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疗效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HFMD)的疗效。方法将65例婴幼儿HFMD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GCV。观察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56.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9.87 P<0.01);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治疗组分别为32%、27%,对照组分别为9%、3%,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GCV治疗婴幼儿HFMD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对婴儿巨细胞病毒 (CMV)性肝炎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2 0 0 3年 1月至 2 0 0 4年 4月重庆医大儿童医院通过检测血抗CMV IgG、IgM ,血CMV DNA及肝功能检测而确定 4 0例婴儿CMV肝炎 ,随机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两组 ,均常规给予保肝治疗 ,退黄 ,补充维生素处理 ,更昔洛韦治疗组加用更昔洛韦。结果 更昔洛韦治疗可使血CMV DNA阴转约 5 0 % ,在降低转氨酶、肝脏回缩、黄疸消退方面与综合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更昔洛韦治疗组中出现白细胞下降及血小板降低的比例分别为 4 0 %、30 %。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疗效好 ,为一较理想药物 ,但要注意该药对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病例随机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和对照组,然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白细胞总数及异型淋巴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日、体温降至正常时间、肝脾淋巴结缩小时间均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使用更昔洛韦治疗38例此病患儿,并与既往未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的38例患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使用更昔洛韦组热程缩短、咽峡炎改善、眼睑水肿消失、淋巴结和肝脾明显缩小、白细胞总数降至正常、异型淋巴细胞恢复〈10%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采用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病例随机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和对照组,然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咽痛改善、止咳时间、扁桃体肿大综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与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更昔洛韦治疗急性上呼道感染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丽科伟)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观察。方法随机对照方法将400例符合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分为治疗组(350例)和对照组(50例)进行治疗,其他治疗方法相同。结果更昔洛韦治疗组疗效明显,患儿热退时 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更昔洛韦是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最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更昔洛韦 (丽科伟 )对异基因脐血移植术后受者巨细胞病毒抗原血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探讨预防巨细胞病毒相关性间质性肺炎的理想用药时机及方法。 方法   12例异基因脐血移植受者 ,在移植后出现CMV Ag阳性 ,即给予更昔洛韦治疗 ,诱导治疗 5mg/ (kg·次 ) ,IV ,q 12h ,用药 2周 ,维持治疗 5mg/ (kg·d) ,IV ,qd ,每周用药 5d ,疗程 2~ 3周。 结果  对CMV Ag阴转比例 11/ 12 ;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不适、肝功能轻度异常 ,且不良反应均在停药后顺利恢复 ,无白细胞减少。 2例治疗前白细胞和血小板持续下降 ,在治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逐渐恢复正常。 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异基因脐血移植术后受者巨细胞病毒抗原血症的疗效肯定 ,不良反应轻微 ,可作为CMV IP的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其发生与病毒感染的关系及治疗。方法对44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占68.2%,慢性占31.8%;男女比例为1.75:1;PAIgG升高占75%,PAIgA升高占5%;发病1~6周前有明确前驱感染者24例(54.5%);检测到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人微小病毒B19感染急性病例5例(16.7%),慢性病例11例(78.6%);在传统治疗方法外,采用更昔洛韦(丽科伟)、磷甲酸钠(可耐)清除病毒感染,急性患者全部治愈,慢性患者疗效提高。结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别是慢性病例的发生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采用更昔洛韦、磷甲酸钠清除病毒,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更昔洛韦对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 (CMV肝炎 )的疗效。方法 将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 47例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 2 7例及病毒唑对照组 2 0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血CMV -IgM或尿CMV -DNA转阴率分别为 81.5 %和 35 % ,P <0 .0 1;总有效率分别为 88.9%和 2 5 % ,P <0 .0 1。且治疗组血清胆红素 (SB)复常时间及谷丙转氨酶 (ALT)复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治疗过程中部分病例有消化道反应 ,但不严重 ,未观察到对肾脏的毒性反应。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CMV肝炎疗效较好 ,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取14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用热毒宁加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5d;对照组用病毒唑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5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咳嗽气喘消失时间及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8.63%(72/73),高于对照组87.67%(6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热毒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