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结核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8月60例住院老年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2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以及生活自理能力(ADL)总分和生活满意指数(LSIA)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出院时2组患者的PSQI、ADL总分较入院时明显降低,LSIA评分较入院时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出院时睡眠质量和生活满意指数提升较对照组显著(P均<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老年结核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辩证耳穴贴压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中风后失眠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治疗,实验组给予耳穴贴压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O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PSQI,SS-QOL评分无差别,治疗后比较,实验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而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8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3,P〈0.05)。结论耳穴贴压可以有效治疗中风后失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健脑安神针法治疗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62例卒中后失眠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卒中及失眠基础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予以健脑安神针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失眠严重指数[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评分]、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PSQI、ISI、SDS及SA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试验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脑安神针法治疗卒中后失眠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提升睡眠质量,极大地缓解失眠后抑郁或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运耳术对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重庆市某医院收治的92例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艾灸联合运耳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失眠严重指数(IS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I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I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I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运耳术能够明显提高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仪(rTMS)联合吴茱萸穴位敷贴对脑卒中后失眠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医院就诊的84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吴茱萸穴位敷贴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睡眠状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5-HT水平高于治疗前,NE水平低于治疗前,试验组血清5-HT水平高于对照组,N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SQI、A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rTMS联合吴茱萸穴位敷贴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后失眠患者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促进血清5-HT分泌,抑制NE分泌。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解结针法结合疏肝调神法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60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施以解结针法结合疏肝调神法治疗,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的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RSS、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SRS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结针法联合疏肝调神法可以减少失眠问题,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太极拳对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患者睡眠和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针刺治疗,试验组接受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训练,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5天,持续8周。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分别评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抑郁焦虑状态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拳训练对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患者的睡眠、抑郁焦虑状态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太极拳对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患者睡眠和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针刺治疗,试验组接受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训练,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5天,持续8周。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分别评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抑郁焦虑状态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拳训练对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患者的睡眠、抑郁焦虑状态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急性脑卒中后并发早发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治疗组在常规脑卒中治疗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血压控制达标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睡眠障碍发生率、1个月内脑卒中再发率、2个月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卒中后常并发抑郁症,及时抗抑郁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起着促进和协调作用,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施护在失眠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16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等两组,每组均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对比两组睡眠状况。结果:两组护理后3个月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失眠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护,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跟进式家庭护理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外科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院内的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出院后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跟进式家庭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并运用焦虑自量表(SAS)评分、运用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两组6个月后不同护理效果。用SPSS 17.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治疗后,两组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跟进式家庭护理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家庭护理组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跟进式家庭护理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入睡等待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使用、睡眠持续时间及PSQI总分比本组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也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跟进式家庭护理应用在脑卒中患者,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在脑卒中患者中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脑卒中后焦虑(PSA)、脑卒中后抑郁(PSD)共病状态患者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高频rTMS假刺激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高频rTMS真刺激治疗。观察4周后2组患者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改良Barthel指数(MBI)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HAMD评分、HAMA评分、PSQI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MBI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分数提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1.2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3.45,P<0.001)。 结论高频rTMS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均能有效改善PSA+PSD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睡眠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但高频rTMS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的改善作用。方法:本次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本医院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进行研究,共计选取68例,通过数字分配法分为两组,分别为为观察组、对照组,将艾司西酞普兰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用于观察组患者,将抗抑郁药物治疗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将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焦虑评分表及睡眠质量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结合进行治疗效果判定。结果:在两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水平均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相比对照组HAMD评分、HAMA评分,具有显著优势(P0.05),患者实施治疗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实施比对,对比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将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于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马来酸咪达唑仑片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老年痴呆并发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痴呆合并睡眠障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富马酸喹硫平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马来酸咪达唑仑片口服。两组均治疗4周。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价患者的病理变化,用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SQI共7分项,观察组睡眠障碍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分项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BEHAVE-AD各分项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MMSE与ADL评分均上升,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马来酸咪达唑仑片联合富马酸喹硫平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康复治疗时机的选择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分别随机选取4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都使用他汀、抗聚等常规治疗,除此之外,我们对治疗组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使用HAMD评分、FMA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和生存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价)等指标对两个组的患者病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HAMD和NIHSS评分在经过治疗后,都比对照组低了很多(P0.01),FMA和ADL评分,对照组在治疗后都低于治疗组(P0.01);而这些在治疗前都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尽早对脑卒中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改善抑郁状态,还能显著恢复神经系统功能,可以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脑电生物反馈仪在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0月-12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244例,采用电脑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联合心理治疗,观察组此组基础上加入脑电生物反馈仪治疗。对比治疗前、治疗6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结果:治疗前两组PSQI、HAMD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PSQI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使用脑电生物反馈仪治疗即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疗法(CBT)、药物及联合治疗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3月在河南某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认知行为组接受CBT干预,药物组接受艾司唑仑治疗,联合组同时接受CBT干预及药物治疗,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时、治疗4周时、随访2周时、随访4周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PSQ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3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其中联合组患者的PSQI评分低于药物组和认知行为组(P0.05),药物组患者的PSQI评分低于认知行为组(P0.05)。治疗4周时,3组患者的PSQI评分较治疗前进一步降低(P0.05),但此时3组患者PSQI评分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药物组患者的PSQI评分呈升高趋势,而认知行为组和联合组患者的PSQI评分基本持平。随访2周时,药物组患者的PSQI评分高于本组治疗4周时及同时期联合组(P0.05)。随访4周时,药物组患者的PSQI评分高于本组治疗4周时及同时期联合组和认知行为组(P0.05)。结论单纯药物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即刻效应明显,短期效果好。单纯CBT的远期效果优于药物,即刻效应不及药物治疗。二者联合可作为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8.
张颖慧 《现代保健》2009,(20):73-74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更年期妇女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以失眠为主要表现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33例)和更年安片(对照组,33例)治疗1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在PSQI评分和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更年期妇女的失眠症状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抗抑郁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急性脑卒中后并发早发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治疗组在常规脑卒中治疗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血压控制达标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睡眠障碍发生率、1个月内脑卒中再发率、2个月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后常并发抑郁症,及时抗抑郁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起着促进和协调作用,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长期健康管理策略对绝经过渡期女性绝经相关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就诊的绝经过渡期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长期健康管理策略,干预前后,采用绝经症状评价量表(MRS)评价绝经相关症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睡眠质量,采用绝经生存质量量表(MENQOL)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13.27±1.59)分vs(9.08±1.36)分](t=14.160,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9.69±1.26)分vs(6.81±0.75)分](t=13.888,P0.05),干预后观察组MENQOL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3.19±0.35)分vs(2.62±0.37)分](t=7.914,P0.05)。结论长期健康管理策略可以减轻绝经过渡期女性的相关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