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 1994年~ 1999年间 ,我科为 43例 ( 5 6只眼 )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了额肌瓣悬吊术 ,随访 2~ 5年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本组共 43例 ( 5 6只眼 ) ,年龄最小 12岁 ,最大 2 8岁 ,平均 2 0岁。单眼 3 0例 ,其中右眼 18例 ,左眼 12例 ,双眼 13例。7例单眼患者 2年前曾行方形吊线术 ,均在术后半年至一年上睑有不同程度下降 ,1例 3年前在外院行提上睑肌缩短术 ,术后效果不理想。提上睑肌肌力情况 :消除额肌力量后 ,上睑抬高 7~ 9mm者 7只眼 ,抬高 3~ 4mm者 2 0只眼 ,抬高低于 3 mm者 2 9只眼。单侧眼患者…  相似文献   

2.
改良提上睑肌缩短前徙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治疗上睑下垂的方法较多[1,2].我们自1995年开始采用改良提上睑肌缩短前徙术治疗上睑下垂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收集1995年1月至1998年1月在我院接受改良提上睑肌缩短前徙手术治疗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30例(38只眼),男性18例(22只眼),女性12例(16只眼);年龄8~32岁. 2.手术前徙量的确定:测定提上睑肌肌力达2 mm以上者可接受改良提上睑肌缩短前徙手术.单眼患者以对侧眼为对照,双眼患者以瞳孔中心为标准测定上睑下垂量.平视时上睑缘遮盖角膜上方2 mm者为正常,达瞳孔中心者上睑下垂量为3.5 mm (5.5 mm减去2 mm),以此类推.38只眼中,上睑下垂3~4 mm者12只眼,5~6 mm者20只眼,7~8 mm者6只眼.根据前徙(或截除)提上睑肌4 mm可矫正1 mm上睑下垂量,以及提上睑肌前徙量应≤28 mm的原则,计算手术前徙量.其中6只眼因提上睑肌前徙量>28 mm,手术中需附加截除提上睑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90例123眼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的治疗效果。治疗方法包括保守观察、全身和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局部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和手术治疗等。治疗后平均随访1.4年。结果:用全身和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34例49眼中,上睑退缩完全消失4例6眼,明显改善13例20眼,无效17例23眼;局部肉毒杆菌毒素注射20例26眼中,上睑退缩完全消失8例9眼,明显改善9例11眼,无效3例6眼,持续时间6w至2年,注射后并发上睑下垂4例5眼;提上睑肌延长术11例15眼中,术后上睑退缩完全消失7例10眼,明显改善2例3眼,复发1例1眼,轻度过矫1例1眼;上睑退缩伴患眼下斜视15例15眼,行患眼下直肌后退术,其中术后上睑退缩完全消失14例14眼,明显改善1例1眼;10例18眼未作任何治疗,经平均2年随访观察发现2例4眼上睑退缩完全消失,1例2眼有明显改善。结论: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宜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发病初期或活动期病例用全身和局部糖皮质激素和局部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效果好,静止期或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宜行提上睑肌延长术治疗,伴有下斜视的患者行斜视矫正术可同时矫正斜视与上睑退缩。  相似文献   

4.
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矫正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眼科》2002,11(1):51-51
在众多的矫治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中 ,用提上睑肌缩短术增强提上睑肌力量来矫正上睑下垂比较合理 ,术后效果也好。但经典提上睑肌缩短手术操作较复杂 ,且对提上睑肌功能很差 (提上睑肌肌力低于 4mm)者手术效果不理想。我们对提上睑肌肌力良好 (提上睑肌肌力 8mm)及中等 ( 4~7mm)的轻度上睑下垂病例 ,采用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手术以矫治 ,取得很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先天性上睑下垂病人 16例 ( 2 5只眼 ) ,其中男 10例 ( 17只眼 ) ,女 6例 ( 8只眼 ) ,年龄最大 5 3岁 ,最小 13岁 ,平均 2 7岁。上睑下垂 1mm者 5人 …  相似文献   

5.
张向东 《眼科研究》2006,24(2):183-183
上睑退缩是Graves病常见的眼部病变之一,其发生率高达80%,可造成角膜干燥,甚至角膜溃疡,同时导致上方巩膜暴露,影响外观。我们应用提上睑肌-Müller肌延长术治疗此类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2年2月~2005年6月治疗本病11例,其中女7例7眼,男4例4眼;年龄20~40岁,病程8个月至6年。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眼眶CT显示4眼眼外肌不同程度增粗,3眼眶尖部高密度影,眼球突出度≤20mm。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上睑退缩。1.2测量方法(1)睑裂高度为患者取坐位,第一眼位时通过瞳孔中心上下睑缘之间的距离。(2)上睑退缩量为…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20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上睑退缩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与效果以及并发症的避免。方法:收集1998/2004,TAO伴随上睑退缩20例22眼,经保守治疗病情稳定6mo以上,用异体巩膜移植行提上睑肌后徙术。结果:术后随访0.5~6(平均4)a。效果优14眼(64%),良6眼(27%),一般1眼,差1眼。结论:保守治疗无效的TAO伴随上睑退缩,用异体巩膜移植提上睑肌后徙术效果很好.手术适应证是出现暴露性角膜伤害或要求美容。  相似文献   

7.
重度上睑下垂矫正术后回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重度上睑下垂发生术后回退的临床情况。方法 对我院 6年来共 98例 (12 5只眼 )重度上睑下垂的不同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18只眼行改良方形缝线悬吊术 ,2 1只眼额肌瓣悬吊矫正术 ,86只眼行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结果 改良方形缝线悬吊术发生术后回退约占 6 6 .7% ,额肌瓣悬吊矫正术占 2 8.6 % ,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约 2 4 .4 %。结论 各种重度上睑下垂矫正术 ,手术方法均有其优劣性 ,术后因不同机理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回退。  相似文献   

8.
提上睑肌超常量缩短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上睑肌缩短术现已成为治疗上睑下垂首选手术方式。但因重度上睑下垂病人提上睑肌功能极弱 ,行提上睑肌常规量切除术后难以达到眼睑运动的生理要求。自 1991年来我院采用提上睑肌超常量缩短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6 9例 84眼 ,取得较好效果。对象和方法1 一般资料 :6 9例 84眼 ,男 5 2例 ,女17例。年龄 3~ 2 4岁。双侧 15例 ,单侧 5 4例。 84眼提上睑肌肌力均 <3mm ,其中 5 4眼0~ 1mm。 79眼为先天性 ,5眼为外伤性。术中提上睑肌缩短量 2 6~ 2 9mm者 5 9眼 ,30~32mm者 2 5眼。术后随访时间 4月~ 5年。2 手术方法 :剪开上睑穹窿部…  相似文献   

9.
简峰  朱运凯  陈山  唐燕 《眼科新进展》2001,21(4):282-282
提上睑肌功能大部分或完全丧失的先天性和部分后天性上睑下垂患者 ,行提上睑肌缩短或间接额肌提吊等手术 ,不能达到较好的矫正效果 [1 ]。我们对 40例 46眼患者行额肌瓣直接悬吊术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0例 46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 ,其中男2 8例 ,女 12例 ;年龄 4~ 2 1岁 ,平均 10 .2 5岁 ;6例 6眼为提上睑肌缩短术失败后患者。所有患者眼球运动无异常 ,上直肌功能正常 ,重度上睑下垂 32例 36眼 ,中度上睑下垂 8例10眼。提上睑肌肌力测定 2~ 3mm者 2 4例 2 6眼 ,0~ 1mm者 16例 2 0眼 ,额肌肌力测定均超过 7m m。…  相似文献   

10.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的适宜年龄.方法 对51例(57眼)先天性上睑下垂额肌瓣悬吊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岁20例(21眼),20眼矫正良好,1眼基本矫正:4~6岁21例(24眼),22眼矫正良好,2眼基本矫正;7~12岁10例(12眼),11眼矫正良好,1眼基本矫正.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只要全身状况良好,1岁以上即可手术.中度者学龄前手术适宜.轻度者可在12岁以上局麻下手术.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矫正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很多,而且手术的方法在不断的改进和创新。1994年3月至1997年9月,我们用改进的方法,将硅胶带∩型置入额肌上睑间,作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5例32眼,其中男14例18眼,女11例14眼,年龄最大32岁,最小7岁,先天性上睑下垂22例;外伤性上睑下垂2例;复发性上睑下垂1例;睑裂小于3~4mm20例26眼,小于5mm5例6眼。上睑提肌肌力0~1mm27眼,2mm5眼。手术方法:(1)标记距上睑缘4~5mm,眉弓上3mm位于两侧各长5mm长的皮肤切口画线。(2)眼睑皮下、眉弓上部和眉睑间浸润麻…  相似文献   

12.
高保清 《眼科》2000,9(4):235-236
下睑退缩较为少见,原因也远较上睑退缩复杂,其矫正方法也自有区别,国内有关文献报道很少,现将我院1986年至1998年期间治疗的13例(18只眼)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13例18只眼下睑退缩患者,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8~52岁,平均324岁,其中先天性者2例(4只眼);外伤性者3例(3只眼);2只眼有眶底骨折,眶下缘向下移位,1只眼婴儿期头面部外伤、成年后眼眶缩小,上、下睑退缩,睑板沟加深,内眦向下移位,同侧面部肌肉萎缩;继发于化脓性感染者2例(2只眼);有1只眼合并眼眶缩小,眶下缘较对侧低5mm,外侧眶缘部皮肤及上睑内侧皮肤均有凹陷畸形,同…  相似文献   

13.
改良提上睑肌缩短前徒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樱  唐新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4):305-306
目前临床治疗上睑下垂的方法较多[1,2 ] 。我们自 1995年开始采用改良提上睑肌缩短前徙术治疗上睑下垂患者 3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收集 1995年 1月至 1998年 1月在我院接受改良提上睑肌缩短前徙手术治疗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30例 (38只眼 ) ,男性 18例 (2 2只眼 ) ,女性 12例 (16只眼 ) ;年龄 8~ 32岁。2 .手术前徙量的确定 :测定提上睑肌肌力达 2mm以上者可接受改良提上睑肌缩短前徙手术。单眼患者以对侧眼为对照 ,双眼患者以瞳孔中心为标准测定上睑下垂量。平视时上睑缘遮盖角膜上方 2mm者为正…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上睑下垂多因上睑提肌先天薄弱乏力 ,也可因动眼神经先天发育不良所致 ,不仅影响美容 ,而且影响患者的视功能。患者常耸额扬眉 ,借额肌以提高上睑 ,使患者额部抬眉纹较深 ,严重者尚须仰头而视 ,单侧者常导致弱视。我院采用手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 ,取得较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先天性上睑下垂共 10例 (14只眼 ) ,其中男 5例 (7只眼 ) ,女例 (7只眼 )。年龄 15~ 18岁 ,平均 14.6岁。患眼先天性上睑下垂 ,上睑遮盖 1/ 2~ 2 / 3瞳孔。提上睑肌肌力在 3mm以下者 10只眼。提上睑肌肌力在 3mm以上者 4只眼。新…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上睑下垂中最常见的一种。单侧性的较多(75%),且以单纯上睑下垂为多见。就提上睑肌机能程度,手术方法也各有所异。一年来我们应用提上睑肌短术新改良法,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20例22眼,取得了较满意的手术效果,现初步总结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临床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20例均为住院病例,男性12例13眼;女性8例9眼。年龄9~25岁。轻度上睑下垂6眼,中度上睑下垂6眼,重度上睑下垂10眼。提上睑肌力:0~3mm14眼;4~6mm8眼。随访时间2~12月。  相似文献   

16.
自1987年3月至1992年6月,本人采用卜形硅胶带额肌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术后眼睑皮下可们到2个硅胶带结节[1]。为克服这一缺点,对原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992年9月至1993年10月共手术8例11眼。男6例女2例,单眼5例,双眼3例。年龄最/J‘13岁,最大31岁。先天性上睑下垂7例9眼,老年性1例2眼。8例中提上睑肌功能良好或中等的9眼,提上睑肌功能弱的2眼,1眼Bell现象消失。手术方法选用眼用硅胶巩膜环扎制用剃须刀切成1·0毫米宽的条带,术前高压消毒备用。结膜地卡因麻醉。放入眼睑板挑起上睑。按双重睑法…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治疗上睑下垂的方法很多 ,并且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1 997年以来 ,我们借助额肌力量 ,采用提上睑肌腱膜与额肌吻合术[1,2 ] 治疗重度上睑下垂 ,尤其是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手术 2 8例 3 2眼 ,其中男 1 6例 2 0眼 ,女 1 2例 1 2眼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1 1岁。先天性上睑下垂 2 4例 2 8眼 ,外伤性上睑下垂 2例 2眼 ,复发性上睑下垂 2例 2眼。睑裂 <4mm 2 3例 2 6眼 ,<5mm 5例 6眼。提上睑肌肌力为 0~ 2mm者 2 8眼 ,>2mm者 4眼。手术方法 通过制作提上睑肌腱膜瓣和额肌瓣 ,并将两者在…  相似文献   

18.
孙宗信  刘凤仙  张鑫 《眼科》1999,8(1):24-24,52
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3年来,我们共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15例19只眼,其中3只眼为阔筋膜悬吊术失败,1只眼为提上睑肌缩短术失败者。年龄8~45岁,均为提上睑肌肌力不足5mm的中重度上睑下垂[1],额肌肌力均大于8mm,Bel氏征阳性。12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额肌腱膜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利用额肌瓣治疗上睑下垂有多篇报告,手术操作复杂并发症较多.自1985年6月~1998年2月采用额肌健膜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30例46眼,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一般资料:男19例,26眼,女11例,20眼,年龄5~46岁,其中5~18岁27例43眼均为先天性.19~46岁3例3眼为外伤引起,外伤史均在1年以上,下垂程度稳定.病例选择条件:(1)重度上睑下垂.即上睑遮盖上方角膜大于等于6mm或上睑提肌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上睑退缩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静止期上睑退缩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48眼)TAO静止期上睑退缩采用患眼Muller肌切除联合部分上睑提肌腱膜切断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治疗后5天与6—9月显效率分别为85.42%和72.92%,疗效无显著差异(x^2=1.07,P〉0.25)。结论TAO静止期上睑退缩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而稳定,并发症少,是治疗静止期TAO上睑退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