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成骨不全症临床及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仕前 《吉林医学》2010,(27):4775-4776
目的:探讨成骨不全症的临床及X线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成骨不全症患者的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多发性骨折,5例患者有蓝巩膜,3例患者听力减退,2例患者牙质形成不全,1例患者前囟增大,2例患者出现鸡胸或肋串珠,4例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四肢呈蛙肢,2例患者静息心率增加、多汗。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骨质菲薄、囟门闭合延迟、多处骨折。脊柱椎体楔形改变,骨质密度减低。结论:成骨不全症可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诊断。  相似文献   

2.
王家芳 《吉林医学》2011,(21):4458-4458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肾性骨病的影像诊断标准。方法:收集整理7年来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肾性骨病1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病因,临床表现并分析其X线表现,总结其影像诊断特征,并与相关的疾病相鉴别。结果:骨骼变形10例,骨质疏松14例,骨质硬化6例,病理性骨折3例,软组织钙化3例,骨囊状透光区4例,假骨折线8例,长骨干骺端的改变7例。结论:肾性骨病的影像学表现具有显著的特征,认真分析患者X线检查的结果,并且结合临床,与相关的疾病相鉴别,有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及X线诊断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选患者临床X线诊断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本次入选的所有患者通过临床表现都作出了准确诊断,X线诊断主要表现为:典型X线表现者共56例,占70.00%,在0~3岁患儿较为多发;两肺叶病灶影像学改善不够显著共14例,占17.50%,该类X线临床表现在本组分布于0~7岁患儿;肺部不存在显著病灶患儿共10例,占12.50%;该类X线临床表现集中于出生2d至3d新生儿中。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X线表现各异,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以患儿的病理状况、生理特征为依据,认真仔细地对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进一步为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X线诊断准确率的提升提供保障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X线摄片对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8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分为两组,将0~5岁患儿分为研究组(98例),将5岁以上患儿分为对照组(90例),两组均给予X线摄片检查,对两组患儿X线摄片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不同年龄患儿在咳嗽、啰音、体温及喘息等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两组X线片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X线摄片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不同年龄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表现具有一定差别,提高诊断准确性需要X线摄片检查与临床表现检查结合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用于评价老年性骨质疏松腰椎骨质结构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u LB  Liu XJ  Liu YH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28(1):101-104,i00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评价老年性骨质疏松腰椎骨质结构改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经双能量X线骨密度仪确诊为老年性骨量减少患者(A组,Tscore值在-1~-2.5之间)及20例骨质疏松患者(B组,Tscore值在-2.5以下)的X光平片及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结果CT直接扫描的横断图像结合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与双能量X线骨密度仪测量结果呈负相关,且B组相关性高于A组。CT直接扫描的横断图像结合MPR图像对骨质疏松骨质结构改变诊断与X线CR平片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存在差异,CT直接扫描的横断图像结合MPR图像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更敏感、更优越。结论64层螺旋CT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优于X线平片,利用MPR及三维重建技术不仅可以早期诊断骨质疏松,而且可以全面观察骨骼的大体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小儿肺结核的X线表现的临床诊断效果,提高小儿肺结核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小儿肺结核患儿的一般资料,所有患儿均行X线检查,观察X线的表现特征及分析诊断治疗结果。结果通过结合本组38例患儿X线的表现及临床症状,采用及时、有效地治疗后,治愈13例(占34.2%),有效24例(占63.2%),无效1例(占2.6%),临床有效率达到97.4%。结论临床使用X线检查确诊小儿肺结核效果显著,是提高诊断水平的简易有效的方法,与患儿临床症状相结合,可达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的目的,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和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胡伟琦  舒政  孙凤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0):1048-1050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X线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糖尿病足患者中,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48例,骨质吸收破坏25例,骨关节面破坏23例,骨干对称性萎缩5例,夏科关节7例,骨髓密度改变4例及邻近软组织改变21例。结论:糖尿病足的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点,结合临床可以佐证糖尿病的诊断,对判断病变的发展状况、严重程度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X线在儿童肘部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56例肘部关节损伤患儿(2011年11月至2015年11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56例肘部关节损伤患儿均实施X线诊断和CT诊断。将X线诊断的结果作为A组,CT诊断的结果作为B组,X线诊断和CT诊断的结果作为C组,分析比较三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56例肘部关节损伤患儿经X线诊断后,有35例患儿被确诊,诊断符合率为62.50%;经CT诊断后,有43例患儿被确诊,诊断符合率为76.79%;经X线和CT联合诊断后,有55例患儿被确诊,诊断符合率为98.21%;经统计分析可知,X线和CT联合诊断的符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组间比较结果存在差异,P0.05。结论 X线在儿童肘部关节损伤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为了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临床应结合其他的检查方式对患儿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9.
宋军  阿杜瓦一 《农垦医学》2008,30(2):123-124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声像特点及X线造影术特点,以提高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0例肠套叠患儿进行超声诊断及X线造影术检查.结果: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图像及X线造影有特征性改变.结论:B超结合X线检查为临床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武克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6):2207-2208
目的:对儿科肺炎的X线征象及诊断的准确率进行分析,证实X线检查在儿童肺炎诊断中的确切价值。方法:以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进行诊治的120例儿童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X线诊断数据及诊断的准确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所有患儿进行X线诊断,患儿的X线检查结果显示,肺纹理增强108例,局限性肺气肿40例,肺门影增大92例,小病灶即浅淡小絮片阴影58例,心缘和横肠改变18例,大病灶或节段性病灶14例。与正常儿童的X线片有显著差异。结论:X线检查在儿童肺炎的诊断中表现呈现多样性,对患儿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小儿髋关节结核X线表现 ,探讨小儿髋关节结核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 12例小儿髋关节结核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 :本资料 12例均为单侧发病 ,左髋关节 7例 ,右髋关节 5例 ,主要X线表现为 :1)软组织肿胀 ;2 )关节间隙稍变宽或变窄 ;3)骨质疏松或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先天性早发型骨梅毒的X线表现及诊断.方法:对临床诊断的先天性梅毒患儿的四肢长骨X线平片进行分析.结果:21例患儿均有四肢长骨干骺端受累,7例患儿表现为骨干炎及骨髓炎,13例患儿具有骨膜炎表现.结论:X线检查对新生儿早发型骨梅毒的诊断有重要作用,并可以明确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胸部X线诊断与特征研究.方法: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选取收治于该院的肺透明膜病新生患儿51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X线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中,21例透明膜病为Ⅰ级;19例透明膜病为Ⅱ级;8例透明膜病为Ⅲ级;3例透明膜病为Ⅳ级.同时有38例患儿存在并发症,23例患儿有X线影像征象,包括6例肺出血、4例气胸、7例肺炎、6例胸腔积液.结论:在X线检查中,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的表现多样,一旦当患儿发生相关并发症时不易发现,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因此临床中需要结合螺旋CT、X线摄影DR等进行动态观察,最大程度提升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马丽红 《中外医疗》2010,29(16):174-174
目的研究新生儿的X线表现,提高其诊断能力。方法分析20例经临床证实的湿肺的X线表现。结果本组20例湿肺患儿,X线均表现为肺泡积液征,间质积液征及肺血管扩张改变。结论 X线平片结合临床可诊断新生儿湿肺。  相似文献   

15.
<正> 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X线检查对诊断有一定意义,早期多侵犯手足小关节,X线特征性改变对本病早期提供诊断依据。 临床资料:收集近年来病程短,临床症状表现轻微,受害关节仅有轻度疼痛,肿胀或不适,无明显功能障碍或变形。X线表现早期关节边缘骨质侵蚀,局限骨质疏松以及小囊变,摄双侧手足X线正位片,作常规检查。 X线表现:一、关节受累部位:基本呈对称性,主要受侵部位为掌指关节,足部为跖趾骨为最常见,以第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EV71感染早期临床特征及胸部X线表现.方法 选取48例小儿重症EV71感染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分析胸部X线表现,探讨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研究表明,患儿较为普遍的临床症状有:持续发热、皮疹、嗜睡等.胸部X线表现有:位于患儿双肺下页,存在结节、片状影.对患儿展开治疗之后,其中有2例患儿死亡,其余患儿治愈.结论 针对重症EV71感染患儿来说,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并结合胸部X线表现,施以联合诊断,然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患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我院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小儿支原体肺炎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血常规、CRP、X线胸片的总结分析。X线表现为间质浸润性病变30例,小叶实质浸润性病变12例,肺段浸润性病变15例,在白细胞数正常的46例患儿中,CRP明显增高,达65.2%。以此论述结合CRP和X线胸片表现,可对小儿支原体肺炎做出快速诊断,来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快速简易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X线表现特点,探讨X线对HMD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98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临床诊断为HMD的患儿床边X线检查结果,分析其X线表现特点.结果:98例HMD患儿X线表现为,肺野透光度减低,伴较均匀分布的网粒状阴影,支气管充气征,胸廓扩张良好,横隔位置正常.结论:胸部X线床边摄片是诊断HMD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X线征象与临床。方法:在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本院就诊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选择26例患儿做研究对象,所有患儿临床资料均完整,观察分析患儿临床资料以及X线图像。结果:经观察分析可知,26例患儿X线征象分级为Ⅰ级3例,Ⅱ级7例,Ⅲ级11例,Ⅳ级5例。5例患儿伴有吸入性肺炎,5例患儿伴肺出血,4例患儿伴肺部感染,2例患儿伴肺气漏。结论:在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临床中,X线检查作为主要方式,对于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观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X线检查对婴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患儿38例。给予所有患儿X线扫描诊断,并对诊断准确率进行统计。结果:38例疑似患儿均经病理学全部确诊为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通过X线检测确诊32例,确诊率为84.21%。结论:X线检查婴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