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降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假阳性率及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方法:总结2362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的护理配合方法.结果:加强新生儿听力筛查操作前、操作中的护理配合,保证筛查的顺利进行.结论: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早期及时发现听力障碍,最终实现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聋而不哑.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对110名正常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3 d至1周行听力筛查,其中104名通过筛查,通过率为94.6%.提出检查前做好环境及器材准备,在耳声发射检测探头放置、给声刺激、反应采集的全过程中确保被测新生儿保持安静、平稳的呼吸状态,减少内源性噪声,可保证检测的顺利进行并减少假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实施新生儿听力筛查时减少对新生儿的刺激、提高测试速度及测试结果准确性的方法.方法 将接受听力筛查的1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0例.置观察组新生儿于自行研制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床上进行听力筛查;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操作方法由家长保持新生儿测试耳朝上进行测试.结果 观察组首次通过率及筛查总通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假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耳测试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新生儿听力筛查床辅助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新生儿的刺激,使新生儿保持熟睡状态,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骨科择期术后患者进食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实施新生儿听力筛查时减少对新生儿的刺激、提高测试速度及测试结果准确性的方法。方法将接受听力筛查的1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0例。置观察组新生儿于自行研制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床上进行听力筛查;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操作方法由家长保持新生儿测试耳朝上进行测试。结果观察组首次通过率及筛查总通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假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耳测试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新生儿听力筛查床辅助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新生儿的刺激,使新生儿保持熟睡状态,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ELISA试验复检再检结果的分析,了解ELISA试验假阳性产生的原因,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方法:对2009年度本站ELISA试验复检再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项传染性指标复检与再检阳性符合率为6.81%,抗-HCV和抗-TP再检阳性符合率明显高于HBsAg和抗-HIV(P<0.01);复检假阳性率为2.93%.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尽量避免因标本、试剂、仪器、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尽量使用自动仪器,少用或不用手工操作,减少人为误差,确保试验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适合新生儿的听力普遍筛查方案,尽快建立新生儿听力筛查网,建立标准的听力筛查流程和规范的管理体系,使听力障碍新生儿能早发现早治疗.方法 应用德国产手持式耳声发射仪对4 667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采用两阶段筛查方案,即对初次筛查不通过的,1个月后进行快速脑干诱发电位仪(AABR)检测.对复筛不通过的,转省级医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聊城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现状,探讨本地区开展新生儿听力筛适宜的模式.方法:以2009年出生于聊城市九个区县的71797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技术对出生3天的新生儿进行听力初筛,未通过初筛的在产后42天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复筛,仍未通过者,应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技术检查确诊听力障碍程度,并跟踪随访.结果:初筛59376例,初筛率为82.70%,其中NICU高危因素患儿2432例,普通病房56944例;初筛通过53952例,未通过5424例,复筛1971例,复筛率为36.33%,确诊102例,先天性听力损失的检出率1.72‰,NICU患儿检出率2.55%,普通病房检出率0.07%.其中81例接受听力评估和治疗.结论:聊城市新生儿筛查覆盖率不高,经济和文化水平影响听力筛查工作的开展,治疗方式应系统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为先天性听力损失患儿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对正常新生儿5218例(正常组)和因各种疾病转入新生儿科治疗者632例(高危组)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生后42天复筛,复筛未通过者,3个月左右行听性脑干反应(ABR)诊断性检查.结果:接受初次筛查的新生儿中,5746例通过筛查,通过率为98.23%;初筛未通过的420例新生儿全部进行复筛,复筛通过者359例,通过率为85.47%;总通过率为98.75%,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产儿初筛通过率为96.44%,高危儿初筛通过率为7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个月接受ABR检查56例,确诊听力障碍25例.高危组听力损失检出率9.49‰(6/632),正常组听力损失检出率3.83‰(2/5218),高危儿听力损伤的检出率远高于正常新生儿.结论: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及早发现新生儿听力缺陷并进行早期干预,可促进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200例新生儿在出生第3天进行听力筛查,总结筛查方法及配合。结果及早确诊存在听力损伤的新生儿。结论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可及早发现存在听力损伤的新生儿,及早进行干预,有效降低耳聋残疾率,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低新生儿听力筛查复筛率的方法,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1年10月3000例新生儿,均采用丹麦MADSENOAE耳声发射仪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0例,观察组对新生儿进行相关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筛查方法,观察两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复筛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听力复筛率为6.5%,对照组复筛率为19.5%,两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复筛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新生儿听力筛查前给予准备良好的筛查环境,合理选择筛查的时间,与家长沟通保证新生儿在良好的筛查状态,配合工作人员采取娴熟专业的操作,能有效降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复筛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