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低血钾易致心律失常。本文就我院1977~1993年间收治的低血钾致心律失常19例分析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9例,男9例,女10例,年龄31~26岁,平均45.6岁。其中肺心病7例,急性胃肠炎4例,风心病合并心力衰竭2例,发热待查2例,低血钾麻痹2例,胃癌1例,慢性肾炎合并肾功能衰竭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早期迅速纠正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血钾,我们针对40例病人术后均给予高浓度补钾,有效地防止了术后因低血钾引起的心律失常。方法:采用微量泵经锁骨下静脉推注氯化钾,浓度30‰,速度以1g/h为宜。结果:本组40例病人均在术后2~4h内血钾恢复到正常水平,无心律失常的发生。结论:早期高浓度补钾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有效地防止了术后低血钾引起的心律失常,使病人顺利度过危险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低钾危象系指低钾综合征所致的严重心律失常和循环、呼吸及肾功能衰竭。是低钾严重并发症。我院1983~1987年收治低钾危象20例,采用补钾同时补镁的治疗方法,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6例、女14例;17岁以下2例,18~30岁7例,31~40岁6例,41~66岁5例;农民14例,其它6例。原发病:低血钾麻痹症16例,急性胃肠炎2例,食物中毒2例。2.实验室检查:血钾: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对低血钾致心律失常的认识 ,现将我院 15年来收治的低血钾致心律失常 10 4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71例 ,女 3 3例 ,年龄 17~ 72岁 ,平均发病年龄 3 0 .6岁 ,以青壮年多发病。1.2 临床表现 以四肢无力为首发症状者 93例 ,既往有类似症状者 18例 ,以心慌胸闷呼吸急促为首发症状者 16例 ,以突然晕倒为首发症状者 8例 ,以腹胀不排便屁为首发症状者 6例。全部病人入院时肢体肌力均不超过Ⅱ级 ,68例肢体肌力 0级。1.3 实验室检查  10 4例病人血清钾测定都在正常值以下 ,2 .0mmol/L以下者 2 3例 ;2 .0mmo…  相似文献   

5.
低血钾软病是产棉区近10年来一种常见病,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以四肢软瘫为主要表现者诊断不难,但部分患者突出表现并非软瘫,而是一些其它症状,此种情况若稍有疏忽,则极易误诊。我们自1986年5月~1990年5月共收治了以心悸、气短及心律失常等心脏症状为主要表现而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低血钾软病22例,现报告并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2例中女17例、男5例,年龄16~36岁。发病至确诊时间最短者5小时,最长者11天。1.2 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3心电图检查:22例入院时心电图检查均有ST段下垂、T波平坦或倒置、U波高宽、TU融合。19例有室性早搏,其中4例为多源性室早,1例有短阵室速。  相似文献   

6.
扩张型心肌病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文宝  孙顺洋 《江苏医药》1999,25(2):165-165
我院自1990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34例扩张型心肌病,占同期心血管住院患者的2.97%,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4例中男25例,女9例。年龄17~65岁,平均44.7岁。病程1个月~14年,平均22年。检查时心功能木全正级者15例,皿级者7例,IV级者12例。2例干部,其余均为农民。入院后常规心电图检查有心律失常者21例,其中室性心律失常12例,有7例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均有室性心律失常。二、诊断按1980年WHO/ISFC标准:(1)体检、X线及/或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脏增大;(2)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表现;(3)心电图异位心律、传…  相似文献   

7.
3年多来我们采用硫酸镁治疗各种心律失常210例,总有效率达74.3%,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与方法 210例中,男112例,女98例;年龄16~88岁,平均52岁。病因:冠心病61例,心肌炎25例,高心病21例,肺心病15例,心肌病14例,风心病13例,低钾血症12例,预激综合征4例,病窦综合征4例,结核性心包炎2例,原因不明者39例。伴有心力衰竭者42例,洋地黄中毒5例,各种心脏阻滞症者30例。心律失常病史最长者21年,最短者30分钟,平均5.8年。本组除42例曾用过其它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8.
心脏传导阻滞常见于高血钾,由低血钾引起者较罕见,现将我们遇见的5例(其中2例为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者)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均系男性,年龄6~46岁。其中甲亢症2例,周期性麻痹2例,急性胃肠炎1例。实验室检查:血钾2.0~3.2mEq/L;心电图除显示u波>T波外,有3例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为Ⅱ度房室传  相似文献   

9.
窦性和交界性双重并行心律甚为少见,现报告1例. 患者男,26岁。因心悸2月就诊,除心律失常外,无其他心脏异常依据。临床考虑心律失常原因不明。心电图分析:Ⅱ导联连续记录,图中有3种P波:①直立的窦性P波(P1、19);②倒置的交界性P波(P3~6、8~12、14~18、21~23、25~29);  相似文献   

10.
低血钾症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可引起心肌兴奋性升高,出现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早,甚至室颤及心脏停搏.如何安全,正确,有效补钾已倍受临床医师关注.一些危重症低钾患者采用常规补钾方法很难奏效.为此,本院就15例严重低钾危重患者成功地应用微量泵补钾,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收集我院1992年1月~1998年11月住院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 42~78岁(平均 57.54岁).原发病有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大部切除术后2例,其中1例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以下简称MOF)预后凶险,死亡率极高。本文报告我院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14例糖尿病并发MOF并予以扼要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5例,女9例。年龄18~69岁,≥60岁7例,既往有高血压病4例,冠心病3例,脑溢血及下肢脉管炎各1例,有明确糖尿病病史6例。 1.2 诊断标准 心脏:出现休克、心衰或心律失常者;肺脏: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自主呼吸停止者:肾脏:BUN>17.85mmol/L,Cr>265.20umol/L;肝脏:血清总胆红素≥3mg/dl,SGPT>100u;大量呕血或多次解柏油样大便者;凝血纤溶系统:血小板<5万/ul,  相似文献   

12.
小儿心律失常70例动态心电图分析与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动态心电图 (Holter)应用逐渐增多 ,现将我院 1995年以来 70例小儿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随访 ,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本组 70例。经体检、常规心电图及Holter心电图发现心律失常 6 0例 ,另 10例仅Holter心电图发现异常。男 4 4例 ,女 2 6例。年龄 2~ 14岁 ,<3岁2例 ,~ 6岁 14例 ,~ 10岁 2 7例 ,~ 14岁 2 7例。基础疾病 :心肌炎 14例 ;先天性心脏病 2例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晕厥 3例 ;间歇性预激综合征 1例 ;原因不明心律失常 50例。二、方法1.检测方法 :使用德国CUSTOmed双通道动态心电图仪…  相似文献   

13.
心律失常是心脏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其中心搏骤停是最严重、最危险的心律失常 ,包括心室颤动、心室停搏或心室缓慢自身节律、以及心脏电与机械活动分离等[1] 。心脏排血功能丧失、组织严重缺O2 而致细胞新陈代谢停止 ,必须立即进行急救。1 临床资料本组共 9例 ,男 6例 ,女 3例 ,最小年龄 6岁 ,最大 5 2岁 ,平均 2 9岁。体重 14~ 6 4kg ,平均体重 39kg。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5例 ,法乐氏四联症 3例 ,室缺伴肺高压 1例。2 病因分析2 1 术前有器质性改变的大心脏和心肌缺血的患者 ,呼吸功能障碍而致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蓄积 ,以及酸…  相似文献   

14.
高浓度氯化钾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钾是生命活动必需的电解质之一,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钾丢失多,术后常发生低血钾症或处于临界低血钾,短时间内发生低血钾症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要求严格限制每日的补液量及输液速度,常规的补钾方法难以及时纠正低血钾。微量注射泵应用以静脉注射,能使药液进入人体血管的速度得到精确的控制。应用高浓度氯化钾微泵深静脉补钾快速纠正,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应用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高浓度氯化钾的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临床资料:在2000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共45例,其中心脏瓣膜置换术后30人…  相似文献   

15.
1985年1月~1987年6月我科共收治重症低血钾软病34例,其中11例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确诊后及时采用了大剂量较高浓度氯化钾静脉滴注,疗效显著,疗程缩短,无1例死亡,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1例均为女性,棉区农民,有食用2月以上粗制棉籽油史。年龄15~54岁,平均33.6岁。病程10~40天,平均21.4天。但均于入院前3~7天病情加重,有感冒、劳累及精神刺激等诱因者4例。平均静脉滴注氯化钾为8.8天,平均住院时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1991~1996年选择88例老年人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67例,女21例;年龄60~80岁,平均71.32岁,排除碘过敏患者及甲亢性心律失常。病因:冠心病69例,其中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者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1例,风心病5例,肺心病8例,心肌病1例,原因不明者5例;心律失常类型:室上性49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由于心内希氏束电图程序电刺激 ,心内膜标测等技术的进展对小儿心源性心律不齐的发生机理及治疗有更多的了解[1] 。小儿心律失常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小儿心脏疾病及非心脏性疾病 ,如缺氧和电解质紊乱等都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 ,对心律失常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是儿科临床医师经常面临的问题 ,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8月我们共诊治儿小心律失常 15 6例 ,现对其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2 0 0 2年 8月本医院儿科共诊治小儿心律失常 15 6例 ,15 6例患儿中男性 80例 ,女性 76例 ;年龄 1岁~ 3岁 44例 ( 2 …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是造成患者死亡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分析了 3 8例 AMI患者发病后心电图中 Q- 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 ,心功能的关系 ,借以探讨 Q- 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 8例 AMI(下壁、前壁、前间壁 ) ,其中男性2 4例 ,女性 14例 ,年龄 3 6岁~ 72岁 ,平均 (5 6.4 3± 8.93 )岁。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者 (频发室性早搏 ,多源性室性早搏 ,成对室性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 ) 16例(42 .1% ) ,年龄 4 2岁~ 70岁 ,平均 (5 4 .72± 12 .4 1)岁 ;无室性早搏者 2 2例 (5 7.9% ) ,…  相似文献   

19.
张翠芬  杨军 《云南医药》2000,21(1):56-57
QT间期离散度(QTd)是指体表12导联心电图不同导联之间最大QT间期和最短QT间期的差异程度。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QTd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密切相关,并被视为预测心脏性猝死的独立因素〔1~3〕。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及方法 选择1994~1998年住我院内科的20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排除心房颤动、束支传导阻滞、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者,1月内未使用影响心肌复极的药物(洋地黄除外)。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7~73岁,平均(507±8)岁。同期顺序抽取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0~68岁,平均(528±10)岁。采用日…  相似文献   

20.
兹将我院1972年1月至1982年6月住院心脏病的心功恢复期患者46例发生心脏猝死的原因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在46例心脏恢复期心脏猝死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18岁~76岁;风湿性心脏病24例,冠心病14例(包括急性心肌梗塞4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慢性克山病3例,梅毒性心脏病1例,肺心病1例. 病例选择:凡住院心脏病患者,符合下列情况者为心功恢复期:心力衰竭基本纠正;以快速房颤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为主者,心律转为窦性或心率降至80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