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工腰椎间盘(AID)置换术(ADR)对腰椎节段小关节应力的影响。方法新鲜成人腰椎尸体标本1具,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L4/L5正常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髓核摘除术后模型及AID置换的腰椎节段有限元模型(根据AID放置位置分为前置、中置和后置模型)。在L4椎体上终板施加400N的轴向压缩载荷,分别向模型施加前屈、后伸、右旋转力矩,力矩大小均为6Nm。分析各状态下腰椎小关节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五个模型在前屈和右旋转时,小关节均产生较大应力,尤其是旋转时,后伸时小关节应力均较小;与正常腰椎节段相比,髓核摘除术后腰椎节段在前屈、后伸、旋转时小关节的应力均增加。与髓核摘除术相比较,AID前置在前屈时小关节应力减小,而在后伸和右旋转时应力增加;AID中置和后置前屈时小关节应力增加,而在后伸和右旋转时小关节应力均减小。结论AID具有一定抗旋转载荷性能,术中将其放置于椎间隙中央或中央偏后可降低术后小关节应力。  相似文献   

2.
将9只1岁健康犬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3只。A组行假手术,B、C组建立腰椎间盘切除动物模型后分别行单纯髓核摘除术及髓核与软骨终板切除术,手术部位分别为L5-L6、L6~L7和L7~S1。术后分别于2、8、24周内处死动物,取出手术节段椎间盘,光镜、电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术后24周取出L5~S1椎体采用生物力学实验机测量相应节段在前屈、后伸、侧弯和轴向旋转载荷下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B组术后手术节段椎间盘随着时间的延长出现明显退变,24周时大部分为坏死细胞;C组术后椎间隙内有大量纤维软骨形成,椎间盘内可见新生血管,24周时退变程度较轻。B组脊柱节段稳定性差,屈/伸方向上施加载荷时,运动范围(ROM)和中性区(NZ)均明显增大,在侧弯和轴向旋转方向上施加载荷时,NZ明显增大,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C组脊柱节段在各方向上的ROM和NZ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认为髓核及软骨终板同时切除可促进纤维软骨生成及血管再生,保持脊柱节段的生物力学稳定性,防止术后腰椎不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椎间孔狭窄的特点和原因.方法 对存在颈神经根压迫症状和颈椎间孔狭窄的101例患者的颈椎多层螺旋CT扫描图像进行多层面重建,分析颈椎间孔病变的特点及原因.结果 101例患者C3~ C7节段共832个椎间孔中有263个狭窄,其中C5~C6节段狭窄105个(39.9%),单节段狭窄者53例(52.5%),3个节段和4个节段狭窄者共16例(其中发生在50 ~ 59岁和60 ~ 69岁年龄组者14例).颈椎间孔狭窄的原因分别为钩椎关节骨质增生197个,椎间盘突出75个(中央型突出12个、后外侧型突出63个),关节突增生错位63个,椎间隙狭窄51个,后纵韧带骨化1个.结论 颈椎间孔狭窄以C5~ C6节段最常见,且以单节段为主,3个节段和4个节段的椎间孔狭窄主要发生在50 ~ 59岁和60 ~ 69岁年龄组.导致椎间孔狭窄的原因以钩椎关节骨质增生为主,其次为椎间盘突出(以后外侧型突出为主)和关节突增生错位等,由两种以上原因引起的椎间孔狭窄主要发生在50 ~ 59岁和60 ~ 69岁年龄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钩椎关节增生与颈性眩晕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颈性眩晕患者32例及同年龄组的对照30例,所有受检者均排摄颈椎双斜位X光片,检测第3~6颈椎(C3~C6)钩突高度与宽度。在颈椎斜位片上以每个椎体上缘最低点至椎体后缘与椎板上缘交点的连线为基线,再于钩突顶端向该基线引一垂直线,垂线的距离即钩突的高度。钩突最外侧一点向基线引垂线与基线相交为A点,钩突前缘与基线相交处为B点,A、B两点之间连线距离为钩突的宽度。结果颈性眩晕组与对照组同节段钩突高度及宽度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颈性眩晕症状的出现与钩椎关节增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前路椎间植骨和植入新型纯钛融合器后颈椎的生物力学强度。方法 取12具新鲜成年男性颈椎标本,处理成所需试祥,分别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扭转和轴向压缩的测试,计算位移/载荷均值并绘图比较。结果 单纯椎间植骨的稳定性最差,而融合器植入勋较完整颈椎试样稳定。结论 颈椎纯做融合器是前路手术中椎间固定融合的可靠手段,尤其适用于多节段病变的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节段和双节段椎体斜形切除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单节段组和双节段组。单节段组行颈椎单节段椎体斜行切除减压术治疗,双节段组行颈椎双节段椎体斜行减压术治疗。利用三维运动检测系统比较术前与术后运动中性区(NZ)及运动范围(ROM)的变化,比较两类术式术后颈椎生物力学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类手术术后与术前相比C3/4、C4/5、C5/6三个节段的屈曲、侧弯及旋转ROM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5);颈4椎体斜形切除术后,三个节段屈伸、侧弯及旋转ROM整体增加3.1%、11.1%和11.6%,NZ增加了7%、10%和9%,与术前相比,整体ROM及N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4及颈5椎体斜形切除术后,三个节段屈伸、侧弯及旋转ROM整体增加29.3%、33.5%及35.9%,NZ增加了7.9%、11.1%及10.9%,与术前相比整体ROM及N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节段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节段和双节段椎体斜形切除术均能增加颈椎各个方向的活动度,而且单节段椎体斜形切除术后椎体稳定性优于双节段椎体斜形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王永庆  田伟 《山东医药》2010,50(28):8-11
目的研究经小关节螺钉寰枢椎内固定和多轴螺钉系统经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寰枢椎内固定的稳定性。方法取新鲜青年男性上颈椎(C0~C4)12例,制成骨韧带标本,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进行3种不同的内固定后测量C1/C2间的相对转动位移量。完全复位组进行C1/C2完全复位状态下的Magerl+Brooks术,未完全复位组在C1/C2未完全复位时行Magerl+Brooks术,多轴螺钉组使用多轴螺钉系统行经C1侧块、C2椎弓根固定。对固定标本进行轴向旋转疲劳循环载荷后再行测量。进行活动度比较。结果 Magerl术在加用Brooks固定前后C1/C2各方向的活动度均减少(P〈0.05),而Magerl+Brooks术在疲劳循环载荷前后C1/C2间活动度无统计学差异。多轴螺钉固定在各方向的活动度较双侧经关节螺钉固定小,且在前屈—后伸的方向上有统计学差异;比Magerl+Brooks固定的活动度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疲劳载荷后,多轴螺钉固定的活动度增大,在前屈后伸和轴向旋转方向上有统计学差异;与Magerl+Brooks固定疲劳循环载荷后的活动度亦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1/C2完全复位与否对Magerl+Brooks固定的稳定性无影响,C1/C2双侧经关节螺钉固定在加用Brooks固定后稳定性增加显著。C1/C2多轴螺钉固定比双侧经关节螺钉固定更为稳定。C1/C2多轴螺钉即时固定稳定性与Magerl+Brooks相近,但在多次疲劳循环载荷后显著下降,弱于Magerl+Brooks疲劳载荷后。  相似文献   

8.
郭涛  宋跃明  肖杰  龙浩  赵滨  陈艺新 《山东医药》2009,49(34):63-64
目的观察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疗效。方法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患者,一期行后路复位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均完全复位,损伤节段稳定,颈椎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融合率为100%,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无植骨块脱出或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脊髓功能有1~2个级别恢复。结论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复位满意、减压彻底,可即刻重建稳定性,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融合与非融合固定联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合并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融合与非融合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合并邻近节段椎间突出症患者25例,术后患者获得6~36个月的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术后疗效。结果术后无感染、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手术前后的VAS及ODI分值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融合与非融合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合并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减压效果明显、固定可靠,有效减缓了相邻椎间盘退变,是治疗该退变的一种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不同手术方式对颈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20具成人尸体颈椎(C2~T1)标本,随机平均分为5组各4具,对照组(A组)不行特殊处理;B组行前路连续3个椎间盘(C4/C5、C5/C6、C6/C7)切除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C组行保留C5椎体后壁+连续3个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D组行C5椎体次全切除+连续3个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E组行C5及C6椎体次全切除+连续3个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采用ZWICK-Z010/BIXI双向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各组运动范围、轴向转角、轴向刚度、水平及垂直位移、应变方面稳定性.结果 5组颈椎标本在运动范围、轴向转角、轴向刚度、水平及垂直位移、应变方面稳定性最差的是E组,与其他四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四组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B、C、D三组部分指标优于A组.结论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四种手术方案中,以2个椎体次全切除+连续3个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的术后即刻稳定性最差,建议在临床中减少应用;其余3种手术方式术后即刻稳定性均较好,临床上可针对性采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临床疗效.方法 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27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的颈脊髓损伤,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为A级9例、B级15例、C级3例),采用后前路联合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27例术中未出现神经损伤加重及重要血管、脏器损伤.术后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提高1~3级.感觉及运动功能评分较术前增加(P均<0.05).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复位并获得骨性融合.术后未见内植物松动、断裂.植骨在术后3~6个月融合.结论 下后路解锁、复位及减压联合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间小关节植骨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效果。方法对43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在完成复位和内固定后,将所切除的自体椎板和棘突骨片行小关节V型截骨及小关节突间植骨术。术后采用CT和X线检查评估脊柱融合情况。结果 43例患者中40例确定为骨性融合,3例未融合。结论小关节部位植骨符合脊柱融合的生物力学原理,操作安全,使用方便,用于胸腰椎骨折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CF)治疗中老年连续双节段受累的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CDF组18例,ACCF组20例。比较两组失血量、手术时间、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颈椎曲度改善、融合率的差异。结果术后随访1、3、6个月,两组JOA评分及术后1年植骨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平均失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颈椎曲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两种颈前路减压手术对中老年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都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ACDF的优势在于更利于维持颈椎生理弧度,同时植入物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是更优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经皮质骨轨迹(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病椎间固定在治疗腰椎结核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其优势,为临床固定方式的选择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选取猪脊柱标本(T12~L5)16具,模拟体外(L2~L3)腰椎结核骨质破坏模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4具,分别予以短节段(病椎椎弓根钉)固定(A组)、短节段(病椎CBT钉)固定(B组),病椎间椎弓根螺钉固定(C组)、病椎间CBT螺钉固定(D组)。各组每具标本依次进行完整状态(状态1)和L2~L3脊柱结核造模植骨融合并内固定状态(状态2)下的生物力学测试。将各标本装载到脊柱三维运动机上,分别施予2N·m、2.5N·m、1N·m、3N·m纯力矩,记录标本在前屈、后伸、侧弯、扭转4个方向上的活动度,比较并分析各组活动度。结果 A组在状态1和状态2模式下前屈、后伸、侧弯和扭转运动的活动度分别为(8.47±1.76)°、 (7.01±1.10)°、 (5.03±0.92)°和 (4.48±0.41)°; (4.78±0.07)°、 (2.91±0.16)°、 (2.66±0.09)°和 (2.23±0.05)°;B组在状态1和状态2模式下前屈、后伸、侧弯和扭转运动的活动度分别为(7.32±0.75)°、 (5.35±0.69)°、 (3.44±0.51)°和 (3.36±1.02)°;(3.51±0.29)°、 (1.74±0.04)°、 (1.53±0.31)°和 (1.23±0.08)°;C组在状态1和状态2模式下前屈、后伸、侧弯、扭转运动的活动度分别为(10.01±0.39)°、 (9.05±0.25)°、 (7.42±1.06)°和 (6.92±1.15)°; (7.21±0.17)°、 (5.07±0.02)°、 (5.12±0.74)°和 (4.58±0.01)°;D组在状态1和状态2模式下前屈、后伸、侧弯、扭转运动的活动度分别为(9.20±1.37)°、 (7.38±0.88)°、 (6.89±1.22)°和 (6.00±0.52)°; (6.06±0.16)°、 (3.99±0.02)°、 (3.85±0.08)°和 (3.47±0.10)°。各固定模式组状态2的活动度均较状态1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t值分别为4.531、5.346、6.008、4.149,P值分别为0.020、0.013、0.009、0.025;B组t值分别为9.481、16.181、11.814、4.769,P值分别为0.002、0.001、0.001、0.018;C组t值分别为4.349、8.002、4.473、4.800,P值分别为 0.022、0.004、0.021、0.017;D组t值分别为5.041、4.146、12.232、10.583,P值分别为0.015、0.025、0.001、0.002)。结论 4组固定模式状态2均比状态1有更强的力学支持,CBT螺钉病椎间固定不但可以提供足够的力学稳定,而且可在采用相同的固定节段时提供更强的稳定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固定节段。  相似文献   

15.
<正>1911年Albee和Hibbs初次将脊柱融合手术用于治疗脊柱畸形,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治疗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LDH)、腰椎管狭窄等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标准术式~([1,2])。中长期随访资料显示,脊柱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安全有效~([3]),但其可能导致融合节段丧失运动功能、加速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植骨不融合及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4])。Harrop等~([5])通过对10年以上脊柱融合手术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邻近节段影像学退变发生率为34%,有临床症状的退变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L4-5、L5-S1椎间盘突出青年患者CT横断面上小关节角度、双侧小关节不对称率及小关节接触直径的变化,为青年椎间盘突出原因提供参考.方法 L4-5、L5-S1椎间盘突出青年患者270例,其中L4-5椎间盘突出128例,L5-S1椎间盘突出142例;同时随机选取同一时间段内青年腰椎间盘正常者141例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下肢痛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振  夏青  江海良  李利昕 《山东医药》2010,50(14):54-5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下肢痛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及自体髂骨后路植骨融合治疗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5例患者获得随访,术后发生下肢痛47例。术中置钉时椎弓根爆裂7例,过度撑开6例,术后均出现同侧或对侧下肢痛;术后CT及Mid检查证实32例为椎管内局部血肿压迫刺激神经根所致,1例原因不明,均保守治疗逐渐缓解,1例为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行椎板间开窗、摘除髓核术后症状消失。结论椎管内血肿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下肢痛的主要原因,术中过度撑开致神经根受牵拉及椎弓根过细、置钉时椎弓根爆裂而挤压神经根亦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临近节段退变不稳者术后易继发该节段椎间盘突出,术前应仔细评估,必要时一并融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理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手术前后病椎及邻近椎体应力变化情况。方法取CT三维重建资料通过软件MIMICS10.0建立椎体的三维实体模型,以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2.0模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过程在腰1(L1)椎体中置入不同容量骨水泥(2、4、6、8 ml),分析轴向压缩直立、前屈、后伸、侧弯、旋转5种加载状态下手术前后相邻椎体的应力变化。结果小剂量骨水泥注入(2、4 ml),病椎所受应力逐渐增加,而较大治疗量骨水泥注射入(6、8 ml),随着病椎硬度及刚度加强,其所受应力逐渐下降;而临近椎体在骨水泥注入量逐渐增加过程中,所受应力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力学研究,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及临床价值;在能够避免大治疗剂量骨水泥注入所带来并发症(如渗漏)前提下,48 ml骨水泥注入量更加有效,且不增加邻近椎体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李成福  李松哲 《山东医药》2005,45(32):39-40
采用颈椎椎间融合器对4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减压并椎体间融合术,术后定期随访及拍摄X线片,观察疗效及手术融合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结果术后2~3d即可带颈托下床活动;随访6~48个月,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疗效为优23例,良18例,无效1例;术前JOA评分由平均7.4分上升至14.8分;植骨在4~5个月融合,无骨不连及假关节形成。证实手术中应用颈椎椎间融合器能使颈椎融合节段术后即刻稳定,提高椎间骨性融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腰椎关节突关节(LFJ)退变作为腰痛根源之一,通常被称为“小关节综合征”,组织中发生率为15%~45%〔1〕。腰椎失稳也与LFJ的退变、损伤密切相关〔2〕。临床上,退变发生在结构和细胞水平,与年龄,损伤,感染或炎症有关。这个过程改变了小关节的材料和机械性能,最终导致受影响组织完整性的进一步损害,其中最突出的标志是病理学改变,包括软骨磨损、撕裂、坏死、纤维化、硬化、软骨下骨暴露、骨赘形成、软骨下囊肿及关节囊钙化等〔3〕。研究表明,LFJ是位于腰椎后外侧真正的滑膜关节,除了抵抗腰椎平移,这些成对的关节根据不同的体位可以支撑3%~33%的压缩负载,并通过促进或限制腰椎运动节段的运动增加腰椎稳定性〔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