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肿瘤化学治疗后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自身交叉的对照方法观察了6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应用国产rhGCSF的效果。结果:国产rhGCSF具有明显的升高中性粒细胞作用,表现为:①合并使用rhGCSF周期(A周期)WBC最低值、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最低值明显高于单纯化疗周期(B周期);②A周期WBC<20×109/L、<30×109/L、<40×109/L持续天数显著缩短;ANC<05×109/L、<10×109/L、<15×109/L、<20×109/L持续天数显著缩短;③A周期化疗序日d21的WBC值、ANC值明显高于B周期;④A周期化疗序日d21WBC<40×109/L的病例数、ANC<20×109/L的病例数明显少于B周期。使用国产rhGCSF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国产rhGCS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粒细胞减少症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1995年2月~1998年12月,我们应用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 根据病史、体征,经外周血和骨髓象确定诊断。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19~53岁,平均32岁。1.2 方法 ATRA25mg/(m2·d),分2次口服,治疗前WBC>10×109/L者开始加小剂量化疗,WBC<10×109/L者ATRA治疗后WBC>10×109/L时再加小剂量化疗(高三尖杉酯硷1mg/d静滴14~21d),CR后继…  相似文献   

3.
采用体外克隆形成培养技术研究维拉帕米(VPL)联用阿霉素(ADM),长春新碱(VCR)和足叶己甙(VP-16)体外净化白血病细胞,结果显示,VPL2.2μmol/L能明显增加单一应用的不同浓度ADM,VCR或VP-16对白血病细胞克隆形成单位(L-CFU)的抑制作用,而不增加其对正常粒巨系克隆形成单位(GM-CFU)的毒性,0.92μmol/LADM,0.0250μmol/LVCR及1.70μmo  相似文献   

4.
患儿,女性,8岁,因“急起四肢无力、面色苍白1天”于7月8日收住。既往无出血、肝病及蚕豆黄病史。查体: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肝右肋缘下扪及,边缘钝,肝区轻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化验:WBC115×109/L,S0165,L0835,RBC144×1012/L,Hb4998/L,PLT260×109/L;ReC23%。TB806μmol/L,DB284μmol/L,ALT63U,AST74UA2859/L,G272g/L。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验全套阴性。骨髓穿刺见幼红细胞明显增…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70岁。因头昏、乏力半月于1998年4月15日入院。查体:体温365℃,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无叩痛,心肺(-),肝脾未扪及。血常规:Hb95g/L,WBC23×109/L,L060,N031,单核009,Plt30×10...  相似文献   

6.
采用体外克隆形成培养技术研究维拉帕米(VPL)联用阿霉素(ADM)、长春新碱(VCR)和足叶己甙(VP-16)体外净化白血病细胞,结果显示:VPL2.2μmol/L能明显增加单一应用的不同浓度ADM、VCR或VP-16对白血病细胞克隆形成单位(L-CFU)的抑制作用,而不增加其对正常粒巨系克隆形成单位(GM-CFU)的毒性。0.92μmol/LADM、0.0250μmol/LVCR及1.70μmol/LVP-16联合应用下,L-CFU集落存活率为11.61%%,再联用2.20μmol/LVPL则为3.52%;而相同条件下GM-CFU集落存活率分别为35.81%及26.05%(与相应L-CFU组相比,P<0.01),提示VPL能明显增加上述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下的选择性体外净化白血病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7.
1 病历报告患者,男,16岁,因发热,皮肤瘀斑1周入院。查体:T39℃,意识清醒,贫血貌,全身皮肤广泛瘀斑,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血常规:Hb79g/L,WBC1.1×109/L,早幼粒细胞0.54,BPC20×109/L。骨髓象分类: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早幼粒细胞0.845,部分胞浆内可见Auer's小体,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为10分,凝血酶原时间17s(对照11s),纤维蛋白原1.2g/L,3P试验强阳性。尿、便常规正常…  相似文献   

8.
观察牛磺酸对心肌细胞感染 CoxsackieB3病毒(CVB3)后 Ca2+内流的影响。取新生 SD大鼠心室肌制备培养搏动心肌细胞, 18 h后接种 100 TCID50的 CVB3作为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并采用放射性同位素45Ca2+示踪技术,观察了 1~20 mmol/ L牛磺酸对正常及感染 CVB3后心肌细胞 Ca2+内流的影响。结果:(l)10~20 mmol/ L牛磺酸对正常心肌细胞不同胞外 Ca2+浓度([Ca2+]0, 0.5、 1.5和 4.0 mmol/ L)下的 Ca2+内流均有抑制作用,而 1mmol/ L牛磺酸只抑制高[Ca2+]0(4.0 mmol/ L)时 Ca2+内流,对低[Ca2+]0(0.5 mmol/ L)和正常[Ca2+]0(1.5 mmol/ L)时 Ca2+内流无明显作用;(2) l~20 mmol/ Lβ-丙氨酸对 Ca2+内流无明显影响;(3)感染CVB3后Ca2+内流增加,加用1mmol/ L牛磺酸后能减少感染CVB3后的Ca2+内流。结论:牛磺酸具有抑制培养心肌细胞感染CVB3后Ca2+内流的作用,这可能是牛磺酸能减轻CVB3所致细胞损伤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病例】男性,49岁。因持续发热40余天,于1998年12月2日拟发热查因、伤寒?收住我科。体查:T395℃,P96次min,R26次min,BP145115kPa。神志清,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双肺可闻干性罗音,心率96次min,律整。肝脾肋下各肿大1cm,四肢关节活动时有痛感,未见红肿。血常规:WBC254×109L,N092,RBC35×1012L,Hb95gL,嗜酸性粒细胞消失;血沉72mm3;尿常规:Hb+++,RBC+++,WBC+++。胸片报告:双肺化脓性…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4岁,因发热、咽痛,在当地医院给予注射柴胡针1支,口服再林(海南海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日45mg/kg,服药2d后,家长发现小儿尿液如洗肉水样,立即就诊。查体:体温373℃,血压11/75kPa,精神好,皮肤巩膜无黄染,眼睑及全身无水肿,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双侧扁桃体Ⅰ°肿大,充血,无溢脓,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率85次/min,律正,无杂音,肝脾不大,腹部无压痛,肾区无叩击痛。实验室检查:Hb130g/L,RBC45×1012,WBC96×1012,N060,L040,PC20…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简介患者叶凤,女,13岁。因车祸2小时入院,T361oC,P130次/分,R26次/分,BP9/5kPa。面色苍白,头部有一3×4cm皮下血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大小正常,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晰,左胸第11肋间隙压痛,中下腹深压痛,肝浊音(-),诊断性腹穿(-)。左腰部有一10×8cm皮肤青紫区,有波动感,叩击痛明显。Hb793g/L,RBC:2.27×109/L,WBC:12.6×109/L,小便:蛋白:、RBC:。胸部X摄片:左胸第11肋骨骨折。入院后经抗休克,抗感染、…  相似文献   

12.
母女血型不合致新生儿溶血死亡1例吴振军王秀杰病儿,女,系第2胎足月分娩(其母第1胎于60d时流产)生后10h发现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未见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Hb85g/L,RBC3.45×1012/L,WBC1.28×109/L,总胆红素20....  相似文献   

13.
崔顺子  全美兰 《吉林医学》1999,20(4):212-212
1 病历摘要男患,38岁,农民,住院号098025。因腹痛、腹胀4d,伴发热、尿少2d于1998年11月10日以肾综合征出血热收入院。入院查体:T378,P82,R18,Bp160/110。皮肤及巩膜黄染,皮肤未见出血点,颜面浮肿。球结膜充血,水肿。咽部充血。心肺无异常。肝脾无肿大,腹水征阴性,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双肾区叩击痛阳性。辅助检查:WBC98×109,N078,L022;RBC35×1012,Plt140×109。BUN228μmmol/L,肌酐882μmmol/L,…  相似文献   

14.
输浓缩红细胞致过敏性休克临床少见,笔者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7岁。因子宫肌瘤、中度贫血于1998年7月2日入院,拟行子宫全切除术。2年前,患者曾因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而输血2次,入院时查:T365℃,P80次/min,R18次/min,BP16/11kPa,Hb60g/L,RBC258×1012/L。术前输浓缩红细胞2u,当输入约20ml时,患者突然头晕眼花、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神志模糊、脉细数、R35次/min,BP8/4kPa。立即停止输血,给氧,按医嘱给予肾…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某男,47岁,以耳鸣、乏力、心悸半个月,伴齿龈出血10天为主诉于1998年4月9日入院。查体:T386℃,P88次/分,BP173/127kPa,贫血貌,皮肤粘膜苍白,无黄染及出血点,左颌下淋巴结稍肿大,脸结膜苍白,口腔多处破溃,咽不赤。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8次/分,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脾未触及。耳血常规:HGB68g/L,WBC121×109/L,PLT51×109/L,见到幼稚细胞。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原粒细胞10%,早幼粒细胞840%,P…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报告患者,女,16岁,7年前因畏寒、发热、四肢关节疼痛、肿胀在儿科首次住院治疗。入院时PE:T39-2℃,P128次/分,扁桃体Ⅰ°肿大,无分泌物,双肺(-),心脏不大,心率128次/分,律齐、心尖区闻及2/6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膝、踝、腕关节红肿、疼痛,无红斑及皮下结节。实验室检查:WBC14-8×109/L,N88%;尿常规(-);抗“O”600U,粘蛋白7-8g/L;ESR68mm/h;CRP128mg/L;LDH、GOT、CKP均轻度升高;咽试子培养(-);ECG:Ⅰ°A-VB,…  相似文献   

17.
1 病历报告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33岁。以左上腹及左腰部胀痛3月,加重15d入院。3个月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乏力及左上腹、左腰部胀痛。不伴恶心呕吐、腹泻,亦无发热。B超提示:“脾占位”,收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外伤史及肝炎、结核病史。1.2 入院检查 慢性病容,轻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T36.5℃,浅表未扪及肿大之淋巴结。外科情况:全腹平坦,未见肠型,包块。肝未扪及。脾肋下3cm,质软。血象:RBC4.4×1012/L,WBC6.4×109/L,BPC248×109/L。骨髓穿刺…  相似文献   

18.
1 病历报告患儿,男,8岁。因尿频、尿痛7d,肉眼血尿2d,于1998年3月16日入院。查体:T36.8℃,P89/min,R21/min。神志清,营养,发育正常,全身无水肿,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肋下未触及,右肾区叩击痛,心肺听诊无异常,无泌尿系统病史及其他病史。实验室检查:WBC6.7×109/L,N0.62,L0.38,尿RBC(),WBC(+),尿蛋白(-),血BUN7.04mmol/L,Cr146.2μmol/L。CT平扫示膀胱实质性肿块,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B超示右肾盂积水,未发现…  相似文献   

19.
应用α—珠蛋白3′—HVR探针进行小鼠的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HVR探针及Southern杂交技术应用于实验小鼠遗传质量监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人源α-珠蛋白3′-HVR探针,应用ECL试剂盒,以HRP标记进行Southern杂交,以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对5种近交系小鼠(BALB/c、DBA/2、T739、TA1、615)、1种封闭群小鼠(KM)及2种免疫缺陷小鼠(BALB/c-nu/nu及C.B-17SCID)进行DNA指纹分析。结果:其不  相似文献   

20.
中药制剂Fw13-te41逆转裸鼠移植瘤多药耐药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进一步研究体外细胞实验筛选出的多药耐药逆转剂在体内的药效学,将其中Fw 13 的te41 用于人白血病K562/ADR裸鼠移植瘤逆转试验。结果显示:对BALB/c-nu/nu 荷瘤鼠按每日、每只腹腔注射FW13-te410.2m l(相当于原生药0.2g),连续注射18 日后,可将硫酸长春新碱(VCR)对K562 /ADR的抑瘤率从19.79% 提高到86.59% ,与VCR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提示该中药制剂对恶性肿瘤多药耐药具有较强的逆转作用,可望成为安全有效的化疗致敏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