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甲状腺结节属内分泌科常见疾病,张永臣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可分为前中后3期加以认识,前中期多责之肝脾,后期则以肾虚为主,本病以气滞血瘀痰凝为标,以脏腑功能的不足为本,是本虚标实之证.选取穴位上善用原穴、结合气海理论选穴、循经取穴,治疗手法上强调治神、得气的重要性,补泻手法是取得疗效之关键,临床上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2.
吴圣贤教授对易损斑块的治疗,是在"脉生痰核"理论体系下,根据不同易损斑块的病机特点,分别归属为痰核毒化期和痰核腐化期的溃疡斑块。其中痰核毒化期以热毒为病机关键,以热毒壅盛证为基本证型,治以清热解毒为大法,以四妙勇安汤为主方加减治疗,以期清解热毒,稳定易损斑块,控制病情发展;痰核腐化期以虚毒为病机关键,以气虚毒损证为基本证型,治以补气解毒,方以自拟补气解毒汤为基础加减。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的"眩晕"、"头痛"等范畴.本病的主要病因与情志、饮食失调、内伤虚损等有关,病机当从肝、肾、心、脾着手,临床辨证多属本虚标实之证,虚者,肝肾阴虚,心脾气虚,为病之本,实者,风、火、痰、瘀,为病之标,两者常互为因果.高血压病辨治,当审其虚实主从、标本缓急而治之.  相似文献   

4.
俞教授认为类中风发病是以“内风”所致为主。且多发于40岁以上,形体肥胖,颜面红润,痰涎壅盛,以及嗜好烟酒肥甘,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的患者。其病变机理,在本为精气阴血不足;在标为风、火、痰偏盛,而形成本虚标实,阴阳互不维系的危重局面。类中之轻证,治以活血通络为主,佐以涤痰、养阴、益气;类中之重证,属闭证的,则治标为主,宜开窍祛邪;属脱证的,则治本为主,宜固脱扶正。  相似文献   

5.
中风又名“卒中”,它与《伤寒论》所称的“中风”不同,一般认为包括现代医学中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及面神经麻痹等病。病因、病机多偏向于气、血、风、痰、火、虚六大因素。中风的病位在脑髓,涉及心、肝、脾、肾等多个脏腑。其病性属本虚标实,辨证时分为“中经络”、“中脏腑”,急性期以风、火、痰、瘀等标实证候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则表现为虚实夹杂,或本虚之证,以气虚血瘀、肝肾阴虚为多,而痰瘀互阻往往贯穿中风的始终。中医药对中风的治疗主要以内服中药为主,此外,还可配合针灸、按摩、药浴、刮痧、功能锻炼等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中风又名“卒中”,它与《伤寒论》所称的“中风”不同,一般认为包括现代医学中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及面神经麻痹等病。病因、病机多偏向于气、血、风、痰、火、虚六大因素。中风的病位在脑髓,涉及心、肝、脾、肾等多个脏腑。其病性属本虚标实,辨证时分为“中经络”、“中脏腑”,急性期以风、火、痰、瘀等标实证候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则表现为虚实夹杂,或本虚之证,以气虚血瘀、肝肾阴虚为多,而痰瘀互阻往往贯穿中风的始终。中医药对中风的治疗主要以内服中药为主,此外,还可配合针灸、按摩、药浴、刮痧、功能锻炼等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哮喘是一种以发作性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的常见肺部疾患。古今医家治疗哮喘多按发作期与缓解期两期分治 ,笔者临证体会 ,无论发作期还是缓解期 ,哮喘之治疗总以治痰、治气、治瘀、治虚为要 ,现分而述之。1 治痰哮喘的病因病机纷繁复杂 ,而“痰饮”的产生、变化在哮喘的发  相似文献   

8.
王松龄教授认为缺血性烟雾病病因有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饮食失度伤及后天脾土,或劳损过度伤及先天肾精,故该病多属本虚标实。本虚多以脾肾为主,病久伤及心、肝,标实多以风、火、痰、瘀等为主,王松龄教授临床将缺血性烟雾病辨证分为:肝风内动、瘀热阻络证;脾胃虚弱、痰浊瘀滞证。自拟防治灵Ⅰ号方治疗肝风内动、瘀热阻络证,防治灵Ⅱ号方治疗脾肾虚弱、痰浊瘀滞证。  相似文献   

9.
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药三方面探讨夏小军主任医师辨治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及思路。其认为,本病以久病体虚为发病基础,虚、痰、瘀、毒、湿为致病因素,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治以扶正为要,兼以祛毒除邪、护中扶正,衷中参西、兼治他症;创芎归蠲痹方,临证施用,收效甚佳。附典型病案1则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认为易虚、易痰、易瘀,为常见老年病的共同病基础,且虚为病之常同病痰,瘀为致病之变。指出应从虚痰瘀论治常见老年病。治虚以恢复脏腑取阴阳气血津液的功能,消除产生痰、瘀的要源;治痰治瘀以疏通为贵,应避免粘腻之品。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周仲瑛教授辨治颅内肿瘤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认为颅内肿瘤基本病机为肝肾亏虚、风痰瘀阻、清阳失用。周老辨治颅内肿瘤以病证结合为主,重视基本病机辨证,临证围绕基本病机,因机立法,随证加减。治疗强调标实急于本虚,祛邪先于扶正。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解发良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医认识、临床治疗经验及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发现解教授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实证为主,包括气滞痰凝型、郁久化热型及热灼成瘀,痰瘀互结型,后期为以虚实夹杂证为主,包括心肝阴虚型及气阴两虚型,即分为了实证3型、虚实夹杂证2型,并附验案两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3.
呕吐是因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致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病证.目的 讨论中医治疗呕吐.方法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 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呕吐的病机,总属胃气失降,气逆于上所致,故当以和胃降逆为总治则.临证时又当分清寒、热、虚、实,一般寒证多虚,热证多实,实证以湿热、痰浊、食积、气滞、虫扰的症状多见,应以祛邪为主,邪去则呕吐自止,分别采用解表、清暑、利湿、消食、导滞、攻下、化饮、疏肝甚或催吐等法;虚证以脾胃虚寒、胃阴虚损多见,应以扶正为主,正复则呕吐自愈,分别采用健脾益气、温中散寒、养阴和胃等法;呕吐急症常以邪实突出,按中医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应先以祛邪为主;至于久病寒热虚实错杂之证,又当标本兼顾,清温并用,勿拘一端.  相似文献   

14.
结核性肛周脓肿术后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促进结核性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案。通过深入探讨其病因病机的规律,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特点。提出结核性肛周脓肿在中医学属于阴证肛痈的范畴,本为肺、脾、肾三脏亏损,气化失常,失去主布散、运化、蒸化水液之功能,致水湿内停,寒饮、痰浊内生;标为痰浊、瘀血、湿热三邪蕴结,痰瘀黏滞,缠恋不去。临证分型为正虚毒恋证、阴液亏虚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治当以健脾补肾,滋阴润肺兼化痰浊、散瘀血、清湿热的方法,随证论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朱丹溪对耳鸣、耳聋的辨治特色,以期为临床诊治本病提供有益思路。[方法]分析朱丹溪系列书籍中有关耳鸣、耳聋的相关条文,总结其从虚实两端、内外合邪、气血痰郁及内治外治等方面的辨治方法。[结果]朱丹溪强调"耳鸣、耳聋属火",认为本病证型包括虚火、实火虚实两端。以"气血痰郁"为纲辨治,认为少阳、厥阴气郁化火挟痰为本病实证最常见的发病因素;少阴元气、精血亏损、相火妄动为本病虚证最多见的致病因素;正虚邪壅为本病发病的基本病机,四时邪气乘虚而入或致七情郁结生痰化火,从而诱发或加重耳鸣耳聋。临证"脉症相参,详察病机",实证善用清、开、消、通、汗、补诸法助"行气活血解郁,清热祛痰通窍",虚证善于补中兼缓、兼升、兼降,"阴血亏虚,相火妄动,四物为本;元气亏虚,相火妄动,温存以养",并用"内治为主,兼容外治"等辨治方法。[结论]朱丹溪认为耳鸣、耳聋多为郁火挟痰之实证或气血不足、相火妄动之虚证,实证以行气活血解郁、清热祛痰通窍立法,虚证通过补血养阴或温补助阳之法以降虚火,其辨治思想具备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Graves眼病按照病情可分为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目前中医学对其研究多集中在活动期,缺乏非活动期辨治思路。笔者将活动期按照五脏辨证思路分为:肝火上炎,上攻眼目证;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证;阴虚火旺,痰瘀互结证。非活动期按照八纲为纲的思路分为:气阴两虚,痰瘀阻滞证;阳气亏虚,痰瘀阻滞证。治疗上根据相应病机分别治之。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的辨治各附验案一则予以佐证。  相似文献   

17.
26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证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本文通过26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病例分析,将慢阻肺发病期及迁延期病例分为7个证型。痰热蕴肺兼肺肾两亏证,治以清肺化痰、平喘止咳;痰饮伏肺兼肺肾气虚证,治以温肺化饮、平喘止咳;正虚邪恋气阴不足证,治以益气养阴、肃肺化痰;肺热痰瘀兼气滞肺痹证,治以泻肺豁痰化瘀、宣痹宽胸;肺热痰瘀兼脾肾阳虚证,治以温补脾肾、祛痰化瘀、泻肺利水;肺热痰瘀合并痰蒙心窍证,治以化痰开窍、平肝熄风;肺热痰瘀合并心阳欲脱证,治以回阳救逆。结果,总有效率为93.5%。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在辨证的同时应结合辨病,注意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及标本兼顾等治则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见症状及证候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症状、证候特征。方法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证候调查表,对59例病例进行前瞻性横断面临床调查。结果急性加重期实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血瘀证>痰热蕴肺证>表寒肺热证>痰湿阻肺证;虚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阳虚证。缓解期实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血瘀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虛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肺气虚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结论急性加重期是外邪诱发而病情急性加重的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实为主复杂病机的时期;缓解期是以肺、脾、肾三脏气虚及阳虚、阴虚为主,伴有血瘀、痰湿等,本虚标实,以虚为主的病期。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目眩与头晕俱备方可言眩晕。眩晕有“真眩晕”和“类眩晕”之别。其病机为痰、风、虚,属痰者居多。“真眩晕”主要属痰,“类眩晕”大多属风属虚。对其治疗应审因论治,治痰必先制水,治风须分内风外风,补虚当究其本。  相似文献   

20.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病位在脑,与肾、心、肝、脾等脏腑关系密切,属本虚标实之证,五脏亏虚功能减退为其本,痰浊、瘀血、内毒等邪为其标。痰瘀阻络,毒聚络病,脑髓失养为其发生发展病情演变的病理过程。治疗应紧抓疾病的病机,辨证施治,同时标本兼治,以补脏为主,补其不足,兼顾铲剔痰瘀、通畅脉络,使毒去神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