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桑寄生水煎液对sD孕鼠及胚胎发育的毒性。方法选出孕第0天孕鼠6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阴性对照组(按照1ml/100gBW剂量灌胃生理盐水)、桑寄生水煎液实验3各组(按照40g/kg、20g/b、10g/kg剂量分3组灌胃),均于孕第6—18d,1次/日,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按照12.5mg/kg剂量腹腔注射),于孕第13d腹腔注射1次。各组孕鼠均于孕18d麻醉解剖腹腔,取出卵巢、子宫、胚胎,观察胚胎外观,称胚胎重、子宫重与卵巢重,并测量胎鼠身长、尾长,每窝均取出1/2数量的胚胎制成骨骼双染标本后,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枕骨与胸骨发育情况、测量记录胚胎四肢主要长骨的骨化长度。结果(1)桑寄生水煎液三个剂量的实验组孕鼠在孕期体重总增重、卵巢与子宫脏器重量指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环磷酰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桑寄生水煎液三个剂量实验组胎鼠体重、身长、尾长及畸胎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环磷酰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桑寄生水煎液三个剂量实验组胚胎的枕骨评分、胸骨节数及四肢主要长骨的骨化点长度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环磷酰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桑寄生水煎液三个剂量组对sD孕鼠无母体毒性,无致畸效应及胚胎发育毒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雌激素诱发的肝内胆汁淤积症孕鼠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活性及肝脏和胎盘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的影响,探讨地塞米松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D孕鼠随机分为ICP对照组(A组)、ICP地塞米松干预组(B组)、非ICP对照组(C组)、非ICP地塞米松干预组(D组)。4组孕鼠均于见到阴道血性分泌物后剖腹取胎,计量胎鼠身长、体质量,计算死胎数量。光镜下观察各组孕鼠胎盘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ER的表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孕鼠COMT的活性浓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孕鼠血清游离雌三醇(unconjugated estriol,uE3)浓度。结果:(1)4组胎鼠中,死胎率A组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组胎鼠身长和体质量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显著低于C组(P〈0.01)。(3)4组孕鼠肝脏和胎盘组织病变积分结果比较,A组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孕鼠胎盘组织中ER主要分布于细胞浆内,少数在细胞核内表达,肝脏组织中ER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4组孕鼠ER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比较,A组高于B组和C组,D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5)孕鼠红细胞COMT活性浓度比较,B组和C组均高于A组,D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6)孕鼠血清uE3浓度比较,B组和C组均低于A组,D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COMT活性浓度与uE3水平呈负相关(r=-0.381,P〈0.05)。结论:地塞米松对雌激素诱发的肝内胆汁淤积的孕鼠具有保护作用,并能改善胎鼠预后,其机制与对孕鼠胎盘及肝脏细胞ER的表达及肝脏COMT活性浓度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桉叶油对SD大鼠胚胎发育的影响。 方法 取SD孕鼠25只,随机分成3个实验组(桉叶油高、中、低剂量)、溶剂对照组(花生油)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每组5只。实验组和溶剂对照组分别在大鼠妊娠第10天用300、200、100mg/kg 的桉叶油和花生油2ml/只灌胃,每天1次,连续5d。阳性对照组于孕第13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次(12.5mg/kg)。各组孕鼠于孕19d处死取胚胎,记录孕鼠的体重、子宫重、卵巢重和胎盘重;统计胚胎植入的总数、吸收胎数、活胎数和死胎数;观察胚胎外形,并测量胎鼠体重、身长和尾长。 结果 桉叶油灌胃SD孕鼠后,孕鼠的体重、子宫重、卵巢重及胎盘重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胚胎植入总数、吸收胎数、活胎数及死胎数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桉叶油各组活胎鼠平均体重、身长及尾长均较溶剂组高,但只有高剂量桉叶油组胎鼠平均体重(2.318±0.606)与溶剂组(1.462±0.397)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指标与溶剂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胎鼠平均体重、尾长明显低于溶剂组,且有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胎鼠平均身长低于溶剂组,但统计学分析无差异(P>0.05)。 结论 本实验条件下,桉叶油对SD孕鼠胚胎无毒性,环磷酰胺对大鼠胚胎有毒性。  相似文献   

4.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PCOS不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不孕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5月至2006年4月在本中心行IVF-ET或ICSI的PCOS患者资料回顾分析。A组为PCOS患者29周期,B组(对照组)为同期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155周期。结果A组获卵数、胚胎数显著多于B组(P〈0.01),OHSS发生率和移植取消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年龄、促排卵药总量、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B组(P〈0.01);两组不孕年限、HCG日E2水平、刺激时间、受精率、妊娠率、移植日内膜厚度均无显著差异。结论PCOS患者行IVF/ICSI-ET治疗时Gn用量少,获卵数多,胚胎数多,但优质胚胎率低;OHSS发生高危,取消移植率高;临床妊娠率、受精率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无显著差异。对于PCOS患者,IVF/ICSI-ET可以有效助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锌指转录因子GATA-4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诱导的大鼠胚胎发育畸形心脏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意义。方法SD成年健康清洁级雌、雄大鼠各16只,常规方法交配获取孕鼠后,随机分为2组:1正常对照组,2HCY组。各组孕鼠分别于妊娠第13、15、17、19天剖腹取出胚胎,通过切片进行胎鼠心脏组织学观察以确定心脏畸形情况,并通过RT-PCR法半定量测定胎心GATA-4因子mRNA表达。结果HCY组不良胚胎率及胚胎心脏畸形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01);HCY组各妊娠天数胎鼠心脏GATA-4因子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脏发育畸形胎鼠的心脏GATA-4因子mRNA表达比心脏发育正常胎鼠明显降低(P〈0.001)。结论HCY诱导的孕鼠不良胚胎率及胚胎心脏畸形率均明显增高,且胎鼠畸形心脏组织中GATA-4表达下调,表明锌指转录因子GATA-4的心脏表达抑制与HCY对大鼠胚胎心脏的毒性作用之间存在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6.
背景:铜宫内节育器是目前中国常用的宫腔内植入避孕三类医疗器械,在长期植入后意外怀孕或停止使用后短期内怀孕的情况下,是否对胚胎或胎儿有影响尚无明确结论。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致畸敏感期尾静脉注射铜宫内节育器浸提液对孕鼠和胎鼠的影响,评价铜宫内节育器的安全性。方法:将60只雌性妊娠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高、中、低剂量组从妊娠的第1天开始分别尾静脉注射浸提比例为0.2,0.1,0.05 g/mL的铜宫内节育器浸提液,每日注射量是0.01 mL/g,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20 d。20 d后处死孕鼠,测量体质量,检查两侧子宫和内脏器官,分离胎鼠,记录子宫与胎鼠质量、黄体数、着床数、死胎、活胎和吸收胎等;记录胎鼠体质量、身长、尾长、枕骨骨化程度及外观、骨骼、内脏的异常情况。结果与结论:高、中、低剂量组的窝数、着床数、活胎数、黄体数、活胎率、死胎率、子宫连胎质量、吸收胎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孕鼠内脏无畸形及异常。高、中、低剂量组胎鼠身长、尾长、体质量、上枕骨骨化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胎鼠外观、骨骼、内脏无畸形及异常。表明在致畸敏感期大鼠静脉注射铜宫内节育器浸提液后,未见母体毒性、胚胎生长发育异常及胎鼠畸形及其他胚胎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IVF)患者单卵泡液氨基酸谱含量与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技术检测49份IVF患者优势卵泡的单卵泡液氨基酸谱,并追踪所获卵母细胞发育结局。依据取卵后第三天(D3)胚胎评分分为可用胚胎组(A组)与不可用胚胎组(B组),比较两组氨基酸谱含量差异。结果①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基础性激素及用药支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A组患者的取卵数、受精率及卵裂率略高于B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可用胚胎数及可用胚胎率(7.41±4.64、65.15%)显著高于B组(5.00±3.38、49.75%)(P〈0.05);③A组卵泡液中丙氨酸(Ala)含量(335.86±70.79μmol/ml)明显高于B组(293.56±67.30μmol/ml)(P〈0.05),其余氨基酸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利用ROC曲线确定卵泡液中Ala含量预测可用胚胎形成的临界值为325.4μmol/ml,灵敏度63%,特异度81.8%。结论优势卵泡的发育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IVF患者的总体情况,卵泡液中Ala含量可作为预测卵母细胞受精后早期胚胎发育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陈媛  杨菁  李洁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11):106-107,112
目的研究半乳糖对妊娠小鼠胎盘组织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酶的影响,探讨半乳糖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将75只妊娠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半乳糖低、中、高浓度组(20%、35%和50%)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从妊娠第1d开始喂不同浓度半乳糖(20%、35%、50%)及正常食物,观察妊娠结局,记录总胎鼠数、活胎数、吸收胎数和死胎数。测定35%半乳糖组孕鼠胎盘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采用放免法(RIA)测定35%半乳糖组孕鼠及对照组孕d5、d9、d13和d15血清孕酮(P)和雌二醇(E2)水平。结果(1)35%半乳糖可使妊娠小鼠血清孕酮和雌二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2)35%半乳糖使妊娠小鼠胎盘组织中SOD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3)随着半乳糖浓度增高,妊娠小鼠活胎率明显下降,吸收胎率和死胎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半乳糖致妊娠小鼠胎盘组织中抗氧化能力下降,氧化水平增强,破坏胎盘的抗氧化系统的平衡状态,造成胎盘组织氧化损伤,使发育中的胚胎失去血液供应和营养,最终导致胚胎发育受阻,孕体被排出或吸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L-carnitine,LC)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所致大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将1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NS)组,CP组,CP+LC组,腹腔注射给药。观测大鼠体重、精神等一般情况及睾丸重量,采用HE染色检测睾丸损伤情况,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睾丸内β-catenin的表达。 结果 CP组大鼠睾丸重量低于NS组(P<0.05),CP+LC组大鼠睾丸重量比CP组有所恢复(P<0.05);HE染色显示CP组和CP+LC组比NS组生精细胞层数减少(P<0.05),但CP+LC组较CP组生精细胞层数增多(P<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均显示CP组β-catenin的表达量高于NS组(P<0.05),CP+LC组β-catenin表达量低于CP组(P<0.05)。 结论 左卡尼汀可下调β-catenin信号进而对环磷酰胺所致大鼠睾丸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可能对抗瘤药引起的男性生育障碍具有潜在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9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按发病孕周将其分成三组即A组(孕周〈28周)12例、B组(28周≤孕周〈32周)35例和C组(32周≤孕周〈34周)32例,分析各组孕期治疗期限、孕妇并发症、胎儿和新生儿结局。结果三组保守治疗时间比较,A组与B组、C组与B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延长孕龄最长;三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随发病孕周延长而下降,但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比较,C组明显低于A、B组(P〈0.01),B组低于A组(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影响母儿健康,保守治疗可行,但要严密监测母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式首选剖宫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激素注射间隔时间差异对昆明系小白鼠(KM小鼠)超数排卵的影响以及KM小鼠和ICR小鼠2-细胞胚胎的体外发育能力。方法29只KM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间隔48h和72h注射10IU的孕马血清(PMSG)和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比较获取2-细胞胚胎数以及其体外发育能力的差异;分7次同时常规超排KM小鼠和ICR小鼠,体外培养2-细胞胚胎,记录囊胚形成数。结果48h超排卵组获取2-细胞期小鼠胚胎数目显著多于72h超排卵组(P〈0.01),但前者的囊胚形成率却显著低于后者,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M小鼠和ICR小鼠2-细胞胚胎的囊胚形成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间隔48h超排KM小鼠可获取较多胚胎,但间隔72h超排所获2-细胞期小鼠胚胎体外发育潜能好;小鼠品系不影响2-细胞胚胎的体外培养结果。  相似文献   

12.
抗癫痫药妥泰对大鼠胚胎骨骼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妥泰(TPM)高、低剂量单药及与丙戊酸钠(VPA)合用对大鼠胚胎骨骼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妊娠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实验组3组,于妊娠6~15d分别经口灌胃给予TPM40mg/kg,TPM80mg/kg和TPM40mg/kg VPA300mg/kg。阴性对照组同期经口灌胃给以等量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于妊娠第11d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P)10mg/kg于妊娠第20d处死孕鼠,将胎仔茜素红和阿利新蓝骨骼双染后,检查全身骨骼发育程度。结果 TPM高剂量组及与丙戊酸钠联合用组仔鼠骨骼发育迟缓,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但TPM低剂量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TPM在低剂量时对大鼠胚胎骨骼发育影响较小,而高剂量及与丙戊酸钠联合用药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CP患者前列腺按摩液中细胞因子及相关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前列腺液(EPS)中炎性细胞因子及相关酶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2例CP患者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分类法分为三组:即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炎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ⅢA)组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炎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ⅢB)组。EPSIL-1β、IL-2、IL-10水平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LDH5/LDH1测定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结果:本文三组患者测定结果显示,CBP组EPSIL-1β、IL-2及LDH5/LDH1三项测定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升高均非常显著(P均〈0.01);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降低非常显著(P〈0.01);CPPSⅢA组IL-1β、IL-2及LDH5/LDH1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降低非常显著(P〈0.01);CPPSⅢB组则IL-1β、IL-2及LDH5/LDH1三项测定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降低仍显著(P〈0.05)。结论:CP患者EPS中炎性细胞因子及相关酶学指标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测定对于CP的诊断及两种前列腺炎的分型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选择更有发育潜能的胚胎,对第三天移植周期中种植成功并分娩的胚胎与未种植的胚胎从原核期形态学方面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6年1~12月在我所接受IVF-ET助孕的433个周期进行回顾分析,分为1组(植入组),85个周期;2组(未植入组),348个周期。比较两组所有移植胚胎中不同原核期评分的分布和胚胎发育情况。结果1.1组168个胚胎,2组719个胚胎,两组原核分布百分比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第二天原核评分为Z1的胚胎中,1组碎片量明显小于2组(P〈0.05);评分为Z2的胚胎中,1组比2组胚胎评级更好(P〈0.05)。3.第三天原核评分为Z2的胚胎中,1组比2组第三天细胞数更多、胚胎评级更好(P〈0.05);原核评分为Z3的胚胎中,1组比2组细胞数更多(P〈0.05)。结论目前的原核评分系统并不能很好地预测胚胎的种植潜能,以卵裂期评分为主结合原核评分的胚胎选择方法在目前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输卵管因素继发不孕妇女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助孕过程和结局,探讨基础睾酮(T)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岁~35岁的123例第一周期长方案IVF—ET的不孕妇女的临床资料,根据新鲜周期的妊娠情况T水平的ROC曲线切割值、本中心对高T水平预降调至理想范围高值0.7ng/ml及T正常高值分成3组(A、B、C组),同种方式将同期输卵管因素继发不孕病例271例分成3组(Ⅰ、Ⅱ、Ⅲ组),分别比较组间助孕过程和妊娠结局。结果A组2PN受精率、着床率、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B、C组(P〈0.05);B组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A、C组(P〈0.05);I组可利用胚胎数、成熟卵子率、着床率、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Ⅱ、Ⅲ组(P〈0.05)。结论基础T水平较低时妊娠率明显下降。30岁~35岁妇女,基础T水平在0.45ng/ml~1.02ng/ml时能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能量限制对环磷酰胺处理大鼠卵巢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10周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能量限制组、环磷酰胺组、能量限制加环磷酰胺组。观察各组动物的动情周期,实验结束时称取卵巢重量,并进行卵巢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卵泡计数,测定血清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激素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结果经环磷酰胺处理的大鼠出现精神萎靡、体重下降、动情周期逐渐消失,卵巢体积缩小,颗粒细胞变性、坏死,各期卵泡数均明显减少,闭锁卵泡数增加(P〈0.01)。能量限制组大鼠卵巢的原始卵泡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窦状卵泡数减少(P〈0.01)。能量限制加环磷酰胺组的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数比环磷酰胺组明显增多(P〈0.01),且卵巢组织受损程度较单用环磷酰胺轻。环磷酰胺处理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能量限制组,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能量限制组(P〈0.01)。结论能量限制模型可以抑制原始卵泡的的转化使其数量明显增多,并可以适度减轻化疗造成的结构与功能损伤,使卵巢保留有一定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微波对深Ⅱ度烫伤大鼠感染创面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120只Wistar健康清洁级大白鼠,雌雄不限,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大鼠,A组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B组红外线照射治疗组,C组微波照射实验组。每组又分5个时相点,每时相点8只大鼠。建立大鼠深Ⅱ度烫伤感染实验模型,3组大鼠创面分别应用NS、红外线及微波照射行包扎疗法,于造模后1d、3d、5d、7d、10d5个时相点进行创面痂下细菌计数、组织活检、血培养及创面愈合情况分析。结果C组微波照射治疗,各时相点痂下细菌计数与A组相比明显减少,C组痂下细菌计数与B组比较,1d、10d时相点P〈0.05,3d、5d、7d时相点P〈0.01,与A组比较,各时相点均为P〈0.01。C组创面上皮增生活跃,愈合快,各项检测指标及疗效明显优于A组,优于或近似于B组。结论微波用于实验烫伤大鼠深Ⅱ度感染创面抗菌作用强,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行辅助生殖技术(ART)的最优方案。方法对281例行ART的EMs不孕患者回顾性分析,观察各分期及各种用药方案的ART结局。结果Ⅱ、Ⅲ、Ⅳ期各组间行IVF超促排卵周期窦卵泡数目、Gn的剂量及用药时间、HCG日血清E2水平、内膜厚度、获卵数、成熟卵泡数、胚胎数、D1时2PN胚胎数、D3时1级胚胎数、妊娠率、累计妊娠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Ⅳ期患者IVF超促排卵周期窦卵泡数目及HCG日内膜厚度各用药方案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Gn的剂量及用药时间、HCG日血清E2水平、内膜厚度、获卵数、成熟卵泡数、胚胎数、D1时2PN胚胎数、D3时1级胚胎数、妊娠率、累计妊娠率,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长方案组Gn用量明显少于超长方案组;Gn时间超长方案组明显长于其他两组;获卵数、成熟卵泡数、胚胎数、D3时1级胚胎数短方案及拮抗剂方案明显少于其他两组,但在长方案中获得D1时2PN胚胎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妊娠率及累积妊娠率由低到高依次为短方案及拮抗剂组、长方案组和超长方案组(P〈0.05)。结论Ⅰ/ⅡEMs患者促排卵及IUI数周期后不成功应积极行IVF治疗;超长方案是最适合EMs患者的IVF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视网膜下液中TGF-β、CTGF及HIF-1α三项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与病情进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40例RRD患者分为三组:按病变分级为,A级组(10例)、B级组(22例)、C级组(8例);另按视网膜:脱离范围则分为:脱离〈1/4组(7例)、脱离1/4~3/4组(21例)、脱离〉3/4组(12例)。患者TGF-β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CTGF及HIF-1α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结果:本文患者脱离1/4~3/4组SRF中TGF-β、CTGF及HIF-1α三项指标均显著高于〈1/4组(P均〈0.05);脱离〉3/4组患者组则较脱离1/4~3/4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而表2中不同分级组结果表明,B级组三项指标均显著高于A级组(P均〈0.05);C级组则较B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表1、2中脱离〉3/4组三项指标与C级组相应指标之间各呈显著正相关(r=0.626、r=0.599、r=0.619,P均〈0.01)。结论:RRD患者视网膜下液中TGF-β、CTGF及HIF-1α三项指标的测定对于研究其发病机制及评估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和正常妊娠孕妇不同孕期的血脂代谢特点,探讨妊娠早中期血脂变化与GDM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正常健康孕妇(A组)及GDM孕妇(B组),两组分别于孕14-19周、28-34周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结果 (1)正常妊娠组与GDM组孕妇随着孕周的增加,TC、TG、APOB、LDL值显著升高(P〈0.01),APOAI值明显升高(P〈0.05),正常妊娠组中LPA值随孕周增加明显升高(P〈0.05);(2)GDM组孕妇在孕14-19周及孕28-34周,TG值较同孕周的正常妊娠组显著升高(P〈0.01),APOB值在GDM组孕14-19周时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妊娠组(P〈0.01);(3)TC、LDL、HDL、APOAI、LPA在两组不同孕周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DL值随两组孕周增加升高不明显(P〉0.05)。结论GDM孕妇在不同孕周的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孕妇;GDM孕妇在孕早中期较正常妊娠孕妇存在更早期、更明显的脂代谢紊乱。在孕早中期监测血糖、血脂水平,及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可减少GDM的发生和尽早防治其可能带来的母婴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