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泼尼龙(HDMP)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VIG)冲击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短期疗效。方法 32例血小板〈10×10^9/L的成人重症ITP患者随机分成HDMP和HDIVIG两组。HDMP组18例,给予甲泼尼龙1.0g/d,连用3d,接泼尼松1.5mg/(kg·d)。HDIVIG组14例,给予丙种球蛋白0.4g/(kg·d),连用3d,接泼尼松1.5mg/(kg·d)。治疗后7~10d测血小板数目。结果 HDMP组和HDIVIG组血小板上升至20×10^9/L需(4.1±1.8)天和(3.3±1.6)d。达50×10^9/L分别为(6.5±2.7)d和(5.9±2.5)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0.20和〉0.50)。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重症ITP短期提升血小板疗效相似。甲泼尼龙相对廉价,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
陈燕梨  任伟 《海峡药学》2016,(7):157-159
目的:探讨大剂量和小剂量甲泼尼龙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重症手足口病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就诊奇偶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研究组患儿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10~15mg/(kg? d))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小剂量甲泼尼龙(2mg/(kg? d))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发热、易惊、机械通气、高血压及心率增快等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肺出血、肺水肿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治疗可更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邵艳 《医药论坛杂志》2011,(20):101-102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0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大剂量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总量2g/kg,分2次)和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2mg/(Kg.d)],应用3~5d;危重患儿采用10~20mg/Kg冲击疗法)。同时进行甘露醇降颅压、抗炎、抗病毒、对症等综合治疗。结果平均7~14d好转或痊愈出院。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结合降颅压、抗炎、抗病毒等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是肯定的;但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总结重症手足口病或并发脑炎病例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7月收治的20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02例手足口病患儿中,≤3岁173例(85.6%);普通型101例,重症99例,危重症2例,其中重症及危重症病例合并脑炎47例。咽拭子查EV71/CoxA16病毒特异性核酸,重症及危重症病例中EV71阳性61例,CoxA16阳性3例;轻症病例中EV71阳性29例,CoxA16阳性7例。结论手足口病好发于年龄≤3岁的幼儿;EV71所致手足口病重症或合并脑炎病例较多。早期大剂量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冲击等治疗措施有助于危重症患儿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足量使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014年住院部重型手足口病患儿123例,随机分为4组。治疗1组(甲强)25例,治疗2组(静丙)30例,治疗3组(甲强+静丙)38例,对照组30例。4组年龄、性别及发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1组加用甲泼尼龙(甲强2mg/(kg·d),疗程3-5d);治疗2组加用丙种球蛋白(静丙1g/(kg·d),疗程2d);治疗3组联合甲强及静丙辅助治疗。4组同时配合控制颅内压、对症支持治疗,观察四组疗效。结果治疗3组(甲强+静丙)治愈率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在发热消退时间、神经系统症状、临床治愈时间、无效或转危重型控制方面均优于其他各组(P<0.05),并未增加相关并发症。结论早期足量使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疗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方法 将6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针15~2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分2次使用,每12小时1次,连用3d后减量为2 mg/(kg·d),再用2~3d停药,同时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0.4g/(kg·d),每日1次,连用3~5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3~0.5 mg/(kg·d),每日1次,连用5d.结果 治疗组退热、抽搐缓解、神志转清、肢体瘫痪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3.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常规剂量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对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56例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甘露醇脱水,甲基强的松龙1~2mg/(kg·d)抗炎治疗,以减轻感染中毒症状,以及利巴韦林注射液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400mg/(kg·d),疗程2d。观察惠儿的退热情况、皮疹消退情况和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常规剂量静脉滴注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郑磊  邹文  周文  李芹  郑玲 《福建医药杂志》2012,34(1):140-142
目的 总结福州地区手足口病住院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对福州市传染病医院住院诊治的31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普通型115例,重症200例,其中有199例肛拭子经PCR核酸扩增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63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阳性8例.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主要为发热、精神倦怠、易惊及四肢抖动.重症手足口病早期大剂量甲泼尼龙和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好.结论 2011年年福州地区手足口病爆发流行,重症患儿EV71感染阳性率高.重症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精神倦怠、惊跳、肢体抖动;中成药痰热清对手足口病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加用布洛芬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疗效;加用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治疗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疗效。方法手足口病普通病例对照组313例,观察组351例,加用布洛芬治疗;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对照组31例,观察组43例,加用丙种球蛋白和甲泼尼龙治疗。结果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重症病例的病情加重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基层医院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时加用小剂量布洛芬有疗效;治疗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时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有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心肺功能.结果:观察组的神经系统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及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 G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14年10月运城市盐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GBS患者25例,按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13例)与对照组(1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GBS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8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38例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予甲泼尼龙20 mg/(kg·d),12h1次静脉滴注治疗3d,第4~6天减至初始剂量的一半,以此类推,共治疗9d,后改用强的松1 mg/(kg·d)维持治疗并逐渐减量至停用;对照组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3d后,改用与观察组相同剂量的强的松口服维持治疗.治疗期间记录两组患儿各自的腹痛及皮疹消退时间、大便潜血及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辅助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显效率(73.6%)高于对照组(31.5%)(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可迅速改善患儿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泼尼龙)对6个月以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54例6个月以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就诊单双号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 IVIG(400 mg·kg -1·d -1×3 d)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2 mg· kg -1·d -1×3 d),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呼吸困难缓解、咳嗽喘憋消失、肺部啰音消失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均 P <0.05)。治疗组痊愈25例(92.6%),好转2例(7.4%);对照组分别为18例(66.7%)、9例(33.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P <0.01)。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静脉输注大剂量甲泼尼龙,0.5~1.0g/d,3~5d为一疗程。结果 40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7例(42.5%),其中基本治愈8例(20.0%);良好效果10例(25%);进步7例(17.5%);无效6例(15.0%),总有效率为85.0%。结论治疗急性重症、难治性ITP患者,大剂量甲泼尼龙是一种较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的治疗方法。特别对初治病例疗效更佳,对慢性难治性ITP亦有良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恢复期中枢神经系统(CNS)症状反复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并分析大连市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恢复期CNS症状反复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儿均为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第1次出现CNS症状体征的时间为病程1~4d(平均2.3d),出现CNS症状反复的时间为病程14~23d(平均17.2d),两次神经系统症状表现相似。所有患儿给予甲泼尼龙抗炎、降颅压、丙种球蛋白、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均痊愈,无后遗症。结论: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恢复期可出现CNS症状反复,早发现、早期再次给予常规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诊治的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62例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常规剂量2 mg/(kg﹒d)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冲击剂量20 mg/(kg﹒d)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7,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退热时间、咳嗽减轻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片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前两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予以冲击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可缩短患儿各种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提升临床总有效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甲泼尼龙治疗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治疗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的疗效。方法 将70例重症哮喘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给予甲泼尼龙1~2mg/kg静脉滴注,每6~8h1次,连用3d。对照组34例予地塞米松0.25~0.75mg/kg静脉滴注,每12h1次,连用3d。结果 治疗组治疗3d后,咳嗽、喘息、哮鸣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均显著改善(均为P〈0.01)。对照组治疗3d后,PaO2显著改善;PaO2、pH无明显改善。结论 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疗效好,对哮喘症状、体征的缓解及动脉血气的恢复较地塞米松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急性氯气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重度氯气中毒15例。患者入院后随机按糖皮质激素剂量分对照组[甲泼尼龙15~20 mg/(kg.d)]和观察组[甲泼尼龙2~4 mg/(kg.d)],其余治疗措施及方法基本相同。结果用药后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X线阴影吸收时间、住院时间、第一个24小时APACHEⅡ评分、呼吸机脱机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发生率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激素治疗急性氯气中毒与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无显著差异,并可避免大剂量应用产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方式将10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20%甘露醇、利巴韦林、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实验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患儿的发热持续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时间、病程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进行治疗时,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能让患儿的持续发热时间、神经症状恢复时间显著缩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148例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10mg/(kg·d)、小剂量甲泼尼龙2mg/(kg·d)及20%甘露醇3mL/kg,每6h或每8h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IVIG1g/(kg·d)治疗,共2d,比较两组患儿在发热持续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时间、病程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5.58±0.87)d、(4.47±1.21)d;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时间分别为(2.85±0.72)d、(2.21±1.36)d;病程分别为(6.29±1.41)d、(5.47±1.41)d。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IVIG辅助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