齿固位力显著大于粘固磁体前(P<0·05),义齿不同部位固位力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垂直向固位力大于前斜上方60°的固位力(P<0·025)。结论 磁性附着体可显著改善下颌全口覆盖义齿的固位,附着体位置分布影响义齿的固位力。  相似文献   

5.
口腔混合唾液与下颌总义齿固位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口腔混合唾液黏度和分泌量对下颌总义齿固位力的影响。方法:对31例患进行唾液黏度,分泌量及下颌总义齿固位力的测试。结果:切变率的改变可明显影响唾液黏度(P<0.01),不同唾液黏度的两组间和不同唾液分泌量的两组间,下颌总义齿固位力略有差异,但差异均没有显性(P>0.05)。结论:口腔混合唾液黏度和分泌量是影响下颌总义齿固位力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聂凌云  张振庭 《北京口腔医学》2006,14(3):179-181,184
目的 针对现有固位力测试仪的不足,开发一套可操控性强,准确性良好的新型修复体固位力口内测试系统,并应用于临床,对其适用性和准确性加以验证.方法 应用新研制固位力测试系统,以20例下颌总义齿修复患者为测试对象,采用不同角度连续测量下颌总义齿固位力,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α=0.05).结果 相同受试者、相同施力方向义齿固位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同受试者,不同施力角度,测量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新型修复体固位力测试仪在临床上可有效地对义齿固位力进行多角度测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了解上颌总义齿基托纵折的有关因素,以及用有限元法探讨上颌总义齿基托及其支持组织应力分析所需的加载数据,有必要对上颌总义齿患者作(牙合)力测定。本文对60例上颌总义齿复查病例,进行了上颌总义齿的(牙合)力测定,为临床科研提供了切合实际的(牙合)力数据。  相似文献   

8.
口腔固有条件对下颌总义齿固位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时制作的全口总义齿 ,上颌的固位力往往大于下颌 ,表明患者口腔的固有条件是影响下颌总义齿固位力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对下颌牙槽嵴高度、粘膜厚度、无牙颌承托面积及唾液分泌量、唾液粘度的测定 ,分析口腔固有条件对下颌总义齿固位力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 :①无牙颌患者 31例 ,总义齿修复后 ,对影响下颌总义齿固位力的口腔固有条件进行测定。收集安静状态下 10min内贮存于口底部的非刺激性混合唾液 ,记录唾液量。唾液粘度的测定采用LG R 80型锥板式粘度测试仪。采用刺入法测定牙槽嵴顶处的粘膜平均厚度。在石膏模型上 ,用高度游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尖牙上垂直矩形附件的位置及尺寸对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垂直向及水平向脱位力的影响, 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实验研究, 利用3D打印技术建立测试尖牙脱位力模型, 将矫治器附件分成3 mm龈端组、3 mm切端组、5 mm龈端组及5 mm切端组, 测试不同附件的垂直向及水平向的最大脱位力值, 每组重复14次。结果垂直向脱位力测试显示:3 mm龈端组、3 mm切端组、5 mm龈端组和5 mm切端组的垂直向脱位力分别为(7.10±1.98) N、(7.39±0.41) N、(6.22±1.35) N和(6.38±0.70) N, 其中3 mm切端组与5 mm切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水平向脱位力测试结果显示:3 mm龈端组、3 mm切端组、5 mm龈端组和5 mm切端组的水平向脱位力分别为(3.40±0.34) N、(2.40±0.23) N、(3.85±0.24) N和(2.11±0.21) N, 各组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P<0.01)。结论尖牙切端设计垂直矩形附件时, 3 mm附件的垂直向脱位力反而大于5 mm附件, 在尖牙的龈端设计附件其所获得...  相似文献   

10.
线性(牙合)总义齿固位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通过对线性He总义齿固位的定量检测及患者的主观评判,验证线性He总义齿的He型设计在静态及动态下对义齿固位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利用Hz-1型固位力测试仪对25例线性He总义齿修复患者进行上、下颌总义齿静态固位力的测试,同时针对功能状态下的主观固位感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线性He上凳总义齿在两种状态下均具有良好的固位;剩余牙槽嵴骨吸收严重的线性He下颌总义齿修复患者的静态固位力值低,但主观感觉固位良好;患者戴用线性He总义齿的主观固位感觉明显优于原解剖式He总义齿。结论:对于剩余牙槽骨吸收严重的患者,线性He总义齿在功能状态下可获得良好的义齿固位和稳定性,有利于义齿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马绪焱 《口腔医学》1992,12(3):140-142
可摘义齿的卡臂运动形式是固位运动的主要表现。本文从物理学的角度讨论了卡臂力和脱位力对卡臂做功的过程,应用了“功”的原理,通过实验和演算,解释了脱位力既大于摩擦力、又小于卡臂弹力的现象。提示了可摘义齿是以脱位时产生的“混合固位力”共同做功的方式得到固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作者提出了一种用自制曲度测量仪测定软腭曲度,以确定上颌总义齿后堤伸展范围的方法,通过对临床48例采用此方法制作的总义齿与22例用常规方法制作的总义齿作比较观察,结果表明,根据软腭曲度制作的上颌总义齿,其固位力较用常规方法者明显增强。且减少了修改次数。此方法尤其适用于腭盖低平或高拱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磁性固位覆盖总义齿固位特性和咀嚼效率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作者采用自行研制的修复体固位力测试仪和吸光度法,分别测定了戴用覆盖总义齿的患者装置磁性固位体前、后义齿的实际固位力和咀嚼效率,以定量评价磁性固位体在提高义齿固位力和咀嚼效能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磁性固位体在覆盖总义齿中的实际固位力为口外测试值的78.95%;两只Z-1型磁性固位体即可使义齿增加约15009的固位力;磁性固位体用于覆盖总义齿,可使患者咀嚼效率即时提高1/3,显著缩短了患者的义齿适应时间。  相似文献   

14.
全口义齿     
20052045 两种不同材料总义齿基托菌斑与义齿性口炎的临床分析;20052046 两种磁性附着体固位的种植全口覆盖义齿光弹应力分析;20052047 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良(HED)儿童的全口义齿修复;20052048 全口义齿患者的咀嚼力测试研究;20052049 老年人覆盖全口义齿修复体会;20052050 老年人重度反殆上颌总义齿修复1例……  相似文献   

15.
不同附着体固位力的体外测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不同附着体的固位力进行测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制作不同附着体的测试模型,用固位力测试仪进行测试。结果 SD垂直附着体固位力最大,磁性附着体固位力最小,多数附着体固位力在1Kg左右,随着取戴次数的增加,尼龙类固位体的固位力逐步减弱。结论 目前常用的附着体,其固位力一般都能满足临床需要,只要合理设计及使用,短期无须更换附着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无牙颌患者上颌总义齿(牙合)力与基托应力的相关性,为预防上颌总义齿基托折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10例戴用6 ~ 12个月使用良好且配合良好的总义齿患者,使用应变仪及(牙合)力仪同步测定上颌总义齿基托的应力及第一磨牙的(牙合)力.结果 上颌总义齿腭侧基托的应变值与(牙合)力之间具有相关性或高度相关性.基托前部和后部的应变值大于基托中部的应变值.结论 (牙合)力是影响上颌总义齿基托折断的重要因素之一.提示在进行上颌总义齿设计时要考虑减轻(牙合)力,并加强基托前部的强度.  相似文献   

17.
在口腔修复门诊中,上颌总义齿修复的患者很多,而且其修复制作和修改难度较大,临床出现问题和复诊次数也较多,复诊常见的问题有义齿固位差、组织压痛、上颌义齿基托折断等。 本人于1996年至1999年对18例患者进行上颌总义齿修复,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53~72岁;就诊情况:初次修复者14例,修复失败再次就诊者4例(失败原因均为上颌总义齿基托折裂);随诊年限:观察1年以下者6例,1-4年者12例。 义齿固位差及基托折断的原因主要是■运障碍及取模排牙等未按常规操作,天然牙列的■曲线很少符台全口义齿平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不同数量及分布的钉幅附着体固位力进行测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制作不同的附着体测试模型,用固位力测试仪进行测试。结果:附着体越多,固位力越大;3个附着体固位,受相互制约作用影响,平均每个附着体的固位力要大于单个附着体的固位力。附着体处加载所测的固位力明显大于单个附着体的固位力,显示其协同作用,附着体安置的距离影响固位力的大小,距离远固位力增加。结论:使用两个附着体的设计,其固位力一般都能满足临床需要,过多使用附着体可能导致脱位困难。  相似文献   

19.
口腔修复体固位力测试仪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作者运用电阻应变传感技术,结合单片机数据处理及打印系统,研制成功了修复体固位力测试仪。其可在口腔中直接准确地测定修复体的实际固位力,首次建立了在口腔中实际测量修复体固位力的方法,为定量研究修复体固位提供了手段。本文还介绍了该仪器在测定磁性固位总义齿固位力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可摘局部义齿改良RPI卡环固位力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试改良RPI卡环的固位力 ,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人离体下颌骨作为模型 ,在垂直脱位力作用下 ,测试改良RPI卡环的固位力 ,并分别与RPA卡环及RPI卡环比较。结果 :改良RPI卡环的固位力 ( 6 .86± 1.2 0 )N ,RPA卡环的固位力 ( 7.6 1± 0 .87)N ,RPI卡环的固位力 ( 7.41± 1.19)N无显著性差异 ,3种卡环固位力两两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具有天然牙列的离体下颌骨作为测定卡环固位力的模型是可行的。改良RPI卡环的固位力与RPA卡环和RPI卡环的固位力相当 ,临床可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