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2.
21例急性硫化氢中毒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芝玲  卓玉莲 《护理研究》2002,16(7):401-401
急性吸入性硫化氢中毒病势凶险。急救时应依据病情轻重分流到各科室抢救 ,以减少重度中毒甚至死亡者对其他中毒者的“恐惧刺激”。这在成批中毒病人抢救中至关重要。现将 2 1例硫化氢中毒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急性硫化氢中毒 2 1例 ,其中男 19例 ,女 2例 ,年龄 18岁~ 48岁 ,平均年龄 2 6岁。重度中毒 4例 ,中度中毒 15例 ,轻度中毒 2例 ,均系硫化氢管道漏气致吸入性中毒。其中 2例重度中毒病人因在现场停留时间长 ,中枢神经系统被抑制 ,造成闪电式中毒 ,呼吸、心跳停止 ,经心肺复苏抢救无效死亡。其他 19例 ,经过 7d~…  相似文献   

3.
薛萍  王中卯 《现代护理》1999,5(7):31-32
肉毒中毒是由肉毒梭状芽胞杆菌外毒素引起的一种严重的食物中毒,死亡率在2.5~44%之间,多以家庭或个体形式出现。[1]。1998年1月我院收冶了一起群体因进食自制豆豉所致的肉毒中毒。其中门诊治疗15例,住院治疗14例。在抢救过程中护理措施得力有效,保证了治疗效果,现将我们的经验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29例病人中,男8例,女ZI例,年龄10~72岁,均因进食同一人制作豆鼓后发病,进食豆较量20~200g不等,潜伏期6小时~3天。入院后对剩余豆鼓进行厌氧培养有G’梭状芽胞杆菌生长,对8例中度中毒病人的粪便厌氧培养均有G”…  相似文献   

4.
王慧君  杨华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0):113-113
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共收治误服有机氟中毒患儿45例,经积极抢救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62例群体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笔报道群体性162例毒鼠强中毒患急救护理体会:迅速判断病情,并及时采集标本检测;加强急救现场组织管理和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有效组织人员参与抢救;采取催吐、洗胃、促进毒物排泻的方法,静脉滴注大量维生素B6解毒;使用安定注射剂控制惊厥、抽搐及针对并发症采取救治;加强心理护理等措施。经抢救患全部脱险康复。  相似文献   

6.
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有强烈的刺888激窒息性气味。氯进入呼吸道粘膜,对粘膜有刺激和烧灼作用,引起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并由此继发感染,导致肺气肿,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轻度中毒表现为急性化学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有咳嗽、胸闷等。中度中毒表现为急性化学性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水肿或局限性肺泡性水肿,可出现呛咳、咳痰,有时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处于边界地区,吸毒的人数不少,中毒现象经常发生,严重可致呼吸、心跳停止死亡。中毒后经积极抢救治疗,中毒症状可很快好转。抢救清醒,经几小时后再度出现瞳孔缩小,呼吸抑制,甚至死亡的并不多见,本文2例都是再次出现呼吸抑制、瞳孔缩小,其中1例经抢救、治疗无效死亡;1例抢救成功。本文总结经验,加强临床观察、治疗和护理,以减少死亡。其临床表现:轻度中毒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或抑郁,中度中毒者有幻想、失去时间和空间的感觉,并可有便秘、尿潴留及血糖增高等;重度中毒时有昏迷,针尖样瞳孔和高度呼吸抑制三大特征。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硫是一种具有硫酸气味的无色气体,相对密度为2.2,易积聚在煤矿巷道底部,有剧毒。对人的眼睛、呼吸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经呼吸道吸入后.出现轻重不同的呼吸道刺激现象,严重的可引起肺水肿而致窒息死亡。1991年-2001年我院共收治急性二氧化硫中毒病人13例,现将其抢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CO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CO中毒时有发生,重症如救治不及时,常造成死亡。我院自2 0 0 1年10月至2 0 0 3年10月采用高压氧(CHBO)治疗CO中毒患者4 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4 6例中男2 6例,女2 0例,5~80岁。其中重度中毒16例,中度16例,轻度14例。  相似文献   

10.
循证护理是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一整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最好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及正确应用结果以指导护理实践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循证护理正成为护理发展的方向,已逐步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将循证护理应用于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洗胃的护理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2002年7月~2006年5月,我们对2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无踪”、“对敌快”,属高毒类农药,是我国农村经常使用的除草剂离子百草枯。其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和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二氯化物,对人的毒性较强,口服致死量约2~6g,也有1g致死的报道,中毒抢救成功率低。血液灌流利用具有广谱解毒效应的血液灌流器清除体内有害的代谢产物或外源性毒物,广泛地用于药物及化学毒物的解毒。本院人工肾科自2000年来共收治PQ中毒9例,采用血液灌流抢救,明显降低了死亡率,现将救治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无踪"、"对敌快",属高毒类农药,是我国农村经常使用的除草剂离子百草枯.其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和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二氯化物,对人的毒性较强,口服致死量约2~6 g,也有1 g致死的报道,中毒抢救成功率低[1].血液灌流利用具有广谱解毒效应的血液灌流器清除体内有害的代谢产物或外源性毒物,广泛地用于药物及化学毒物的解毒.本院人工肾科自2000年来共收治PQ中毒9例,采用血液灌流抢救,明显降低了死亡率,现将救治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摇头丸中毒的抢救与护理。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供氧,维持有效通气,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纳络酮0.4~0.8mg静注,每20min重复一次,直至呼吸抑制减弱,再延长给药间隔,同时以5%葡萄糖250mL 纳络酮0.8~1.2mg静滴;临床护理与心理护理。结论:重视洗胃的作用,尽早足量使用特异性拮抗剂—纳络酮,临床护理的同时重视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5.
中间综合征(IMS)首先由斯里兰卡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告,发生于胆碱能危象高峰之后和诱发神经毒性之前,故称IMS。临床表现以肌无力为最突出,涉及颈屈肌、肢体近端肌、颅神经Ⅱ-Ⅶ和Ⅸ、Ⅹ所支配的肌肉,严重者累及呼吸肌.重症患者因呼吸肌麻痹,可出现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并因进行性的缺氧而表现焦虑、炳燥不安、大汗、紫绀等。严重的低氧血症可导致意识障碍,甚至死亡。我科96年度收洽6例IMS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患男,16岁,因甲胺磷中毒于2001年9月10日急症入院。入院时,体温37.7℃,脉搏12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10kPa,神志不清,双侧瞳孔针尖样,频繁恶心呕吐,呕吐物混有少量胃内容物,呈大蒜样味,全身大汗淋漓,四肢冰冷,面、胸、腹及两腿内侧肌肉呈阵发性颤动,血清胆碱酯酶为“0”单位。追问病史,其父母讲约7h前可能自服甲胺磷约50g。当即诊断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速给患吸氧,用大量清水洗胃,静注阿托品、解磷定对症、对因治疗,同时予以抗生素、地塞米松等进行积极的综合治疗。在住院期间先后并发急性肺水肿、脑水肿、上消化道出血、中毒性心肌炎等症,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患住院51d,痊愈出院,共用阿托品23509mg,出院半个月后随访,已正常上学。  相似文献   

17.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较为常见的生活性中毒和职业性中毒。CO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我们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43例小儿群体急性氨气中毒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年前,我院抢救43名因氨气瓶爆裂,吸入氨气中毒的吸入性肺炎患儿,经治疗及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儿男29例,女14例,年龄2~6岁。吸入氨气时间多为3~5min,个别达10min。入院时均表现为呛咳、流泪、鼻塞、声音嘶哑,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呼吸急促,个别轻度呼吸困难,体征有球结合膜、咽部充血,口腔黏膜充血、糜烂,悬  相似文献   

19.
二硫化碳中毒抢救6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硫化碳纯品是无色有芳香气味,工业品为黄色有烂萝卜气味的易燃液体。职业性接触主要以蒸气形式吸入。二硫化碳蒸汽的吸入主要影响神经,心血管和生殖系统。一次吸入二硫化碳液浓度为1500mg/m^3,接触时间为0.5h,就可出现心跳呼吸停止而造成猝死。6例二硫化碳中毒,由于抢救护理得当,抢救成功,最后均痊愈出院,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选择100例有机磷农药中重度中毒患者分为实验组和时照组各50例,对照组不保留胃管洗胃及胃管内不注入大黄,观察组保留胃管洗胃,胃管内注入大黄.以胃肠黏膜出血、腹胀和便秘的发生率为观察参数进行比较.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大便、皮肤和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胃肠黏膜出血、腹胀和便秘发生率较少(P<0.01),明显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抢救成功率.提示采用保留胃管,开放引流洗胃,胃管内注入大黄预防胃肠功能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