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疗效分析。方法11例第三脑室肿瘤选择不同手术入路显微直视手术,2例第三脑室囊性病变突入室间孔的采取内窥镜摘除。结果在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1例考虑为异位生殖细胞瘤,行单纯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行放疗。结论第三脑室肿瘤显微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案,第三脑室内囊性病变可用内窥镜治疗。术中注意保护第三脑室周围结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陈钫  谢薇 《中国医药指南》2013,(10):171-172
目的采取措施对显微外科手术入路治疗三脑室区肿瘤的临床效果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32例三脑室区肿瘤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20例,女性12例,他们的年龄在18~59岁。对这些患者采取胼胝体-侧脑室-室间孔入路的方式,胼胝体-侧脑室-脉络裂的入路方式或终板-翼点联合的入路方式等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所有的手术方式在显微操作下进行。结果运用不同的显微外科手术入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其结果包括全切除的概率为53.12%,次全切除的概率为31.25%,部分切除的概率为9.38%,病死率为6.25%。结论在对三脑室区肿瘤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肿瘤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方式,且在显微操作下进行,有助于降低手术结束之后的病死率与致残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堃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9):183-184
目的:对脑室肿瘤的患者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以期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病例共45例,都通过手术前讨论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治疗。结果:全切39例,大部切除6例。根据COS预后评分良好者35例,轻残5例,重残4例,死亡1例。结论:脑室肿瘤随着MRI的普及,为手术提供非常直接的影像学方法,显微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改进,是手术治疗脑室肿瘤取得良好效果和死亡率明显下降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颅咽管瘤显微全切的手术技巧。方法在22例患者中,18例取翼点入路,2例经额下入路,1例经额部纵裂从胼胝体至穹窿间系入三脑室前部切除肿瘤,1例经额部纵裂经终板切除肿瘤。结果17例达到肿瘤全切除,3例近全切除,2例大部全切除。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保护下丘脑结构和功能,达到肿瘤全切除是治疗肿瘤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额下入路经眶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鞍区巨大型肿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5例位于鞍内、鞍上并向鞍区周围部位侵袭生长的巨大型肿瘤采用一侧额下入路经眶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切除。结果肿瘤显微镜下全切除27例,次全切除8例,无一例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此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鞍区巨大型肿瘤均可做到显微镜下全切除或次全切除,具有操作简便,显露良好,创伤小的微创优点,是治疗鞍区巨大型侵袭性肿瘤较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鞍区占位病变的手术入路。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治疗鞍区占位病变3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3例,肿瘤大部分切除4例。结论 鞍区占位病变进行CT和/或MRI检查可明确诊断,显微手术治疗是最佳方法,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掌握手术方法和术中注意事项是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术后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种切除三脑室底上型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经胼胝体-透明隔-穹隆间入路切除三脑室底上型颅咽管瘤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近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该入路是切除三脑室底上型(包括三脑室前部及三脑室内)颅咽管瘤的最佳入路,术野暴露清楚,直视下操作,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经终板入路显微切除视交叉后颅咽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交叉后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和显微手术技巧。方法:采用终板入路显微切除颅咽管瘤7例,结果:所有病例皆达全切除,效果良好,随访2个月-2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应用熟练的显微技巧,经终板入路彻底切除视交叉后颅咽管瘤对下丘脑无明显损伤,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经翼点入路鞍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翼点入路行鞍区肿瘤切除2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9例,大部切除3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一过性尿崩症12例,术后5年复发1例.鞍区肿瘤应用翼点入路行显微手术切除,术野显露良好,肿瘤全切率及患者预后得到明显提高.结论采用翼点入路多能满足鞍区不同类型鞍区肿瘤的显露,能提高肿瘤全切率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第三脑室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第三脑室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及结果。结果肿瘤全切除7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随访3-96个月,所有病人均未见病灶复发。结论合适的手术入路和良好的显微手术操作是第三脑室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应尽可能全切海绵状血管瘤,并注意避免损伤第三脑室内重要邻近结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经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桥小脑角肿瘤采取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后,再用神经内镜进行探查,切除残余肿瘤。结果12例听神经瘤11例全切并保留面神经,1例因与周围血管、神经粘连紧密,行次全切除;8例胆脂瘤及1例脑膜瘤全切除,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结论经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第四脑室肿瘤显微手术的入路。方法 对第四脑室肿瘤29例,分开小脑扁桃体延髓间隙和(或)切除蚓锥及小脑扁桃体显露第四脑室,继而切除第四脑室病变。结果 肿瘤全切25例,大部分切除4例。第四脑室底部桥脑出血5例,血肿量5-15ml,血肿全部清除。术后无新的小脑损伤症状,本组无死亡。结论 不切开小脑蚓部,经小脑扁桃体延髓间隙入路也能提供良好的术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鞍区占位病变的手术入路。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治疗鞍区占位病变3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3例,肿瘤大部分切除4例。结论鞍区占位病变进行CT和/或MRI检查可明确诊断,显微手术治疗是最佳方法,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掌握手术方法和术中注意事项是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术后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并总结锁孔显微手术治疗颅底脑膜瘤的方法和经验,回顾性总结经锁孔显微手术治疗111例各个不同部位的颅底脑膜瘤,其中经额眉上或眉间上额纹切口切除双侧颅前窝底脑膜瘤25例,鞍区脑膜瘤(含鞍结节、前床突及鞍隔)23例;经额下或翼点入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8例;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1例和脑桥小脑角脑膜瘤18例;经改良的乙状窦前-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7例。15例小脑幕脑膜瘤和4例镰幕区脑膜瘤,经相应部位开颅切除。全切除肿瘤104例,次全切除7例,无死亡。结论:锁孔显微手术是切除颅底脑膜瘤的一种损伤小和效果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第四脑室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31例第四脑室肿瘤的手术经验。31例患者均采用了枕下正中切口,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手术,选择小脑蚓部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后打通导水管下口。结果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6例。术后患者全部清醒,术后出现脑积水5例,其中4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发生颅内感染2例,缄默症2例,幕上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1例。结论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第四脑室肿瘤,能够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脑干等正常重要结构的损伤,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减少了脑积水等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型和巨大型垂体腺瘤手术治疗较理想的手术体位,入路和技巧。方法:在影像学和内分泌学诊断基础上,所有病例采用经属于蝶窦入路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术中配合PEEP使鞍上部分肿瘤塌陷达到完整切除。结果:30例垂体腺瘤中,手术全切除26例,4例肿瘤因侵袭人鞍隔上或海绵窦内而行大部分切除,1例肿瘤先行经额鞍上和鞍内肿瘤显微切除,再二期经鼻蝶入路鞍内和蝶窦内肿瘤显微切除。结论:对于大部分垂体腺瘤患者,选择经鼻蝶入路可达到大和巨大垂体腺瘤的全切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四脑室肿瘤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入路的解剖结构以及如何保护脑干,避免损伤小脑后下动脉和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对我院自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例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的第四脑室肿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技巧和经验.结果 所有患者肿瘤全切除6例,近全切除2例,全切率75%,均打通脑脊液循环通路.术后全部清醒,无死亡.术后肿瘤复发1例,术后出现脑积水1例,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治疗.结论 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第四脑室内肿瘤,不需切开小脑下蚓部.可清楚地暴露导水管口、闩部及脑室侧壁,不损伤任何小脑组织.切除肿瘤过程中注意保护小脑后下动脉及其分支,注意区分肿瘤组织和脑干,与延髓呼吸中枢粘连紧密的肿瘤不必强行切除,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18.
王飞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2-113
目的探索和评价经纵裂入路切除鞍区肿瘤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在研究纵裂周围解剖的基础上对8例垂体瘤,12例鞍区脑膜瘤及6例颅咽管瘤行显微切除术;肿瘤大小3~6cm。结果根据Simpson分级肿瘤全切20例,次全切4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视力视野好转14例,无变化8例,恶化1例,15例出现尿崩经治疗13例恢复,3例出现垂体功能低下。结论对于巨大垂体瘤,鞍区脑膜瘤,鞍内鞍上脑室外型路咽管瘤经纵裂入路能得到良好的显露和最大限度的切除;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巨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特点,提出显微手术治疗的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8例巨型蝶骨嵴脑膜瘤经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的资料。结果肿瘤切除按Simpson’s法分级,Ⅰ级4例,Ⅱ级13例,Ⅲ级1例。结论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有助于巨型蝶骨嵴脑膜瘤的全切除。治疗以显微手术切除肿瘤为主,对于未能全切除的病人,术后可辅以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扩大额下硬膜外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底中线部肿瘤的适应证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总结经扩大额下硬膜外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底中线部肿瘤16例的手术经验.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全部病例切口Ⅰ期愈合.结论扩大额下硬膜外入路,适应于切除前、中、后颅底中线部位硬膜外各类肿瘤,良好的显微技术、完整修复硬脑膜缺损和颅底重建是提高手术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