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外伤性牙脱位是儿童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再植术是治疗牙脱位保存患牙的最有效方法。我们选择2000~2006年来我院就诊的牙脱位患者31例,脱位牙38颗,经再植治疗后,对其预后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琼超 《海南医学》2002,13(6):21-22
目的 探讨外伤性完全性脱位牙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56颗完全性脱位牙采用的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脱位牙再植的成功率85%;有效为11%;失败为4%。年轻恒牙的牙髓再生率为90%,成熟恒牙为6%。结论 外伤性完全性脱位牙再植临床效果好;根管治疗是牙再植成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外伤脱位牙再植牙髓处理时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明华 《右江医学》2005,33(5):502-503
目的探讨外伤脱位牙再植牙髓处理的最佳时机。方法将35例46颗根尖孔已闭合的外伤脱位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23颗牙)和对照组(19例23颗牙)分别在再植前和再植后出现牙髓病变时处理牙髓,定期复查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再植前处理牙髓的外伤牙再植总有效率为86.96%,显著高于再植后出现牙髓病变时再处理外伤牙再植总有效率的60.87%(P<0.05)。结论在根尖孔闭合的脱位牙再植前即可行拔髓、根管充填,可提高外伤牙再植的成功率,若外伤牙离体的时间在半小时内,可以考虑保存外伤牙的牙髓。  相似文献   

4.
脱位牙再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观察不同牙齿发育阶段、不同离体时间脱位牙再植的成功率。②方法 对 5 6例病人 70颗牙再植后观察 2~ 5年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③结果 总存活率为 5 8.6 % ,不同牙齿发育阶段再植牙髓存活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4 ) ,不同离体时间再植牙存活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 =7.976 ,P <0 .0 5 )。④结论 减少离体时间是保证再植牙成功的关键 ,对根尖尚未发育完成的牙齿再植后需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5.
外伤脱位牙再植的护理配合口腔医院刘淑芬崔怡牙再植术是将已完全脱位的牙经处理后,再植入原来的牙槽窝内,是治疗脱位牙的有效方法及保存牙位数的根本方法。笔者对1990年~1994年我院病例记录完整的19颗脱位牙的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临床资料一、对...  相似文献   

6.
李敬国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8):895-896
目的探讨影响牙再植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29颗脱位牙进行再植,并随访观察,对其再植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2年的随访观察。129颗脱位牙再植之后,成活117颗,其中牙髓存活14颗。结论脱位牙的体外贮存时间和方式,患者年龄,根管治疗时机及固定方法等均是影响再植牙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伤造成的完全性牙脱位再植技术临床应用.方法 处理离体牙和患者口腔,脱位牙再植,再植牙固定及术后治疗.结果 15例外伤造成的完全性两颗上颌中切牙脱位再植成功.讨论外伤造成的完全性牙脱位应立即进行牙再植;受外伤和牙再植的间隔时间越短,牙再植成功率越高;用正畸片段弓靠托槽和弓丝固定再植牙优于牙弓夹板固定.  相似文献   

8.
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门诊所遇病例就诊时间几分钟至 1 8小时不等 ,在 1 2例再植牙病例中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在 1 0至 50岁间 ,均为外伤所致。再植牙中  最多 ,  次之。1 2 治疗方法1 2 1 离体牙处理离体牙未脱离口腔境者可立即植入牙槽窝 ,如已脱离且有明显污染者用生理盐水浸泡后冲洗 ;严重污染且离体时间长于 1小时者先刮除残存坏死的牙周膜 ,继而用庆大霉素浸泡后用生理盐水冲洗 ,在冲洗过程中 ,切忌损伤牙根面或用有刺激性药液 ,以免牙周膜组织失去活性。最后在口外做根管治疗。1 2 2 根管处理时机本组有 5例严…  相似文献   

9.
魏群 《中外医疗》2009,27(9):155-155
目的通过对18颗再植牙的临床观察,总结外伤性脱位牙再植治疗效果。方法对18颗再植牙观察0.5~5年,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再植成功16颗,占88.8%,失败2颗,占11.2%。结论牙再植是脱位牙有效的治疗方法。掌握好适应证,正确操作,能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外伤脱位牙再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因外伤而脱落的牙齿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外伤脱位牙再植的临床研究。结果:外伤脱位牙再植的成功率为78.7%,失败率为7、7%,失去联系未取得结果为13.5%。结论:只要外伤脱位牙处理得当,消毒严格,再植稳固,消除早接触,保证口腔卫生,抗炎合理,就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资料与方法共收集外伤性脱位牙40例,均为本院1995~2005年门诊及病房患者,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11~40岁,脱位牙离体时间最长18小时,最短0.5小时,有3例脱位牙伴有牙槽骨骨折及牙龈撕裂。治疗方法:完全脱离口腔的脱位牙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置于庆大霉素液中浸泡30分钟,若患者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脱位牙再植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0):1236-1236
当牙齿遭受暴力时,造成牙齿在牙槽窝内的位置发生改变或脱落,称牙脱位。临床上常分为完全脱位、部分脱位和嵌人性脱位。无论发生何种脱位,患者均应保存好脱位牙,即时就医,正确治疗和护理,均可使脱位牙恢复其正常位置、形态和功能。1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男性86例,女性14例,完全脱位90%,部分脱位10%,上前牙223颗,下前牙21颗,年龄最大36岁,最小10岁。  相似文献   

13.
牙齿在外力的作用下完全性脱位,在口腔科门诊经常遇到,主要发生于上颌切牙,致伤的原因有不慎摔倒、车祸和外力打击,在治疗方面,牙再植是最合理和最有效的方法,我科1999年3月-2005年6月治疗牙完全性脱位再植患者20例,并随访其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脱位牙再植成败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高脱位牙再植的成功率。方法:将患者脱位牙用生理盐水清洗,消毒液浸泡后,植入牙槽窝并结扎固定。根据脱位时间确定是否行根管治疗及选择根和陧机。结果:脱位牙再植成功率达74.2%。结论:脱位牙再植越早越好,脱位牙再植前及时,有效的保存,再植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牙周膜,保存活髓对脱位牙再植成功至关重要。脱位牙牙髓处理,在再植后7天-14天进行,结扎固定7天-10天,再植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脱位牙再植成败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高脱位牙再植的成功率.方法将患者脱位牙用生理盐水清洗,消毒液浸泡后,植入牙槽窝并结扎固定.根据脱位时间确定是否行根管治疗及选择根管治疗时机.结果脱位牙再植成功率达74.2%.结论脱位牙再植越早越好,脱位牙再植前及时,有效的保存,再植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牙周膜,保存活髓对脱位牙再植成功至关重要.脱位牙牙髓处理,在再植后7天~14天进行,结扎固定7天~10天,再植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6.
1 资料与方法①一般资料:本组外伤性脱位牙68例,男49例,女19例.年龄10~52岁,35岁以下57例(83.8%).离体时间在30 min内35个牙,0.5~2 h 20个牙,超过2 h 13个牙,离体时间最长为14 h.  相似文献   

17.
牙脱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好发于前牙,可导致咀嚼功能障碍,还影响面部美观及发音,故应尽量保存患牙。牙再植术是指将脱位的牙经处理后,原位植入牙槽窝内,是保存脱位牙的有效方法。牙再植的成功可恢复病人面容的美观,保证牙列的完整性,避免因缺牙而引起的牙槽骨吸收和义齿修复所带来的麻烦。我科1999-2006年间共治疗各类脱位牙86例(152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麦伟持 《海南医学》2006,17(6):53-54
目的研究脱位牙的临床治疗、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病人和方法98例牙脱位患者,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适当处理,然后进行复位、即刻牙再植、牙弓夹板固定等治疗;通过牙髓活力检查、X片检查,随访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牙齿愈合情况.结果部分脱位的73颗牙,复位后全部保存,术后随访无临床症状,X线检查未发现牙根吸收及周围骨质丧失;全脱位的25颗牙,进行牙再植后,除2例外,均获得成功保留.结论部分脱位牙应在局麻下进行复位、固定;完全脱位牙齿应作牙再植术.  相似文献   

19.
93例外伤脱落牙再植的临床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外伤是口腔颌面外伤的一部分,外伤引起牙齿脱落较为常见,其发生率逐年增加。而脱落牙再植和保留牙髓再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植后如何稳固和成活更是口腔临床治疗探讨的热点,笔者1976~1997年共收治近130多例,追踪复查到的有93例162颗牙。术后最...  相似文献   

20.
丁红忠  张维新  武辉 《农垦医学》2009,31(4):328-330
自体牙脱位后再植术是指将因受外伤打击或外科手术时意外损伤,造成牙体牙根完整、完全脱出牙槽窝,无明显牙槽骨骨折的牙;而后重新植入原来牙槽窝内的一种手术方法。笔者对2000~2007年我科46颗脱位再植牙,就再植的术前处理,牙髓治疗时机及固定方法,固定时间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