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建立有效的国境口岸重大呼吸道传染病检验检疫防控人员配置机制。方法通过采取调查问卷、建立人员配置应急预案、引入个人-岗位动态匹配模型、利用人员配置激励理论等研究分析方法,加强对国境口岸重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过程中防控人员有效调配的总结和探索,实现防控人员的有效配置。结果防控人员配置机制的建立和应用提高了疫情防控效率,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结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证明构建有效的防控人员配置机制是检验检疫部门在国境口岸预防和控制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重要保障,应予以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证明多元主体协作机制在国境口岸重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并明确其建设方案,该文以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协作机制的应用为例,描述了国境口岸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的任务需求,分析单一主体应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弊端,评价多元主体协作机制对于国境口岸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其目前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口岸重大呼吸道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完善我国国境口岸传染病应急防控体系的对策。方法对美国在预防和控制急性传染病方面的规划、监测体系、提高应急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目前我国国境口岸传染病防控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美国具有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能有效控制突发传染病的传播,而我国国境口岸传染病应急防控体系还存在不足。结论结合口岸实际情况,借鉴美国的经验,建立更为合理、有效的国境口岸传染病应急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如何建立和完善国境口岸重大呼吸道传染病检验检疫防控组织制度体系。方法对北京检验检疫局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经验进行总结,内容包括组织领导、指挥动员、工作流程、联防联控及信息报送机制等组织制度,明确应如何开展重大呼吸道传染病检验检疫防控组织制度体系建设。结果完善的组织制度体系有助于提高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效率,控制疫情蔓延。结论有力的组织机构保障、权责明确的分级管理体系、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以及灵活的联防联控机制是建立和完善重大呼吸道传染病检验检疫防控组织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应予以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口岸突发疫情财务应急保障机制,为口岸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效保障。方法根据《预算法》和财政部《财政应急保障预案》,分析评价2009年甲型H1N1流感防控专项经费管理情况,结合口岸检验检疫工作实际,从财务应急指挥系统、应急反应系统、应急保障手段、应急反馈系统等4个方面,探索建立口岸突发疫情财务应急保障机制的思路。结果建立口岸突发疫情财务应急保障机制,明确了应急管理中财务部门的具体职责和工作程序。结论通过建立口岸突发疫情防控专项经费应急保障机制,确保国境口岸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及时有效开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自然灾害对口岸传染病流行规律和传播风险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分析常见自然灾害对传染病流行的影响,以及给口岸带来的传播风险,提出检验检疫部门应采取的针对性防控措施。结果检验检疫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体系,建设预警机制,强化专业人才培养,不断跟踪检疫新技术发展,以适应复杂的疫情形势。结论完善的综合防控体系有助于口岸应对自然灾害中传染病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决云南边境无天然和人工屏障而造成的有边难防局面,完善国境口岸传染病防控新模式。〔方法〕云南检验检疫局经过长期实践和积极探索,提出了《云南边境地区传染病及动植物疫情疫病联防联控"3+1"防线机制建设》理论。〔结果〕通过"3+1"防线的构筑,科学、有效的做好云南口岸卫生检疫查验及边境地区传染病防控工作。〔结论〕"3+1"防线,是对云南边境地区传染病防控工作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中检验检疫政策宣传的分析和评估,打造了以政务信息宣传为基础,以新闻报道为主体,以新闻发布为最高目标的"金字塔式"信息发布机制,并应用于国境口岸重大呼吸道传染病检验检疫防控工作中,明确了如何有效运用政务信息宣传手段,对公众所关心的政府行为进行释疑、解惑,并适时引导舆论,争取积极的舆论导向,为口岸疫情应对工作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9.
传染病的国境卫生检疫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传染病的国境卫生检疫对策,作者从国境卫生检疫的起源、目的、检疫查验、传染病监测、卫生监督等方面介绍了国境卫生检疫与检疫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的关系,分析了检验检疫机关防止传染病传入传出采取的措施和卫生处理手段.作者认为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现代交通工具的多样化和新发传染病的发生,给传染病的蔓延创造了更加便捷的条件,这些都给国境卫生检疫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从3个方面提出了传染病防控的国境卫生检疫对策:检验检疫机关应加强国境口岸检疫查验和传染病监测,健全和完善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体系,配置专业人才,提高人员素质更好适应严峻的国际疫情形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国境卫生检疫面临的四大国门生物安全威胁,即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的人传传染病、媒介传染病、物传传染病以及介水和食源性疾病;总结了国境卫生检疫部门针对上述威胁,构筑境外、口岸、境内三道口岸卫生检疫防线的具体举措,特别是针对人传、媒传、物传、食水传途径的生物安全威胁,分别采取加强人员卫生检疫查验、开展口岸病媒生物防控...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讨提高国境中小口岸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措施。方法 以佛山口岸为例,从传染病防控工作现状、传染病检出情况和当前工作的存在问题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佛山口岸有多种防控措施,但仍然存在旅客信息难获取、体温监测结果存在误差、医学人员不足、快速检查不易开展等中小口岸普遍存在的问题。结论 结合口岸实际,提出快速应对、可操作性强的防控措施的建议,实现国境口岸对传染病防控的快速反应,提高应变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中国国境口岸传染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掌握国境口岸传染病流行的现状及特点,为国境口岸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于2009年6月—2010年5月对中国国境口岸出入境人员以及口岸从业人员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传染病检出率居前5位的口岸依次是西藏(55.41%)、云南(5.62%)、珠海(4.00%)、天津(3.64%)、青海(3.20%)。境外传染病患者中以来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最多;口岸传染病患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中国籍各种传染病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职业依次为司机(3.88%)、涉外婚姻(1.95%)、商务人员(1.68%);外籍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检出率居前3位的职业依次为船员(4.20%)、边民(3.7l%)、服务人员(2.31%)。结论需要加强对口岸重点人群的监测以及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防止传染病通过国境口岸传入传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球公共卫生信息采集系统在国际旅行健康与传染病信息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全球公共卫生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国际传染病疫情信息收集的自动化和系统化。结果利用全球公共卫生信息采集系统所收集的国际、国内传染病疫情信息,可正确指导国境口岸一线传染病卫生检疫查验工作,协助完善口岸传染病风险评估预警体系,以及为出入境人员提供国际旅行信息,提高传染病防控意识。结论全球公共卫生信息采集系统推进了卫生检疫工作的电子化,是国境口岸传染病卫生检疫查验工作的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