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液体活检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分子检测手段,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早期筛查和发现肿瘤,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比常规肿瘤标志物灵敏性及特异性更高的替代方法。同时,液体活检还具有实时监测治疗疗效和耐药基因的产生,评估复发转移风险的作用,在肿瘤的精准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液体活检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消化道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液体复苏是失血性休克治疗的关键环节;失血性休克时机体炎症反应失控是导致休克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复苏液体参与了失血性休克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并可加重失血性休克引起的细胞损伤,而改进后的复苏液体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炎症损伤。本文就不同复苏液体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进行一系列的阐述,提出一些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新型复苏液体。  相似文献   

3.
张昊 《辽宁医学杂志》2010,24(6):306-307
目的通过肺炎支原体(MP)液体培养法和被动凝集法抗体检测的应用比较,探讨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以呼吸道感染来院检查的121例患者同时应用MP快速液体培养法培养和被动凝集法检测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P快速液体培养法阳性率为33.06%,被动凝集法抗体阳性率为38.84%,两者均为阳性者16例,均为阴性者50例,两种方法符合率为54.54%。结论快速液体培养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临床有非常好的诊断治疗指导作用。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率,对MP感染早期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8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加以比较,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采用充分液体复苏.结果 通过临床验证,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可减少创伤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谢郁华 《医学综述》2012,18(16):2631-2633
围术期液体治疗是临床麻醉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围术期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一项重要治疗手段。晶体液和胶体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对于改善微循环灌注,恢复组织器官功能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策略的诞生,每搏量变异度等监测指标的应用,围术期液体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于临床输液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育兵 《中国现代医生》2013,(22):146-147,150
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方法在临床急诊中对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失血性休克急诊病例1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分别使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常规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液体复苏情况、病死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经过液体复苏治疗后复苏情况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4,P〈 0.01);两组并发症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P〈0.05)。结论在针对失血性休克临床急诊治疗中,运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的治疗效果及愈后情况均优越于常规液体复苏疗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腹泻所致水和电解质紊乱是儿科常见疾病,静脉补液是常用治疗措施。笔者参考液体疗法有关资料,结合本地实际,自1962年后应用液体简易计算法(见表1),经临床应用疗效尚称满意。今介绍如下,供基层医务人员參考。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液体疗法是一门比较精细、要求十分严格的临床应用学科。由于新生儿体液代谢、酸硷平衡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故其液体疗法不同于其他年令时期。本文就新生儿体液生理特点(包括水电解质代谢、酸硷平衡特点),体液紊乱、酸硷失衡临床特点及液体疗法总的原则与要求,进行重点阐述,务求简明扼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患者对手术期望值的提高,对全麻手术中液体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已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开展。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Flotrac/Vigileo心排量监测系统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全麻手术领域的应用与进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临床静脉输液的普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广泛开展[1],许多价格昂贵的抗生素正在大量地应用于临床,单位体积液体剩余量的价值也就越来越高。我们连续2天对4个科室42瓶(100毫升)瓶装的液体剩余量进行了抽查,发现临床上更换液体或拔除输液器时,常常忽略了液体剩余量的问题。现具体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我们随机抽查了4个科室42瓶(100毫升)瓶装液体的剩余量。其中生理盐水 青霉素400万单位八瓶,生理盐水 优普酮3.0四瓶,生理盐水 优普酮4.0五瓶,生理盐水 氯唑西林钠5.0七瓶,生理盐水 头孢噻肟钠3.0七瓶,其他液体十一瓶。1.2测量方法打…  相似文献   

11.
原子力学显微镜对液体纳米药物的直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液体纳米药物的观察方法。方法:用原子力学显微镜观察液体纳米药物。结果:未纳米药物在云母片上呈不均匀分布,呈现大小不同的颗粒,而液体纳米药物则呈均匀分布,并且颗粒比较均一。结论:为进一步探讨液体纳米药物在生物医学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管流速模型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为临床工作提供合理可靠的依据。方法:分析血管模型不同流速与MRA信号改变的关系。结果:液体流速为0.4 mm/s时,静止与流动液体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肉眼尚无法分辨;液体流速为1.2 mm/s时,肉眼可明显分辨二者信号差别。结论:液体流速对MRA影像有影响;下肢血管MRA在临床应用方面是方便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对创伤性休克救治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创伤性休克患者76例,随机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A组)40例和积极液体复苏组(B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输液量、PT、MODS、ARDS、DIC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液体输入量为(1 950±320) mL,积极液体复苏组液...  相似文献   

14.
赵敏 《吉林医学》2015,(6):1170
目的:探讨液体复苏在脓毒性休克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5例脓毒性休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液体复苏后患儿p H值,P/F显著提高,PT和APTT显著缩短,收缩压显著升高,乳酸降低。结论:尽早在短期达到液体复苏目标,可改善脓毒性休克患儿氧的运输、组织灌注,改善凝血功能和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孕妇产后出血围术期液体治疗,依赖于液体容量的有效监测,目前在传统生命体征监测手段,如:血压、心率、尿量、血氧饱和度等监测的基础上,可应用于产后出血的容量监测手段有了新进展,本文就孕妇围术期产后出血液体容量监测手段的进展进行综述,对各项技术手段临床使用情况和优劣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头孢拉定与环丙沙星的配伍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拉定与环丙沙星均为临床上较常用的抗菌药物。但在临床应用中,当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因静滴顺序不同,而引起输液管内液体出现两种不同反应,出现配伍禁忌,必须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应用的给药途径,在为数不少的患者心目中,去医院看病就是去“打点滴,挂吊瓶”,部分医务人员也认为静脉液体治疗是临床上最常规的工作,属于微不足道的“小”问题,有时候为了对患者心理安慰或规避医疗风险,也常常处方不必要的静脉液体治疗。其实,这些对静脉液体治疗的认识和做法都存有误区,不适当的静脉液体治疗不仅不能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静脉液体输注过程中,采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静脉液体所起到的改善临床工作,提升护理质量所起到的辅助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实施开展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前收治的患者,以及实施开展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之后收治的患者进行对比,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实验组。前者采取非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所配置静脉液体;后者采取静脉用药中心所配置的静脉液体。通过患者对于治疗以及护理、配药的满意度情况,临床中护理工作的质量情况来对比临床配药调配中心所起到的效果。结果静脉用药中心投入使用后,通过实际的临床对比发现,采取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的静脉液体的实验组,其护理工作质量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评分,均要明显高于非静脉中心调配药物的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实际工作中,采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所配置的静脉用液体,可以很好的起到改善临床治疗工作,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改善患者的整体治疗感受,提升了患者对于治疗上的满意度情况,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创伤性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危急综合征,液体复苏治疗是本病必要的治疗手段.救治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液体复苏的传统方法是早期快速大量输入液体,短时间内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同时选择性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尽可能将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以维持重要脏器血流灌注,防止休克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有学者采用Vigileo监测仪检测机体容量水平,可有助于精确指导具体液体治疗的复苏.近年来笔者对我科收治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行液体复苏和Vigileo监测仪指导下行液体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两种液体复苏方法对本病的救治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们应用中医辩证施治的科学理论,简明、重点的叙述小儿液体疗法的临床应用,本疗法占儿科治疗的40%,具体应用情况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