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张浩  李波  李全生 《华西医学》2007,22(2):406-406
肾上腺囊性嗜铬细胞瘤疾病非常罕见,我院于2006年7月收治1例右肾上腺囊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静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0):119-120
2005年1月~2007年7月,我们对201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的疾病,萎缩型泪囊炎因其泪囊较小,吻合口较小,故成功率较低。本次研究为探讨萎缩型泪囊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总结使用经典术式治疗萎缩型泪囊炎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江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萎缩型泪囊炎56例患者,其中男性16例(16只眼),女性40例(40只眼),年龄36~78岁,平均(45.01±3.72)岁。  相似文献   

4.
刘静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5):119-120
2005年1月~2007年7月,我们对201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例聚焦解决模式在脑囊虫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35岁,已婚,主因“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1年,面部麻木,右耳听力下降1个月”于2010年7月1日入院。MRI提示:右侧桥小脑角区囊性占位。患者入院完善术前准备后于7月6日在全麻下行脑室镜辅助下颅内囊性病变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消化道内海洛因囊破裂急性中毒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 1 997年 7月至 2 0 0 0年 7月成功救治消化道内海洛因囊破裂致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患者 5例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全部为男性 ,年龄 2 1~ 42岁 ,均以贩毒为目的吞服制成小包状或长条状密封的海洛因 ,我们称之为海洛因囊。吞服后 1~4d内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对2003年7月~2007年9月13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了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随访6个月~4年,观察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的136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治愈13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无效者在鼻内窥镜下进一步处理后治愈。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成功率高,是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最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宝石能谱CT可以实现物质分离和定量分析,并将CT检查由原本的单参数成像、混合能量成像分别转变为多参数成像和单能量成像的能谱成像,对胰腺囊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有更高价值。胰腺囊性肿瘤为少见肿瘤,本文回顾性分析近期经我院手术病理确诊的23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探讨其宝石能谱CT表现特点和诊断价值。1资料和方法1.1样本来源收集吉林大学第一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诊断胰腺囊性肿瘤的效果,分析胰腺囊性肿瘤的CT表现。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资料分析,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观察并分析其CT图像。结果:本组46例胰腺囊性肿瘤中,浆液性囊腺瘤12例:中心可见星芒状钙化4例,增强后强化分隔;单房囊性病变8例,增强后无病变强化。黏液性囊腺瘤8例:单房囊性病变2例,多房囊性病变6例,增强后囊壁强化。囊腺癌8例:肿瘤均为分隔多房囊性病变,其中伴肝脏转移6例,周围血管入侵2例。实性假乳头状瘤9例:实性4例,囊性32例,实囊混合性2例,其中肿瘤钙化2例,增强后实性部分静脉期强化延时,囊性未强化。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5例:囊性病变同于扩张胰管,病灶显壁结节。胰腺囊性转移瘤2例,胰腺癌伴囊变4例。结论:多层螺旋CT用于诊断、鉴别胰腺囊性肿瘤的价值高,可清楚显示胰腺囊性肿瘤结构细节,为临床诊治提高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18年7月ICD术后起搏器囊袋表面多发水泡1例,总结其治疗护理经念。治疗过程中对起搏器囊袋表面水泡的处理,预防感染及起搏器术后相关并发症的护理,提供心理支持。患者起搏器囊袋表面皮肤恢复良好,未出现起搏器感染等并发症,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1991年3月至2002年7月间由我科超声诊断并经组织学穿刺,病理证实的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17例。  相似文献   

12.
张钢琴  赵翠玲 《护理研究》2007,21(27):2503-2504
婴幼儿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多数是由于鼻泪管在鼻腔下端出口被先天性膜组织所封闭或因上皮碎屑堵塞管道所引起的[1]。患儿出生后有泪溢现象,部分有眼部脓性分泌物,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引起角膜感染、泪囊瘘、急性泪囊炎等以往多采用按摩法及泪道冲洗法治疗此病效果均不理想,此外患儿组织稚嫩,配合差,而多次冲洗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我科自2004年7月—2006年7月采用自制泪道冲洗探针经门诊治疗婴幼儿泪囊炎236例(296眼),治愈率达98.3%,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婴幼儿泪囊炎236例(296眼),其中男151例(190眼),女85例(106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10年4月对121例(166眼)新生儿泪囊炎前期行泪囊区按摩、加压冲洗,无效进行泪道探通术。结果40例患儿49眼经泪囊区按摩、加压冲洗治愈。93例(120眼)一次探通治愈。5例(5眼)行三次探通治愈,2例(2眼)未愈。结论选择适宜时机采取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效果佳。  相似文献   

14.
Ommaya囊是一种脑室引流装置,由一个埋在头皮下的扁平状的储液器和1根插入侧脑室前角的引流管相接而成.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肿瘤的治疗和涉及脑脊液细胞学、药理学的实验研究[1].最初Ommaya囊用于治疗真菌性脑膜炎,其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较常见的一种,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后来Ommaya囊逐渐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治疗,包括脑膜转移性肿瘤、血液肿瘤的脑膜转移和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近年来国内外又有治疗脑积水以及脑出血的研究报道.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我科收治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颅内转移的患者,经Ommaya囊颅内化疗后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较常见的眼病,在鼻泪管下端阻塞,泪囊内有分泌物滞留的基础上发生[1].常规治疗选用泪囊鼻腔造口术.我院眼科2008年6月~2011年7月与耳鼻喉科合作,在鼻内镜下完成该手术15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6年7月~2007年7月,我们收治120例全麻下非头面部手术患者,对其实施眼部结膜囊涂适量金霉素眼膏后再贴“安舒妥”透明粘贴巾的眼保护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10年7月19日,我科从1例腰部囊性肿块患者的肿块穿刺液中分离到1株猪霍乱沙门菌,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49岁,农民,从事养殖工作。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部痛,无畏寒发热,无腹痛,无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无下肢感觉活动障碍,未曾就医及用药。于2010年7月16日,来我院就诊。B超:腰部囊性肿块。  相似文献   

18.
我科于2000年7月-2003年3月,在鼻内窥镜下对11例慢性咽囊炎患者施行微波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钢琴  赵翠玲 《护理研究》2007,21(9):2503-2504
婴幼儿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多数是由于鼻泪管在鼻腔下端出口被先天性膜组织所封闭或因上皮碎屑堵塞管道所引起的。患儿出生后有泪溢现象,部分有眼部脓性分泌物,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引起角膜感染、泪囊瘘、急性泪囊炎等。以往多采用按摩法及泪道冲洗法治疗此病效果均不理想,此外患儿组织稚嫩,配合差,而多次冲洗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我科自2004年7月-2006年7月采用自制泪道冲洗探针经门诊治疗婴幼儿泪囊炎236例(296眼),治愈率达98.3%,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自1998年7月至2000午7月对3例子宫肌瘤完全囊性变进行了手术,术前均作超声检查(其中一例B超误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现分述如下(使用仪器为SSD-1200,探头频率3.5MH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