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田立粮 《黑龙江医学》2003,27(7):519-519
胎儿营养通过脐带直接由胎盘供给 ,脐带是维系胎儿生命的重要通道 ,任何原因导致脐带血运受阻 ,均可引起严重的胎儿危害。近几年 ,我院确诊脐带绕颈 3周以上足月孕产妇共 2 4例 ,现将其对胎婴儿影响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自 2 0 0 2 - 0 1~ 2 0 0 2 - 1 2产科住院足月待产患者中 ,临床发现脐带绕颈 3周及以上患者 2 4例 ,经B超诊断脐带绕颈 3周及以上共 2 1例 ,漏诊 1例 ,2例未作产前B超。1 2 绕颈周数与临床诊断数及分娩方式 ,见表 1表 1 脐带绕颈周数与分娩方式绕颈周数临床诊断例数剖宫产例数自然分娩例数3…  相似文献   

2.
袁少洋 《海南医学》2002,13(1):28-29
随着围产保健质量的提高 ,胎儿宫内状况倍受广大妇产科工作者的注视 ,脐带绕颈的诊断以及脐带血流S/D比值 ,胎心监护被引起重视。本文分析1997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 5 0例未临产时脐带血流S/D比值异常和或胎心监护NST无反应的分娩结局。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1997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未临产行常规产检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提示胎儿脐动脉血S/D比值≥ 3和或胎心监护SNT无反应的孕妇 5 0例 ,孕周 32 - 43周 ,其中 1例 ,≥ 42周以上者 10例 ,初产妇 41例 ,经产妇 9例 ,单胎头先露 47例 ,臀先露 3例。1 2…  相似文献   

3.
脐带绕颈是产程中造成急性胎儿窘迫的重要因素之一。脐绕颈占分娩总数的 13%~ 2 5 % [1] ,严重时可使胎儿猝死宫内或导致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如能早期诊断 ,恰当处理 ,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2 ] 。因而我院对部分孕妇采用超声波多普勒胎音仪与B超检查联合的方法诊断脐带绕颈 ,对诊断脐绕颈者行脐动脉血流测定及胎心监护 ,以便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处理 ,达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目的 ,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从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月间于我院住院分娩者 14 0 3例 ,其中有 79例曾于我院门诊行超声波多普勒胎…  相似文献   

4.
胎儿营养通过脐带直接由胎盘供给 ,脐带是维系胎儿生命的重要通道 ,任何原因导致脐带血运受阻 ,均可引起严重的胎儿危害。近几年 ,我院确诊脐带绕颈 3周以上足月孕产妇共 2 8例。现将其对胎婴儿影响的观察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自 2 0 0 1- 0 1~ 2 0 0 3- 12产科住院足月待产患者中 ,临床发现脐带绕颈 3周及 3周以上患者 2 8例 ,经B超诊断脐带绕颈 3周及 3周以上共 2 5例 ,漏诊1例 ,2例未作产前B超。1 2 绕颈周数与临床诊断数与分娩方式 ,见表 1表 1  38例脐带绕颈的分娩方式 (例数 )绕颈周数临床诊断剖宫产自然分娩32 4…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B超、胎心电子监护、彩色多普勒脐血流联合监护预测脐带绕颈及胎儿在宫内的缺氧状态,指导医务人员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方法2004年7~12月间住院分娩的孕妇1233例,于35~38周间行B超检查,对提示脐带绕颈的291例孕妇再进行胎心电子监护和彩色多普勒脐血流联合监护。结果产前B超脐带绕颈预测准确率为76.98%,S/D≥3.0的81例孕妇产后证实均有1~3周绕颈,脐带绕颈的难产率随着绕颈周数增加而上升,新生儿轻度窒息5例,无重度窒息儿。结论脐带绕颈对围产儿存在严重危害,采用联合监护可预测脐带绕颈胎儿的宫内缺氧状态,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B超、胎心电子监护、彩色多普勒脐血流联合监护预测脐带绕颈及胎儿在宫内的缺氧状态,指导医务人员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方法 2004年7 ~ 12月间住院分娩的孕妇1 233例,于35 ~ 38周间行B超检查,对提示脐带绕颈的291例孕妇再进行胎心电子监护和彩色多普勒脐血流联合监护.结果产前B超脐带绕颈预测准确率为76.98%,S/D≥3.0的81例孕妇产后证实均有1 ~ 3周绕颈,脐带绕颈的难产率随着绕颈周数增加而上升,新生儿轻度窒息5例,无重度窒息儿.结论脐带绕颈对围产儿存在严重危害,采用联合监护可预测脐带绕颈胎儿的宫内缺氧状态,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胎儿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经超声诊断为胎儿脐带绕颈的孕妇120例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因胎儿脐带绕颈要求行剖宫产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行剖宫术,记录脐带绕颈有效长度和绕颈周教,两组据进行新生儿评分.结果:观察组中有103例孕妇自然分娩,占85.8%;阴道手术助产分娩8例,占6.7;中转剖宫产9例,占7.5%.结论:临床动态观察脐动脉血流S/D值变化,采用B超观察脐带绕颈周数,结合胎心监护,能够显著提高脐带绕颈经阴道自然分娩率,预防胎儿脐带绕颈一律行剖宫产,避免胎儿窘迫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李喜凤   《中国医学工程》2013,(3):86-86,89
目的研究超声诊断脐带绕颈的价值。方法对入住我院的168例已检查为脐带绕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检查结果与实际分娩结果相对照。结果本组患者中诊断为胎儿绕颈一周101例,绕颈两周45例,绕颈三周及以上22例。临床分娩证实,胎儿绕颈一周100例,绕颈两周45例,绕颈三周及以上20例,诊断成功率高达98%。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脐带绕颈,准确性高,方便无痛苦,对临床分娩方式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胎儿脐带绕颈是脐带缠绕的一种 ,占脐带缠绕的 90 %。脐带绕颈 1~ 2周者多见 ,3周以上者较少见。其发病原因认为与脐带过长、胎动过频有关 ,绕颈周数与脐带的长度有密切关系[1] 。脐带缠绕松驰者对胎儿影响较小 ,缠绕过紧者 ,将影响胎儿血供 ,造成胎儿窒息或死亡 ,第二产程延长 ,胎心音明显减弱 ,个别孕妇在临产时出现胎盘早剥。1 资料与方法4 1例中 31例为初产妇 ,1 0例为经产妇 ,年龄为 2 0~ 34岁。 30例为产检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或胎儿足月胎儿仍浮不入盆者 ,疑为脐带绕颈而行B超检查。另 1 1例为孕期常规B超检查。 4 1例均于分娩前…  相似文献   

10.
黄精贤 《广西医学》2001,23(1):143-143
胎儿脐带绕颈较为常见 ,国内外报道发生率在2 0 %~ 2 5% ( 1) ,产前准确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对决定产式有重要意义。本文报告 96例经彩色 B超诊断脐带绕颈 ,并经自行分娩或剖宫产观察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本组 96例均为足月待产孕妇、经彩超诊断为脐带绕颈 ,超声检查时的孕期为 35W以上 ,全部病例在超声检查后 3周内分娩。采用惠普 HP- 2 0 0 0 CF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探头频率为 3.5MHz,孕妇取仰卧位 ,必要时可取侧卧位 ,常规检查胎儿、胎盘、脐带、羊水情况 ,探及胎头后沿胎儿脊柱纵切 ,显示颈背部结构 ,观察是否有脐带压迹 ,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彩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描述脐带绕颈的声像图特点,检测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并将检出结果与胎儿分娩时脐带在颈部的实际情况作对照分析。结果:66例胎儿脐带绕颈中,脐绕颈1周43例(65.15%),绕颈2周16例(24.24%),绕颈3周4例(6.06%),误诊3例(4.54%),诊断符合率为95.45%。结论:彩超诊断脐带绕颈准确率高,对围生期保健和临床分娩方式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梅春 《广西医学》2002,24(8):1286-1287
胎儿脐带绕颈较为常见 ,且常导致胎儿宫内窘迫 ,胎儿或新生儿死亡。我院 2 0 0 1年 1月至 1 2月处理分娩 1 0 2 8例中 ,发生脐带绕颈 1 3 8例 ,占1 3 .4% ,现就此 1 3 8例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中 ,绕颈 1周 1 0 8例 ,占78.3 % ;2周 2 7例 ,占 1 9.5 % ;3周 3例 ,占 2 .2 %。1 .2 发生脐带绕颈的因素1 .2 .1 脐带长度与脐带绕颈的关系 :绕颈 1周 1 0 8例 ,脐带平均长 5 3 .0 cm;绕颈 2周 2 7例 ,脐带平均长 61 .4cm;绕颈 3周 3例 ,脐带平均长 79.8cm。1 .2 .2 脐带粗细与脐带绕颈的关系 :脐带直径 >2 .5 cm7例 ,…  相似文献   

13.
黄梅春 《右江医学》2002,30(1):45-45
近年来 ,有关分娩时胎心率监护及各种胎心率减速临床意义的报道较多 ,但脐带绕颈与胎心率监护图型异常关系的报道极少。现将 2 0 0 1年 4月~ 2 0 0 1年 8月我院产后诊断为脐带绕颈的 38例胎心率监护图型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本组 38例均为初产妇 ,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年龄 2 2~ 35岁 ,其中孕 39~ 4 0周 15例 ,4 0~ 4 1周2 0例 ,4 1~ 4 2周 3例。2 .监护方法 入院后即进行胎心率监护 (仪器为深圳NFM80 0型母婴监护仪 ) ,时间 2 0~ 6 0分 ,其中无刺激试验2 0例 ,收缩刺激试验 18例 (包括催产素试验 ) ,诊断…  相似文献   

14.
脐带绕颈在产科分娩中较常见,是造成急性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常见原因。本文回顾性分析脐带绕颈对胎儿分娩及脐带绕颈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1年1月-2006年1月共头位分娩1 387例,新生儿出生时脐带绕颈共279例,发生率20·1%,脐带绕颈1周228例(81·7%),绕颈2周41例(11·1%),绕颈3周8例(2·8%),绕颈4周2例(0·7%)。孕妇年龄20~45岁,平均28·7岁。初产妇184例,经产妇95例,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40 3周。阴道顺产166例(59·5%),钳产9例(3·2%),剖宫产104例(37·3%)。发生胎儿宫内窘迫77例(21·9%)…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胎儿脐带统颈的误诊原因。方法:彩超常规检查足月妊娠孕妇胎儿各器官发育及胎儿方位、胎盘、羊水等情况,同时观察是否有脐带绕颈及绕颈周数。结果:彩超诊断脐带绕颈412例,胎儿分娩证实396例,诊断符合率96.4%,误诊率3.6%,彩超诊断脐带绕颈行剖宫产者母婴均安全,经阴道分娩者1例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16.
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共收住足月妊娠 6 10例 ,其中 140例经B超检查诊断为脐带绕颈 ,并经自行分娩或剖宫产观察证实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10例均为足月待产孕妇 ,单胎 ,年龄2 2~ 36岁。其中初产妇 45 3例 ,经产妇 15 7例。入院自行分娩 392例 ,剖宫产 2 18例。超声诊断脐绕颈 140例 ,其中脐绕颈 1周 12 2例 ,2周 15例 ,3周 3例。1.2 超声检查 二维超声图像 :脐带缠绕处的表皮有明显的压迹 ,脐绕颈 1周 :胎儿颈背面皮肤压迹呈U形 ,上方有一小圆形包块 ,内含小短光条 ;脐绕颈 2周 :胎儿颈背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胎儿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足月单胎分娩,脐带绕颈在产程中进行胎心监护,根据胎心变化与宫缩关系,分为3组:早期减速ED组加例。变异减速VD组120例。晚期减速LD组80例,分别统计3组间脐带长度、绕颈周数、缠绕松紧度、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阴道助产、剖宫产及母儿损伤情况。结果 3组间脐绕颈周数、缠绕紧密度差异显著,LD与VD、ED组比较。新生儿窒息、阴道助产率及母儿损伤率差异显著。结论 脐带绕颈2周以上,脐带绕颈紧密,新生儿窒息率高。阴道分娩对母儿损伤大。分娩方式宜选择剖宫产。  相似文献   

18.
脐带绕颈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 ,约占分娩总数的 2 0 %~ 2 5 % [1] ,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死胎、产程延长 ,使孕产妇并发症、难产率、手术产率和围产期病死率明显提高。1994~ 1998年间我院共收住脐带绕颈患者 186例 ,为探讨脐带绕颈在分娩过程中对母婴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并发症的的发生 ,进行如下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发病率 :1994~ 1998年间分娩总数为 90 0例 ,其中脐带绕颈者为 186例 ,发生率为 2 0 6 6 % ,皆行B超检查 ,其中绕颈 1周 16 2例 ,占 87 10 % ;绕颈 2周 10例 ,占5 37% ;绕颈 3周 3例 ,占 1 6 1% ;绕颈 4周 1例 ,…  相似文献   

19.
曾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0,(1):131-132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率,并分析其声像图改变及误诊原因,为临床分娩方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6月住院分娩的产妇556例(孕周32-41周),进行普通二维超声检查,观察胎儿颈背部皮肤是否有压迹及脐血管回声,并与分娩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二维超声检查有脐带绕颈者180例,其中绕颈1周者147例,绕颈2周者30例,绕颈3周者3例,误诊10例。超声诊断与分娩结果符合率为94.4%。结论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简便,安全,准确率高,但在实践中必须注意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 ,胎儿在宫内的安危状况受到产科医生的关注 ,对胎儿在宫内有无脐带绕颈更加重视 ,我们用脐血流监测胎儿颈周脐动脉血流以探讨在诊断胎儿脐带绕颈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1年 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孕妇 380例。初产妇 312例 ,经产妇 6 8例 ;<37周 36例 ,37~ 4 0周 2 6 4例 ,>4 0周 80例。均为头先露 ,单胎 ,每例行脐血流监测 1次。1 2 方法 :采用广州三端医疗器械公司SDF6 0 8型脐血流检测仪 ,用探头沿胎儿颈部探查 1周 ,于胎颈中间两旁出现典型脐动脉血流音并于显示屏上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