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蛋白酶之一,属于众多基质金属蛋白酶中明胶酶的一种,又称明胶酶B,相对分子质量为95 000,通过酶系统分解细胞外基质从而参与人体许多生理及病理过程.生理pH值时,在锌离子作用下,参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与重建,故也称其为基质因子.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能够切断任何细胞外基质成分,调节细胞黏着性、作用于细胞外成分或其它蛋白成分而启动潜在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MMP-9在人体妊娠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参与胚胎发育、组织模型再塑及创伤修复等正常生理过程.MMP-9的底物主要是Ⅳ、Ⅴ、Ⅶ、Ⅹ型胶原,明胶及弹性纤维.因其作用底物的广泛,表达细胞众多而备受重视,成为近年来国际国内研究的焦点之一.现就MMP-9在产科妊娠及分娩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一个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2.
酸性神经鞘磷脂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鞘磷脂酶(SMase)可水解鞘磷脂产生神经酰胺,在人体内发挥重要作用。酸性神经鞘磷脂酶(ASMase)作为SMase最重要的一个亚型,在辐射诱导细胞凋亡、调节肿瘤细胞生长、参与Fas信号系统传递等方面均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神经鞘磷脂酶(sMase)可水解鞘磷脂产生神经酰胺,在人体内发挥重要作用。酸性神经鞘磷脂酶(AsMase)作为SMase最重要的一个亚型,在辐射诱导细胞凋亡、调节肿瘤细胞生长、参与Fas信号系统传递等方面均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红素加氧酶-2基因敲除对脑出血后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血红素加氧酶-2基因敲除小鼠,制备脑出血模型。利用MTT法测量出血区域细胞生存率,利用蛋白印记法检测出血区域脑组织氧化反应性蛋白及脂质氧化蛋白含量。结果:血红素加氧酶-2基因敲除小鼠出血区域细胞生存率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血红素加氧酶-2基因敲除小鼠出血区域组织氧化反应性蛋白及脂质氧化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结论:血红素加氧酶-2参与了脑出血后氧化应激损伤,敲除血红素加氧酶-2基因对脑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乙酰肝素酶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其信号肽在该酶翻译后处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索乙酰肝素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特性及其信号肽对此酶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从人胎盘cDNA文库中扩增乙酰肝素酶全长编码基因,克隆入pGEM-T载体中,测序鉴定序列完全正确后,将此基因的全长和不含信号肽基因序列分别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4.1/Myc-His中构建pcDNA4.1/Myc-His full HPA和pcDNA4.1/Myc-His part HPA,转化COS-7细胞进行瞬时表达,分析这两种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特性及功能活性.结果:在转染了乙酰肝素酶全基因的COS-7细胞裂解液中检测到该酶的功能活性及大小约53×103(Mr)的目的蛋白免疫印迹表达带,为切割激活后乙酰肝素酶羧基端大亚基与标签蛋白的融合体.在转染了敲除信号肽的乙酰肝素酶基因的COS-7细胞裂解液中测到未被切割激活的大小约65×103(Mr)的目的蛋白免疫印迹表达带,未能检测到该酶的功能活性.结论:在COS-7细胞中表达的完整的乙酰肝素酶蛋白和不含信号肽的乙酰肝素酶蛋白均位于细胞内,没有或很少被分泌到细胞外,提示该酶在正常状态下主要分布在细胞内.含信号肽的酶蛋白在翻译后处理过程中被细胞内的蛋白酶切割成2个亚基而被激活,具有功能活性.而不含信号肽的酶蛋白没有被切割而成为有活性的酶,提示乙酰肝素酶的信号肽对其翻译后加工、激活过程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家族由众多调控细胞进程的酶组成,其参与人体内多种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近些年,人们对此酶及其抑制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侧重于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在辐射增敏、化学药物增敏、神经保护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现已有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进入临床药物试验,预示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实验性肝纤维化明胶酶B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明胶酶B(MMP9),又称92kD(91.3ku)Ⅳ型胶原酶/明胶酶;另一种明胶酶A(MMP2)为72kD(71.4ku)Ⅳ型胶原酶/明胶酶。它们同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中的一大类,基质金属蛋白酶是参与细胞外基质降解的主要蛋白分解酶。肝纤维化为...  相似文献   

8.
陶忠桦  李洪 《西南军医》2010,12(3):531-533
Wnt信号转导通路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肿瘤研究中的一大热点,Wnt蛋白在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起巨大的调节作用,决定细胞的极性、命运、前体细胞的增殖、体轴的建立,以及细胞的不对称分裂等。在成年以后,则主要参与机体内平衡稳定。Wnt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胚胎发育及成体组织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等调控过程。Wnt通路的过度激活常引起细胞过度增殖及凋亡减弱,  相似文献   

9.
电离辐射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离辐射诱导细胞凋亡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细胞凋亡作为一种主动的细胞消亡过程,与电离辐射的诱导关系正逐步完善,细胞膜改变是电离辐射诱导细胞凋亡的主要特征,电离辐射诱导细胞凋亡的程度与辐射剂量、照射方式及传能线密度密切相关,它的机制包括基因调控、信号转导、离子代谢、酶和蛋白因子的参与,共同形成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网络。  相似文献   

10.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笼蛋白与肾脏缺血性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笼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ealin,NGAL)又称作lipocalin-2,是Kjeldsen等于1993年研究中性粒细胞明胶酶时发现的一种分子量为25kD的蛋白。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NGAL蛋白具有运输疏水性小分子、参与细胞内铁离子转运、参与炎症反应和肿瘤细胞转移等功能。近年来,随着对缺血性肾损伤及其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研究的进展,以及NGAL在人体组织细胞中分布情况的了解,有关NGAL在肾脏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得到了深入研究,现就其结构、功能及作用特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含人血红素氧化酶-1重组11P型腺病毒,并使之转染人BJ细胞,测定其转染效率及目的蛋白表达情况。方法PCR目的基因序列,克隆成穿梭载体后转化大肠杆菌,扩增提取质粒,鉴定正确后与骨架载体重组,鉴定重组质粒正确并无野毒后在293细胞中扩增,CsCl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腺病毒。按不同梯度MOI值感染成纤维细胞,根据绿色荧光强度检测其转染效率。1周后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目的蛋白HO-1表达情况。结果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酶切和PCR鉴定,证实含人血红素氧化酶-1(HO-1)的11P型重组腺病毒构建成功,纯化后病毒滴度达到1.0×1010pfu/ml。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可在成纤维细胞中观察到胞浆内有棕褐色目的蛋白阳性颗粒表达。结论可以成功构建含人血红素氧化酶-1(HO-1)的11P型重组腺病毒并表达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12.
血红素蛋白是一大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在机体的呼吸,氧的运输,能量代谢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在化学发光反应中,血红素蛋白可以有效地催化鲁米诺及其衍生物与氧化剂的反应,以这种催化作用为根据,已建立了很多测定生物物质的化学发光分析法.近年来也发现血红素蛋白可以催化脂质过氧化物反应,同时伴随着化学发光.这两类发光反应中,血红素蛋白都是作为催化剂而出现的.我们用无机过氧化物直接氧化血红素蛋白,记录到了一定强度的化学发光,并对这种发光的机理和本质做了初步探讨.在我们自组装的仪器上测定,肌红蛋白在毫微克水平,辣根过氧化物酶在微克水平,都获得了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电离辐射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离辐射诱导细胞凋亡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细胞凋亡作为一种主动的细胞消亡过程,与电离辐射的诱导关系正逐步完善,细胞膜改变是电离辐射诱导细胞凋亡的主要特征,电离辐射诱导细胞凋亡的程度与辐射剂量、照射方式及传能线密度密切相关,它的机制包括基因调控、信号转导、离子代谢、酶和蛋白因子的参与,共同形成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网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髓继发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三七总皂苷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以大鼠为脊髓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组织化学方法按2、6、12、24h 时相点观察空白组、假手术组、溶媒对照组、三七总皂苷组脊髓组织 c-fos、热应激蛋白70、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变化。结果 c-fos 原癌基因、热应激蛋白70、一氧化氮合酶在脊髓损伤的不同时相表达有差异。结论 c-fos 原癌基因、热应激蛋白70、一氧化氮合酶可能参与了脊髓继发性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三七总皂苷可能通过对 c-fos 原癌基因、热应激蛋白70、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对脊髓神经组织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NADH对PC12细胞化学药物损伤后的修复作用,采用细胞实验检测NADH对顺铂、阿霉素、鱼藤酮对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系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并运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周期蛋白、G蛋白和转谷酰胺酶Ⅱ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NADH能够明显抑制化学药物顺铂、阿霉素、鱼藤酮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上调细胞损伤后周期蛋白A和B1表达及下调周期蛋白D1表达;上调G蛋白和转谷酰胺酶Ⅱ表达。提示NADH抑制和修复化学药物对PC12细胞的损伤与细胞周期蛋白,G蛋白和转谷酰胺酶Ⅱ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糜酶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检测心肌组织Ⅰ、Ⅲ型胶原和糜酶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蛋白表达。结果:SHR组和糜酶抑制剂(CHI)组Ⅰ、Ⅲ型胶原mRNA、TGF-β1蛋白高于对照组,PPARα蛋白低于对照组(P<0.01,P<0.05)。SHR组糜酶mRNA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糜酶参与心肌纤维化,其机制与TGF-β1蛋白上调、PPARα蛋白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非酶糖化、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探讨非酶糖化抑制剂氨基胍和具有非酶糖化抑制作用的中药黄芩苷干预治疗,对DR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氨基胍(100mg/kg·d)治疗组、糖尿病黄芩苷(150mg/kg·d)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诱发糖尿病。16周后,处死大鼠,分离主动脉,测定组织非酶糖化,观察视网膜Bcl-2、Bax的表达,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非酶糖化明显升高(P〈0.001),氨基胍治疗组、黄芩苷治疗组较糖尿病组非酶糖化明显降低(P〈0.01),而血糖无明显变化;②糖尿病组视网膜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氨基治疗组、黄芩苷治疗组的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ax蛋白表达较糖尿病组明显减少;③透射电镜下见糖尿病视网膜组神经节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氨基胍治疗组、黄芩苷治疗组大鼠组织细胞凋亡改变明显减轻。结论①非酶糖化通过调节Bcl-2,Bax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而参与DR的发生与发展;②非酶糖化抑制剂通过抑制非酶糖化,调节Bax、Bcl-2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延缓DR的发展;③黄芩苷对非酶糖化抑制作用与典型非酶糖化抑制剂氨基胍相似,且价格低、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8.
炎症前细胞因子白介素 1(IL - 1)通过刺激软骨细胞合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 ,产生一氧化氮(NO) ,增加基质降解 ,参与关节炎的炎症活动 ,而局部产生的白介素 1受体拮抗剂蛋白 (IL - 1Ra)可阻止软骨破坏。本实验旨在观察iNOS和IL - 1Ra在骨关节炎 (OA)关节滑膜和软骨中的表达及分布。我们收集了 6例OA患者的关节滑膜和软骨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iNOS、CD6 8和IL - 1Ra进行了原位检测。在 6例OA滑膜标本连续切片中 ,滑膜的衬里层细胞、炎症浸润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中均强烈表达iNOS蛋白。IL - 1Ra阳性细胞主要局限于滑膜的衬里层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 ,表达强度低于iNOS表达。CD6 8阳性细胞 (检测巨噬细胞的抗体 )仅在滑膜衬里层的表层 (A型滑膜细胞 )及炎症浸润细胞中零星表达。在 6例骨关节炎软骨连续切片标本中 ,iNOS和IL - 1Ra在软骨全层及软骨下骨髓腔内均有强烈表达。结果提示 ,骨关节炎时 ,iNOS主要产生于滑膜衬里层细胞、软骨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 ,而IL - 1Ra主要产生于滑膜衬里层的巨噬样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 ;iNOS和IL - 1Ra之间的拮抗作用可能在骨关节炎的病理机制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光动力治疗药物5-氨基酮戊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局部给药结合可见光辐照进行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肿瘤消融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体表肿瘤,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Bowen病和光化性角化病等,同时亦用于心血管疾病、妇科疾病、消化道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旧。ALA是一简单的5炭化合物(见图1),是内源性化学物质,参与体内血红素的生物合成(见图2)。作为血红素的前体物,AIA在AIA脱水酶等一系列酶作用下生成具有强光敏作用的原卟啉Ⅸ(protoporphyrin IX,PpIX),  相似文献   

20.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组同源的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分泌的Zn^2=依赖性肽链内切酶,需在中性pH条件下,由Ca^2+参与,经酶切断N-末端而激活发挥作用,在体内主要参与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或重构、炎症反应、肿瘤的扩散转移、缺血缺氧损伤、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破裂等各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明胶酶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