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气钡双对比造影 (简称DC)是胃、十二指肠常用而重要的检查方法 ,此方法精细 ,能观察胃的细微结构 ,发现早期胃癌 ,造影技术要求特别高 ,其中胃内产气量是一个重要指标。日常工作中不少患者因产气粉吞服困难而影响了DC的检查。为此设计产气胶囊以求改变现状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1 材料与方法用上海马陆产气粉 ,在制剂室内把它装入一般药用胶囊壳内 ,每个胶囊内装入产气粉 0 .6g ,制成的产气胶囊放入无菌瓶内备用。经多次实验发现 3 7℃左右溶解胶囊最合适 ,一般5min之内产气胶囊即可完全崩解 ,产气胶囊在相同温度的自来…  相似文献   

2.
产气荚膜梭菌病是多种动物共患病,被我国规定为二类动物疫病。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牛羊猝死、坏死性肠炎(和羔羊痢疾等家畜常见传染病,同时还可导致人气性坏疽和食物源性中毒,给家畜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文综述该病的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方法,为基层临床兽医提供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正>气性坏疽是创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主要致病菌约80%为产气荚膜梭菌,其主要的致病因子是α-毒素[2]。我院自2003年1月—2012年9月共收治创伤合并气性坏疽患者12例,经治11例康复出院,1例死亡,现报  相似文献   

4.
用切割和挤压法使孵鼠后腿肌肉损伤,伤口用灭菌泥土和产气荚膜梭菌污染。未治疗的对照组动物有75%死于严重的产气荚膜棱菌感染,伤口内检出的细菌以产气荚膜梭菌为主。左伤口被污染后4小时用复方灭滴灵做局部治疗,治疗组动物活存率为94.4%(p〈0.01);伤口内未检出产气荚膜棱菌。结果表明,局部应用复方灰滴灵防活创防废氧菌感染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水送服产气粉螺旋CT诊断食管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水送服产气粉螺旋CT扫描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事先准备产气粉 ,吸管及一杯温水。经病理证实的 11例食管癌患者行CT检查前口含产气粉。在螺旋扫描过程中 ,由他人配合 ,给水快速送服。结果  11例食管癌轴位扫描 ,病变显示清晰 ,能比较直观地了解食管腔内肿块 ,食管壁的不均匀增厚以及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结论 水送服产气粉螺旋CT扫描在诊断食管癌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胃肠气钡双重造影前口服产气粉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胃肠气钡双重造影需在检查前直接口服产气粉。因产气粉在口腔内遇水后迅速转化为CO2 气体 ,并不同程度刺激口腔黏膜而造成吞咽不便 ,尤其是老弱年幼患者 ,甚至某些病人拒服 ,使胃肠造影达不到气钡双重的效果。为此我们将产气粉制成胶囊 ,使其容易吞咽并取得了较好产气与气钡双重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 随机收集胃肠造影患者 40例 ,男女各 2 0例。年龄最大 70岁 ,最小 4岁 ,平均年龄 42 .3岁。1.2 设备与材料 日本岛津公司产 3 2 0 0X -线遥控胃肠机 ;青岛东风化工厂生产的产气粉 ,每袋 3g ,产CO2 ≥ 3 60ml ;1号胃溶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腹CT检查是否口服及如何选择对比剂,对图像质量及诊断价值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5月间,90例上腹部CT检查者。采用以下4种方法:临床禁食、禁饮、急、重症患者,无需胃肠道准备,直接CT检查;普通患者服用阴性水对比剂;普通患者服用阳性碘对比剂;普通患者服用产气粉;CT扫描后观察肝脏、胆囊、胃及十二指肠、胰腺、脾图像显示。结果未服组织结构对比差;服水、碘对比剂胃、十二指肠、胰头显示较好;服产气粉胃壁显示好、扩张充分。结论胃部疾患服用产气粉好;服用水、阳性碘对比剂胃、胰腺、腹膜后及十二指肠图像清晰对比度好;合理应用对比剂降低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8.
体外产气法在评定草食家畜饲料营养价值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体外产气法的原理、影响体外产气量的因素、体外产气试验的可靠性以及体外产气法的应用和改进等几个方面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蒜、茴香两种食物对肠道易产气细菌的抑制效果。方法 将伤寒杆菌等16种常见肠道产气菌分别接种于0.1%、0.2%、0.3%的大蒜粉培养基及茴香培养基中,37℃培养18~20 h,观察抑菌效果。结果 大蒜对14种肠道产气细菌抑制效果最好,其余2种较好。茴香对3种肠道产气细菌抑制效果最好、3种较好、2种一般、8种无效。结论 大蒜、茴香两种食物可抑制肠道产气细菌,大蒜抑菌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气法螺旋CT仿真内窥镜及其各种三维重建技术在胃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整理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1例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结果 CT仿真内窥镜(CTVG)检查对胃癌多能明确诊断,其检出率和准确率较高。结论产气法CT仿真内窥镜及其各种三维重建检查技术获取的图像不仅能清晰观察胃壁及胃腔内外的病变,而且能非常直观、立体地观察胃癌大体形态及肿瘤的范围,它对胃癌的定位、定性、定量诊断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一次性气钡发生器进行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自然气体引入的临床应用效果、优势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月年至2014年6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检查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40例(应用一次性气钡发生器),对照组40例(青岛产气剂),比较2组胃扩张度、胃小区显示率。结果:研究组胃扩张度超过6 cm的27例(67.5%);对照组超过6 cm的26例(6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小区总显示率57.5%(23/40),对照组55%(22/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一次性气钡发生器引入自然气体行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与口服产气剂相比,在胃扩张度和胃小区显示方面具有同等优势,但前者更易为患者接受,且造影成功率高,是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中比较理想的产气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本术是应用钡气对比方法使食管完全膨胀、充分显示食管的细微结构,提供更多更可靠的x线征象。本法已基本普及,根据我们180例的检查认为效果满意。 一、单纯低张力食管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分导管法、口服产气粉及产气液体法。①导管法:检查前30分钟令患者口服10%碳酸氢钠溶液70~100ml冲刷并暂时碱化食管粘膜表面粘液,利于钡剂涂布,而后自鼻腔把导管插入食管,随不断吞咽动作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石的X线诊断技巧,同时回顾性分析透视下口服产气粉治疗胃石的成败原因。方法:通过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诊断胃石,在透视下口服产气粉并翻转体位,观察胃石变化。结果:大部分胃石消失,症状缓解,极少数病例胃石变化不明显或未完全消失。结论:口服产气粉是治疗植物性胃石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对于其他性质的胃石、较大胃石或形成时间较长的胃石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上消化道双对比检查,通常要服用产气剂使胃充气。为避免产气同时产生的气泡,需在产气剂内加入适量消泡剂。据文献报导,目前均使用二甲基硅油作为消泡剂①②。硅油消泡效果较好,但价格昂贵,药源较困难,用量过多影响钡剂在胃壁涂布。  相似文献   

15.
曹宏志  刘岳峰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805-1805
目的:探讨胃石症的X线诊断技巧,同时回顾性分析透视下口服产气粉治疗胃石症的成败原因。方法:通过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诊断胃石症,在透视下口服产气粉并翻转体位,观察胃石症变化。结果:大部分胃石症消失,症状缓解,极少数病例胃石症变化不明显或未完全消失。结论:口服产气粉是治疗植物性胃石症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对于其他性质的胃石症、较大胃石症或形成时间较长的胃石症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从有机溶剂中筛选不影响莫能菌素浓度对瘤胃微生物产气量抑制趋势的莫能菌素溶剂及其浓度。结果表明 ,乙酸乙酯对瘤胃微生物产气量影响相对较小 ,其浓度为 1%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7.
1979年在我院收治的气性坏疽病例中,由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占97%。因此,产气荚膜杆菌的早期检出,对创伤厌气感染的及时诊治十分重要。 免疫荧光技术在微生物快诊方面日益得到广泛应用,我们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对产气荚膜杆菌保存菌种的鉴定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从有机溶剂中筛选不同影响莫能苗素浓度对瘤胃微生物产气量抑制趋势的莫能菌素溶剂及其浓度。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对瘤胃微生物产气量影响相对较小,其浓度为1%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9.
产气剂的新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气剂的新用法郭平珍耿左军产气粉主要用于消化道双对比造影,最近我们遇到7例山楂胃石、试用产气粉治疗,结石完全消失,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7例均为女性,年龄20~66岁,6例就诊前3d~1wk吃山楂50g~250g,1例2wk前吃糖葫芦一串。其中2例空...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型的厌氧发生器——BJ-A型厌氧发生器,在解放军第3医院研制成功。经1年多临床使用,表明效果良好。 近年来,厌氧菌的培养在国内已列为常规工作。目前,普遍采用抽气换气法和产气袋法进行厌氧菌培养。由于抽气换气法所使用的厌氧菌培养箱价格昂贵,产气袋法与抽气换气法相比,操作简便,但目前生产产气袋的厂家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