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类细小病毒B 1 9(B1 9)是一种小的无包膜的DNA病毒。其中包含 5 60 0个核苷酸 ,大多是以单链排列的。B1 9结合在红细胞血液组P抗原上 ,对人类红系祖细胞有细胞毒性作用 ,可以导致红细胞生成的终结。在正常宿主 ,由于红细胞 (RBC)的寿命比较长 ,一般无症状或症状比较轻 ,或只有自限性贫血表现 ,通常见于发疹或关节病之前。但在一些伴有红细胞破坏增加、生成减少或者丢失过多的病人中 ,若感染B1 9,则将产生严重贫血。B1 9可引起严重、明显的临床症状 ,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多关节痛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 ,尤其在小学学龄儿童表现明显。在他…  相似文献   

2.
一、妇科和分子生物学最近有学者介绍了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属于乳多泡病毒科的小型DNA病毒,多在由性行为感染引起尖锐湿疣时被检出,但近年在子宫癌和子宫摩烂(颈部异常增生)等的组织中也多检出该病毒,因此考虑其可能与致癌有关。近几年通过对HPV的DNA进行无性繁殖,发现该病毒是由约8.0Kb的环状DNA构成的,根据其碱基排列的不同可分为66种以上的亚型,按其特征分别采取(1)dot blothybridization;(2)southern blot hybridization;(3)in situ hybridization;(4)PCR等方法对检出的病毒进行无性繁殖和(或)基因碱基排列情况的研究。结果发现其中dot blot hybridization方法比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红斑(EI)是由人类细小病毒(HPV/B19)所引起。HPV/B19成人感染和小儿的传染性红斑症状不同,具有关节痛、肝机能异常、出血斑等症状,特别是妊娠时感染可引起胎儿水肿。作者拟介绍仙台市东北部流行 HPV/B19的家族内感染特别是小儿的 EI患者感染亲人状况的调查结果。1989年11月末到1990年1月末2个月时间内,以密切接触患儿的亲人为对象共计24名进行采血,对HPV/B19特异的 IgM、IgG 抗体、HPV/B19抗原进行了测定。HPV/B19抗原、抗体检查结果,陪同感染 EI 小儿来医院就诊的保护者9名中有4名,来院时没有症状,IgM 抗体阳性判断为不显性感染。小孩发病时抗体阳性的病例,考虑小孩从亲属感染而来。另一方面,小儿患 EI,因皮疹、关节痛等症状为主诉来院的成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立癌研究所的Salahuddin等用淋巴细胞性疾病患者的末梢血培养出新的疱疹病毒,命名为人类亲淋巴细胞病毒(BHLV)。这种病毒与人类疱疹病毒之间无共同抗原,因此,HBLV是一种新的疱疹病毒。此后,数群类似的病毒被分离。艾滋病研究中心从淋巴细胞异常疾病患者中分离出人类疱疹病毒,HHV-6,这种病毒和哪一种疾病有关联还未明确。血清学检查发现抗体保有率生后5个月内低,6个月以后上升,1岁以后几乎100%的儿童保有抗体。所以认为HHV-6感染年龄相当低。  相似文献   

5.
抑制造血性病毒(B19),于1975年在输血中偶然被发现,它是致病性病毒中DNA最小的一个。如小儿感染上它,则为传染性红斑;成人感染则是多发性关节炎;溶血性贫血患者受感染,就出现急性红细胞发育不全;孕妇感染,可使胎儿水肿而流产。在成人约半数以上此病毒抗体阳性。B19病毒抑制红细胞造血系统,已经试管培养造血干细胞所证实。试管所培养的病毒,可以引起单一红  相似文献   

6.
一、TTV特征及其分子进化学研究1998年,Okamoto报告TTV为无包膜单股链DNA病毒,具有类似细小病毒(panovirus)特征。细小病毒有2个ORF,其非结构区为留存病毒科属特点的较保守区,相当于DNA-DNA解旋酶/DNA-RNA解旋酶结构域。TTVORF2之N端存留有细小病毒氨基酸序列(图1)。对这一较为保守区的系统分析结果提示,TTV乃与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近缘的DNA病毒。据Mushahwar(1999)报道,TTV结构上与细小病毒有关键性不同之点,其单股负链作圆环状结构,故有重新分析之必要。依多数TTVDNA阳性株ORF2区分析发现,除基…  相似文献   

7.
动态与消息     
艾滋病病毒感染快速检验法对艾滋病感染,目前是测定检查体内产生的抗体。这种方法必须在感染后数个月方能检出,颇为不便。美国洛杉矾City of hope国立医疗中心J.洛西博士开发了新的检查方法。只要感染后2~3天,即可判定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毒。这样可以避免拖延时间以致有的感染者并未注意到自己已感染,而进行献血或性行为,将病毒传给别人。人类等许多生物的遗传基因本质是DNA(脱氧核糖核酸)。而艾滋病病毒的遗传基因并非DNA,而是RNA(核糖核酸),它与DNA构造不同。新检查法是将受检者血液中所含的RNA增加至10  相似文献   

8.
乳头瘤病毒(papilloma virus)系乳头瘤病毒科、乳头瘤病毒属小型DNA病毒,约由8000碱基对构成,为环状双链DNA基因组结构,形成直径为50—60nm正二十面体衣壳。已知本病毒乃哺乳类和鸟类良性肿瘤——疣的病因病毒,而对人类具有致癌性者唯有人乳头瘤病毒(HPV)。  相似文献   

9.
郑洁 《日本医学介绍》2001,22(3):129-130
现今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很少 ,其中无环鸟苷 (acy-clovir)是利用被感染细胞的代谢的不同 ,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一种前体药物。无环鸟苷可被感染疱疹病毒的细胞所具有的胸苷激酶激活 ,阻碍 DNA聚合酶作用下的病毒 DNA的延伸。而正常细胞所具有的胸苷激酶则不被激活 ,无活性。即无环鸟苷只在病毒感染细胞中发挥作用 ,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目标制剂。至于对流感病毒有作用的抗病毒药 ,只有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金刚烷胺以及金刚烷胺类化合物金刚乙胺。Zanamivir是根据唾液酸酶的立体构造 ,通过对它与病毒的结合部位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理论推导合成的一…  相似文献   

10.
胎儿水肿与细小病毒B19感染细小病毒B19是1975年在血液中发现的直径为22um的病毒颗粒。根据颗粒的特征和标本名命名为人类细小病毒B19。80年代证明了B19是传染性红斑、伴再生不能性危象的溶血性贫血、伴免疫不全的慢性贫血以及非免疫性胎儿水肿的原...  相似文献   

11.
1.有关艾滋病疫苗的几个热点问题艾滋病乃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所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全世界HIV携带者已经超过了一千万。应用疫苗的最大目的是防止HIV病毒感染健康人;另一目的是或许能将其用于治疗已经发病的患者。艾滋病发病的第一阶段。病毒在体内增殖,机体负荷增大,使用疫苗就可抑制病毒的增殖。但不同于其他病毒的是,HIV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其DNA整合到宿主DNA中,以前病毒的形成长期存在于体内,所以只接种一次疫苗还远远不够,必须进行多次的追加。HIV的母子感染最近引  相似文献   

12.
姚桢 《日本医学介绍》1991,12(9):426-429
本文辑述乳儿期肝内阻汁淤滞分类(岡庭,1983:Balistreri、Stocker,1990)中归属于B、C、D和F组疾病的研究进展。一、围产期感染所致肝损伤病因围产期感染是新生儿期肝损伤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最重要者为TORCH综合征(T:弓浆虫;O:梅毒、李斯特菌病等;R:风疹病毒;C:巨细胞病毒;H:单纯疱疹病毒)所致胎内感染。近年来,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和出生后发病的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有增加趋势。 1.病毒的母婴传播途径可有(1)经胎盘感染;(2)经宫颈逆行感染;(3)经产道感染和(4)产后水平感染。经胎盘感染又可分为于母体病毒血症期,  相似文献   

13.
概念迟发性病毒感染是经相当长的潜伏期后缓慢地发病,发病后呈进行性恶化,且预后不良的病毒或类病毒原体感染的疾病。也称慢病毒感染。大体分两种,一是原因为已知病毒,在人或病毒任何一方出现异常,或者在两者均异常的基础上发生的迟发性感染;二是由类似病毒但又不同于病毒的新病原体(所谓非普通型病毒)引起的感染。前者的代表疾病有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和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后者的代表疾病是痉挛性假硬化病(CJD)、格斯特曼—斯特劳斯雷尔—施阿伊克尔氏病(GSS 病)、新几内亚的库鲁病、羊瘙痒  相似文献   

14.
WHO命名SARS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日本等 9国 1 1个机构参加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协作网络确认 ,新型肺炎 (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的主因病毒———新种冠状病毒被命名为SARS病毒。研究发现 ,如果使培养的实验猴细胞感染这种病毒 ,细胞将因病毒的增殖而变形。但SARS康复后 ,被免疫的患者血清有抑制这种细胞变形的能力 ,即该血清有用于治疗的可能性。从SARS部分基因的分析来看 ,它应被认为是冠状病毒属的一种 ,但它的基因排列却与大致分为 3组的已知冠状病毒不同 ,故被判定为新种。协作网络已研发出 3种用来检查SARS的方法 ,但其各有利弊 ,都没能达到实…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感冒每年的反复流行,有时引起大流行,可因合并肺炎或导致心肺疾患或使原有疾病加重而发生死亡。流感病毒有A、B、C三型,引起流行的是A、B两型,病毒颗粒表面有红细胞凝集素(H)和神经氨酸酶(N)两种抗原变异。病毒按照抗原变异特别是H抗原构型变异的不同,越过既往流行感染而获得的免疫屏障而发病。已知这种抗原变异有A、B两型连续变异和只有A型的不连续变异,A型这种不连续变异又分为三个亚型,目前流行的是香港型(H_3N_2)和苏联型(H_1N_1)。随着分子水平研究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抗原变异与预防疫苗的关系正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流感通过飞沫传播,从这种感染途径来看,有效的方法是预防接种。流感疫苗的预防效果,目前有各种评论,已确认有预防效果,但只能达到70~80%的程度,不象其他病毒疫苗那么强。当疫苗含有病毒株的H抗原构造和  相似文献   

16.
与人Ⅰ型T淋巴细胞病毒(HTLV-1)相关的脊髓病变(HAM)是一种被认为与HTLV-1感染有关的慢性进行性脊髓麻痹。本病1986年自由纳等报告以来,作为一种可治性的脊髓麻痹疾病已为世界所关注,认为与1985年Gessain等报告的HTLV-1抗体阳性的热带痉挛性双侧麻痹(TSP)为同一疾病,现在主张称之为HAM-TSP。起初认为本病是脊髓病变,而最近已经明确尚存在肺、眼、皮肤等中枢神经以外的脏器病变,故有必要将本病作为一种伴随HTLV-1感染的全身性疾病来认识。本文就HAM并发的肺病变予以概述,同时还就未发生HAM的HTLV-1携带者存在肺病变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甲型病毒性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过去称为流行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粪口感染的疾病。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是小型RNA病毒,对肝脏的亲和性强,在肝脏增殖的病毒可经胆管排泄到肠内,自然宿主为人,猴类亦可被感染。 HAV是正20面体的颗粒,直径为27~32nm,无脂质亦无醣类,主要由蛋白质与核糖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蔓延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于控制机体免疫反应中枢的辅助T淋巴细胞受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而被破坏,从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10~30%感染者发生机会感染,而多致死亡的一种疾病。作为治疗药物,已发表的有,可有阻碍HIV 逆转录酶的HPA—23及叠氮胸腺嘧啶脱氧核苷(AZT)等,有报道认为AZT 有延长AIDS 患者生命的效果。另一方面,已知道,中药之一甘草的有效成分甘草酸(GL)对于疱疹病毒具有抗病毒作用,本文就GL 对HIV 的增殖是否具有抑制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其结果表明,GL 对HIV 的细胞内增殖是有抑制作用的。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血液疾病     
血液学的进展很快,涉及范围又广。作者仅限目前众所关心的领域,重点论述一年来的血液学动向。一、白血病及其类似疾病和基因1.肿瘤基因肿瘤基因(oncogene)或称癌基因、致癌基因。引起动物各种肉瘤的有RNA病毒,而通过逆转录酶可以复制出与RNA病毒相辅的DNA。在细胞里发现了同此DNA结构相同的DNA,称为细胞肿瘤基因(c—onc)。在人染色体上已发现有17种以上的c—onc位点,并与造血系统肿瘤有关。已确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中有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病毒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振彬  齐静 《日本医学介绍》2002,23(11):509-510
虽然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等风湿性疾病的原因尚不明确 (风湿热除外 ) ,但目前研究发现RA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子 (特别是病毒 )有关。一、RA与感染性疾病相关的证据1 来自绘画、医学史和古生物病理史 (胃学 )方面的线索 据推测 ,美洲大陆在一千年以前就存在RA ;而欧洲直到十五世纪末尚无RA的踪迹 ,但在发现新大陆后突然出现该病。2 临床观察与研究(1 )成人感染人类小脱氧核糖核酸病毒B1 9(B1 9)及女性的风疹等时 ,可见多发性关节炎 (病毒性关节炎 )发病 ,有时出现包括类风湿因子在内的自身抗体阳性 ,并出现酷似RA的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