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通过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α干扰素与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得出结论:阿德福韦酯和干扰素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联合组在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和HBV-DNA转阴率的疗效上显著优于单用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重组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两者联合治疗的协同作用。方法治疗组服用阿德福韦10mg,每天1次口服。重组干扰素α-2b注射液500万单位,每周2次,皮下注射。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10mg,每天1次口服,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满6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复常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停药随访6个月后,2组ALT复常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重组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一用药,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8):12-14
目的探讨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接受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58例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德福韦酯)、观察组(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各29例,测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两组患者ALT复常率、HBV-DNA阴性率、HBeAg转阴率。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HBV-DNA阴性率、HBeAg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2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不会提高ALT复常率,但可以改善HBV-DNA阴性率、HBeAg转阴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干扰素Ⅸ一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单用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给予干扰素仅一2b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复常率、HBeAg和HBV—DNA转阴率及HBeAg/,HBeAb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素d一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可提高患者ALT复常率、HBeAg和HBV—DNA转阴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汤力 《当代医学》2014,(31):147-148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 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n=33),采用干扰素α-2 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n=34),采用干扰素α-2 b单药进行治疗,均连续治疗48周。治疗前、治疗48周后分别检测HBV-DNA、乙肝病毒抗原抗体、肝功能,对比2组患者的HBV-DNA阴转率、HBe Ag阴转率、HBe Ab转换率及ALT复常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48周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2.73%、44.12%;HBe Ag阴转率分别为60.61%、35.30%;HBe Ab转换率分别为48.48%、26.4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采用干扰素α-2 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HBV-DNA阴转率、HBe Ag阴转率、HBe Ab转换率及ALT复常率方面效果显著,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LAM)和阿德福韦酯(ADV)初始联合治疗与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科2009年7月~2012年2月收治的140例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即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患者应用拉米夫定(0.1g/d)和阿德福韦酯(10 mg/d)进行治疗,单药治疗组患者应用恩替卡韦(0.5 mg/d)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8周后,采用X?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结果:①治疗48周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分别为85.7%、85.7%和48.6%,单药治疗组患者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分别为65.7%、65.7%和17.1%.在上述数据的比较中,两组患者仅在HBeAg转阴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7.835,P<0.01﹚.②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病毒学突破,也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治疗与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均能明显抑制HBV复制、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但在HBeAg转阴率方面,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治疗更优于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用药对服用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YMDD变异的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YMDD变异的慢性乙肝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治疗12周,然后停用拉米夫定,用阿德福韦酯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治疗36周,对照组继续用拉米夫定治疗48周.观察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HBV-DNA阴转事,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组在前,对照组在后)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0%和33.3%;HBeAg阴转率分别为36.7%和13.3%;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26.7%和6.7%,ALT复常率分别为60.0%和23.3%.以上指标两组之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事分别为13.3%(4/30)和10.0%(3/3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治疗对于接受拉米夫定治疗而出现YMDD变异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单用及联用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前瞻性临床试验,选取120例HBeAg阳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44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42组,联用组34例,治疗12个月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联用组患者的HBV-DNA阴转率(82.4%)均高于阿德福韦酯组(50.0%)、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42.9%)(P<0.05);联用组患者的HBeAg转换率(52.9%)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13.6%)(P<0.05).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与阿德福韦酯组或联用组的HBeAg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的ALT复常率、HBsAg阴转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多为乏力、发热、肌痛、头痛、脱发、食欲不振、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肝病相关或非特异性症状,反应均较轻,对症处理后能继续耐受治疗.停药时未发现HBV耐药株.结论 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患者的病毒学应答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参仙乙肝灵联合恩替卡韦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诊治的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与恩替卡韦口服,观察组加用参仙乙肝灵片口服,两组均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HBeAg转阴率及血清转换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结果 两组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HBeAg转阴率及血清转换率在治疗6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时观察组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HBeAg转阴率及血清转换率分别为85.00%、47.50%、42.50%,高于对照组65.00%、25.00%、2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12个月时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参仙乙肝灵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能提高抑制病毒复制的能力,促进HBeAg转阴率及血清转换,提高了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将3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组15例,初始同时使用恩替卡韦(博路定)及胸腺肽α124周,之后停胸腺肽α1继续用恩替卡韦至48周。对照组15例,单用恩替卡韦(博路定)0.5mg/日,48周。定期检测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肝纤维化组合,清蛋白。Fi-broscan评分两组在治疗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价。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联合组在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V-DNA转阴率,抗肝纤维化的疗效上显著优于单用恩替卡韦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的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纤维化等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再加用替比夫定600mg,1次/日,口服,基本疗程为12个月,6个月无治疗应答者停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清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结果:治疗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95%、85.3%、30.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措施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替比夫定能够强效、快速抑制HBV-DNA复制,耐受性较高,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高峰  赵龙凤 《中国医疗前沿》2011,(3):28+11-28,11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及两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实验,将90例HBeAg阳性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干扰素α-2b(A组)30例、阿德福韦酯组(B组)30例和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组(C组)30例,监测3组患者治疗12周、24周及48周的ATL变化、HBV血清标志物、HBVDNA水平。应答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24周时,联合用药组患者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单药组,联合用药组治疗48周时,上述指标仍高于单药组。结论干扰素α-2b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两药单独治疗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2b、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及两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对照实验,将90例HBeAg阳性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干扰素α-2b(A组)30例、阿德福韦酯组(B组)30例和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组(C组)30例,监测3组患者治疗12周、24周及48周的ATL变化、HBV血清标志物、HBVDNA水平.应答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治疗24周时,联合用药组患者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单药组,联合用药组治疗48周时,上述指标仍高于单药组.结论 干扰素α-2b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两药单独治疗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彭土生  王轩  余桂芳 《广东医学》2014,35(15):2442-2443
目的 探讨不同疗程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84例HBsAg、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42例,均给予拉米夫定,再给予不同疗程重组人IL-2,A组给予3个月,B组给予6个月,观察两组ALT复常率、e抗原转阴率、e抗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CD4+、CD4/CD8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6个月后ALT复常率、e抗原转阴率、e抗血清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组HBV-DNA转阴率高于A组;至12个月时,B组ALT复常率、e抗原转阴率、e抗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均高于A组,且B组12个月时的ALT复常率、e抗原转阴率较6个月提高.另外,B组CD4+、CD4/CD8在治疗12个月后较治疗前有所增高,而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适当延长IL-2使用疗程可获得更好疗效,且短期随访中仍持续有效.  相似文献   

15.
温高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9):1123-1125
目的:观察和比较单用阿德福韦酯与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5月~2009年1月收治的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同时使用胸腺肽6个月及阿德福韦酯12个月。对照组32例,单用阿德福韦酯,疗程同样为12个月。定期检测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两组在治疗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ALT复常率在治疗后3、6、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在治疗后3个月时为18.0%,对照组为1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6个月(38.3%vs.23.1%)、第12个月(40.6%vs.28.1%)时,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治疗组在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和HBVDNA转阴率的疗效上显著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及HBV-DNA均阳性,且HBV-DNA>1×106cop/ml。60例随机分成两组:Ara-AMP联合干扰素(IFN)组30例,干扰素组30例,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对肝功能和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Ara-AMP联合干扰素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分别为70%、83%、90%,HBV-DNA转阴率分别为16.6%、36.7%、43.3%;HBeAg转阴率均为7.1%、17.8%、17.8%;HBV-DNA转阴率治疗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功能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单用干扰素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时,ALT复常率分别为66%、73%、80%;HBV-DNA转阴率3.3%、10.7%、12.3%,HBeAg转阴率均为5.2%;肝功能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BeAg转阴率及HBV-DNA转阴率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两组之间比较HBV-DNA转阴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ra-AMP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茵枝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茵枝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治疗周期为18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及HBV-DNA定量。结果:治疗18个月时,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0.0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18个月及随访12个月时,治疗组患者的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治疗组患者的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V-DNA定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3个月及随访12个月时,治疗组患者的HBV-DNA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枝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提高HBeAg阴转率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改善患者的临床证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单独口服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37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两组疗程均4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24周、48周的 HBV-DNA 载量变化、ALT 复常率、HBV-DNA、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结果两组HBV-DNA载量随着时间延长而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48周时治疗组ALT复常率、HBV-DNA及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下降及发热、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但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石晓峰 《中国医疗前沿》2012,(14):13+40-13,40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与疏肝解毒汤联合用药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菏泽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肝解毒汤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ALT复常率、HBeAg、HBV-DNA转阴率及应答率来评价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ALT复常率、血清HBeAg、HBV-DNA转阴率及应答率分别为:78.1%、64.7%、77.2%、61.3%,与对照组63.2%、51.9%、56.7%、50.4%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与疏肝解毒汤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且优于阿德福韦酯单用,此法在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4周的疗效。方法:对5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和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治疗24周期间,观察第16周、24周末肝功能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病毒DNA(HBV-DNA)的变化。结果:阿德福韦酯和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应用在降低HBV-DNA和ALT水平,提高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方面疗效均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结论:阿德福韦酯和复方鳖甲软肝片联用疗效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