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血栓形成的防治方法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 2015年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80例RVO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和眼底治疗疗效,视网膜循环时间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视力和眼底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和94.74%,对照组视力和眼底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和78.57%(x2=5.599和4.39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视网膜循环时间和视力起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栓塞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水平、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高,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和术后护理对于病情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媛元  周立宏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982+298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4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视力、黄斑水肿消退、眼底出血吸收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5%,对照组有效率55.0%,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眼球后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囊样水肿(CM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BRVO继发CME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联合眼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比较2组视力改善情况与CME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视力水平与CME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球后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眼底激光治疗BRVO继发CME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有助于提高CME缓解率,改善患者视力,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眼底激光联合玻璃(32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为研究对象,依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于眼底激光治疗后第二天行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视力改善有效率为75%(12/16),对照组为37.5%(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眼底激光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的疗效更佳。结论:眼底激光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性激光疗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软胶囊联合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眼底激光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情况、治疗前后视网膜黄斑厚度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黄斑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恢复的总有效率为95.12%(3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用复方血栓通软胶囊相比,复方血栓通软胶囊联合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效果更显著,可有效降低视网膜的黄斑厚度,改善患者视觉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结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60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30眼),观察组行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对照组行视网膜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MT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视力提高率为93.33%,有2例患者出现视力下降;对照组视力提高率为73.33%,有8例患者出现视力下降;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黄斑水肿再复发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显著,可提升视力水平,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减少黄斑水肿再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对羟苯磺酸钙治疗前、后的眼底及视力变化.方法 选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2例,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6).所有患者在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治疗组加用羟苯磺酸钙6个月,比较服药前后视力、眼压、散瞳眼底变化.结果 治疗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眼底改善者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具有改善和稳定DR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激光联合丹香冠心注射液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对接受治疗的143例(159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激光联合丹香冠心注射液治疗者为A组78例(85眼),单纯激光治疗者为B组70例(74眼).随访6~24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及荧光造影结果变化情况.结果 有效率A组为92.94%,B组为81.08%;有效率A组明显高于B组(X2=5.0603,P<0.05).结论 激光光凝联合丹香冠心注射液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眼底激光治疗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5年8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眼底激光治疗)和对照组(药物治疗)各5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眼底激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16%>78.43%)明显高于接受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眼底激光疗法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患者的视力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推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64例(64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以完全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行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眼底激光治疗,对照组行眼底激光治疗,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实验组行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眼底激光治疗后视力改善率(75.00豫vs 40.63豫)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厚度(170.05±32.12)μm vs(285.03±56.03)μm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推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眼底激光治疗,能有效调节患者视力,改善其预后,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麻华忠 《右江医学》2009,37(6):676-677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将56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24例,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6 ml治疗,连用4周。对比观察视力改善、眼底出血吸收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视力改善、眼底出血吸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的视力提高更明显,眼底出血吸收更快。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脉四物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气滞血瘀型的临床观察。方法将来自本院眼科病房及门诊60例临床确认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气滞血瘀型的患者,随机分为"通脉四物汤"治疗组和"血府逐瘀汤"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20d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眼底表现。结果两组药物临床疗效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四物汤能提高患者视力,改善眼底微循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与观察眼底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眼底激光治疗,治疗1个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8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眼压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眼压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底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促进降低眼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77 nm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82例(82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77 nm眼底激光治疗41例41眼)、对照组(577 nm眼底激光治疗41例41眼)。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固视情况,统计两组患者6个月内复发情况、全身及眼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BCVA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BCV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CRT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CR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固视情况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77 nm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可有效缓解症状,提高视力,改善视功能,同时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将64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治疗,均以14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68.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5月明确诊断为双眼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联合激光治疗组40例,80眼;对照组单纯西药联合激光治疗组40例,80眼.随访观察全部病例6~12个月,对视力、眼底病变及眼底造影进行治疗前后的分析.结果40例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病变,联合氪离子激光治疗.其治疗效果与单纯西药治疗联合氪离子激光治疗比较,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联合氪离子激光治疗的效果.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我国正处于上升趋势的主要致盲眼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眼底氪离子激光治疗明显缩短疗程,改善患者视功能,降低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的失明率,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1].  相似文献   

17.
川芎嗪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丽贞  陈林 《广东医学》2001,22(2):172-173
目的 观察川芎嗪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川芎嗪治疗,对照组30例,用血栓通治疗。通过视力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眼底检测评价疗效。结果 经4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与对照组相似,但在视力恢复上优于对照组。结论 川芎嗪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葛根汤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6例(46只眼)诊断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单纯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23例应用葛根汤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差别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0.9%,治疗组总有效率82.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葛根汤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观察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532nm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自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D 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新生血管减弱情况及视力改善状况.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眼底处新生血管减弱情况及视力改善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88.76%、88.24%,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32纳米激光治疗DR疗效好,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采用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单纯行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在眼底激光治疗基础上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各种临床表现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视力高于对照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视网膜水肿改善时间、渗出吸收时间、眼底出血吸收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采用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视力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