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研究Ⅲb、1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STAT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顺铂辅助化疗之间的相关性及与铂类药物在NSCLC辅助化疗中发生耐药的关系.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104例,均为Ⅲb、IV期患者,所有患者经皮肺穿刺或经纤支镜活检病理证实为NSCLC,其中52例患者分别给予4~6个周期的含铂类方案化疗(吉西他滨/顺铂方案),52例未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04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石蜡包埋组织切片STAT3基因蛋白表达进行了测定,分析STAT3基因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铂类药物辅助化疗之间的生存情况的关系.结果 STAT3基因蛋白表达阳性NSCLC患者,应用顺铂辅助化疗,其生存时间明显低于未用顺铂辅助化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AT3基因蛋白表达阴性NSCLC患者,应用顺铂辅助化疗其生存时间与未用顺铂辅助化疗者的生存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有优于后者的趋势.结论 ① STAT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是评估晚期NSCLC患者应用铂类药物化疗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②STAT3基因蛋白表达可能参与铂类药物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耐受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人正常肺组织、未经化疗和多次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IDH1的蛋白表达;构建稳定下调IDH1表达的肺癌细胞株A549,MTT法检测该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和紫杉醇的敏感性。结果在经多次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DH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经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三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sh RNA构建稳定下调IDH1的细胞株,MTT显示A549细胞中下调IDH1表达后,顺铂和紫杉醇对其抑制能力增强,使得细胞对顺铂和紫杉醇敏感性升高。结论 IDH1在非小细胞肺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中起重要作用,其高表达可能导致肺癌对化疗耐受及差预后。  相似文献   

3.
刘莉  单利  曲彦丽  韩志刚 《农垦医学》2009,31(6):506-511
目的:研究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DNA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的表达与顺铂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并观察该指标与患者生存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科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用顺铂方案化疗的初治晚期(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理标本81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CC1的表达情况,将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资料与该指标的表达进行比较,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81例患者中,ERCC1染色阳性29例,阳性率为35.8%,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状态评分、分期及是否吸烟无关,腺癌表达高于鳞癌。ERCC1表达阳性组化疗有效率为20.69%,ERCC1表达阴性组化疗有效率为55.7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表达阳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03天,ERCC1表达阴性组为564天,用Kaplan-meier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C1表达不同是晚期NSCLC患者化疗方案中铂类药物敏感性差别的重要因素,检测其表达可以预测晚期肺癌的铂类药物化疗的敏感性,其阳性表达提示预后不良。本研究可为临床上NSCLC患者个体化疗方案的制定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替利珠单抗联合顺铂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10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别纳入干预组(n=47)和对照组(n=51),对照组接受顺铂化疗,干预组接受阿替利珠单抗联合顺铂化疗,对两组的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总缓解率高于...  相似文献   

5.
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病例数的80%,其早期病情隐匿,多数患者初诊时已近晚期,预后较差。放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常用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具有积极意义。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顺铂耐药,导致其治疗效果欠佳。阐明顺铂耐药的机制、提高顺铂敏感度是解决顺铂耐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途径。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影响调控基因转录的小分子RNA,探寻miRNA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上下游调控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miRNA在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carcinoma,NSCLC)组织中c-Myc基因的表达,探讨沉默c-Myc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基因治疗中的前景?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8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c-Myc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通过脂质体LipofactAMINE2000将c-Myc基因siRNA瞬时转染至非小细胞肺癌H1299癌株细胞中,顺铂(Cisplatin,cis)药物毒性实验验证c-Myc基因沉默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应用RT-PCR检测H1299细胞中c-Myc基因RNA的表达,CCK-8法检测抑制细胞的效果?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Myc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Myc siRNA瞬时转染后的H1299细胞中,c-Myc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 0.05)?将c-Myc基因沉默和顺铂联合使用,还可以显著提高顺铂对H1299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P < 0.05)?结论:c-Myc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沉默c-Myc基因能显著提高顺铂抑制非小细胞肺癌H1299 细胞增殖的作用,c-Myc基因有可能成为NSCLC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与基于顺铂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入组的81例Ⅲ B期及Ⅳ期NSCLC患者按1:2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基因组,基因组按肿瘤组织中ERCCI蛋白表达分成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对照组和低表达组接受紫杉醇+顺铂化疗,高表达组接受紫杉醇+吉西他滨化疗,并对化疗疗效及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完成试验的79例患者中,对照组化疗有效率(CR+PR)为30.8%(8/26),低于基因组54.7%(29/53)和ERCC1阴性组60.7%(17/28),P值分别为0.045和0.027,各组中位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差别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表达水平可作为顺铂化疗疗效的标记物,根据ERCC1表达水平选择个体化化疗方案可提高NSCLC患者化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8.
王凯忠  李洋  李志军 《吉林医学》2008,29(15):1237-1238
目的:研究肿瘤细胞DNA加合物的修复异常将削弱肿瘤细胞凋亡过程,产生对顺铂的耐药。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3例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l的表达情况。另外对48例肺癌患者分析了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NER)相关基因编码的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结果:免疫染色后,55例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肿瘤组织标本符合分析条件。13例患者(23.6%)的ERCCl阳性。ERCCl阴性的患者随机接受辅助化疗明显延长生存时间,降低死亡风险(风险比为0.67,95%可信区间0.51—0.89,P〈0.01)。ERCCl阳性患者无论是否接受辅助化疗,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为1.1895%可信区间0.87~1.61P=0.29)。另外分析NER相关基因编码的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的48例肺癌患者的中位年龄是63岁,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分别是21和27例。中位随访24个月,观察到13例患者死亡。SCLC和NSCLC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是17.3个月和18.6个月。研究显示NER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影响肺癌的预后和含铂方案化疗的疗效,与组织学诊断和肿瘤的临床分期无关。结论:认为NSCLC患者肺癌根治术后肿瘤组织中ERCCl检测阴性的患者可以从含顺铂的辅助化疗中明显获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硫还蛋白结合蛋白氧(TXNI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获取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的肿瘤标本及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后的肿瘤标本,通过实时定量PCR法、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分析标本中TXNIP表达的变化。并取一部分正常肺组织做为对照。结果正常人肺组织中TXNIP呈一定水平表达,相比之下,NSCLC患者癌标本中TXNIP信使RNA(mRNA)显著降低。当患者经2周期GP方案化疗后,癌标本中TXNIP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再次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正常人群肺组织中TXNIP呈一定量的表达,而NSCLC患者癌标本中TXNIP表达量极低。但经GP方案治疗后,癌标本中TXNIP的含量增高。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能上调非小细胞肺癌TXNI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都给予肺癌根治手术,对照组给予单药化疗,治疗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6.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并发症都比较轻微,对症处理后明显好转。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预后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组织中E-cadherin、Vimentin表达与EGFR突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E-cadherin、?Vimentin表达情况,分析EGFR基因突变、E-cadherin、?Vimentin与患者临床参数的关系;Pearson相关系分析E-cadherin、?Vimentin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突变的危险因素。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突变6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肿瘤组织类型、患者吸烟有关(P<0.05)。与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相比,EGFR基因突变者肺组织中E-cadherin表达显著升高,Vimentin表达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Vimentin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分期相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cadherin与Vimentin呈显著负相关(r=-0.483,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cadherin高表达,Vimentin低表达与EGFR突变患者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12.
APE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脱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APE1)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3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36例正常肺组织中APE1的表达情况,按染色强度将其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并分析APE1在非小细胞肺癌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正常肺组织及肺癌组织均有APE1表达,但正常肺组织以细胞核表达为主,肺癌组织主要在细胞质表达;APE1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组织类型无明显关系;生存分析显示APE1的表达强弱与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结论 APE1蛋白表达增强与定位的改变与肺癌发生及发展有关,APE1基因表达增强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非小细胞肺癌中BRCA1、ERCC1和EGFR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BRCA1、ERCC1和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77例非小细胞肺癌和6例癌旁组织中BRCA1、ERCC1和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非小细肺癌中BRCA1、ERCC1、EGFR在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在癌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BRCA1、ERCC1在不同病理类型和分期中表达均无差异;BRCA1高表达组的生存期明显小于低表达组;EGFR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应用铂类药物化疗ERCC1低表达组的生存期明显明显长于高表达组。结论在NSCLC中BRCA1、ERCC1、EGFR在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BRCA1高表达组的生存期明显小于低表达组,EGFR高表达可能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ERCC1是铂类治疗独立的预后因素,三项抗体的检测与预后和临床用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的表达与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关系。方法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分为培美曲塞+卡铂化疗组35例及吉西他滨+卡铂治疗组35例,检测培美曲塞+卡铂化疗组患者肺癌组织 TS 的水平和吉西他滨+卡铂化疗组患者肺癌组织RRM1的水平,分析客观缓解率( ORR)、无进展生存时间( PFS)与TS、RRM1水平的关系。结果培美曲塞+卡铂化疗组中TS高表达患者ORR为15.8%(3/19),低于TS低表达患者的75.0%(12/16)(P<0.05);TS高表达患者PFS为(2.1±0.6)个月,短于TS低表达患者的(6.6±2.1)个月(P<0.05)。吉西他滨+卡铂化疗组RRM1高表达患者ORR为17.6%(3/17),低于RRM1低表达患者ORR的72.2%(13/18)(P<0.05);RRM1高表达患者PFS为(2.2±0.6)个月,短于RRM1低表达患者的PFS(7.1±3.4)个月(P<0.05)。结论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化疗时,TS低表达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而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铂化疗时,RRM1低表达者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王粉侠  李春萍  左晓春 《西部医学》2014,26(9):1155-1157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化疗对老年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并评价此化疗方案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呼吸内科确诊为ⅢB期和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老年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接受的化疗方案均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化疗。分别统计治疗后鳞癌和非鳞癌的临床疗效和各自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对治疗后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级,评价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化疗对于老年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结果①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达到完全缓解,非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部分缓解率和稳定率高于鳞状细胞癌患者,前者疾病进展率低于后者,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非鳞状细胞癌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鳞状细胞癌患者,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鳞癌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鳞癌(P<0.05)。③治疗后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经及时对症治疗后均不影响化疗方案的进一步实施。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化疗治疗老年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较好,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尤其是针对非鳞状细胞癌效果更佳,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泛素化羧基末端水解酶 37(UCH37)在非小细胞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 UCH37 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 酶链反应(qRT-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及对照癌旁组织中 UCH37 的表达情况,分析 UCH37 的 临床意义。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UCH37 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增高( P <0.05) ; UCH37 在非小细 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肿瘤的 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05) ,生存曲线显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 中 UCH37 高表达的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低于低表达者( P <0.05) ;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证实 UCH37 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判断预后的预测指标 [H ^ R=2.221(95%?CI : 1.367,3.437) , P =0.038]。结论? UCH37 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升高, 并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及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力扑素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力扑素135mg/m2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3h,d1;顺铂30mg/m2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d1~d3。21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33.2%,初治和复治两组间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力扑素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 探讨促细胞凋亡基因如bax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②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对44例非小细胞肺癌和32例正常肺组织的标本检测bax蛋白的表达情况。③结果 bax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52.27%)中比正常肺组织(18.75%)有较高的表达;bax蛋白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TNM相关,与其它临床病例参数无相关;bax蛋白在肺癌癌巢周围的肿瘤细胞中比癌巢中心的肿瘤细胞有较高的表达。④结论 bax基因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bax蛋白的检测可作为一个判定肺癌生物学行为和患预后的参考指标;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细胞凋亡可能对肺癌的转移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存活素(Survivin)基因和细胞S相激酶相关蛋白2(Skp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标本和4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标本中Survivin和Skp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Survivin、Skp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肺癌患者Skp2阳性率与肺癌组织学病理类型、分化程度高低、TNM分期、是否伴随淋巴结转移、吸烟与否及Survivin表达有关(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Survivin与Skp2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Survivin、Skp2过度表达可能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检测肺癌组织Survivin与Skp2的表达有助于临床诊治肺癌患者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