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2009年4月25日~6月17日,萍乡市安源区某小学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暴发疫情,现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GB17016-1997《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1.2调查方法采用统一的个案调查表,由安源区流行病学专业人员对病例进行询问核实调查,填写个案信息,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农安县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疫情特点及流行规律,笔者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本县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个案调查表,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425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查明福州市某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原因。方法按《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采用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病31例,罹患率10.51%。发病学生均未注射过腮腺炎疫苗。结论基层传染病监测报告反应不灵敏,延误了对疫情的处理,导致疫情不能及时控制,是造成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大量易感人群积累,导致了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4月,南通市通州区某中学发生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接到学校报告疫情后,迅速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经采取保护易感者为主等综合性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对该校进行疫情主动搜索,所有病例采用统一的《流行性腮腺炎个案调查表》逐项询问、检查记录。1.2病例诊断按照现行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WS270-2007],由临床医生依据流行病学接触史  相似文献   

5.
张晓梨 《现代养生》2013,(20):36-36
目的分析我旗2009年1月~2013年1月患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情况,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由基层专业人员采用个案调查的方法对我旗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我旗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370例;发病病例女性多于男性(P<0.05);在年龄分布上,病例集中分布在4~25岁的人群;幼儿和在校学生为发病高危人群。结论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加强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知识的普及工作;提高麻腮、麻腮风疫苗的接种率;对易感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比较高,应该积极开展免疫接种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旗2009年1月~2013年1月患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情况,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由基层专业人员采用个案调查的方法对我旗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我旗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370例;发病病例女性多于男性(P<0.05);在年龄分布上,病例集中分布在4~25岁的人群;幼儿和在校学生为发病高危人群。结论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加强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知识的普及工作;提高麻腮、麻腮风疫苗的接种率;对易感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比较高,应该积极开展免疫接种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细致分析和探讨咸阳市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趋势,为今后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2年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个案资料,采用均数、率、构成比等指标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规律。结果咸阳市2005~2012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0375例,平均发病年龄(36.22±16.45)岁,且有后移趋势,男性发病年龄高于女性;年均发病率为16.74/万,并随时间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以30~40岁农民病例为主,无明显季节性,以本地病例及实验室诊断病例为主。结论我市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应继续做好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接种工作,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广大居民主动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意识,提高塞层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一起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暴发流行的调查处理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学校、幼托机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防治工作提供经验。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对流行性腮腺炎疫情个案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荆门石化第二小学从2012年10月16日至2012年11月18日,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36例,罹患率为367.34/万。全校病例集中四年级3个班,其中四(2)班20例;占55.56%,通过实施积极治疗病人、患者及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宣传、停课、消毒等措施后,疫情已得到全面控制。结论加强晨检,及时发现患者,及时报告,早期隔离治疗、控制传染源:对教室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处理,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开展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细致分析和探讨咸阳市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趋势,为今后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2年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个案资料,采用均数、率、构成比等指标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规律。结果咸阳市2005~2012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0375例,平均发病年龄(36.22±16.45)岁,且有后移趋势,男性发病年龄高于女性;年均发病率为16.74/万,并随时间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以30~40岁农民病例为主,无明显季节性,以本地病例及实验室诊断病例为主。结论我市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应继续做好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接种工作,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广大居民主动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意识,提高基层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某小学34例流行性腮腺炎的现场调查及处理,了解腮腺炎流行特征以及暴发原因。方法用统一表格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按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核实诊断。结果该小学有学生158人,教师14人,共有6个年级7个班,内宿生32人,外宿生126人。2005年3月22日至4月7日共发生腮腺炎病例34例,罹患率为19.77%;一、四、五、六年级有病例发生,四、五年级学生的罹患率较高,分别为34.15%、45.95%;二、三年级及老师无病例。发病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的14岁,病例集中在11~12岁,占91.18%,发病高峰在3月下旬,占总病例数的67.65%。结论推广使用腮腺炎疫苗或含腮腺炎的多价疫苗是预防和控制腮腺炎流行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市上城区1991年收到法定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报告1090例,剔除外地区疫情后,本地病例为476例,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来源及方法 一、资料来源于疾病监测点内各级医疗单位,确诊病例由传染病报告卡经邮局汇寄到本站,专人负责登记,并按统一设计的流腮个案调查表,下放到地段防疫医师,逐一核实疫情调查后,上交区站归档。 二、诊断标准,按卫生部1990年《规定管理的  相似文献   

12.
何昕 《现代保健》2012,(23):97-98
目的:分析会宁县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结果:2007—2011年会宁县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12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82/10万。全年均有腮腺炎病例报告。发病呈双峰型,6、10月为发病的大高峰。6~lO岁发病最多,共报告875例,占77.85%。男女之比5年平均为1.50:1,各职业以学生占比例最多,为90.48%。结论:疫情初期报告、及时隔离患者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关键,学校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监测与报告需要加强,使用疫苗能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蒋志勤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797-2798
目的了解国产腮腺炎疫苗的保护情况。方法按《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6—1997)采取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荆门市某小学所有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免疫史资料来源于学生免疫预防接种证。结果该小学有学生746人,发病39例,腮腺炎罹患率为5.23%;接种腮腺炎疫苗学生的罹患率明显小于朱接种腮腺炎疫苗学生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2,P〈0.01);腮腺炎疫苗的保护率为73.98%,效果指数为3.84;接种腮腺炎疫苗后再患病,其临床症状轻。结论国产腮腺炎疫苗能有效地保护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4.
符彬  潘黎正 《现代预防医学》2014,(12):2284-2285
目的了解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原因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专门的个案调查表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调查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疫情共有63名学生发病,罹患率4.17%,波及12个班级,多数学生病情较轻,仅2名学生并发脑炎,各班级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报告不及时、防控措施不到位、流行性腮腺炎免疫空白是导致本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应进一步加强民工子弟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监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句容市某校发生的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指导防控流行性腮腺炎局部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起暴发疫情的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个案资料分析.结果:该起疫情持续时间长达113 d,共发病161例,罹患率为28.85%.结论:学校防控措施不得力,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差,应急接种率低,使实施的防控措施效果不理想.虽然疫情最终得到控制,但警示深刻.  相似文献   

16.
某部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5月中旬,某部营区34名战士相继出现发热、腮痛等症状。经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确诊为1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4—2020年湖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评价腮腺炎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效果。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整理湖州市2004—2020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个案资料,对病例做描述性分析,比较疫苗常规使用之前(2004—2009年)、疫苗常规使用5年内(2010—2014年)和疫苗常规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该起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流行特征,查找传播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调查登记表开展病例个案调查,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 结果 该起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历时167天,共发现病例208例,波及24个班级,罹患率为16.98%(208/1 225);10月13日以后每两个发病高峰相距时间范围约为17~18天,且一个峰比一个峰高;不同班级混住的宿舍学生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的危险是无混住现象宿舍学生的1.48倍(95%CI:1.10~2.01);有53.40%(55/103)的病例在发病当天被发现,74.76%(77/103)的病例在发现当天被隔离,45.63%(47/103)的病例发病当天被隔离,隔离时间≥9天的病例占65.05%(67/103)。 结论 病例发现和隔离不及时可导致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扩散和蔓延;不同班级混住是寄宿制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扩散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华阴市华西镇初中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华阴市华西镇初级中学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发生原因,指导制定相应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疫区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对所有患者实施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对所调查信息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华阴市华西镇初级中学发生腮腺炎爆发疫情波及2个年级8个教学班,历时24 d,确诊临床病例24例,罹患率为2.85%,其中4例重症患者,无死亡病例;患者大部分以发烧、咽痛、腮腺肿大为主;发病年龄为13~17岁,集中在七年级占发病病例数的80%,98%的学生未按照免疫程序接种腮腺炎疫苗。结论腮腺炎疫苗接种未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极易造成易感人群大量积累,是造成本次疫情暴发的直接原因,而首例病例报告不及时,延误了控制疫情的最佳时机,造成了疫情的扩散与蔓延。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与流行,降低发病率,应考虑对青少年实施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20.
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 3~ 5月荆州市沙市区观音当镇丫角村发生了一起流行性腮腺炎 (下简称腮腺炎 )爆发疫情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流行病学资料 :来源于爆发疫情个案调查和免疫接种记录。1 2 诊断标准 :按照卫生部 1990年 8月《 <传染病防治法 >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 (试行 )中腮腺炎诊断标准的临床诊断为依据 ,对患者进行逐个核实。2 结 果2 1 发病概况 :观音当丫角村 13岁以下儿童 2 87人 ,本次发病 89例 ,其罹患率为 3 1 0 1%。2 2 流行病学特征 :本次疫情首发病例发生于 2月中旬 ,3月 2 5~ 2 6日连续发病 7例 ,4月上旬 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