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用血管铸型技术观察颌骨,牙周膜的血管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目前研究发现牙髓及牙本质基质中也存在少量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细菌脂多糖或脂磷壁酸的诱导下出现反应性增加,可能参与一些生理、病理的调控。本文就V E G F在牙髓中的生物学活性和功能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组织工程构建物血管化是制约组织工程构建物进入临床的关键问题之一.血管化的目的是建立宿主和组织工程物的血液流通,提高细胞的生存能力.本文就近几年来促组织工程构建物血管发生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牙髓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目前常采取的治疗手段难以恢复牙髓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再生医学原理探索牙髓再生的策略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根管和牙髓腔的形态具有特殊性,牙髓组织再生的难点在于牙髓血管网络的重建.牙髓血管形成策略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两个方向:原位血管生成策略和移植物预血管化技术.本文系统分析了基于牙髓干细胞的牙髓再生...  相似文献   

5.
血管新生在牙周创面愈合和组织再生中有着重要作用,是牙周组织再生技术必须依赖的基础。本文就血管新生理论在牙周创面愈合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期对牙周组织再生治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串珠素是组成血管壁的主要硫酸肝素蛋白多糖。许多研究表明,它在血管损伤反应过程中对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以及一些生长因子都有一定的特殊作用。本文就串珠素在血管损伤反应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骨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是一种具有特异性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的诱导因子。骨折的修复涉及骨折位点存在的多种生长因子 ,VEGF表达贯穿于骨折愈合的全过程 ,被认为是早期骨折修复中最为重要的因素。VEGF是骨折修复过程中特定的骨痂组织生成和钙化所必需的。VEGF的含量也受到骨折断端的微环境及各种生长因子及分泌因子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主要由TGFβ及其受体以及受体底物Smad蛋白分子组成,可通过多种分子机制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介导平滑肌细胞分化,参与维持血管内皮基膜的完整性。研究TGFβ信号转导通路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肿瘤血管生成等血管相关疾病的中作用机制,探讨其他基因或转录因子对该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可为治疗血管相关性疾病提供新思路。本文就TGFβ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基膜的调控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灌注红色乳胶的头部标本16例(32例)。结果: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主要是小脑上动脉和小脑下前动脉)发生接触的占50.0%(16/32),形成压迫的占12.5%(4/32)。结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是三叉神经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在口腔癌的表达水平及其在口腔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4例口腔癌组织及16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Tie-2、CD34的表达。结果Tie-2、CD34在口腔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口腔粘膜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P〈0.05)。但随口腔癌病理分级的升高,Tie-2、CD34虽呈现递增趋势,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口腔癌中,血管生成增加。Tie-2可能参与口腔癌血管生成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颌骨动静脉畸形的诊断、治疗的经验。方法:7例颌骨动静脉畸形病例先行CT或MRI检查,了解颌骨破坏情况,7例均行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PVA颗粒(250~500um),栓塞后一周内进行手术,切除颌骨病变组织。结果:7例经PVA栓塞,异常血管团块消失、搏动、杂音消失、软组织肿胀得到改善。口内渗血及动脉出血得到控制。手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血管造影栓塞后行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是治疗颌骨动静脉畸形有效而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血管瘤是以微血管内皮细胞旺盛增殖和血管生成为主要特征的良性肿瘤,未经控制的血管生成是血管瘤增殖的主要原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与受体结合而选择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ECs),产生促进ECs增殖、迁移、基质降解和血管通透性增高等一系列生物学作用,最终刺激血管生成,从而在血管瘤增殖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骨髓基质干细胞是一种多潜能干细胞,能自我复制并能分化为多种细胞系,目前被广泛用于再生医学的研究.在体外,经过一定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的诱导,可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内,骨髓基质干细胞被移植到缺血区后可发生血管生成.故临床上骨髓基质干细胞可用于少血管或无血管区的血管构建和受损组织的修复,但也可引起血管再狭窄、肿瘤生...  相似文献   

14.
韩琦  王效英 《口腔医学》2019,39(4):371-375
近年来,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的方向及研究热点已经从传统的根管治疗转向牙髓组织再生方面。牙髓组织再生主要包括神经再生、血管再生、牙本质再生等。本文就牙髓血管再生相关因子、细胞、微环境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再生直接影响其在体内的存活与转化,本文就组织工程骨体内血管再生的一般过程、影响因素及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的构建方法等基本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血管生成是恶性实体瘤浸润和转移的组织基础。研究表明,在某些高度恶性肿瘤中存在血管生成(angiogenesis)、血管形成(vasculogenesis)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7.
兔正畸牙周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2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2(VEGFR-2)在兔正畸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变化的相关性.方法:35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7组:正常组及实验1、3、5、7、14、21 d组,每组5 只.实验组动物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至切牙间拴结镍钛螺簧,0.08 N力拉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对实验标本行HE染色、VEGF、VEGFR-2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对VEGF、VEGFR-2表达的灰度积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常牙周组织中VEGF及VEGFR-2有少量表达.实验1 d组~7 d组压力区VEGF及VEGFR-2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牙周组织,有显著性差异,峰值均出现在5 d组;实验1 d组张力区VEGF及VEGFR-2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别;实验3 d组~14 d组张力区VEGF及VEGFR-2表达均高于正常牙周组织,VEGF的表达峰值出现在14 d组,VEGFR-2的表达在7 d组出现峰值.无论在压力区还是在张力区,VEGF与VEGFR-2的表达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在兔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VEGF及VEGFR-2的表达增强,VEGF与VEGFR-2的表达呈正相关;VEGF及 VEGFR-2参与了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改建过程.  相似文献   

18.
VEGF及受体在颌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中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KDR)及VEGF mRNA在颌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中的表达,探讨VEGF及其受体与血管瘤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二步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27例血管瘤和15例血管畸形组织中VEGF和VEGF/KDR表达;同时采用原位杂交Gene Point法检测VEGF mRNA的表达。结果 VEGF和VEGFR/KDR在血管瘤中高表达,而在血管畸形组中低表达,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VEGF和VEGF mRNA在血管瘤细胞及周围间质细胞明显表达,VEGFR/KDR主要表达于血管瘤中内皮细胞膜上。结论 VEGF可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形式影响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增殖,可能与血管瘤发生、发展和退化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赖于血管形成。血管生成拟态与经典的血管生成概念不同,是指在没有内皮细胞参与的情况下,由某些肿瘤细胞直接形成具有微循环功能的类血管结构的过程。血管生成拟态能够为肿瘤的生长提供更加良好的血供,并且与侵袭性肿瘤的转移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血管生成拟态的发生机制可能与侵袭性肿瘤细胞类胚胎样表型的逆转有关。  相似文献   

20.
巨型颈动脉体瘤切除后一期人造血管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型颈动脉体瘤切除后一期人造血管重建STAGEIRECONSTRUCTIONVASCULAROPERATIONAFTEREXCISIONOFHUGECERVICALANEURYSM林朝生储琪东李跃俊余红梅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口腔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