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在1993年8月至1999年3月期间应用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36例,近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标准 (1)严重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伴胸闷头晕、黑矇或晕厥者;(2)窦房结传导阻滞,用阿托品类药物不能消失者;(3)窦性静止,呈交界性逸搏心律者。凡上述各类病人经阿托品试验和食管心房调搏测试,窦房结功能异常者方可入选。  相似文献   

2.
章文杰  陈升  白萍 《海峡药学》2008,20(12):130-132
目的在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中应用生脉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前后观察对窦房结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窦性心动过缓忠者予生脉注射液(1日50mL静滴)联合环磷腺苷葡胺(1日180mg静滴)14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平均窦性心率及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问(CSNRT)、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平均窦性心率改善总有效率为80%;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对窦房结功能改善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氨茶碱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氨茶碱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对照组采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以及24 h Hoter的总心率、平均心率以及最快和最慢心率.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63.15%,总有效率为89.47...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环磷酸腺苷葡甲胺(MCA)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36例SSS静脉滴注MCA150mg,日1次,疗程14天。治疗前后分别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和食管电生理检查,观察窦性最长R-R间期(LSR-R)、窦性最短R-R间期(SSR-R)、24小时平均心率(MHR)、24小时总心搏数(THR)、长R-R间期≥2s(LR-R)、长R-R间期发生次数(FLR-R)和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效正后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结果:(1)DCG:治疗后LSR-R、SSR-R分别由(1.90±0.40)秒、(0.77±0.14)秒缩短至(1.61±0.51)秒(P<0.05)、(0.63±0.11)秒(P<0.01)。MHR、THR分别由(51.3±5.52)次/分、(72858.47±8124.95)次增至(57.62±5.12)次/分(P<0.01)、(79329.58±7211.45)次(P<0.01)。LR-R由(2.88±1.42)秒缩短至(2.18±1.16)秒(P<0.05)。FLR-R由(14.76±9.45)次,减少至(5.97±6.34)次(P<0.01);(2)食管电生理检查:治疗后SNRT和CSNRT分别由(2161±581)ms、(1044±306)ms缩短至(1623±527)ms(P<0.01)、(592±249)ms(P<0.01)。结论:MCA治疗SSS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我院心内科自1998年3月~2000年2月对8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采用环磷酸腺苷葡甲胺(心先安)治疗,笔对其进行了临床观察及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会玖  刘慧 《河北医药》2000,22(11):851-851
近年来文献报道认为环磷酸腺苷葡甲胺 (心先安 )注射液 (MCA)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有效药物[1 ] 。我科自 1996年以来对病窦综合征患者采用心先安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6年 9月~ 1999年 6月多种病因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31例 ,均符合北京地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参考标准。 31例随机分成 2组 :心先安组 18例 ,男 10例 ,女 8例 ,年龄 38~ 76岁 ,平均 (5 4± 13)岁。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4例 ,原发性高血压病 2例 ,扩张型心肌病 1例 ,病毒性心肌炎 1…  相似文献   

7.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是由于窦房结内的起搏细胞(即P细胞)兴奋降低和(或)兴奋传出异常,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电图常以窦缓(40~50/min)、窦停(R-R间期》2.5秒)、窦房阻滞、双结病变和慢快综合征等形式表现.早期药物治疗不满意,中晚期常采用心脏起搏的方法治疗.我院1988年3月~2000年2月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采用环磷酸腺苷葡甲胺(心先安)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和食管电生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利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环戊腺苷(CPA)和苯基异丙基腺苷(R-PIA)对豚鼠窦房结起搏细胞电活动的影响。CPA和R-PIA不仅能增加豚鼠窦房结起搏细胞APA,MDP和Vmax,且能减小VDD,RPF和ADP90。8-苯茶碱和格列苯脲能明显地抑制环戊腺苷的电生理效应。本文结果提示环戊腺苷的电生理效应是受体依赖性的和主要由腺苷受体耦联的ATP敏感性钾通道的激活所中介。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对心肌疾病的代谢治疗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环磷腺苷葡胺是环磷酸腺苷(cAMP)与葡甲胺(MCA)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化合物,通过增强心肌组织的氧化磷酸化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氨茶碱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心先安)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疗效。方法59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停用一切影响心率、心律的药物3d。口服氨茶碱0.1g,3次/d,同时静脉给予心先安120~180mg/d,14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结果显效37例(62.7%),有效6例(27.1%),无效16例(10.2%),总有效率为89.8%。结论氨茶碱联合心先安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疗效确切,部分病例可替代起搏器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环磷酸腺苷葡甲胺(MCA)对动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0只,腹腔麻醉后分离右颈总动脉,直流电刺激颈动脉(1.5mA,7.0min)诱发血栓形成.动物分三组,环磷酸腺苷葡甲胺Ⅰ组(MCA Ⅰ组)、MCAⅡ组及对照组,于电刺激颈动脉前60min分别注射MCA10mg/kg(Ⅰ)、20mg/kg(Ⅱ)及等量生理盐水.结果从电刺激到血管阻塞时间(OT值),对照组14.8±1.3min,MCA Ⅰ组28.4±4.7min,MCAⅡ组31.3±5.8min.MCA组与对照组比OT值明显延长(P<0.01).结论MCA对动脉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A、B两组,A组为环磷腺苷组(38例),B组为对照组(35例),A、B两组均按CHF常规方案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A、B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和77.4%,有显著差异,且A组在改善心功能各项指标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上显著优于B组。结论环磷腺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卢建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9):1338-1338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7年6月~2008年6月肺心病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心率、尿量、血气变化和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心功能改善、尿量、心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治疗肺心病疗效明显,未见明显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是由于窦房结内的起搏细胞(即P细胞)兴奋降低和(或)兴奋传出异常,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电图常以窦缓(40~50/min)、窦停(R-R间期>2.5秒)、窦房阻滞、双结病变和慢快综合征等形式表现。早期药物治疗不满意,中晚期常采用心脏起搏的方法治疗。我院1988年3月~2000年2月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采用环磷酸腺苷葡甲胺(心先安)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和食管电生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64例病窦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治疗组:86例患者,男58例,女28例;年龄25~68(平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对慢性肾功能不全(CRF)的影响。方法42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治疗组环磷腺苷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及尿素氮明显下降(P〈0.05)。结论环磷腺苷可以有效降低患者SCr,BUN,明显改善CRF的临床症状,是治疗CRF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剂量速尿配合环磷腺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1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小剂量速尿配合环磷腺苷葡胺120mg,加入5%葡萄注射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疗程7~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观察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悸、气喘、肝脾肿大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心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速尿配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纠正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其疗效比单纯常规疗法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分析以环磷腺苷葡胺为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自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 经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心功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显著改善,其总有效率为94.9%(3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经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心功能参数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以环磷腺苷葡胺为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安全性能较高,应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3~5 mg/(kg?d),静脉滴注,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30/35(85.7%),对照组总有效率20/33(6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P<0.05)。结论环磷腺苷有显著改善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的心肌供血作用,新生儿用药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MCA)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短期疗效。方法:6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MCA90~150 mg加入250 mL液体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2 w。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E/A比值、心搏量(CO)、6 min步行试验(6MWT)、水肿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0.01)。结论:在常规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CA可在短期内提高CHF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环磷腺苷葡胺1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每天一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心力衰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