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后行床边气管切开的手术配合和术后护理。方法 对 30例患者均行床边气管切开 ,选用美国TNVIV0 35 0 0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护血压、心率、Sp(O2 ) ,观察气管切开过程的循环指标和Sp(O2 )情况。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 10 0 % ,无一例术口感染和出现循环指标的变化。结论 气管切开较气管插管具有患者舒适宜耐受 ,有利于气道分泌物排出 ,减少解剖无效腔从而减少呼吸功的消耗、促进患者康复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气管插管后呼吸道梗阻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外科手术常规在气管插管和全麻下进行 ,术后根据患者意识、呼吸等恢复情况 ,适时拔除气管插管。我科自 1 998年 6月— 2 0 0 0年 6月出现术后气管插管阻塞呼吸道患者 6例 ,病情十分危险 ,因发现及时 ,抢救措施正确 ,均康复出院。气管插管后呼吸道梗阻临床少见[1] ,一旦发生 ,后果十分严重。现介绍梗阻原因分析及我院所采取的相应的护理措施。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4 5~ 6 8岁 ;其中脑肿瘤手术 2例 ,脑出血手术 2例 ,脑外伤 2例。插管时间 2 0~ 72h。 6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呼吸道梗阻症状 ,如紫绀、呼吸困难、呼…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心脏外科及体外循环麻醉技术的进步,心脏外科手术逐渐普及。如何进一步提高术后存活率、减少并发症显得至为关键。有报道[1]称25%的心脏病患者术后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昏迷是其中最严重且影响术后存活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干预心脏外科手术后昏迷患者24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4例患者均为北京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心外监护病房收治的心脏外科手术后48h仍未苏醒的患者。其中男  相似文献   

4.
音乐疗法对心脏手术后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瓣膜置换术后对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气管插管时间的影响。方法88例40岁以上的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心脏术后的护理常规;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在术后还采用音乐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焦虑评分及气管插管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焦虑评分和气管插管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P均<0.05)。结论音乐疗法可减少心脏手术后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气管插管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麻醉术后复苏护理体会。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外科行气管插管麻醉手术的90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复苏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复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完全清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PACU滞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麻醉过程中低血压、高血压、低氧血症、心律失常偶发室早、术后低体温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气管插管麻醉术后复苏护理至关重要,可有效加快患者苏醒速度,提升苏醒质量,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食管异物取出术麻醉方式的选择。方法分析了1996—2005年收治的152例小儿食管异物病例,表麻下手术70例,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82例(其中7例表麻下手术不成功改为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结果152例小儿食管异物成功取出145例,推入胃内7例,表麻下手术出现不同并发症总计111例,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出现不同并发症总计7例(有些患儿同时出现几种并发症)。结论对小儿食管异物取出术提倡气管插管全麻,以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避免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解除心外科ICU患者的异常心理反应,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针对90例心脏外科ICU患者由于心外科患者病情严重、病情反复变化、手术创伤、经济负担加重,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和异常心理反应,采取术前访视,改善ICU环境,重视气管插管期间的非语言交流与交通,解除患者异常的心理反应.结果:90例心脏手术患者入住ICU期间,除3例因其他并发症死亡外,异常的心理反应都得到减轻或解除,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心脏术后ICU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术后的康复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1]降低气管插管意外脱管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科78例术后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应用CQI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后气管插管意外脱落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分析患者脱管的因素、制定质量改进流程、实施流程,评价。结果:通过该流程的实施,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意外脱管的防范意识明显增强,气管插管固定技巧,以及与患者沟通技巧明显提高,意外脱管明显减少。结论:我科对气管插管术后患者实施CQI后使气管插管意外脱管率明显下降,提示CQI有助于减少意外脱管,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喉罩置入与气管插管对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全麻手术喉罩置入和气管插管对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无心血管疾病,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各30例。记录各组患者诱导前,诱导后,置喉罩或气管插管后1 min、3 min、5 min,手术开始,手术结束,拔出喉罩或气管插管前和后以及其后5 min的SBP、DBP、HR。结果2组置喉罩或气管插管后1 min、3 min SBP、DBP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拔出喉罩或气管插管前或后以及其后5 min SBP、DBP、HR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喉罩置入行全麻术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影响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和喉罩在冠心病人腹腔镜手术中H1K、MAP、ST及T波的改变.方法:经内科诊断冠心病患者120例.其中胆囊切除71例、卵巢瘤切除术37例、子宫全切术12例。120例均为一次性插管和放置喉罩成功,随机分为全麻气管插管(T1组和全麻喉罩(L)组,每组均为60例。观察病人麻醉前、全麻诱导后5min、气管插管后即刻、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病人的HR、MAP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术中ST—T波变化。结果:L组在插管和拔管时HR、MAP的波动均较T组小,差异明显(P〈0.05)。L组在插管和拔管时HR、MAP与麻醉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ST段恢复至基线水平数L组较T组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出现ST段压低数和T波恢复直立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放置和拔除喉罩时对HR和BP的影响较气管插管小,患者心血管系统平稳,与麻醉前比较波动小;喉罩通气病人术中ST—T变化明显较气管插管通气病人好,术后呼吸循环系统的并发症明显减少,因此LMA喉罩通气更适合用于冠心病人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方法:将50例进行过腹部手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25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在手术并发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加强护理可以明显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镜面舌多提示胃气大伤,胃阴枯竭,其治疗原则为健脾益气,固护胃阴。镜面舌主要是舌上皮细胞坏死而形成的。心脏术后应观察舌象,有无镜面舌,可提示当时机能状态,在辨证中可以在术后起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青光眼滤过术后持续性低眼压(<10mmHg)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滤过术后前房恢复的持续性低眼压病例,分析其原因、影响视力因素、低眼压及并发症的治疗及预防措施。结果:51.61%眼球组织和功能无明显改变;48.39%因散光、白内障加重及低眼压性黄斑病变而引起视力障碍,通过治疗大部分病例视力提高。结论:滤过性术后前房恢复的低眼压不同程度的影响眼视功能,低眼压的持续时间决定低眼压纠正后的视力预后。滤过术后持续性低眼压通过有效治疗能提高视力且可以预防。  相似文献   

14.
以“三级预防”思想为指导,从一级预防,术前检查,排除隐患;二级预防,血栓前状态预防,未病先防;三级预防,术后防治等多方面探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策略,以期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不断丰富三级预防思想的内涵,为提升患者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冯润  唐翠霞 《西部中医药》2011,24(11):64-65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用自行设计的"睡眠情况调查表"对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分析了48例骨科手术患者的睡眠质量、失眠类型、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结果:骨科手术患者睡眠障碍主要发生于新入院及手术前后,并与疼痛、抑郁、身体制动不适、住院环境有关,而与年龄、性别无关.结论:骨科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急症手术患者的安全疗效.方法:对38例外科急症手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患者身体状况.结果: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切口感染3例,无一例发生低血糖昏迷且无死亡病例.结论:术中及术后合理应用胰岛素,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并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高丽  黄红  陈娟 《西部中医药》2012,25(3):87-89
目的:加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的全面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42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并行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血糖控制与监测、术前指导、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护理;注意术后术眼保护、预防并发症和加强出院指导。结果:全部患者术前精神状态良好,能如期进行手术,术后效果理想,无1例病情恶变,均满意出院。结论:有针对性地做好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的全面护理,将有益于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是探讨全麻对呼吸的影响.方法:通过对78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按上、下腹部手术分成两组.监测呼吸指标和临床症状的观察、比较、分析,发现二组存在明显差异.结果:全麻上、下腹部手术后6h各项呼吸指标在PCO2、SaO2上存在明显差异.由于术后6h,受麻醉抑制、体力不支、切口疼痛等因素的影响,上、下腹部手术患者所表现的VC和FVC都比正常预计值有明显的下降,其中,VC比较有明显差异性.二组术后胸闷、气促、呕吐、呃逆症状程度量化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全身麻醉腹部手术,特别是上腹部手术,对呼吸功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应遵循预防为主、护患配合、综合护理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道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对快速康复护理组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结果:快速康复护理组术前未安置胃管及全肠道灌洗,与传统护理组比较,两组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道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及减少并发症,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对甲氨蝶呤(MTX)不同的用药途径和药量,在预防输卵管妊娠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效果做了探讨,为以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借鉴.方法:对33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保守性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其中A组176例患者手术过程中使用MTX20mg,通过输卵管系膜内进行给药;B组160例患者在手术中使用MTX50mg,通过肌肉注射给药.在手术后1、4、7、11、14天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血β-HCG测定,并观察有无MTX引起的毒副作用,以及PEP的发生率.结果:通过测量24小时后的血β-HCG值下降明显,但A、B两组差异不大;手术后4d观测结果差异不大;手术后7、11d差异开始显著.结论:在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手术中,在患者输卵管系膜内注射MTX20mg的方案可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