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例简介患者1,男,70岁,头痛、颈痛、头晕12h来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此次发病前正常服用降压药物,就诊时Bp135/85mmHg(1mmHg=0·133kPa),无外伤史,入院神经系统查体:右侧肢体轻瘫,左侧面部麻木,左侧肢体共济失调。入院CT示动脉硬化性脑白质病,因临床高度怀疑小脑梗死,遂行MRI检查,于小脑左侧半球示梗死灶,后行MRA对椎-基底动脉造影,示左侧椎动脉V4~V5段走行不自然,可疑椎动脉剥离,进一步经股动脉血管造影,示V4~V5段呈串珠样不规则扩张与狭窄,小脑下后动脉显示不清。患者2,男,47岁,因车祸入院,就诊时头痛、呕吐、曾短暂昏迷,颅脑CT…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误诊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男,42岁。以“右侧肢体无力并右手指麻木40d”为主诉入院。40d前晨起时右侧肢体无力,右手指发麻,接诊医院测血压240/110mmHg(1mmHg=0.133kPa)。CT示:左侧侧脑室体部旁显示小斑片状低密度影,边缘模糊。以“脑梗死;高血压3级”收入院。给予“脉络宁”等扩张脑血管药物,症状好转。回原籍查高血压病因时,当地医院MRI、心脏彩超均提示主动脉夹层DeBaKeysⅢ型。1d前行64排容积CT示:主动脉弓后左侧锁骨下动脉以远可见内膜撕裂口,以下示真假两腔,提示主动脉夹层Ⅲ型,假腔内血栓形成。本次入院体检:T36.6℃,P98次/min,R20次/min,BP150/80…  相似文献   

3.
例 1.女 ,41岁。主诉 :“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 1d”。1d前活动时 ,突感右侧肢体无力 ,不能行走 ,伴头晕、头痛、言语不清 ,无呕吐 ,在当地测BP 2 0 0 / 110mmHg (1mmHg =0 13 3kPa) ,给降血压、颅内压治疗。为进一步诊治 ,以脑出血于 2 0 0 0 -0 5-0 6收住病房。既往无高血  相似文献   

4.
病例1 男,46岁,2005年3月10日10时突发左侧肢体无力,逐渐加重,当天下午2时到同济大学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心急诊。既往有高血压史2年,否认糖尿病史。入院时血压170/100mmHg,脉搏800次/min,呼吸18次/min,神志清楚,左侧轻度中枢性面神经瘫痪,仲舌居中,左上肢肌力0级,下肢1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分。发病后6h行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美国Marconi 1.5T EDGE ECLIPSETM)检查,示右侧枕叶陈旧性梗死,弥散加权成像(DWI)、T1、T2加权成像(T1W1,T2W1)未示脑干异常,见图1a~1c。影像学结果不能解释临床症状。按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  相似文献   

5.
1 资料   [病例 ] 男性 ,2 0岁。父母为姑表兄妹结婚。因左侧肢体感觉、活动障碍 2d于 2 0 0 3年 10月 2 2日入院。病人 2d前无明显诱因感头晕、乏力 ,无恶心、呕吐 ,逐渐出现左侧肢体无力 ,活动受限 ,对症治疗无效急诊入院。既往患“甲亢” ,仍在治疗中。入院查体 :体温 3 7.4℃ ,心率 14 0 /min ,呼吸 2 1/min ,血压180 /80mmHg(1mmHg =0 .13 3kPa)。发育正常 ,意识清楚 ,构音清 ,对答尚可 ,反应稍迟钝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约 2 .5mm ,对光反射灵敏 ,右侧鼻唇沟变浅 ,口角向右歪斜 ,伸舌偏向左侧 ,右侧肢体痛觉温觉正常存在 ,左…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65岁,主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2 d",于2018年2月22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外科。入院体格检查:左侧肢体肌力Ⅴ~-级,肌张力偏高,神经系统其他检查未见异常。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平时血压控制在125/70 mmHg左右。既往多次发生短暂性肢体麻木。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后有呕血症状。头部CT平扫示,右侧颞叶占位(图1),肿瘤卒中可能。头部增强MRI示,右侧颞叶占位,血肿可能,右侧基底节区近期脑梗死(图2)。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9岁,主因“头晕、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21h”于2011年12月2日入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患者入院前21h出现头晕、颜面苍白,伴言语欠清,声音略嘶哑。15h前出现左侧肢体肌力弱,行走摇晃,并跌倒数次,无意识丧失。10h前出现非喷射性呕吐,急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当时血压为164/73mmHg,头部CT示“右侧丘脑、中脑脑出血并破入脑室”(图1a)。否认高血压病史。  相似文献   

8.
例 1  患者女 ,19岁 ,因发作性右侧肢体偏瘫 10d入院。既往有 1型糖尿病史 7年 ,予短效胰岛素 (RI ) 2 0U +长效胰岛素 (PZI ) 10U早餐前、RI 6U中餐前、RI 12U +PZI6U晚餐前皮下注射治疗。近 10d两次发作右侧肢体偏瘫 ,右侧面颊温痛觉减退 ,持续 2~ 6h后自行缓解。发作时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入院体检未见异常。次日 6 :0 0突发右侧肢体偏瘫伴面颊部麻木 ,口齿不清 ,语言困难 ,口角左偏 ,体检 :血压 115 / 75mmHg(1mmHg =0 133kPa) ,神清 ,露睫试验右侧 (+) ,右侧鼻唇沟变浅 ,口角左偏 ,伸舌居中 ,右上肢肌力Ⅳ级 ,肌张力下降 …  相似文献   

9.
1病例简介患者,男,58岁,因头晕伴左侧肢体活动欠灵活1d入院。体格检查:T36.5℃,P56次/min,R18次/min,BP180/9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晰,口唇无紫绀,颈项略强直,心率56次/min,心律齐,未闻及期前收缩和异常杂音。颅脑CT示右侧腔隙性脑梗死。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电轴左  相似文献   

10.
病例:患者,女,54岁,主因右侧肢体无力、失语4小时入院。入院前4小时活动中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失语、伴头疼,左颞顶部为著,呕吐,非喷射性吐出胃内容物。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查体:BP185mmHg/110mmHg神志清,完全运动性失语,右侧中枢性面舌瘫,颈无抵抗,心肺正常。右上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略高,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右Babinski’s征阳性,左Babinski’s征阴性,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出血,量约25ml。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报告 患,男,63岁,因言语不利,右上、下肢力弱3h于1999年1月5日入院。体检:血压:150/90mmHg(1mmHg=0.133 kPa)。意识清,言语欠流利,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右偏,右上下肢肌力为Ⅲ级,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腱反射亢进,右侧Babinski征阳性。头部CT检查未见异常密度影。诊断为脑梗死。入院后予尿激酶75万单位静滴,3h后右上下肢肌力恢复至Ⅵ级,后用肝素100mg,维持静滴,次日出现右下肢肿胀、发硬,触痛明显,不能屈伸,且进行性加重,B超示右股静脉无血流通过而疑为静脉血  相似文献   

12.
病例 1,男性 ,5 5岁 ,汉族。 3年前 ,曾因脑囊尾蚴病住院 ,口服阿苯达唑及丙戊酸钠治疗 (3个疗程 ) ,好转后出院。2 0 0 3年 9月 9日无明显诱因突然抽搐 ,间断发作 5~ 6次 ,随即右侧肢体不遂 ,2 0 0 3年 9月 13日经本院检查 ,头部CT扫描 ,颅内见点状高密度影 ,左侧顶叶见片状低密度影 ,示颅内水肿。以“脑囊尾蚴病”收入院。查体 :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均正常。患者神志清 ,慢性病容。双肺未闻及干、湿口罗音 ,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 ,肝、脾未触及 ,右侧肢体活动不遂 ,但肌力正常 ,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规无异常。心电图无明…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脑梗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 [病例1]女,38岁,因右侧肢体无力、失语17d入院,既往反复怕热、多汗、心悸6年,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曾不规则治疗,1月前症状又复发.体检:体温36.8℃,心率110/min,脉搏21/min,血压128/86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楚,运动性失语,双眼球突出,右侧同向视野缺损,伸舌右偏,双侧甲状腺Ⅱ度肿大,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张力不高,偏身浅感觉减退,腱反射( ),Babbinski征( )、Chaddock征( ),左侧肌力、肌张力、腱反射均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颅脑CT示左侧顶枕叶低密度灶,双侧基底节软化灶;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血T3 2.9 nmol/L、T4213 nmol/L.入院诊断:脑梗死,Garase's病.给予抗甲亢及活血化瘀、扩血管、营养脑细胞药物治疗,21 d后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狭窄伴有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左侧肢体无力频繁发作,内科给予纤维蛋白溶解、抗血小板治疗2周后,症状仍然发作,每天平均2~3次。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入院时血压170/90mm Hg(1mmHg=0.133kpa),入院后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MRI显示右侧底核区小腔隙性梗塞灶(图1),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47岁。因咳嗽、心累、气促,平卧困难入院。查体:R20次/分,P120次/分,BP110/70mmHg。X线胸片示:右侧胸腔少量积液,无心包积液及心脏扩大。临床诊断:肺炎。常规心电图(图1A)示:P波顺序出现,节律匀齐,频率107次/分。各肢体导联及V4~V6 QRS波呈rs型,QRS波电压〈0.5mV。V1、V2、V3联QRS波极小,ST段呈尖峰状抬高0.5~1.0mV,T波直立。QRS波、ST段、T波形成单个三角形,酷似巨R波型。各QRS波电压呈2:1电交替,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8岁,于2004年10月被我院内科收治。患者以“右侧肢体活动障碍2天,伴鼻塞流涕1天”入院,初步诊断:脑梗死,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后给0.9%生理盐水500ml 丹参18ml 维脑路通0.4g治疗,同时口服金刚烷胺0.2g,每日3次。第2天患者出现打骂医务人员,随地便溺等精神错乱症状。查体:T36.6℃,P80次/min,R18次/min,BP140/80mmHg,神志恍惚,精神错乱,双侧瞳孔等大,脑神经检查不合作,咽充血,扁桃体不大,右侧上、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减弱,左侧正常,右侧巴氏征阳性,左侧正常,心肺未见异常。头CT检查示:左侧基底核低密度灶。常规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肿质)及心电图检查正常,嘱患者停用金刚烷胺,予10%葡萄糖液200ml 维生素C3.0g 肌苷0.4g,每日1次静滴,  相似文献   

17.
<正>大面积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通常是由于大脑中动脉主干等发生阻塞引起,一旦形成,病变多呈进行性发展,如内科治疗无效,往往形成脑疝,需要行去骨瓣减压术[1],本文总结2012年10月以来资料完整之典型病例2例,介绍去骨瓣减压术中技术改进要点及体会。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男,39岁,突发右侧肢体偏瘫伴失语3 d就诊于神经内科,入院时患者诉头痛。体检:清醒,失语,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偏左,右侧肢体肌力0级,其余体征正常。颅脑CT检查提示左侧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早期康复治疗偏瘫中,采用药物加偏瘫肢体的被动与主动运动,治疗老年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疗效显著。现就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45~76岁,平均61.8岁。发病当天治疗3例,2天3例,3天3例,10天1例,15天2例。本组病例入院前后均经 CT 检查确诊为脑血栓形成。血栓均位于基底节区,其中2例为多发性。CT 片示低密度区最小为0.9×0.68cm~2,最大为6.92×3.61cm~2。入院时上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率约占脑梗死的 10 % ,平均死亡率约 2 5 % ,存活者中 10 %~ 47%致残 ,故其死亡率、病残率均较高。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 97例 ,并随机选同期住院老年人非大面积脑梗死 97例作对照 ,对2组病例临床多方面对比分析显示有一定关系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7例病例均符合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头颅CT或MRI示梗塞灶直径≥ 4 6cm。其中男 6 7例 ,女 30例 ,年龄 6 0~ 84岁 ,平均 6 9 5岁。对照组 97例 ,男 6 5例 ,女 32例 ,年龄 6 0~ 81岁 ,平…  相似文献   

20.
病例摘要患者女 ,30岁 ,因怕热、多汗、消瘦 1年 ,失语、右侧肢体无力 3天 ,发热、昏迷 1天 ,于 2 0 0 0年 6月4日下午 3时急诊入院。 1999年 3月因怕热、多汗、消瘦、心悸 ,右侧肢体无力到我院 ,诊断为“甲亢、脑梗死、右侧肢体偏瘫” ,经抗甲亢和扩血管药治疗后好转 ,右侧肢体能正常活动。患者间断服抗甲亢药。2 0 0 0年 6月 1日多汗、心悸加重 ,到个体诊所予 5 %葡萄糖液 5 0 0ml加维生素C 3g、地塞米松 15mg输注三日 ,6月 1日晚患者言语不清 ,右手活动不灵 ,但能行走。 6月 2日出现失语、流涎。 6月 3日患者意识障碍 ,大小便失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