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院外科自1955-1964年间施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共122例,现将其经验与体会初步分析整理,以供参考。临床资料一、性别年龄:本组122例中,男性106例(86.9%),女姓16例(13.1%),男:女为6.6:1。年龄自17-68岁,30-49岁者占64.8%。二、病期:溃疡病史最短者一个多月,最长者达40年。其中一年以内13例,1-5年38例,6-10年40例,10年以上25例,不詳6例。  相似文献   

2.
附一院中医教研室心血管小组和药剂科新药制剂室,最近用红虎降压片治疗高血压病64例,取得良好效果。 患者,男38例,女26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74岁;以脑力劳动为主者19例,体力劳动为主者45例;病期最短者1年,最长者24年;有阳性家庭史者38例;高血压属Ⅰ乙期者9例,Ⅱ期者48例,Ⅲ期者9例;中医分型:肝阳上亢型3例,阴虚阳亢型19例,肝  相似文献   

3.
近6年来,我科应用精氨酸治疗12例红皮病型银屑病,取得一定的疗效。一、临床资料 12例均为男性,年龄30岁~74岁,全部由寻常型银屑病转型而来,病期4天~1.5个月。临床表现:①全身潮红、肿胀、脱少量皮屑者占8例。②全身潮红、浸润、脱大量糠状皮屑者占4例。③浅表淋巴结肿大者占9例。二、病例选择均系确诊为红皮病型银屑病已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病  相似文献   

4.
我院胸外科自1973年8月至1975年10月共收治24例风湿性二尖弁狭窄,现将我们的初步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14例,女10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47岁,平均年龄31.5岁。病期最短为一年,最长为十三年,平均为六年。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为最常见的癌肿病,探讨远期疗效,提高医疗水平有重要意义。四川省人民医院自1962—1972年,四川石油总医院自1975—1979年和手术治疗乳腺癌病人162例,术后经随访者101例,现将随访病例作一简略讨论。一般资料本组162例,女性158例(97.5%),男性4例(2.5%)。年龄由24—70岁,平均45.5岁。其中40—60岁者138例(85.2%)。60岁以上者18例(1.1%),30岁以下者6例(3.7%)。 162例中均经过病理检查证实诊断(见表1)。临床分期:按1959年全国肿瘤学会拟定的标准划分。Ⅰ期48例,Ⅱ期81例,Ⅲ期33  相似文献   

6.
复方苦豆子总碱注射液治疗内痔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临床应用复方苦豆子总碱注射液治疗内痔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初步观察的120例总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120例男性69例,女性51例;最小9岁,最大62岁,以31—50岁为最多;病程最短二个月,最长者20年以上;其中一期内痔41例,二期35例,三期29例,混合痔15例。  相似文献   

7.
目前临床上注射治疗内痔大多是以明矾为主的制剂,对其它药物筛选研究则少有报道。我们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将中药青矾应用于内痔注射,获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10例内痔患者中,男67例,女43例。年龄21-30岁24例:31-40岁35例;41-50岁32例;50岁以上19例,病史最长者53年,最短者1年。二期内痔59例,三期内痔51例,其中排便时出血者86例,有脱出者91例。二、青矾注射液的配方与制法 (一)配方:青矾2克,甘油10毫升,枸橼酸0.2克,蒸馏水加至100毫升。 (二)制法:将构橼酸溶解于60毫升蒸馏水中,  相似文献   

8.
于1975年6月至1976年7月,选择各期瘤型麻风51例,采用“骨痨敌、氨苯砜”及单用“骨痨敌”治疗。经过13个月治疗观察,取得较好的疗效。一般资料本组51例,计男性38例,女性13例;年龄最幼者14岁,最长者47岁,以20—40岁之间最多;病期最长者20年,短者也有两年;早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肝脓肿是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有一定的病死率。今就我院自1970年11月至1980年6月住院治疗的143例,作一分析并对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07例,女性36例。年龄自2~68岁,平均27.1岁。10岁以下30例,11~20岁33例,21~30岁23例,31~40岁18例,41~50岁26例,51岁以上13例。来自农村者131例。病期最短为6天,最长为一年一个月,三个月内者最多共90例。病前皮肤有明显的化脓性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掌、蹠疣比较难治,我们用中药治疗了15例,取得较好的结果。现介绍如下: 一、病例简介本组多发性掌蹠疣共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32岁;病期最短者4月,最长者2年。手掌和足蹠部合计有66个疣者1例,50余个者2例,20~30个者12例,均曾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未愈。二、治疗方法与结果方法:板兰根、大青叶各15克,蒲公英3O克,生地、  相似文献   

11.
坐骨神經痛是一种症状,其原因很多,最常见者为椎間盘突出症。其他,有椎体的病变;腰骶神經极尖,脊椎关节或骶髂关节之病变;骨盆病变,或者受寒受湿所引起等。我院門診理疗科对15例坐骨神經痛施行电針治疗。男11例,女4例。年龄自20岁到50岁,80%为工人。病期自5天到5年,最久者有5年历史,經內科或骨科检查,除二例确定为椎间盘突出症外,均未能作出明确診断。  相似文献   

12.
肾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形成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现将我院1981~1985年手术切除由肾结石所致已失去肾功的病肾20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5例。年龄在20~60岁,平均36岁,病期最长达20年,最短者月余,平均45月。主要症状:血尿者15例(肉眼血尿6例,镜下血尿9例)。病则腰痛者15例(钝痛.痠痛或隐痛者10例.绞痛者5例)。右上腹痛3例,左上腹痛2例,有尿路刺激征者2例。  相似文献   

13.
我科从 1996年 5月至 1998年 5月 ,我们采用水剂青霉素G钠盐治疗二期梅毒疹及早期隐性梅毒 31例 ,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31例病人中男 2 1例 ,女 10例。年龄 2 2 - 48岁 ,平均 30 .7± 5 .5岁。病期 :半个月至 2年 ,3例病期不详。传染源 :17例有婚外性接触史 ,其中异性接触者 12例 ,同性恋 5例 ;14例否认婚外性接触史 ,其中夫妻间感染 10例 ,4例传染源不详。孕妇 1例。 9例曾患过或正患其他STD。1 2临床表现 二期梅毒疹 17例 (男 10例 ,女 7例 ,男女之比 1.4:1) ,主要为斑疹、鳞屑性斑疹、丘疹及扁平尖湿疣。…  相似文献   

14.
我们应用液氮喷雾法治疗扁平疣51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51例扁平疣患者均系门诊病人,全部病例都有典型的扁平疣损害,其中男24例,女27例;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者46岁。皮损发生于面部,手背,前臂以及同时发生于面部与手背或手背与前臂者47例;发生于肩胛、胸部等处者仅4例。病期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4年,1年以内者33例,  相似文献   

15.
笔者自1984年3月~12月间,采用针刺法治疣,临床效果显著。特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多数认为疣的自然痊愈率为4%,也有人报告在2个月内,有10%的疣可自愈。故笔者观察治疗48例病期2个月以上,发展中的各种疣。完成观察47例,痊愈44例。寻常疣16例,跖疣1例,甲下疣1例,扁平疣29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最小者4岁,最大者35岁;病期最长者6年,最短者两月余,多数在6个月~2年之间;未经治疗者23例,经治疗者中有外用腐蚀剂及5-Fu软膏者4例,冷冻者2例,手术切除者1例,其他有内服中药未见效者。二、针刺方法 1.常规消毒患处,取消毒过的0.5~1寸银针,选母疣(最先发及疣体最大的)于其平面横、直径交点垂直进针(图1,2)。术者左手捏紧疣基底部使至苍白  相似文献   

16.
糖秕孢子菌毛囊炎(pityrosporumFolliculitis)是一新发现的独立疾病。炎热季节多见,临床上易误诊为座疮。兹将去年夏天以来在我科就诊的2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17例,女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6岁,平均27岁。病期最短者45天,最长者48  相似文献   

17.
软坚通塞丸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届中医学的“脱疽”范畴。其起病隐袭,病程长,不易治愈,且易复发,对劳动能力损害大。我们通过对该病病机的再认识后,拟定了“软坚通塞丸”的处方。于1992年10月~1997年10月对5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1临床研究1.1临床资料设观察组计50例,均为男性,发病部位均在下肢。其中1期25例、Ⅱ期Ⅲ期、Ⅲ期8例(均为一级,平性坏疽者6例,趾端溃疡者2例)。辨证分型属寒湿型者ZI例,血瘀型者29例。其中年龄最大者40岁,最小者20岁。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1年。对照组30例,均为男性,…  相似文献   

18.
一、一般资料 41例均为门诊患者,男性18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者78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30年;病发于左面部者24例,发于右侧面部者17例。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发生类白血病反应者预后不佳,现将我们所见7例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系男性。年龄在30~40岁者2例,41~50岁者3例,60岁以上者2例。7例中危重型者4例,重型者1例,中型者2例。除1例死亡外,余6例均达痊愈。类白血病反应出现的时间:7例中类白血病反应出现在第2病日1例,第4病日者1例,第5病日者2例,第7病日者1例。第8病日者2例;发生于发热期者1例,低血压休克期者1例,低血压休克期与少尿期重叠者5例;少尿期最长者7天;7例中有6例于3~7天,即多尿期时恢复,另1例持续达10天而死亡。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1984年至1992年遇到10例相对缓脉/心动过缓病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性别与年龄 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12岁,年龄最大49岁。 1.2 入院病日 3病日者5例.4病日者3例.5病日者2例。 1.3 相对缓脉/心动过缓发生时间 相对缓脉最早发生在第3病日.最迟发生在第8病日;心动过缓最早发生在第5病日,最迟发生在第10病日.心率最低者44次/分。发生在发热中、后期者7例,多尿期者2例,恢复期者1例。 1.4 临床表现 10例均有发热.发热时间最短者6天,最长者13天。伴有程度不同的畏寒、恶心、呕吐、食少与乏力、三痛(头痛、腰痛、全身痛)症状明显及皮肤帖膜有出血者6例.肾区叩痛明显者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