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全自动智能采血管理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全自动智能采血管理系统替代传统的人工采血、检验作业法的优势。方法:应用全自动智能采血管理系统与人工采血作业、检验流程方法做比较。结果:从采血、化验流程上看优化了采血作业流程,改善了实验室检验流程;从信息系统发展上看,该系统象一座桥梁,将医院信息系统和实验室信息系统融为一体,发挥其各自更大效益;从医院管理角度上看,方便了工作量统计和物资的管理,实现了医院采血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结论:全自动智能采血管理系统全面提升了医院管理和自动化水平,在方便患者,减少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智能、高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减少新生儿痛苦,寻找成功采集新生儿足跟血的方法。方法:对98例新生儿采用单纯随机分组法(抛币法)将其分成两组,即观察组足跟下垂按摩采血法和对照组常规加温采血法,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组间差别使用x2检验。结果:两种采血法成功率差异显著,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将新生儿足置于低于心脏水平位置按摩后从小腿近端用力捋向远端采血,大大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3.
一、操作方便与安全:手是人体日常裸露部位中最灵活、最能自由活动的器官,它能伸能缩,能与医生采血主动配合,让医生操作方便。此外,手指尖部有十分丰富的毛细血管网,但无较大的动脉和静脉,这样既能满足采血的需要,又可避免大量出血。 二、影响功能少:采血虽是微小的人为创伤,且为无菌操作,但小创口仍需数天才能完全修复。手是人类的劳  相似文献   

4.
到医院看病,医生最常用的辅助检查就是化验血常规。检验医生接到报告后,首先关照的一句话就是——请你伸出左手无名指。说时迟,那时快,当你感觉指头刺激时,指尖创口溢出血珠,医生已采血做化验了。在经历上述化验采血时你曾否想过,化验血常规的采血为何选手指?又为何选左手无名指?而且选指头腹内侧刺血?一 操作方便与安全:手是人体日常裸露部位中最灵活、最能自由活动的器官,它能伸能缩,能与医生采血主动配合,让医生操作方便。此外,手指尖部有十分丰富的毛细血管网,但无较大的动脉和静脉,这样既能满足采血的需要,又可避免大量的出血。二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真空负压静脉穿刺采血法的应用。方法:选择1492例婴幼儿,随机分成真空负压静脉穿刺采血组和传统的小儿静脉采血组(注射器抽吸采血法),观察这两种方法的采血效果。结果:真空负压静脉穿刺采血组成功率较传统的小儿静脉采血组(注射器抽吸采血法)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真空负压静脉穿刺采血法是一种既安全可靠、又方便易行的采血技术,而且婴幼儿易配合、家长易接受。  相似文献   

6.
针刺伤是血站采血护士最危险的锐器伤害。有报道因职业引起的感染中针刺伤可达80%采血护士经常接触采血针、注射器、剪刀等锐利器械,极易发生各种损伤。其中针刺伤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最常见的危险性最大的是乙肝、丙肝、  相似文献   

7.
胡秀兰 《职业与健康》2006,22(8):618-618
目的探讨并评价动静联合消毒对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血站采血室(采血车)分别采用两种消毒模式进行消毒并做细菌培养:A静态消毒;B动静联合消毒。结果静态消毒后采血工作前消毒效果达到国家标准(≤500 cfu/m3或10cfu/平板),但采血中细菌数明显增加,采血120 min时,空气菌落计数为18.5 cfu/平板,甚至超过《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30cfu/平板;动静联合消毒,能保持采血环境的消毒效果始终达到国家标准(≤500 cfu/m3)的要求。结论采用动静联合消毒的方法可确保采血环境的卫生,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曾春花 《现代医院》2007,7(9):91-93
目的探讨提高真空静脉采血成功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0例静脉采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的真空静脉与特殊静脉采血法,对照组则按常规注射器静脉采血法。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疼痛情况、采血成功率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个体疼痛感低于对照组,而在采血成功率方面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的真空静脉与特殊静脉采血法可有效减轻患者采血时的疼痛,提高真空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操作方便与安全:手是人体日常裸露部位中最灵活、最能自由活动的器官。它能伸能缩,能与医生主动配合,让医生操作方便。此外,手指尖部有十分丰富的毛细血管网,但无较大的动脉和静脉,这样既能满足采血的需要,又可避免大量出血。  相似文献   

10.
刘晓娟 《工企医刊》2004,17(3):32-32
《献血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为方便采血,血站必须上街头,到机关等地现场采血。综合分析前几年淘汰献血员的原因,第一位是ALT不合格被淘汰.第二位是HBsAg阳性被淘汰。目前,检测HBsAg.一般采用ELTSA法,该实验要求严格,操作复杂且实验时间较长。为方便外出采血,我站采用了全血金标试纸法快速初筛HBsAg,得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朱琴英  吴秋红  孙敏 《智慧健康》2022,(28):243-246
目的观察五行音乐联合心理护理对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缓解作用。方法将2021年8~10月于上海市嘉定区血站首次献血的自愿献血者8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0例,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心理护理同时给予五行音乐欣赏,观察两组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五行音乐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献血者采血过程中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采血的顺利完成,提高采血安全性,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日本输血技术的运用开始于本世纪的1919年。当时人们对此只有一般性的认识,仅把它看成是普通的医疗行为,所采用的输血方法被称之为“枕元输血”,也就是当患者身体需要血液时,由医务人员从与患者有相同血型的供血者身上,用注射器采血后直接输给患者。由于供血者的管理和医疗机构采血行为处于没有规则的放任状态,导致了伴随枕元输血的输血事故频繁发生。最具代表性的是发生在1948年东大分院妇产科产妇输血后引起梅毒感染的事件,这在当时成了一大社会问题。 有鉴于此,日本联合军总司令部(GHQ)、厚生省和东京都共  相似文献   

13.
陈丽红 《医疗保健器具》2013,(12):1579-1580
目的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新生儿静脉采血方法,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股静脉采血法,实验组采用大隐静脉采血法,对两组的采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8%,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以及26%。结论大隐静脉采血法可提高新生儿采血成功率,降低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方法对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进行现场救护与记录并分析发生的原因及防护措施。结果采血前对献血者进行宣传引导工作,采血时及时发现献血不良反应者采取停止采用及相应救治措施。均很快好转,并无后遗症发生。结论通过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严格体检,创造良好的采血环境以及提高采血者的穿刺技术,可有效预防和减少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门诊采血室的护士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往往成为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1职业性危害的主要因素1.1防护意识不足护士在进行采血操作时贪图方便,不愿意戴防护手套。采血过程中发生针刺伤以及受伤皮肤、工作服等接触到血液也不及时清洗消  相似文献   

16.
全面概括了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的护理研究与改进。与传统方法相比,新生儿沐浴后采血法、新生儿抚触后采血法、新生儿足浴后采血法、新生儿哺乳后采血法,采血部位与方法的改进,提高了新生儿足跟血采集的成功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采血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直接和献血员接触,采血护士手指消毒是阻断采血护士操作而污染血液的最简单、最经济,也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为了选择一种合适的消毒效果监测方法,同时采用了印迹法和棉拭子法对采血护士的手指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公民义务献血的广泛开展与普及,采血形式也有了发展,通常是献血者到医院进行采血,为了方便献血者,有的医院深入工矿、企业、学校、村镇以及街道等单位进行巡回采血。这就需要设置临时采血环境,因此对采血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采血  相似文献   

19.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永贞 《工企医刊》2007,20(1):39-41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无偿献血已成时尚.在献血过程中,绝大多数献血者是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的.有少数人尽管平时身体素质较好,但在献血过程中还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皮肤湿冷等症状,这与献血者的生理心理状况、采血环境及采血护士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多种因素有关.从医学上来讲,这是一种以血容量突然降低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在采血前、采血过程中及采血后均有可能发生,有的甚至发生于献血后几小时.献全血或机采成分血时都可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静脉采血时应用可振动式采血管试管架的效果。方法 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对某医院符合研究要求的30名从事肾内科血液净化临床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研究,科室于2020年4月开始将传统药物放置架全部替换为改进型医用摆药装置,入组护理人员均先后使用过两种装置;同期选择60例科室诊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使用传统药物放置架)和观察组(使用改进型医用摆药装置),比较护理人员使用不同装置的主观满意度、使用不同装置时各类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及常规指标测定结果。结果 观察组对采血效率较高、存放容量较大、装置使用便捷、方便“三查七对”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误采血或漏采血、血标本损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振动式采血管试管架可提高护理人员采血工作效率,减少误采血或漏采血、血液标本损坏的风险;还可通过自动振动,减少人工操作不当引发血液标本中血小板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