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诊治的30例腹部钝性损伤患者诊治情况。结果手术治愈26例,保守治愈3例,死亡1例。结论对腹部钝性损伤患者,要严密、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尽早作出诊断,有手术指征时及时手术探查处理,以避免漏诊腹腔内脏器损伤,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探讨及时诊断、妥善处理闭合性腹部损伤(BMI)患者的临床经验,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方法:对2009年02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8例手术治疗,4例非手术治疗,2例死亡,病死率为3.85%。结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应详细追问病史,腹腔穿刺及多种检查诊断手段的综合运用,手术应全面探查,且勿遗漏多脏器联合损伤,正确处理合并伤等,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我院2003年10月至2011年10月诊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63例,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在基层医院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共63例,其中41例行手术治疗,占65.0%,19例保守治疗,占30.1%。结果:本组痊愈60例,死亡3例,死亡率占4.76%。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应常规行超声检查及诊断性腹腔穿刺,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内脏损伤。早期正确诊断、及时适当处理,在基层医院及时手术治疗并积极防治并发症,是降低腹部闭合性损伤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近8年来我院诊治的34例腹部钝性损伤病例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愈32例,其中3例保守治愈,24例死亡。结论:对腹部钝性损伤的患者,要严密、仔细观察病情,要尽早作出诊断,有手术指征及时探查处理,避免漏诊腹腔内脏器损伤,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合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近3年间抢救治疗的腹部闭合性损伤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手术治疗28例,保守治疗5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5.7%。结论:对复合性腹部损伤,应详细追问病史,多种检查诊断手段的综合运用,先抢救危及生命的损伤,是抢救复合性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方法:对218例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损伤腹部脏器以多脏器损伤多见,脾脏挫裂伤69例,肝脏挫裂63例,胃挫裂伤或外伤破裂5例,小肠挫裂或断离伤31例,肾脏挫裂伤24例,膀胱挫裂伤15例,等。结果: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96.2%,82.1%,94.6%;手术治疗191例(治愈178例,死亡13例,死亡的病人主要是严重腹部损伤、多脏器损伤、腹腔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合并严重胸部创伤、重型颅脑损伤、多发性骨折等病情),27例保守治愈出院(肝脏Ⅰ~Ⅱ级挫裂伤,脾脏轻、中度挫裂伤,肾脏挫伤或轻度挫裂伤)。结论:仔细体格检查,诊断性腹部穿刺、B超和CT检查诊断腹部创伤的主要措施,手术应根据伤情轻重缓急,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严重损伤。腹腔探查应全面细致,不忽略隐蔽性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脾损伤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10年4月诊治的6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动态多点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50例(86%);全部患者行B超检查确诊58例(94%);21例CT检查均确诊(100%)。保守治疗9例,手术治疗53例(包括非手术治疗中转手术治疗4例),术后再出血二次手术1例,痊愈61例,死亡l例。结论基层医院B超是脾损伤的首选辅助检查,腹腔穿刺是获得早期诊断的简便方法,处理时需依据脾损伤情况、术者经验、基层医疗环境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保守治疗应慎重,以全脾切除术为主,并努力开展保脾治疗技术,必要时请上级医院会诊或转上级医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对5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都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治愈48例,治愈率为92.3%.结论:结论: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严密观察病情和准确记录生命体征变化,采用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是抢救严重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损伤占腹腔实质性脏器损伤的首位,发生率占腹部损伤的40%左右[1],多因脾区受直接暴力撞击,病情变化快,常导致腹腔内大出血、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我院2003年1月-2007年5月共收治29例脾破裂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30 例患者,均进行剖腹探查治疗手术,结合患者一般情况、肿瘤侵犯的严重程度等来选择手术术式,另外观察保守治疗的30 例患者,观察比较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治疗组的患者肠梗阻临床治愈的病例为14 例,占46.67%,好转10 例,占33.33%,死亡6 例,占20%;保守治疗组的患者肠梗阻临床治愈的病例为8 例,占26.67%,好转8 例,占26.67%,死亡14 例,占46.66%.2 组间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应按个体差异来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肝破裂病例资料。其中闭合性损伤85例,开放性损伤13例。经手术治疗95例,保守治疗3例。结果:治愈96例,死亡2例,治愈率97.9%。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不可逆,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中闭合性损伤有75例的腹穿结果是阳性。结论:对于外伤性肝破裂及时明确诊断,合理的手术方案是治疗的关键。腹穿是闭合性腹部损伤最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整理我院收治的42名腹部创伤手术患者的CT诊断资料和手术治疗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发现有40例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准确率达到95.24%,2例CT检查未能全面反映患者腹部损伤病情,血管损伤未能诊断出来.结论:CT检查是腹部损伤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通过CT检查可以清楚显示创伤的位置、面积、类别等信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准确信息,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特点,以进一步提高急救护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3年2月救治78例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资料和救护措施.。结果:本组78例患者中,手术治疗69例,9例保守治疗,73例抢救治愈,术中术后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为93.6%。结论:迅速评估病情,争分夺秒的急救,动态观察病情,尽快完成术前准备,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闭合性腹部损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王维拓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8):107-108
目的:探讨彩超在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内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114例闭合性腹部伤合并内脏损伤的声像图表现,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本组超声检查与手术诊断完全符合者为78例,占68.4%,基本符合者30例,占26.3%。误诊20例,占17.5%,漏诊15例,占13.2%,彩超总符合率为94.7%。结论:彩超能显示损伤的脏器、位置、程度和出血量的多少,对腹腔脏器破裂的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能动态观察,指导临床治疗和随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在腹部脏器损伤及内出血急诊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腹部闭合性及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经急诊超声检查,总结其超声检查结果。结果80例患者中经手术治疗34例,保守治疗46例。超声检查时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腹腔积液存在,其中实质性脏器挫伤38例,血肿20例,破裂19例,诊断率为96.3%,漏诊3例,漏诊率为3.7%。经保守治疗的患者经超声随访,积液消失,血肿消退。结论超声对腹部脏器损伤及内出血有较好的诊断率,可为临床确立治疗方法提供可靠信息,可作为是腹部损伤中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卵巢黄体破裂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保守治疗成功的共36例,占85.71%;手术5例,占11.9%;放弃治疗出院1例,占2.38%。结论卵巢黄体破裂,尤其内出血较多的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是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对其早期进行干预治疗,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成功的几率仍较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并发腹腔脏器损伤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对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自2001年2月至2017年2月行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6917例中出现腹腔脏器损伤的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上给予禁食、肠外营养支持、抗感染及加强引流等处理,并对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8例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无开放手术处理病例,平均住院天数(27±1.8)d。结论:PCNL可并发腹腔脏器损伤,多采用内科治疗为主,术前应做好相关损伤风险的评估,出现腹腔脏器损伤后,需及早做出诊断,必要时可行腹腔镜探查,除按腹腔脏器损伤的治疗原则进行处理,还应掌握造瘘管拔除时机及相关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年7月—2006年2月收治的26例延迟性脾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病情稳定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并严密监护病情。18例进行急诊手术治疗,全部患者病愈出院。结论延迟性脾破裂具有典型的间歇性腹痛及失血性休克症状,临床医生应保持警惕性,结合影像学诊断、腹腔穿刺进行早期诊断,治疗上多采用手术治疗,少部分患者根据情况保守治疗亦可治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腹部锐器伤的诊断、抢救和治疗水平。方法总结分析本院普外科1997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45例腹部锐器伤患者的资料。结果单纯腹壁贯通伤占11%,单个脏器损伤占34%,多个脏器损伤占56%,休克发生率为22%。保守治疗3例,均为单纯腹壁贯通伤,手术治疗42例,总病死率67%。结论腹部锐器伤的诊断虽然较为直观,但在6种特殊情况下容易延误诊断:①腹内脏器损伤后的延时表现;②经胸穿透膈肌导致腹内脏器损伤;③经剑突下方刺伤并穿透膈肌导致胸腔脏器损伤;④在受伤现场及来院途中的大量外出血导致休克;⑤腹膜后血肿的诊断;⑥直肠腹膜外损伤导致盆底腹膜贯通及腹内脏器损伤。在治疗方面,手术探查时应认真、仔细、按顺序逐一检查脏器,以免漏诊,术后均需常规放置引流,以便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腹部锐器伤的诊断、抢救和治疗水平。方法总结分析本院普外科1997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45例腹部锐器伤患者的资料。结果单纯腹壁贯通伤占11%,单个脏器损伤占34%,多个脏器损伤占56%,休克发生率为22%。保守治疗3例,均为单纯腹壁贯通伤,手术治疗42例,总病死率67%。结论腹部锐器伤的诊断虽然较为直观,但在6种特殊情况下容易延误诊断:①腹内脏器损伤后的延时表现;②经胸穿透膈肌导致腹内脏器损伤;③经剑突下方刺伤并穿透膈肌导致胸腔脏器损伤;④在受伤现场及来院途中的大量外出血导致休克;⑤腹膜后血肿的诊断;⑥直肠腹膜外损伤导致盆底腹膜贯通及腹内脏器损伤。在治疗方面,手术探查时应认真、仔细、按顺序逐一检查脏器,以免漏诊,术后均需常规放置引流,以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