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名芳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8):1114-1114
胎膜早破是产科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25%。胎膜早破与难产、早产及感染有密切关系。为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现将我院192例胎膜早破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及母婴的结局。方法对2008年1月~10月因胎膜早破住院分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措施及预防方法。结果在本院分娩的110例孕妇中因宫腔压力异常而导致胎膜早破者占整个分娩的89.3%;因宫内感染,胎位不正者分别占30.4%、16.1%。结论宫内感染、胎位不正是导致胎膜早破的主要致病因素。保胎、促胎肺成熟治疗,对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和预防胎膜早破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 PROM)。PROM为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其发生率高与难产、感染有密切关系。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及母儿感染,为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现将我院350例头位胎膜早破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胎膜具有保持羊水及保护胎儿的功能。胎膜早破可增加早产、难产、围生期感染,是威胁母婴健康的产科并发症,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观察胎膜早破的分娩方式及结果,认识胎膜早破与分娩的关系,以及预防和处理胎膜早破的并发症已为妇产科医生所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患者羊膜腔感染发生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向。方法:对破膜超过24小时尚未分娩的136例胎膜早破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凡破膜超过24小时者,常规于分娩后即刻取破口处胎膜组织、部分胎盘、部分脐带送病理学检查。结果:胎膜早破可发生于妊娠各期,本文136例患者中有51例病例有羊膜腔感染情况,造成母亲体温升高、新生儿感染、围产儿死亡。结论:胎膜早破可引起羊膜腔感染,造成母婴并发症,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6.
胎膜早破是分娩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且与难产、早产及感染有密切关系.本文分析了我院产科分娩的564例胎膜早破情况,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与难产、早产及感染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101例胎膜早破的临床观察分析,探讨胎膜早破对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对胎儿的危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发生的因素,以预防胎膜早破及对胎膜早破患者给予恰当的处理,来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围生期死亡率。办法:选择99年3月~01年12月住院分娩的140例胎膜早破患者,并与同期共住院分娩5053例进行了对比分析;诊断标准为孕37周以上,胎膜破裂发生于宫缩之前,阴道液干燥片检查有羊齿状结晶出现。结果:孕末期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2.78%;孕末期胎膜早破多发生于孕40周~40周 6天;破膜时间多发生子夜间;影响胎膜早破的因素依次为胎位不正,头盆不称,潜在感染,宫腔内压力过高;胎膜早破的分娩方式中剖宫产占首位,为47.14%,其次为自然分娩占36.42%,阴道手术产率占16.43%;胎膜早破的羊水污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死胎死产率提高,而且随着破膜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本文分析了影响胎膜早破的因素,对于有好发因素的高危患者应给予积极预防,加强围产期保健,重视孕期卫生,预防和治疗生殖道感染多休息,妊娠后期忌房事,使其安全度过孕期并顺利分娩对于孕末期已发生胎膜早破的患者不宜等待时间过长,破膜24小时之内应予处理,以减少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死胎死产率,同时应慎重选择分娩方式,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的因素,对妊娠结局及母儿并发症的影响,探讨胎膜早破的预防方法。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420例分为足月胎膜早破组210例和对照组210例(足月分娩无胎膜早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剖宫产率、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预防足月胎膜早破的感染给予重视,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0.
胎膜早破是产科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6%-12%。因为胎膜早破可致上行性感染,使宫内感染和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增加,所以对于胎膜早破病例的及时处理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降低早产及围产儿发病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224例胎膜早破临床分析平定县人民医院(045200)郗素兰胎膜早破(简称PROM)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高,主要的危险是产期感染、早产及围产儿死亡。现将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5年1月收治的224例作简要的分析,以助探讨PROM与分娩的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妇生殖道感染对胎膜早破早产及母婴结局影响的情况。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胎膜早破早产孕妇65例根据生殖道感染情况分为观察组35例(宫颈分泌物培养有细菌生长)和对照组30例(无生殖道感染),对两组的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母体病率(分娩1周内体温达到或超过37.5℃)、胎盘病理阳性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分娩方式、产妇的产褥感染率及产后出血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患者经抗感染、促肺成熟等期待疗法,可显著改变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3.
胎膜早破为产科常见并发症,与难产及感染有密切关系。并发症率今年有增加倾向。为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现将泌阳县人民医院162例胎膜早破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分娩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829例,年龄20~35。孕周28~42。其中胎膜早破病例  相似文献   

14.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分娩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全部妊娠的10%左右,破膜后可能使母婴并发症增加,易引起早产、感染、难产,甚至死亡。本文对131例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及与胎位关系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临产前破膜者称为胎膜早破,是分娩的常见并发症。胎膜早破发生率高,是头位难产的早期表现,与感染也有密切关系。为探讨胎膜早破对孕妇和新生儿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本文对我院86例头位胎膜早破分娩者介绍如下。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4年1月至1995年1月住院分娩产妇头位胎膜早被86例。其中,未达37周者8例,占10.75%。已达37周78例,占89.25%。年龄最大39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26.5岁。初产妇76例,经产妇10例,随机抽取同期头位分娩无胎膜早破病例5O0例与之对照,两组年龄、孕周、产次均无明显差异。1.2胎膜早破的原因宫颈…  相似文献   

16.
胎膜早破与难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雅琴 《河北医药》2000,22(3):198-198
胎膜早破 (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是常见的分娩并发症 ,约占分娩总数的 12 .4% [1 ] ,与难产及感染有密切关系。为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关系 ,现将我院 1996年 1月 1日~ 1997年 12月 31日住院分娩的头位胎膜早破 94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94例孕周分布在 37~ 42 3周 ,年龄2 4~ 32岁 ,平均年龄为 2 6 .8岁 ,全部为初产妇 ,随机抽取同期足月头位分娩无胎膜早破病例 2 43例与之对照 ,条件与胎膜早破组相仿 ,有可比性 ,两组年龄、孕周产次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1 2 胎膜早破…  相似文献   

17.
王辉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334-1334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因素及对分娩方式和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360例胎膜早破产妇及同期随机抽取的360例无胎膜早破产妇的病历资料。结果:胎膜早破的原因包括生殖道感染、胎位不正、头盆衔接受阻、羊水过多、妊高征、吸烟、宫颈机能不全、未做产前检查、双胎、生殖道畸形、子宫肌瘤等。胎膜早破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明显增加难产率及母婴的并发症,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生殖道感染、胎位不正、头盆衔接受阻是造成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胎膜早破易导致难产及母婴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熊英  仇爱武 《云南医药》2007,28(4):368-369
胎膜早破是临床常见的分娩并发症。胎膜早破除导致早产、围生儿死亡、宫内感染、产褥感染外,常常预示着难产的发生,剖宫产率升高。现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98例头位胎膜早破,分析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羊膜感染综合征73例护理体会050000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周淑敏,周玉萍,吴景芳胎膜早破为分娩并发症之一,发病率是分娩总数的4.5%~7.6%。胎膜早破的主要危险是早产、围产期感染、脐带脱垂。尤其是羊膜感染综合征是导致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分娩尚未发动以前胎膜已破裂者称为胎膜早破。其主要原因有:胎位异常尤其是臀位及横位,头盆不称或骨盆狭窄,胎先露不能及时入盆,宫颈有陈旧性裂伤,过度活动,性生活后感染,维生素缺乏,双胎妊娠等,都可能成为胎膜早破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