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和对照1组,每组50例患者;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2组和对照2组,每组50例患者;将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于观察1组与观察2组的患者,对比分析观察1组和对照1组;观察2组和对照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1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1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和对照2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2组与对照2组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应用于呼吸内科,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呼吸内科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呼吸内科的影响,以及对其作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接收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炎患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种疾病均有50例,将3种疾病的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内患者提供一般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内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肾上腺素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改善状况,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好转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为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提供肾上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病情,效果优良,且用药后患者出现头晕、目眩、口咽发干等副作用的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平喘固本胶囊防治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临床症候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7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平喘固本胶囊服用,对照组给予茶碱缓释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3个月、6个月,2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喘固本胶囊在改善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临床证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肺康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减半氨茶碱用量,并给予肺康方口服。连续治疗30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两组间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肺康方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等,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医肺康复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茶碱缓释片,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中医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积分、6 min步行距离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肺康复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利肺片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检索近10年来文献数据,选择观察病例较多的相关文献研究,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疾病进行分类综合归纳。利肺片临床用于治疗慢性呼吸疾病如慢性咳嗽、气喘、咯痰、咯血、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多有效验。利肺片具有驱痨补肺,镇咳化痰、补肾纳气、止血平喘作用,可以广泛治疗慢性呼吸疾病,适用于肺肾亏损证和肺肾阴虚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8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d、10d后,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有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后,100例患者咳嗽、气喘症状均明显好转,肺内哮鸣音基本消失。观察组各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要短(P<0.05)。结论: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析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过程中多学科综合呼吸康复临床价值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56例在该院接受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照组,另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就诊该院接受多学科综合呼吸康复治疗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月护理,依据6MWD、Borg评分、QOL评分、肺功能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组间治疗后Borg评分与6MWD指标差异比较,观察组前一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后一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多学科综合呼吸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呼吸困难症状表现,提升运动耐力,改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多加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光明中医》2021,36(15)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益肺补脾膏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呼吸内科2018年12月—2020年1月收治的64例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按照奇偶数分成2组,对照组(奇数组)与试验组(偶数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予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联合益肺补脾膏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益肺补脾膏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宿芳 《世界中医药》2013,8(9):1064-1066
目的: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疗效,为滋阴降逆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据其意愿,分为对照组(用西医疗法)采用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扩张支气管等西医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加用中医药疗法)在西医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滋阴降逆法中药汤剂治疗。14 d为1疗程,观察1个疗程结束后就临床疗效作出评价。结果:两组症状体征比较:治疗组在咳嗽、咳痰色、喘息、胸闷、心功能转归、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转归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症状改善。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滋阴降逆法可以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和淑玲  王倩倩 《光明中医》2014,(5):1082-108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10年3月于我院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老年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患者,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氧疗护理、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治疗效果。结果 12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在经相应治疗及护理后,共治愈88例,好转28例,死亡8例,治疗总有效率93.55%,共出现14例并发症。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肺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6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组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肺康复治疗法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MRC)、6 min步行距离。结果:经过3个月的肺康复治疗,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氧分压(PaO_2)水平明显更高,观察组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更长,mMRC更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CO_2数值虽然有改善,但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无明显差异,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治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缺氧情况,提高患者活动耐量和生存质量,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8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结果:治疗3天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的Pa O2、Pa CO2和Pa O2/Fi O2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FEV1、FEV1/FVC(%)和FEV1(%)都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FEV1、FEV1/FVC和FEV1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明显,并能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祛瘀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应用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肺功能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Vs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7%Vs72.7%),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在FEV1、FVC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见有任何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高。结论:临床中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效果显著,改善其肺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医》2017,(7):891-892
目的:探究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舒利迭吸入剂,观察组给予舒利迭吸入剂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栓前状态的相关检测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各指标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气分压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能够明显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各项血液生化指标,显著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祛痰平喘方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基础治疗,观察组40例加服祛痰平喘方,对照组40例给予西药对症止咳祛痰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结论口服祛痰平喘方可有效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护方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疾病症状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方案可积极促进病症好转,提升临床疗效并良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和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止咳化痰、雾化吸入和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观察组给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aO2和PaCO2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好,可减少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胡超群 《中医研究》2009,22(11):24-26
目的:观察加减补肺汤结合西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TNF-α、IL-2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阴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减补肺汤治疗。结果:①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IL-2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同时TNF-α浓度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IL-2、TNF-α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补肺汤能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疗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调节血清炎性介质TNF-α和IL-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