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或许是我自己也人到老年,心理咨询工作中经常听到老年朋友的故事,其中多是老年人为儿女生活操心的案例。您听,这又是一个您似曾相识的身边事。这是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老先生见到我像见到老朋友,对我推心置腹:“知道您和我年龄差不多,又知道您是心理学家,就来和您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相信您一定理解我,一定能帮助我。  相似文献   

2.
时光荏苒,转眼间接手现在的班级已经一年半了。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我慢慢了解了每一位学生,了解了他们的脾气秉性、心理状态、学习情况。在班级管理方面,我自己觉得对孩子们要求还是比较严格,在上课、下课、纪律、卫生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明晰的要求。班级的事情一般也都是我说了算。可以说我是一位专制型的老师。可时间一长,我慢慢发现了问题,孩子们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集体活动方面,他们不愿提出自己好的想法;在学习方面,孩子们很少质疑,很少提出自己的问题。我分析原因是他们怕说出来也不知是对是错,更怕我会批评他们,所以才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对建设一个民主型班级还是一个专制型班级做了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或许是我自己也人到老年,心理咨询工作中经常听到老年朋友的故事,其中多是老年朋友为儿女的生活操心的事。您看,这又是一个您似曾相识的故事。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见到我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他对我说:"知道您和我年龄差不多,又知道您是心理学家,就来和您说说心里话,相信您一定理解我,一定  相似文献   

4.
您好!我是您的一位读者,今年63岁了,平时身体很好,生活条件也不错,孩子已经结婚成家,基本没什么烦心事。可是最近我不知怎么了,总是觉得心慌气闷,吃不下、睡不好,做事情丢三落四,觉得看什么都不顺眼,干什么都没意思,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急。老伴陪我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没发现什么大问题。可是,我还是觉得全身上下哪里都不舒服。请问我是不是心理上出什么问题了?江苏老严老严同志,您好!从您来信中描述的情况来看,您很可能是"情绪中暑"了。"情绪中暑"又称"夏季情感障碍",是人们在夏季容易出现的一种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5.
正心理案例:我究竟是怎么回事?心理咨询中,一位老先生诉说的心理困扰,也许很多老年朋友似曾相识。您听:我今年65岁了,本该安享退休生活,却经常心绪烦乱,感觉很不好。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看过您的书,也看过您的文章,很信赖您,今天也来和您谈谈我的困惑,希望得到您的帮助。是这样的。上班的时候,大家都说我是个好同志,自己也敢说在工作上是个好同志。自己几十年  相似文献   

6.
《家庭医生》2011,(10):56-56
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28岁,性格内向,朋友很少,兴趣爱好也不多。大学时交过一个男朋友,因合不来分手。毕业后,别人先后介绍过好几个对象。但每次见面都无话可说,草草收场。眼见同学一个个结婚生子,而自己还是形单影只,我越来越自卑,对自己很不满意,觉得自己不会说话,不会处朋友。最糟糕的是,近几个月来,我的情绪很低落,高兴不起来,一天到晚没精打采,忧心忡忡,什么事情也不想做,还常常会有一些消极的想法,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活得很无聊。您说我是不是患了抑郁症,怎么调整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心理案例心理咨询中,一位老先生诉说的心理困扰,也许很多老年朋友似曾相识。您听:我今年65岁了,本该安享退休生活,却经常心绪烦乱,感觉很不好。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看过您的书,也看过您的文章,很信赖您,今天也来和您谈谈我的困惑,希望得到您的帮助。是这样的。上班的时候,大家都说我是个好同志。自己几十年来,工作上真是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勤  相似文献   

8.
李驭 《现代养生》2009,(8):35-36
人到了银发族,不管您高兴不高兴,老年生活都摆在了面前。以怎样的心态适应老年生活,不仅会影响到身心健康,更决定了老年生活是否快乐幸福。研究发现,面对老年生活,老年人一般有如下5种心理适应模式。您不妨对照一下,看看自己该以哪种模式来适应老年生活。  相似文献   

9.
正心理案例:我究竟是怎么回事?心理咨询中,一位老先生诉说的心理困扰,也许很多老年朋友似曾相识。您听:我今年65岁了,本该安享退休生活,却经常心绪烦乱,感觉很不好。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看过您的书,也看过您的文章,很信赖您,今天也来和您谈谈我的困惑,希望得到您的帮助。上班的时候,都说我是个好同志,自己也敢说在工作上的确是个好同志。自己几十年来,工作上真是兢兢  相似文献   

10.
晚上8点钟,预定的咨询电话开通,电话铃立刻随之响起,电话里传出非常有磁性的男中音:"俞老师您好!不好意思,晚上还要打扰您。我之所以给您打电话,是因为我不好意思面对您。我觉得任何一个大男人讲这样的事情,都会觉得好没面子。可是,我想要一个孩子。我都36岁了,连生孩子的能力都没有,我现在的状况是不能有一次完整的性生活。您肯定要问我有没有生理问题?我可以肯定地告诉您——我没有。我做过所有的生理检查,一切正常。我知道我的问题在心理,是我太压抑了,可是,我怎么才能摆脱呢?我还是从头给您讲所有的经过吧。"  相似文献   

11.
张虎军 《大众健康》2007,(10):53-55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人,觉得活得没劲,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什么都失败。这时我们要注意,可能他或者她有抑郁症的前兆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化成为一种趋势,意识多元化,思维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人们都面临选择的多元化,无所适从似乎成了很多人做任何事情的通病。从上小学、中学、大学、工作、结婚、生育,似乎任何事情都在逼迫您做出选择,一次次的选择恐惧和对选择的不满意会使自己失去选择的乐趣。社会竞争的压力,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亚健康”,更严重的是心理上的“亚健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心理案例:心里就是很不平衡您听,下面这位退休的老年朋友,在写给我的咨询来信中,这样表达着自己内心的不平衡。我是一名退休工人,今年70多岁了,老伴也是一名退休工人。我们两个都身体健康,儿女也懂事、工作还不错,孙辈们也都很好。但是有一件事一直让我心里很别扭,很不平衡。看过您有关老年心理的文章,挺对我们老年人的心思,所以想和您谈谈,请您帮我分析分析。  相似文献   

13.
趣话人屁     
恕我冒昧地向您问一句,您从早晨起床到现在都做了些什么事情?什么?连饭都没吃就跑出家门去赶公共汽车,可到单位一看表还是迟到了一刻钟?除了这  相似文献   

14.
董薇 《中老年保健》2012,(11):39-39
董薇老师你好!进入中年后,我感到压力越来越大,在单位是承前启后的中坚力量,在家里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顶梁柱。很多时候面对各种事务纷争,我都感觉自己快支撑不住了。特别是前段时间升职的事情,本来大家都认为那个职位非我莫属,结果上级机构下派了一个人顶替了我,让我觉得多年的辛苦工作付诸东流,情绪也随之低落了很久。家人劝我想开一点,也做了很多努力让我尽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可是至今我仍无法释怀。朋友们都  相似文献   

15.
沈阳读者杜威来信说:我从小就爱幻想,但从不敢付诸行动。成年以后这种情况虽然有所改变,但还是显得谨小慎微,缺乏往前冲的勇气因为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往悲观方面想,不是夸大事情的难度,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结果,很多机会都被我错过了我如何改变自己?  相似文献   

16.
长时间陪伴孩子,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难免会令我们感到疲劳。不管多么爱孩子,我们总有自己的事情想做,也时不时地需要一些时间来独处和放松。而孩子对父母情绪的变化非常敏感,糟糕的情绪几乎瞬间就能传导给孩子。如何使自己在长时间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更开心更舒适,几乎是每一位妈妈都关心的课题。作为一名全职两年的妈妈,我的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青松 《药物与人》2005,(12):26-27
又到了年底,我们将告别2005,迎接崭新的—年,在渐冷的北风中,我们是否能给自己留一段空白时间,对即将过去的一年做个回顾呢?也许忙忙碌碌的生活让我们身不由己,忘记问问自己,这一段时间,我都忙了些什么?对我来说这些事情到底有多重要?不妨,就现在吧,静下心来回味一下这生命中的又一年。 什么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呢?让我们从下面这个小游戏开始.对我们天天面对乏善可陈的生活做一次重新梳理吧。  相似文献   

18.
<正>心理困扰:弟弟为什么这样怨恨我?这一天,我接待了一位中年女士的来访。不知是怎样的困扰,让女士尽管强作笑颜,却怎么也舒展不开紧锁的眉头。刚刚落座,女士就开始急切地诉说:"可愁死我了。您说我对弟弟付出了所有的爱,为什么反遭弟弟怨恨,让我里外都不是人了?事情是这样的我在娘家是大姐,下面有个弟弟。弟弟人也不坏,可就是一个字,懒。他从小就懒散,中学毕业后就不上学了,整天闲逛,没有人生目标,更没有人生责任感。不做事情不说,还好高  相似文献   

19.
经典困惑     
“我看过‘心理医生’栏目里您发表的文章,知道您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心理咨询师,就拨通了您的咨询电话。是这样的,我今年29岁,已经毕业工作8年了,恋爱的问题一直不顺。谈过的男友十多个了,都没有谈成。我知道肯定是我自己的问题,可就是不知到底我是怎么回事。”周六晚,一个女孩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把这样一个困惑摆在了我的面前。事情常常这样,我们的确有时候弄不明白自己。所以,心理咨询的目标首先是帮助当事人看清自己。经过沟通,女孩述说了自己的故事:“我知道自己也不是怎么好,说不上漂亮,但对遇到的男孩都不太满意。有时候觉得是上帝的不公平。其实,上帝也是  相似文献   

20.
人到老年,由于精力、体力诸方面的原因,不可能把事情做得十分圆满。可是,有的老年人各种欲望相当强烈,什么事情都想管,什么事情都想做得好上加好,结果常常事与愿违。有一位老朋友,退休之后,“人老心不老”,决心大显身手、大干一场。退休第二天,他就受聘于一家公司“创收”,从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收入颇为不菲;晚上的时间他还要上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和绘画,展现自己的艺术才能和创造才华;对于原单位的事情,他也“放心不下”,总想“发挥余热”,时不时要找领导提些批评建议;在社区,他担任未成年人思想教育辅导员,经常“谆谆教导”青少年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自己家里的事,他更是“牵肠挂肚”,什么都想管,什么都要过问,买什么东西要经过他的批准,外孙女上中学了他要亲自接送,甚至孙子谈女朋友,也得先取得他的同意……这样做的结果是给自己带来诸多的烦恼,最后累得心脏病复发,险些丢掉性命。在病榻上他才深刻地领悟到:这一切都源于自己不舍得放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