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妇瘤平消癥汤加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子宫肌瘤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给予妇瘤平消癥汤(归尾、赤芍、红花、桃仁、水蛭、益母草、三棱、莪术、丹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生卷柏、肉桂、小茴香)加减,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在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妇瘤平消癥汤加减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明显,缩小子宫肌瘤体积优于桂枝茯苓胶囊。  相似文献   

2.
李录花 《光明中医》2010,25(7):1228-1228
目的探讨自拟消瘤汤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确诊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给予自拟消瘤汤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并根据自身状况配服养胃滋阴等药物。结果治疗组66例,临床痊愈10例,总有效率为71.21%。对照组60例,临床痊愈4例,总有效率为45%。结论自拟消瘤汤对子宫肌瘤有一定疗效,特别是肌瘤小、子宫增大较轻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肌瘤消颗粒对子宫肌瘤模型大鼠干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验方肌瘤消颗粒对子宫肌瘤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评价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1)同种大鼠根据Fujii方法造模后,分成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进行子宫肌瘤生长情况的形态学观察;(2)同种大鼠造模后分成模型组,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和肌瘤消颗粒七个不同剂量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雌二醇水平.结果:(1)肌瘤消颗粒显著抑制模型大鼠瘤样增生,以高剂量组效果最显著(P<0.01);(2)能明显抑制模型大鼠子宫形态与重量的改变(P<0.01);(3)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液中雌激素的水平(P<0.01).结论:肌瘤消颗粒对子宫肌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珊  吕计宝 《山西中医》2011,27(9):25-2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桂枝茯苓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仅服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2例,有效4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痊愈1例,有效3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缩小肌瘤体积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穴位埋线配合桂枝茯苓胶囊二联疗法治疗子宫肌瘤确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闵肖岚 《陕西中医》2007,28(3):298-299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化瘀散结类中药配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84例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用消瘤方(桂枝、黄芪、赤芍、丹皮、桃仁、水蛭等)治疗;对照组42例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9%,治愈率为2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7%,治愈率为10%。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消瘤方有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莪棱消瘤汤治疗子宫肌瘤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莪棱消瘤汤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将 12 0例患者随机分组 ,观察组 6 0例采用莪棱消瘤汤治疗 ,对照组 6 0例采用桂枝茯苓胶囊口服。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88.33%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6 .6 7% ,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莪棱消瘤汤对子宫肌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散结消瘤汤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散结消瘤汤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80,口服散结消瘤汤 )和对照组(n=40,口服桂枝茯苓胶囊)。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 ,连续服用2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取血 ,测定血清雌二醇(E2)含量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 75%和85%。治疗后治疗组E2 显著下降 ,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0.01) ,而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无明显变化。[结论]散结消瘤汤治疗子宫肌瘤较桂枝茯苓胶囊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李文  田青  胡晓霞 《新中医》2009,(4):30-31
目的:观察宫瘤宁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共纳入子宫肌瘤患者124例,剔除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口服宫瘤宁胶囊和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IP〈0.05),说明宫瘤宁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优于桂枝茯苓胶囊时肌壁间肌瘤及浆膜下肌瘤的疗效,2组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经期延长、小腹作胀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总数、血色素、血小板、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测也未见异常,治疗组有2例患者服药过程中出现轻微胃肮胀闷不适,未做特殊处理即自然消失,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宫瘤宁胶囊治疗子宫肌瘤(肌壁间肌瘤及浆膜下肌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桂枝茯苓胶囊择期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最佳服药时期.方法:采用桂枝茯苓胶囊分别于黄体期及卵泡期服用,并与桂枝茯苓胶囊全程服用为对照,观察患者瘤体大小、临床症状.结果:桂枝茯苓胶囊均能缩小患者瘤体,减轻症状,全程组较另2组疗效明显(P<0.05).结论:桂枝茯芩胶囊能有效治疗子宫肌瘤,以全程服药疗效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结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6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和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仅服用米非司酮,均连服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其肌瘤的大小。结果治疗效果对照组显效率55.9%,总有效率79.4%;治疗组显效率64.7%,总有效率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使用不同的药物治疗非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对比观察其疗效和复发率,以期找到更方便、安全、有效和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就诊号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予以米非司酮加桂枝茯苓胶囊、单用米非司酮或桂枝茯苓胶囊,观察和分析其疗效和复发率。结果:米非司酮合用桂枝茯苓胶囊,对治疗子宫肌瘤有协同作用,可以使子宫肌瘤瘤体缩小更加明显,而且肌瘤的复发率也明显减少。结论:米非司酮合用中药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和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3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冬梅  赵丽  张晓玲 《陕西中医》2006,27(6):679-680
目的:探讨传统名方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7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从月经第1d开始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服用米非司酮,均连服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其肌瘤的大小。结果:服用桂枝茯苓胶囊的患者服药后月经异常、痛经、腰腹胀痛等一般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米非司酮组;治疗组用药后肌瘤平均体积缩小45.5%;对照组用药后肌瘤平均体积缩小55.1%,(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有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缩小肌瘤体积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有一定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桂枝茯苓胶囊与化瘀消瘤汤联合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景德镇第三人民医院在2018年10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15例)与观察组(15例).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化瘀消瘤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4.
益气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证属气虚血瘀的子宫肌瘤患者,口服化瘤方(黄芪、生牡蛎、薏苡仁、刘寄奴、水蛭、桂枝、芍药、丹皮、桃仁、茯苓等药);对照组45例,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总疗效、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及肌瘤体积变化等指标。结果:益气化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改善腰酸乏力、伴随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瘤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具有可靠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技术,探讨益气祛瘀、活血散结类中药配伍之肌瘤内消丸,对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将子宫肌瘤患者瘤体血流分为0级、I级、Ⅱ级和III级。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名老中医肖承悰教授之经验方肌瘤内消丸治疗;对照组口服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前、后24 h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检查并存储图像,观察子宫肌瘤患者瘤体血流频谱变化及评价肌瘤内消丸疗效。结果:治疗组在肌瘤血流减少程度,肌瘤大小与子宫体积减小程度,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瘤内消丸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良好的消融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加服桂枝茯苓胶囊,连服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4%、对照组84.6%,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李正香 《陕西中医》2014,(9):1197-1199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子宫肌瘤患者100例根据入选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两组都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8.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肌瘤体积比较无明显差异,干预后都明显下降,同时干预后治疗组的肌瘤体积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中的阴道流血排液、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酸痛、感染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值都明显降低,同时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多,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保守治疗子宫肌瘤具有高效与安全的特点,其疗效的发挥与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变化及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为85.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且观察组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FSH、LH、E2、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FSH、LH、E2、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确切,可缩小肌瘤体积,改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9.
运用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技术(Convergent Color Doppler.CCD),探讨益气祛瘀、活血散结类中药配伍之肌瘤内消丸,对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对肌瘤周边及内部血供情况、肌瘤大小与子宫体积变化进行观察.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名老中医肖承惊教授之经验方肌瘤内消丸治疗;对照组口服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检查并存储图像,观察子宫肌瘤患者瘤体周边及内部血流变化及评价肌瘤内消丸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瘤体血流信号消失为95% (57/60).对照组瘤体血流信号消失为81.67% (49/6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在肌瘤大小与子宫体积减小程度,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肌瘤内消丸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良好的消融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化瘀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服化瘀消癥汤,对照组40例服桂枝茯苓胶囊,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23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痊愈4例,显著18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均有明显缩小,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子宫肌瘤体积无明显显差异,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瘀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疗效优于桂枝茯苓胶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