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应用立体形态定量技术,观察睾酮(T)对心肌梗塞后心肌肥大的影响。实验分为:假手术组(S组)、心肌梗塞组(MI组)。心肌梗塞后睾酮治疗组(MIT组)。结果证明,与S组相比,MI及MIT组大鼠心肌细胞核密度明显减少,尤其以MIT组变化显著,MIT组平均核长度明显增加;MI组的 dp/dt max明显降低,T值延长,MIT组的上两指标无显著差异。MI后血浆T总浓度与平均每核心肌细胞体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提示:睾酮确实促进了MI后心肌肥大,从而促进了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血浆性激素与心肌梗塞的关系,选用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假手术组(CS)、心肌梗塞组(MI)及雌二醇(E_2)处理MI组(MIE_2)。结扎冠状动脉复制MI,用放免法测定血浆性激素水平。肌注E_2以造成高雌激素血症。观察其对MI后心肌舒缩性能的影响。结果:(1)MI后血浆E_2先略升高而后降低,血浆睾酮(T)逐日升高,尤以1天观测点差异显著(P<0.005);MIE_2组血浆E_2明显升高,T降低。(2)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了肌注睾酮对心肌梗塞(MI)雄鼠左室非梗塞区心肌肥大以及肥大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和同工酶分布的影响。术后第21日,经睾酮处理的MI组不仅心肌细胞直径明显大于对照MI组,且肌球蛋白ATP酶活性也比对照MI组明显提高(P<0.05)。电泳分析进一步表明,这种提高与同工酶V_1的含量增加有关(80% vs 74%,P<0.05)。提示MI后肌注睾酮在促进非梗塞心肌肥大的同时还能提高心肌的收缩性能,从而有助于左室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预先给雄性大鼠肌注丙酸睾丸素(TP)或苯甲酸雌二醇(E_2B)造成高雄或高雌性激素血症,3周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制作心肌梗塞(MI)模型,MI后继续给药以维持血浆性激素水平,观察性激素对大鼠心肌梗塞范围(IS)及左心室舒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TP及E_2B对IS均无明显影响;(2)大剂量TP可显著改善MI大鼠的左室舒缩性能,而E_2B似对心功能有不利影响;(3)其左室舒缩性能指标(包括±dp/dt max及LVSP)均与血浆性激素水平呈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即与睾酮(T)含量呈正相关,与雌二醇(E_2)含量及E_2/T的比值呈负相关。提示性激素在MI病理生理过程中确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心肌梗塞(MI)雄鼠非梗塞区心肌线粒体呼吸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动态变化及肌注睾酮的影响。结果:随梗塞时间的延长,线粒体CCO、SDH活性逐渐降低。到MI后9天,CCO及SDH活性分别明显低于自身1天组,而睾酮MI组(MIT)的SDH活性:3天组明显高于MI及正常对照组(NC),到MI后9天,又显著降低;CCO活性:1天组明显高于NC组,3天、9天组均明显低于NC及自身1天组。结果提示:心肌梗塞后,非梗塞区心肌线粒体CCO和SDH活性早期代偿性升高,之后均降低。短期应用睾酮可显著增加其活性,较长时间应用则明显抑制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AT)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内皮微颗粒(endothial microparticles,EMP)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梗死组(MI组)和阿托伐他汀心肌梗死组(MI+AT组),每组8只。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制作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分别在造模后2 h和24 h采外周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 Tn T)和EMP,其中循环EMP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通过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造模后2 h,MI组大鼠的CK-MB表达水平较sham组大鼠显著升高(P0.05);MI组及MI+AT组大鼠EMP表达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率上升,显著高于sham组(P0.05)。造模后24 h,MI组大鼠EM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ham组(P0.05);MI+AT组大鼠CK-MB、c Tn T、EMP表达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率较MI组显著降低(P0.05)。此外,MI组大鼠的CKMB表达水平在造模后24 h较造模后2 h显著升高(P0.05);MI+AT大鼠CK-MB、c Tn T和EMP表达水平在造模后24 h较2 h显著下降(P0.05)。结论:AT可降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时的EMP水平和心肌细胞凋亡率,提示AT对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曲尼司特对大鼠心肌梗塞(MI)后左室心肌纤维化(M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B1)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梗塞模型,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MI模型组和曲尼司特治疗组(400 mg·kg1·d1).4周后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价心功能,测量左心室重与体重之比、梗死面积、非梗死区心肌羟脯氨酸(HYP)含量和TGF-B1的表达.结果与MI模型组比较,曲尼司特治疗后心肌梗死面积无明显改变(P>0.05),但左室功能显著改善(P<0.05),左心室肥大减轻(P<0.01),非梗死区心肌HYP含量和TGF-B1表达降低(P<0.05).结论曲尼司特可下调大鼠非梗死区心肌TOF-β1表达及降低HYP含量,减轻MI后左室非梗死区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我室以往的工作表明,雄鼠心肌梗塞(MI)后血浆睾酮水平明显降低,如肌注睾酮则能使其心功能改善。已知去睾丸鼠心脏肌球蛋白ATP酶(ATPase)同功酶活性最高的V_1减少,而活性最低的V_3增加。但睾酮对  相似文献   

9.
深入探讨冠心病(CHD)发病及性别差异的机理,本文观察了心肌梗塞(MI)大鼠心肌和血清钙、镁含量的变化及其性别差异。方法实验选用成年同龄(3~4月)雄、雌健康SD大鼠。分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FC)、假手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高雌激素血症对雌性心肌梗塞(MI)大鼠心肌舒缩性能的影响。结果:(1)MI组血浆雌二醇(E_2)先略升高而后降低,雌二醇处理MI组(MIE_2)血浆雌二醇明显升高。(2)MIE_2组心肌纤维直径比对照假手术组(CS)及MI组显著增大(10.65±0.59 VS 7.65±0.40及10.15±0.54gm,P<0.001,<0.02)。(3)两MI组的LVSP、±dp/dt max均显著降低,T-值明显延长,尤以MIE_2组更为显著(10.5±4.1 VS 6.2±4.6ms,P<0.02)。(4)两MI组动脉压显著降低,HR减慢,LVET延长;在9天观测点,MIE_2组的HR仍较MI组显著减慢、LVET明显延长。提示高雌激素血症可使雌性心肌梗塞大鼠心肌舒缩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血管过氧化物酶1在心肌梗塞(MI)后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及对心肌纤维化机制的影响。方法建立心肌梗塞SD大鼠模型,于造模后第7d、14 d、28 d采用Masson染色法观察心肌胶原纤维的表达,免疫荧光法观察心肌组织中MPO、VPO1和α-SMA的表达及定位,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心肌组织中3-Cl Tyr和Ki67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中MPO、VPO1、α-SMA和Collagen I的蛋白表达水平,RNAi技术沉默心肌成纤维细胞中VPO1的表达,并通过Western blot、Masson染色和CCK-8细胞增殖检测来探究VPO1对心肌纤维化机制的影响。结果在MI大鼠模型中,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较重;MPO、VPO1和α-SMA的荧光染色结果均呈阳性;随MI后时间的推移,VPO1、α-SMA和Collagen I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MPO在MI后第7d表达量很高(P0.01),但在第28 d与sha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后发现,MI组均有大量棕褐色着色细胞,在第7 d、14 d、28天时3-Cl Tyr和Ki67表达量均高于sham组(P0.05或P0.01)。通过对大鼠尾静脉注射siRNA来抑制VPO1的表达后发现心肌纤维化程度显著下降(P0.01),大鼠的存活率相对提高(P0.05)。与此同时,si-VPO1处理后,心肌梗塞的心肌成纤维细胞中α-SMA和Collagen I表达受到显著抑制(P0.01),Ki67阳性细胞增殖数量也显著减少(P0.01)。结论 VPO1是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关键调节因子之一,可能通过调节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胶原蛋白I型合成来介导心肌纤维化的发展,VPO1有望成为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松果菊苷通过调控JAK1/STAT3信号通路改善老年心肌梗死大鼠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梗死组(MI组)、松果菊苷低剂量组(ECH-L组,25 mg/kg)和松果菊苷高剂量组(ECH-H组,50 mg/kg),通过永久性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MI)模型,松果菊苷经过腹腔注射给药;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梗死面积;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表达水平;半自动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清心肌酶谱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JAK1、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松果菊苷能明显减少大鼠心肌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大鼠心肌组织梗死面积(P0.05);MI组中CD4~+的水平、CD4~+/CD8~+比值高于sham组(均P0.01),CD8~+的水平低于sham组(P0.01);ECH-L组和ECH-H组中CD4~+的水平、CD4~+/CD8~+比值低于MI组(均P0.05),CD8~+的水平高于MI组(P0.05);与sham组比较,MI组大鼠血清中心肌酶(AST、LDH、CK-MB)和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均P0.001),ECH-L组和ECH-H组大鼠血清中心肌酶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下调(均P0.05);与sham组比较,MI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JAK1、p-STAT3蛋白表达上调(均P0.001),ECH-L组和ECH-H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JAK1、p-STAT3蛋白表达较MI组下调(P0.05,P0.01)。结论松果菊苷通过调控JAK1/STAT3信号通路减少大鼠心肌组织梗死区炎性细胞浸润、梗死面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紊乱、心肌受损情况,从而维护心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enalapril)对大鼠心肌梗塞(M1)后心肌肥厚及心功能的影响是否与其抑制缓激肽(BK)降解的途径有关。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①假手术对照组(sham-operated control),②心肌梗死组(MI),③依那普利干预组(MI+enalapril),④依那普利和BKB2受体阻断剂Hoe-140共同干预组(MI+enalapril+Hoe-140),⑤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阻断剂losartan干预组(Ml+losartan)。3个药物干预组从MI术后第3d开始给药,持续4周,然后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dp/dtmax及左心室重/体重(LVW/BW)、左心室非梗死区组织的平均(每核)心肌细胞体积,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3个药物干预组的LVEDP、LVW/BW及V(m)n均低于MI组(均Pp/dtmax和MI组相比无显著差别。3个药物干预组之间平均动脉压(MAP)无明显差异,但Ml+enalapril+Hoe-140组的LVW/BW及V(m)n的值却高于MI+enalapril组。结论:Enalapril可阻抑大鼠MI后的心肌肥厚并改善左心室功能,这种作用的部分机制是由于其促使了心肌组织BK的积累,即BK参与了enalapril阻抑心肌肥厚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且这些作用不依赖于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了实验性心肌梗塞(MI)大鼠血浆性激素与左室功能变化的关系。发现,去睾丸鼠血浆睾酮(T)明显降低(P<0.025),同时心率(HR)变慢,左室射血时间(LVET)延长,左室收缩压峰值降低,±dp/dt_(max)、V_(CE50)都明显降低(P<0.01,<0.001,≈0.05),T值增大(P<0.002),心肌纤维直径(MFD)减小(P<0.01);去卵巢鼠血浆T轻度升高,同时HR增快,T值缩短(P<0.025)MFD增大(P<0.005),而心肌收缩性能无显著变化。MI后,雄鼠血浆T明显降低,E_2/T比值增大,雌鼠血浆T升高,E_2/T比值减小;同时雄鼠的±dp/dt_(max)、V_(CE50)显著降低,T值明显延长等均较雌鼠为著,而雌鼠的MFD增大的程度较雄鼠明显。这说明MI后,血浆T的改变与左室心肌舒缩性能的变化和心肌肥大的建立密切相关。因此,推测T在维持和调节心肌舒缩性能上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睾酮对慢性心力衰竭雄性大鼠神经内分泌激素以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74只雄性SD大鼠分为①正常对照组(control);②心力衰竭组(CHF);③睾丸切除+心力衰竭组(ORX+CHF);④睾丸切除+心力衰竭+睾酮替代治疗组(ORX+CHF+T)。应用超声学检测大鼠心功能,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睾酮(T)、ANP和细胞因子(TNF-α、ET-1)水平。结果: ⑴ CHF组大鼠血浆T浓度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1)。心力衰竭大鼠血浆T水平与左室短轴缩短率(FS%)呈正相关(R=0.54,P<0.01)。⑵ 心力衰竭大鼠的血浆ANP水平较正常降低。心力衰竭大鼠血浆TNF-α、ET-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相比ORX+CHF组睾酮替代治疗拮抗了血浆TNF-α的升高(P<0.05),但对ET-1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在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雄性大鼠,血浆雄激素水平与左室收缩功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而体内正常的雄激素水平对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系统的异常激活具有有益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睾酮改善复合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损害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海马CA1区分别注射Aβ1-42寡聚体10 μg(2 μg/μl)联合去势,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样动物模型(复合模型).在睾酮时效与量效实验的基础上复合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复合模型组、睾酮组(皮下注射睾酮0.75mg/d,连续8 d)、氟他胺组(双侧海马分别注射氟他胺5 μg/d,连续8 d),氟他胺+睾酮组(联合给药).结果:血清睾酮浓度给药48 h后达高峰,与给药剂量呈高度依赖性.0.75mg组对空间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最明显,而氟他胺可阻断睾酮的作用,但其对血清睾酮浓度无影响.结论:复合模型大鼠更适合用于老年期AD发病机制的研究,睾酮对复合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雄激素受体途径完成.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心肌梗塞(MI)后长期应用巯甲丙脯酸(Cap)对心脏构筑与左室功能的影响,MI鼠与假手术鼠自术后第三天通过饮水给予Cap五周。结果表明,Cap可明显降低MI鼠与假手术鼠的左室重量与体重的比值,并使两组大鼠尤其是MI鼠每核平均心肌细胞体积明显缩小,心肌细胞长度与直径也相应变小,但对两组心室构型的影响不同,主要表现为给药MI鼠左室腔容积明显缩小。Cap对MI鼠基础状态和容量负荷下的心脏指数(CI)无明显影响。但由于给药后左室腔半径缩小,LVEDP降低,提示其射血分数增加。表明MI后长期应用Cap虽可明显抑制代偿性心肌肥大,但由于左室腔缩小及负荷降低,心功能反而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TNF-α及IL-10的双向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胰岛素在急性心肌缺血 /再灌注(MI/R)病理过程中, 对血清TNF- α及IL- 10的影响, 并探讨胰岛素在此病理过程中是否具有抗炎作用。方法: 常规制备大鼠MI/R(30min/3h)模型。随机分为以下 4组: (1)假手术组;(2)MI 生理盐水组; (3)MI GIK(250g/L葡萄糖、60U/L胰岛素及 80mmol/LKCl)组; (4)MI GK(250g/L葡萄糖及80mmol/LKCl)组。观察各组大鼠再灌注后 30min、1h、及3h血清TNF- α和IL -10的水平。结果: MI/R损伤可引起大鼠血清TNF α和IL- 10水平增加。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 再灌注后 1h、3h时GIK降低血清TNF- α的水平, 升高IL -10的水平(n=8, P均 <0. 05 ); 而仅输注GK对血清TNF α及IL- 10的水平则无显著影响。结论: GIK中的胰岛素不仅可减少MI/R病理过程中促炎细胞因子TNF- α的产生, 还可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 10的产生, 而发挥抗炎作用, 提示胰岛素具有保护MI/R心肌抗炎作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可溶性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sTGFβRⅡ)对大鼠心肌梗死(MI)后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SD大鼠MI模型,3 d后存活大鼠进行实验,随机分为MI组、pAd-sTGFβRⅡ组(携带TGFβRⅡ胞外区基因即sTGFβRⅡ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和空载体组,并另设假手术组。4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和射血分数(EF)的变化,取心肌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TGFβRⅡ基因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天狼星红-饱和苦味酸染色法检测Ⅰ、Ⅲ型胶原的表达,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胶酶谱法分析MMP-9的活性。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MI组和空载体组HR、LVEDD、LVESD、Ⅰ和Ⅲ型胶原、MMP-9 mRNA和蛋白表达量及其活性均明显增加(P<0.01),EF明显下降(P<0.01)。(2)与MI组比较,pAd-sTGFβRⅡ组HR、LVEDD和LVESD明显减小(P<0.01),EF明显升高(P<0.01);Ⅰ和Ⅲ型胶原、MMP-9 mRNA和蛋白表达量及其活性均明显下降(P<0.01),但仍高于假手术组。结论: sTGFβRⅡ干预能够改善MI后心功能,抑制TGF-β介导的MMP-9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睾酮(Testosterone,T)调控心功能的机理,我们观察了T对去势雄鼠心肌线粒体抑制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选用健康成年SD雄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7);去睾丸组(OR,n=9);去睾丸加T组(ORT,n=6)。ORT组于去睾丸后间日肌注丙酸睾丸酮(每次2mg 1只),NC及OR组同时肌注同容量香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